专题提升2 人体的生命活动
1.下列关于人体所需营养物质及其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B)
A. 水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
B. 脂肪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
C. 蛋白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
D. 维生素人体需要量很小,却是人体必需的有机物
【解析】 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是糖类,人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于糖类的氧化分解,约占人体能量供应量的70%。21教育网
2.下列生命现象或生理活动与激素无关的是(B)
A. 成年前身高增长
B. 强光下瞳孔变小
C. 血糖含量能保持稳定
D. 男孩进入青春期后喉结突出
【解析】 瞳孔可以控制进入眼睛的光线的多少,当外界光线较强时,瞳孔缩小;当外界光线较弱时,瞳孔变大,与激素的调节无关。21·cn·jy·com
3.流程图可用来表示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下列流程中,正确的是(C)
A. 人在平静呼气时:膈肌舒张→膈顶部下降→胸腔容积缩小→肺收缩→肺内气体压力增大→气体出肺
B. 淀粉在人体内被消化的过程:淀粉麦芽糖葡萄糖
C. 心脏各腔室工作的顺序是:心房收缩、心室舒张→心室收缩、心房舒张→心房、心室均舒张
D. 尿液形成的主要过程:血液→肾小球→出球小动脉→肾小管外毛细血管→尿液
【解析】 人在平静呼气时:肋间外肌、膈肌舒张→肋骨向下、向内移动(膈肌顶部上升)→胸廓减小、胸腔容积减小→肺收缩→肺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气体从肺排出,A错误;淀粉在人体内被消化的过程:淀粉麦芽糖葡萄糖,B错误;尿素排出体外的主要过程:血液→肾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D错误。【来源:21·世纪·教育·网】
4.如图是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图中A、B是两种不同的气体,①②是两种不同的液体。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B)21·世纪*教育网
,(第4题))
A. ①和②的成分完全相同
B. A是氧气,B是二氧化碳
C. 据图判断此血管为小动脉
D. 组织细胞中B浓度低于②处
【解析】 ①和②的成分有区别,①中蛋白质含量高;血液中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进入组织细胞,而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废物进入血液,根据图示箭头方向可知A为氧气,B为二氧化碳;图中血管红细胞呈单行通过,故为毛细血管;组织细胞中B二氧化碳浓度高于②处。2·1·c·n·j·y
5.如图,A、B、C、D、E表示与人体新陈代谢直接相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第5题))
A. 完成A过程的主要器官是小肠
B. 经过B过程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C. C过程可以表示组织内的气体交换
D. 完成D、E过程的结构单位是肾单位
【解析】 B过程表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由毛细血管进入肺泡排出体外,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因此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为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6.如图能反映小亮同学参加1000米跑体能测试中,体温和耗氧量变化的曲线是(D)
,(第6题))
A. a和c B. a和d
C. b和c D. b和d
【解析】 人是恒温动物,通过体温调节将体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人体运动时,耗氧量会随着运动量的增加而增加,但不会无限制地增加。2-1-c-n-j-y
7.如图表示人体胸廓容积的变化,到b点时,肺泡内、呼吸道、外界气压的关系是(C)
(第7题)
A. 肺泡内=呼吸道>外界
B. 肺泡内=呼吸道<外界
C. 肺泡内<呼吸道<外界
D. 肺泡内>呼吸道>外界
【解析】 由图可知,到b点时,胸廓容积在扩大,此时,肺随之扩大,肺内气压下降,小于外界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形成吸气运动;因此,到b点时,肺泡内、呼吸道、外界气压的关系是肺泡内<呼吸道<外界。21cnjy.com
8.如图是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某种物质(或量)Y依次经过Ⅰ、Ⅱ、Ⅲ三种结构(或时间段)时含量(或速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对此曲线含义的理解正确的是(B)21*cnjy*com
(第8题)
A. 若Y表示血液中的氧气,则Ⅱ为肺部毛细血管
B. 若Y表示血液中的尿素,则Ⅲ为肾静脉
C. 若Y表示人的身高增长速度,则Ⅱ表示青春期
D. 若Y表示栽有大量植物的某温室内的氧气浓度,则Ⅱ表示从早上到晚上的时间
【解析】 若Y表示血液中的氧气,图中显示氧气减少,则Ⅱ为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而在肺部毛细血管中氧气增多,A错误;若Y表示血液中的尿素,图中显示尿素含量减少,则Ⅲ为肾静脉,B正确;若Y表示人的身高增长速度,图中显示身高增长速度最快的是Ⅰ,则Ⅰ表示为青春期,Ⅱ不是青春期,C错误;若Y表示栽有大量植物的某温室内的氧气浓度,图中显示氧气浓度减少,则Ⅱ表示从傍晚到早上的时间,D错误。
9.珍爱生命,安全出行,我国新交通法明确规定不得酒后驾车,不得闯红灯,但是“酒驾”“闯红灯”现象屡见不鲜,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D)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 酒精会麻醉人的小脑,导致驾车人动作不协调,易引发交通事故
B. 醉酒的人,语无伦次,说明酒精麻醉了人的大脑
C. 看见红灯后停车,参与这一过程的反射弧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D. “红灯停、绿灯行”该反射属于简单反射
【解析】 “红灯停、绿灯行”是后天形成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复杂反射。
10.如图是心脏结构示意图,如果取一完整的猪心,往血管里注水,那么注水和出水血管相对应的是(D)
,(第10题))
选项
注水血管
出水血管
A
①
④
B
②
③
C
③
②
D
④
②
【解析】 图中①是上腔静脉, ②是主动脉,③是肺动脉,④是肺静脉。心脏内有保证血液按一定方向流动的瓣膜,在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打开,保证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在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打开,保证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动脉。www-2-1-cnjy-com
11.运动过程中蕴含着许多科学知识。如长跑测试中,同学们听到发令枪响,迅速起跑完成该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称为_反射弧。长跑过程中骨骼肌剧烈收缩、舒张,呼吸加深。心跳加快,产热增加;同学们面红耳赤,大汗淋漓,散热增加,这是一个在神经系统和激素参与下的调节过程,说明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来源:21cnj*y.co*m】
【解析】 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在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下,激素通过血液循环的运输,也参与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长跑过程中骨骼肌剧烈收缩、舒张、呼吸加深,心跳加快,产热增加;同学们面红耳赤,大汗淋漓,散热增加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共同作用。【出处:21教育名师】
12.家庭厨房就是一个科学小世界,其中包含着许多科学知识。
(1)大米、小麦为人体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糖类。
(2)味精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其鲜味与溶液的酸碱度有关,当pH为6~7时鲜味最强,鲜味还与温度有关,当烧菜时温度长时间在120 ℃以上,不仅鲜味消失,而且会生成焦谷氨酸钠。则下列认识正确的是C(填字母)。【版权所有:21教育】
A. 在碱性较强的条件下使用味精鲜味最强
B. 谷氨酸钠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焦谷氨酸钠是物理变化
C. 起锅时加入味精比菜刚入锅时加入味精的鲜味更强
【解析】 (1)米饭和小麦中含较多淀粉,淀粉属于糖类。
(2)当pH为6~7时鲜味最强,此时是弱酸性;谷氨酸钠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焦谷氨酸钠,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起锅时加入味精比菜刚入锅时加入味精的鲜味更强,因为高温会使谷氨酸钠变性,影响鲜味。www.21-cn-jy.com
13.如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第13题)
(1)食物中的淀粉在[A]消化系统中最终被分解为葡萄糖。葡萄糖被吸收进入B系统后,首先到达心脏的右心房。
(2)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重要场所是肺。空气中的氧气进入血液后,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血液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3)D系统形成尿液的器官是肾脏。尿液中的尿素浓度比原尿高,这是因为肾小管重新吸收了大部分的水。
(4)葡萄糖和氧在组织细胞中进行氧化分解,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
【解析】 (1)淀粉在消化系统(A系统)中被消化为葡萄糖。葡萄糖被消化系统吸收进入血液,由毛细血管进入静脉,再经下腔静脉进入心脏的右心房。
(2)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氧气在血液中与血红蛋白结合成氧合血红蛋白,含氧丰富的血液称为动脉血。
14.如图是与人体排泄有关的主要器官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第14题))
(1)图甲中从血液进入肺泡的物质①主要是二氧化碳(填气体名称)。
(2)图乙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B]肾脏。正常成人每天形成的原尿大约有180升,而排出的尿液仅有约1.5升,这么大的差异是因为[④]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3)图丙中汗腺通过分泌汗液能排出部分废物。
【解析】 (1)图甲表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即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肺泡内刚吸入的气体中氧气含量高于血液中氧气含量,二氧化碳低于血液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故肺泡内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从而实现了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因此图甲中①表示二氧化碳,②表示氧气。
15.如图是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第15题))
(1)图中T→E→N→F→A途径表示神经调节(填“激素调节”或“神经调节”)过程,体温调节中枢位于脑干中。
(2)人体在安静状态下主要由内脏产生热量。
(3)经测量,某人体温在24小时内都处于39.5 ℃,若A、B、C、D都表示热量,则此人的A+B=(填“>”“<”或“=”)C+D;经过诊断,医生决定给病人注射退烧药,通过肌肉注射的药液首先进入病人心脏的部位是右心房;经过用药,此病人体温逐渐恢复正常,则在恢复过程中A+B<(填“>”“<”或“=”)C+D。
【解析】 (3)某人体温在24小时内都处于39.5 ℃,此时机体的产热与散热达到动态平衡,即A+B=C+D;当此人体温逐渐恢复正常,即降为37 ℃这一过程中散热一定大于产热,即A+B<C+D。肌肉注射退烧药,药物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各处,依次经过:注射部位→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身体各处的毛细管网。
16.小明家周末中午要举行家庭聚餐,妈妈早早就购买了大量食材,用以制作菜肴。
(1)小明在妈妈购买的食材中,发现一种不认识的固体食物。他从家里带了少量这种食材到学校,打算与同学在实验室探究其主要营养成分。其实验方案、步骤和结果如表:
试管
编号
食物小
块(克)
淀粉酶溶
液(毫升)
蛋白酶溶
液(毫升)
振荡
摇匀
37 ℃恒
温(分钟)
食物小块
的变化
1
0.1
4
b
是
30
无明显变化
2
a
0
c
是
30
食物块变小
(注:淀粉酶可分解淀粉,但不能分解蛋白质;蛋白酶可分解蛋白质,但不能分解淀粉)
①根据实验目的,补充实验方案:其中a为0.1,b为0,c为4。
②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初步判断所研究的固体食物中,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2)小明平日缺乏体育锻炼,一次和同学长跑,中途出汗、感到热,然后感到头晕乏力、饥饿感,双腿酸胀。在喝了一杯糖水后,头晕乏力的症状很快缓解。
①双腿酸胀的原因是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②请根据人体营养有关知识解释小明喝完糖水后头晕乏力的很快得到缓解这一现象: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
(3)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小明日常饮食中应多吃鱼、肉、蛋奶类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人体生长发育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它。此外,饮食中还应注意摄入足量的谷薯类食物,其主要包含的营养物质是糖类,该物质在人体消化系统最开始被消化的部位是口腔。
【解析】 (1)①小明采用向食物小块中分别加入淀粉酶溶液和蛋白酶溶液,一段时间后比较食物小块的变化来判断该食材的主要成分,应设置对照实验,一组加入淀粉酶溶液,另一组加入等量的蛋白酶溶液,其他条件(食物小块、温度、时间等)均控制相同,所以表中a是0.1,b是0,c是4。②加入淀粉酶溶液的食物小块无明显变化,而加入蛋白酶溶液的食物小块明显变小,因此可推测该食材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2)①动物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积累在体内,所以会感觉酸痛。②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是糖类,小明长跑中途感到头晕乏力、饥饿感,是因为低血糖导致脑部能量供应不足所致,因此在喝了一杯糖水后,头晕乏力的症状很快得到缓解。
(3)鱼、肉、蛋、奶类食物含丰富的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对蛋白质的需求量较大,因此青少年应多吃鱼、肉、蛋、奶类食物。谷薯类食物主要提供淀粉等糖类,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因此还应摄入足量的谷薯类食物。淀粉的消化始于口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