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一、课程标准:
1.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据为基础,证据的收集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
2.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尊重事实,对收集到的证据能做好原始记录,并注意保留且不随意涂改原始数据;能对收集到的证据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来呈现。
3.能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
4.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
5.愿意合作与交流。
6.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7.喜欢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改善生活。
二、教学目的:
(一)过程与方法:
1.能够运用多种方法,使沉下去的物体浮上来。
(二)知识与技能:
1.知道改变形状.增大空间或水中加盐都能增加水的浮力。
2.知道哪些材料适合制作漂浮物。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玩潜艇和“鸡蛋浮上来”的实验中,体会探究的乐趣。
三、学习成果:
预计学生能够:
1.运用感官和简单器材研究液体的性质;
2.知道改变形状.增大空间或水中加盐都能增加水的浮力。
3.知道哪些材料适合制作漂浮物。
4.在玩潜艇和“鸡蛋浮上来”的实验中,体会探究的乐趣。
四、学习成果评价
(一)概念发展
1.不能运用多种方法,使沉下去的物体浮上来。
2.能够运用一种方法,使沉下去的物体浮上来。
3.能够运用多种方法,使沉下去的物体浮上来,并能运用自己最喜欢的形式(如语言.文字等)将观察到现象表述出来。
(二)探究能力:
1.不知道改变形状.增大空间或水中加盐都能增加水的浮力,不知道哪些材料适合制作漂浮物。
2.知道改变形状.增大空间或水中加盐都能增加水的浮力。
3.知道改变形状.增大空间或水中加盐都能增加水的浮力,知道哪些材料适合制作漂浮物。
五、教学准备:
1.水、橡皮泥、铝箔、垫圈或硬币、记录表。
2.筷子或吸管、细铁丝、线、针或牙签、塑料泡沫。
3.小潜艇。
4.盐、水、鸡蛋或土豆块。
六、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 互动性质 学生\老师互动的目的 教学反馈
集中话题 1.上节课我们研究了液体倒进水里去的一些情况,知道了把液体倒进水里有的沉有的浮,有的溶解有的不溶解。之前我们还研究了把固体放入水中的一些情况,知道了有的固体在水里沉有的浮,在的溶解有的不溶解。现在,我把一块橡皮泥放入水中,你们会看到什么现象?谁能有办法让这块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呢? 导入新课。
探索和调查 1.教师宣布比赛方法。今天,我们开展一次竞赛,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使沉在水底的橡皮泥浮起来?看谁浮在水面上的橡皮泥装载的硬币多。2.学生分组研究。3.学生汇报研究的方法。4.师生共同分析:为什么有的装载的硬币多,而有的装载的硬币少。5.利用竹筷.吸管.小木板.泡沫块等材料,想办法使它们浮在水面上。比较这些上浮材料的特点。6.教师提问:你见过潜水艇吗?知道潜水艇的哪些事情?潜水艇真的又能上浮,又能下沉吗?7.学生分组研究潜水艇的一些秘密。8.学生分析:潜水艇上浮下沉的道理。9.学生汇报。10.师生共同小结:潜水艇里面灌进空气,重量变轻,就会上浮,灌进水,重量变重,就会下沉。11.是什么原因,使在死海里的游泳的人能够在浮在水面上,而且还能躺在水面上看书呢?12.学生分析汇报自己的认识。13.学生分组实验:想办法使沉在水下的鸡蛋或者土豆浮上来。14.师生小结:水中含盐量增多,水的浮力就会增大。因为死海里含有大量的盐,死海里的水浮力很大,所以人能够躺在水面上看书。 1.探究下沉物体上浮的办法和上浮材料的特点。2.玩小潜艇,研究沉浮的原理。3.死海探秘活动。
回顾和解释 1.渔民想让渔网在水中围成一堵墙。将鱼包围住,我们能用什么办法使渔网在水中立起来呢?2.有我们的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应用水的浮力的道理的?说给小朋友们听听。 巩固总结。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