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文化大革命” 课件(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文化大革命” 课件(1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华书局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4-08 16:38: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6张PPT。第7课 “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为此,他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想以此阻止资本主义复辟。原因:导火索:发动“文革”的两个文件《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通知》简称《五?一六通知》《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简称《十六条》。这两个文件的通过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影响: 各地当初出现打砸、抢事件,学校停课、工厂停工“闹革命”,一些党政机关受到冲击,大批各级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遭到批判和揪斗,民主与法律受到践踏,社会和生产秩序陷于混乱。毁文物砸校牌贴大字报知识分子遭到批斗刘少奇作为中共中央副主席和国家主席被非法隔离和批斗达三年之久,并被完全剥夺申辩的权利,被诬陷为“叛徒、内奸、工贼”,遭受残酷迫害,成为“文革”最大冤案。内容:老一辈革命家的斗争:二月抗争4.结束(1)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林彪反革命集团阴谋夺取最高权力,
策动反革命武装政变。毛泽东、周恩来机智地粉碎了这次政变 1971年9月13日,林彪等人乘飞机仓皇出逃,在蒙古温都尔汗机毁人亡(九一三事件)(“文革”结束的标志)(2)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各界群众在天安门广场集会,庆祝粉碎“四人帮”的胜利1976年10月,主持中央工作的华国锋和叶剑英等,代表党中央采取断然措施,一举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借鉴意义: “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挫折,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他的发动有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很短,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完全搞清楚,因而走了弯路。人世间没有一帆风顺的事业,世界历史总是在跌宕起伏的曲折过程中前进的。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