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1章 自主检测卷(二)
一、选择题(50分)
1.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 )
A.地球 B.金星 C.月亮 D.太阳
2.人类有各种不同的感官和感受器,能感受各种刺激,产生各种不同的感觉。下图中是用听觉感受外界刺激的是 ( )
3.我国传统的饮食文化中.对菜肴讲究色、香、味俱佳。人在享用美味佳肴的过程中,主要参与的感觉有 ( )
A.热觉、味觉、痛觉21世纪教育网
B.听觉、嗅觉、味觉21世纪教育网
C.视觉、嗅觉、味觉21世纪教育网
D.触觉、听觉、味觉21世纪教育网
4.哪里的感受器过于敏感的人,在受到过长或过强的刺激时,会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出汗、流涎等症状,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晕车、晕船和航空病( )
A.皮肤
B.中耳的听小骨
C.内耳的耳蜗
D.内耳的前庭和半规管
5.阳光下盛开着一朵鲜红的月季花,你看到的月季花之所以是红色的,是因为 ( )
A.月季花瓣能发出红光21世纪教www育网
B.月季花瓣能反射阳光中的红光21世纪教育网
C.月季花瓣能吸收阳光中的红光21世纪教育网
D.月季花瓣能把各色光变为红光21世纪教育网
6.下列例子中,不是选用凹镜的是 ( )
A.探照灯的反光镜
B.医生检查病人耳道用的反光镜
C.汽车的观后镜
D.太阳灶上的反光镜
7.下列不属于电磁波的是 ( )
A.红外线 B.水面波 C.可见光 D.紫外线
8.教室里的电风扇在转动的过程中,消耗的能量是 ( )
A.机械能 B.电能 C.化学能 D.声能
9.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3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 )
A.30° B.60° C.90° D.120°
10.平静的湖面上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在这里“倒映的自塔”是 ( )
A.白塔的影子 B.自塔的实像
C.比白塔略大的虚像 D.与白塔等大的虚像
11.正常人平常步行的速度大约是 ( )
A.1.3米/秒 B.1.3厘米/秒
C.13米/秒 D.1.3千米/秒
12.我们常说中国人黑头发黑眼睛,西方人蓝眼睛,这里的“黑眼睛”和“蓝眼睛”是指 ( )
A.巩膜的颜色 B.瞳孔的颜色
C.虹膜的颜色 D.视网膜的颜色
13.如图是一种凹下道路的设计,它能起到控制行驶汽车产生噪声对环境影响的作用。这种设计是采用了下列哪种途径来 减弱噪声的 ( )
A.在声源处减弱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C.在人耳处减弱21世纪教育网
D.以上选项都不正确
14.某同学选用焦距是5厘米的凸透镜做实验时,把烛焰放在凸透镜前l3厘米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则像是 (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15.1964年.美国空军Fl04喷气式飞机作超音速飞行实验时,一个农场的10000只鸡中有6000只在飞机的轰鸣声中突然死亡。造成这个危害的原因是 ( )
A.飞机发出韵超声波
B.飞机发出的次声波
C.飞机发出的强烈的噪声
D.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废气
16.在医学上,用来粉碎胆结石的物质是 ( )
A.电磁波 B.红外线 C.超声波 D.次声波
17.某人用眼睛注视着一辆汽车由近向远驶去,这时他眼睛的主要变化是 ( )
A.瞳孔逐渐缩小 B.瞳孔逐渐变大21世纪教育网
C.晶状体曲度逐渐变小 D.晶状体曲度逐渐变大
18.当蜡烛位于凸透镜某一位置时,在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若保持镜的位置不变,把蜡烛和光屏的位置相互交换,则光屏上将出现一个 (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等大的实像 D.得不到实像
19.下面4幅中的现象,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是 ( )
20.有甲、乙两块凸透镜.焦距分别是f甲,f乙,将它们分别放在光具座上做烛焰成像实验。实验结果如表所示,若两次实验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都相等,则 ( )
凸透镜 像的性质
田 倒立、缩小、实像
乙 正立、放大、虚像
A.f甲f乙
C.f甲=f乙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21.试判断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 21世纪教育网
A.当人体接受外界信息时,由大脑皮层产生相应的感觉
B.γ射线因其能墅很高,可用于杀死肿瘤细胞
C.无线电和电视发射机可以放置在卫星上,再与卫星一起发送到一定轨道
D.我们人体处理信息县体由效应器实施
22.当光和声音分别从空气射到水中,它们的传播速度的变化情况是 ( )
A.光速变大,声速变小 B.光速变小,声速变大
C.光速和声速都变大 D.光速和声速都变小
23.为了加大对绵阳的宣传力度,绵阳电视台拍摄了“绵州掠影”宣传片,其中许多镜头画面是航空摄影人员从高空拍摄的。若航空摄影所用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为50mm,则胶片与镜头的距离应 ( ) 21世纪教育网
A.略大于50mm B.略小于50mm
C.刚好50mm D.大于100mm
24.如图是光从空气斜射到玻璃表面的情况,则反射光线
与折射光线的夹角θ的范围是 ( )
A.100°<θ<140° B.50°<θ<100°
C.140°<θ<180° D.90°<θ<100°
25.某同学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把光屏移到离凸透镜
16cm处,使在光屏上出现烛焰的倒立、放大、清晰的像,则该同学使用的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
A.6cm B.8cm C.12cm D.18cm21世纪教育网
二、填空题(26分)
1.拿一张硬纸片在木梳齿上划过,纸片划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听起来就越高,也就是说发出的声音的 越高(填“声速”“回声”“音调”或“声波”)。
2.光在真空的传播速度是 米/秒,声音在水中的速度 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当一束光线从空中斜射向水面时,光束可能发生 、 现象,进入水里后,光的传播速度将 (填“不变”“变小”或“变大”)。
4.悠扬的琴声靠的是琴弦的 ;将要上钩的鱼会被岸上的说话声吓跑,这表明
能够传声。
5.一束光线从空气射人某种液体,已知人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45°,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l05°,则反射角的大小是 ,折射角的大小是 。
6.排纵队时,如果你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可以用 来解释;发生雷电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由于
。
7.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说的就是光的 现象;“池水映明月”说的就是光的 现象。21世纪教育网
8.如图是从平面镜中看到一台石英钟显示的时间,此刻
石英钟的实际凑数是 。
9.小明学了“电磁波”和“声波”这两部分内容后做了如下的知识归纳表,表中
和 的说法是错的。(填写表中序号)
波的种类 电磁波 声 波
传播速度 ①真空中所有电磁波的传播速度都是3×108m/s ②声波在固、液、气三态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传播介质 ③电磁波的传播一定要有介质 ④声波传播一定要有介质
应用事例 ⑤用于无线电通讯 ⑥超声波用于清洁物品
10.晴朗的月夜,在“海上田园”赏月,已知池塘里的水深2米,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3.84×108千米,赏月人低头看到水中月亮的像与水面的距离为 千米。
11.在某饭店的一个长方形房间里,为了使客人感觉室内宽敞,主人在一面墙上装了一个与墙面等大的平面镜,这是利用了 原理来达到这一目的的,这样设计可以使人感觉房间的大小是原来的 倍。
12.如图所示.物体AB立于平面镜MM′前.若保持物体AB不
动,把平面镜竖直上移,则物体AB在镜中的像 ,若
保持镜MM′不动,把物体AB竖直上移.则它的像 。
(填“上移”“下移”或“不动”)
13.把一张透明塑料纸铺在桌面的报纸上,用筷子在塑料纸上滴一个小水珠(直径约5毫米),双手平拿着塑料纸,透过水珠看报纸上的字是 (填“缩小”“放大”或“大小相等”)的 像(填“实”或“虚”)。
三、实验(12分)
1.在做“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21世纪教育网
(1)李明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对蜡烛A和B的要求是 ,这是为了 。
(2)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 (填“A”或“B”)这一侧观察。小明无论怎样调节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蜡烛的像重合,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是 。
(3)张红用跳棋代替点燃的蜡烛进行实验,但看不清跳棋的像。请你帮她想个办法看清跳棋的像: 。
2.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情况如图所示,图中A
是 (填器材名称).放在镜后的“烛焰”上的
手指 被烧痛(填“会”或“不会”)。
3.小明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
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
(1)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
调整(填“上”或“下”)。
(2)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移
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等大
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3)接着使烛焰向左移动5cm.此时应该将光屏向 移动某一位置(填“左”或“右”),才能在屏上得到倒立、 、清晰的实像(填“放大”“缩小”或“等大”)。
(4)当蜡烛因燃烧而逐渐变短时,光屏上的像的位置将随之 (填“向上移”或“向下移”)。
4.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 ;小明将声源放人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 。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材 料 衣 服 锡箔纸 泡 沫
距 离 较长 长 短
响 度 较响 较响 弱
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表格所示,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 。
四、计算和作图(12分) 21世纪教育网
1.停在山崖前的司机向山崖方向按了一下喇叭,经过了6秒钟后,他昕见了回声,请问司机离山崖有多远?(声音的速度:340米/秒)
2.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平面镜中画出AB的像。
3.在图(甲、乙)中的方框内填人恰当的透镜。
参考答案:21世纪教育网
第1章 自主检测卷(二)
一、1.D 2.A 3.C 4.D 5.B 6.C 7.B 8.B 9.D 10.D 11.A 12.C 13.B 14.C 15.C 16.C 17.C 18.B 19.D 20.A 21.C 22.B 23.A 24.A 25.A
二、1.音调
2. 3×108 大于
3.反射 折射 变小
4.振动水(或液体)
5. 45° 30°
6.光的直线传播原理 在空气中光速比声速大得多
7.折射 反射
8. 10:51
9.② ③
10. 3.84×l05
11.平面镜成像 2
12.不动 上移
13.放大 虚
三、1.(1)大小相等物体B和A的像重合 (2)A两支蜡烛大小不同 (3)把跳棋照亮
2.平面镜 不会
3.(1)下 (2) 7.5 (3)左缩小 (4)向上移
4.机械闹钟 B 泡沫 锡箔纸 衣服
四、1. 1020米 2~3.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7 页 (共 7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