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第一章第1至第3节章节测试(一)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下第一章第1至第3节章节测试(一)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755.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0-03-05 09:4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七年级下第一章第1节至第3节章节测试(一)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有关感受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接受刺激的结构     B、可将刺激转变成兴奋的结构
C、直接可产生感觉的结构  D、感受体内外各种信息的结构
2、如图1所示,是我市城区到龙洞堡机场高速公路某路段两旁安装的隔音墙,其目的是减小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声对公路两旁居民的危害。这种减小噪声危害的方法主要是在下列哪个途径中实现的 (  )
A.噪声的产生 B.噪声的传播
C.噪声的接收 D.以上三种均是
3、手偶然接触到针尖,便立即缩回,并会产生痛觉,产生痛觉的部位在(   )
A、大脑皮层  B、脑干  C、脊髓   D、皮肤
4、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小明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能够完成这个探究目的的是(  )
5、听觉形成过程中,感受刺激,产生兴奋的部位是(   )
A、耳蜗   B、鼓膜   C、听觉中枢   D、半规管
6、人坐着打瞌睡时,头部突然下垂会立即惊醒。参与这一反射活动的感受器位于(   )
A、耳蜗、前庭   B、前庭、半规管  
C、半规管、耳蜗   D、耳蜗、前庭、半规管
7、用尖锐的器物挖耳屎,会戳伤外耳道(A)和鼓膜(B)。中耳(C)的鼓膜损伤会引起神经性耳聋(D)。上述选项中错误的是(   )
8、魔术师表演“会跳舞的火焰”节目时,先在平台上点燃一支蜡烛,然后手持一面小鼓置于蜡烛附近,鼓面面对烛火。当他敲响小鼓,烛火就随着鼓声舞动。这一现象说明(  )
A.魔术师有一种神奇的力量
B.鼓面振动发声,声波能传递能量
C.听到的鼓声是鼓面振动产生的超声波
D.鼓面振动产生了电磁波
9、晕车、晕船与下列哪项有关(   )
A、鼓室、鼓膜、听小骨  B、耳蜗  C、前庭、半规管  D、外耳道
10、在各种感觉中,对人体保护意义最大的是(   )
A、冷觉    B、热觉    C、触觉     D、痛觉
11、码头上的轮船汽笛声能传到很远的地方,这是因为(   )
A、汽笛发声频率高  B、汽笛发出的音色好 
C、汽笛发声的振幅大  D、汽笛声传播速度大
12、如图3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  )
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产生的原因
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13、关于声音的传播,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气体中传播时受到的阻碍较小,传播速度较大
B、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声,且传播速度相同
C、雷电发生时,我们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先发生闪电后产生雷声
D、某人敲了一下自来水管,声音经空气、水管同时传播,另一端的人可能听到两次声音
14、唐诗《枫桥夜泊》中的名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包含着声学知识.对其中声现象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
A、客船上的人根据音调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  
C、钟声通过空气传播到客船
B、客船上的人根据音色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  
D、钟声是由钟的振动产生的
15、关于甲、乙、丙三个正在振动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甲:手臂以每秒2次的频率上下挥动    
乙:蝙蝠发出频率为1×105赫兹的振动
丙:被小锤敲击的频率为256赫兹的音叉
A、甲、乙、丙都是声源,人耳都能听到它们发出的声音
B、丙是声源,人耳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甲、乙都不是声源,人耳听不到
C、甲、乙、丙都是声源,人耳只能听到丙发出的声音
D、甲、乙、丙都不是声源,人耳听不到它们发出的声音
16、俗话说:“入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室久而不闻其嗅”,从生理学观点来看,这种现象说明(   )
A、人的嗅觉器官不发达     B、人的味觉器官易适应
C、人的嗅觉神经中枢易疲劳   D、人的嗅觉器官易破坏
17、一般来说,大会礼堂的四周墙壁都做成凹凸不平的像蜂窝状似的。这是为了(   )
A、减弱声波反射   B、增加声波反射  
C、增加声音响度   D、仅是为了装饰
18、如图4所示的四种情形中,利用了超声波的是 ( )
19、下列感觉中,皮肤不具有的是(   )
A、痛觉   B、冷热觉   C、触觉   D、味觉
20、二胡是我国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弦乐器。演奏前, 演员经常要调节弦的松紧程度,其目的在调节弦发声时的 (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
21、下列的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
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
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
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
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2、向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瓶里水位的高低,这是因为(   )
A、随着水位上升,音调逐渐变高     
B、随着水位上升,音调逐渐变低
C、灌水过程中,音调不变,响度越来越大 
D、灌水过程中,音调不变,响度越来越小
23、为什么要用两只耳呢?这是因为(   )
A、主要是为了收集到的声音的音量更大  
B、主要是为了能辨别声音的音色
C、主要是为了辨别声源的方向和位置  
D、主要是为了使能听到的声音的声波更响
24、为了减少高速行驶的车辆产生的噪声对高速公路两侧单位、居民的干扰,常在高速公路两侧立有一定高度的隔声板,这种减弱噪声的措施属于(   )
A、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25、下列情况中会使人的听力完全丧失的是(   )
A、鼓膜破损   B、听小骨受损  
C、半规管受损  D、位听神经或听觉中枢受损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4分。)
26、说出下列现象或事例运用什么感觉。
(1)瞎子摸象          (2)婴儿闭着眼睛也能找到乳头     
(3)今天气温适中        (4)吃杨梅觉得很酸      
27、为了减少噪声枵染,很多市区禁止机动车鸣喇叭。从声学上讲,这是从________ _处减弱噪声。人们以____ 为单位表示噪声强弱的等级。28、1912年,英国新造巨型邮轮“泰坦尼克号”在大西洋的航线上首航时与流动的冰山相撞沉没,有1500多人遇难。现代轮船利用     来发现冰山,避免与冰山相撞。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 。
29、人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蜜蜂,而不能发现飞行的蝴蝶,是因为它们飞行时发出的声音有不同的     。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对两人声音的描述是:男低音比女高音    低,男低音的      大。
30、通常情况下,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其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称为___ 。请你列举一个人们利用这种声波的实例:_______ 。
31、在装满水的长铁管一端敲击一下,在较远处的另一端将听到     次响声,这说明                           。
32、得到咽喉炎易引发中耳炎的原因是                   。
33、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
甲: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
乙: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丙: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丁: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让纸在笔尖上迅速滑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戊:将两张课桌紧紧在挨在一起和将两张课桌隔开,一位同学分别在一张桌子敲一下,另一位同学在两种情况下听到声音的时间不同。
(1)能说明声音产生的条件的实验是       ;
(2)甲实验说明了                        。
(3)戊实验说明了                        。
34、当调节收音机的电位器,使其音量增大时,发现扬声器的纸盆的振动幅度也加大.
(1)这表明声音的响度与声源的什么有关?           
(2)当你逐渐远离收音机时,听到的声音有什么感觉?          。这又表明声音的响度是否还与什么因素有关系?         。
35、读耳的结构,完成下列题目:
(1)C是     ,它的功能是                     ;
(2)E是     ,它的功能是                     ;
(3)当飞机下降时,乘务员旅客咀嚼糖果并不断吞咽,其目的是使    开放,空气由
      进入       以保持鼓膜内外气压的平衡。
(4)当F受损时,造成的是       耳聋,能否治疗?      。
(5)鼓膜的振动由     传递到耳蜗,引起它产生神经冲动。
36、向海底发出的超声波经2.8秒收到回声,海水的传声速度是1500米每秒,该处海的深度是      千米,海水与空气相比,谁传播声音的速度大?     。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6分。)
材料 衣服 锡箔纸 泡沫
距离 较长 长 短
响度 较响 较响 弱
37、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      ;
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_________。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表格所示,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在学习吉他的演奏过程中,小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1: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2: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3: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的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了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1)为了验证猜想1,应选用编号为         等三根琴弦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猜想2,应选用编号为         等三根琴弦进行实验。表中有的材料的规格还没有填全,为了验证猜想3,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编号G处填上所缺数据。
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2) 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2)
A 铜 60 0.76 F 铜 80 1.02
B 铜 60 0.89 G 铁
C 铜 60 1.02 H 纤维 100 1.02
D 铜 80 0.76 I 尼龙 100 1.02
E 铜 100 0.76
(2)随着实验的进行,小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CBADA  BDBCD  CBDAC  CADBB  CACBD
二、填空题
26、触觉  嗅觉  冷热觉  味觉
27、声源 分贝(dB)
28、回声(声音的反射)  响度
29、频率(音调)  音调  响度
30、超声波 声呐(或超声波雷达测速仪、B超等)、雷达、超声波探伤
31、3次  固体、液体、气体传播声音的速度不同
32、咽鼓管与鼓室是相通的
33、乙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固体比气体传播声音速度快
34、振动幅度  声音的响度减小  距离声源的距离
35、1)鼓膜  在声波的作用下,产生振动  
2)耳蜗  接受刺激,产生兴奋
3)咽鼓管  咽鼓管  鼓室
4)神经性  不能
5)听小骨
36、2100  海水
三、实验探究题
37、机械闹钟  B  泡沫>衣服>锡箔纸
38、(1)ABC  ADE  100  1.02
  (2)使用同一根琴弦进行演奏,改变琴弦的松紧程度,然后比较发声的音调的高低。
图3
图1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鼓面,观察纸屑跳动的情况
图2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1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