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运动和力复习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章 运动和力复习课件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0-03-06 10:0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53张PPT。1、运动和能的形式多样性一、各种形式的运动生命运动机械运动声运动光运动电运动热运动化 学 能 势 能 动 能 声 能 电 能 光 能 热 能机械能二、各种形式的能 a.苹果从树上落到地面
b.水加热后,蒸发加快
c.桃花盛开
d.轻舟已过万重山
e.光在同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
f.空悲切,白了少年头
g.雷声轰鸣不绝
h.摩擦起电1、下列运动分别属于哪种运动?2、下列几种物体各具有什么能?
①手表里被拧紧的发条
②滚滚长江水
③新鲜的牛奶
④雷电的闪光
⑤飞向蓝天的神舟六号 2、机械运动的判断和分类判断图中物体的运动与静止,各以什么为参照物。试一试 根据不同参照物,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C3、坐在汽车里的乘客、司机和路旁的学生有如图的对话,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学生认为汽车前进得快,是以汽车为参照物 B、不论选择什么为参照物,乘客都是不动的 C、司机说乘客没有动,是以汽车为参照物 D、画面中的人物都是以地面为参照物判断物体是运动的4、如图是飞机在空中加油的情况。当加油机的输油管与需加油的飞机的接口连接妥后,就可进行加油。请你分析一下,这种加油方式在怎样的条件下才可进行?机械运动曲线运动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3、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的方法比较同一时间内通过路程的长短比较同一路程所用时间的长短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的方法定性比较定量比较速度概念公式及单位换算计算探究阻力大小对物体运动的影响1.提出问题:如果所受阻力不同,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速度减小的快慢一样吗?2.建立假设:阻力越大,小车的运动速度减小得越快。3.设计实验:(1)你的基本思路。(2)需要记录哪些信息,画一个记录表。(3)需要控制哪些影响因素。实验方案实验设计目的:
实验设计思路:
相同条件:
不同条件:
实验器材:
实验方法:物体的运动是否需要力维持 以小车为例,尽量减小力对小 车运动的影响,看小车运动的情况。 (怎样使小车运动更远?) 相同的小车、小车开始运动速度相同表面不同即阻力不同木板、小车、棉布、毛巾、斜面 控制变量法、理想实验法 (同一斜面、从同一高度静止开始下滑)最大最快较大较长较快较小长较慢最小最长最慢最最小最最慢最最长无阻力无限长不变最短得出结论: 水平面越光滑,物体运动时受到的阻力越______,通过的距离越_______,运动时间越______,速度减小得越________。小大慢推测假如有一个平面绝对光滑,那么小车在运动中将不受到任何阻力,情况又会是怎样呢?长滑块在气垫导轨上几乎不受阻力,能不停地运动下去。阻力为零?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
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
态或静止状态。
1)“牛顿第一定律”表达的是物体不
受外力时的运动规律。
2)物体的运动不需力来维持。
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4)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1)一切物体
2)没有受到外力作用
3)时候
4)总
5)保持
6)或
是指宇宙中所有物体,不论物体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可见牛顿第一定律是自然界中的普遍规律。 是定律成立的条件,这是一种理想情况 物体在什么时候不受外力,这个物体就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这一瞬时的运动状态不变。是指"一直"的意思。 是指"不变"。 指一个物体只能处于一种状态,到底处于哪种状态,由原来的状态决定,原来静止就保持静止,原来运动就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为什么物体不受外力就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而没有出现其他的运动情况呢? 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是物体的一种性质,就像物体有质量一样,谁也不能改变它,人们把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惯性   惯性是一切物体固有的属性,无论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无论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都具有惯性。惯性和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的区别和联系 牛顿第一定律是描述物体不受外力时所遵循的运动规律,是有条件的,即只有物体在不受外力时才遵守;而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物体是否受力、运动状态等一切外在因素无关,任何时候都存在。 因为物体有惯性,所以在不受外力时才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称为惯性定律。惯性现象的分析: 先阐明物体处于什么状态,后来发生了怎样的情况,物体有惯性,有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牛顿第一定律指出,当物体不受力作用时,它的运动状态将保持不变。(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思考:当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它的运动状态就一定会发生改变吗?思考吊灯吊灯受到几个力的作用?
运动状态怎样?吊灯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吊灯是静止的。观察当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它的运动状态就一定会发生改变吗?不一定1、二力平衡:一个物体在两个力作用下,如果保持
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两力
是平衡的。例题一1、一只热气球先加速下降,其受到重力和牵引力是否是一对平衡力?若匀速下降其受到重力和牵引力是否是一对平衡力? (不计空气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当加速下降,受到重力大于牵引力当匀速下降,受到重力等于牵引力例题二2、小张同学用一水平推力推水平地面上的讲台,结果没有推动,讲台桌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和水平推力是否是一对平衡力呢?是一对平衡力二力平衡需要哪些条件?探究4、得出结论:两个力的大小可能要相等两个力的方向可能要相反两个力可能要在一条直线上两个力应该在同一物体上3、设计实验、验证假设:两力平衡实验1向右运动需要大小相等这时能平衡吗?与二个力的大小有关。二个力的大小必须满足的条件是什么?两力平衡实验2向上运动需要方向相反 这时已经满足了什么条件?此时能平衡吗?还与二个力的什么因素有关?这二个力的大小还必须满足的条件是什么?两力平衡实验3转动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这时已经满足了什么条件?此时能平衡吗?这二个力的还必须满足的条件是什么? 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个力就相互平衡。结论1、二力平衡:一个物体在两个力作用下,如果保持
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两力
是平衡的。共线反向、等大、同体、 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个力就相互平衡。2、二力平衡的条件:口诀:静止状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二力平衡.小结1.轨道交通具有便捷、运量大、污染低、安全性高等优点,有利于减缓城市交通拥挤、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等。宁波市轨道交通工程l号线已开始建设,其部分信息如下表所示:
(1)建造单位长度的1号线地铁,地下比地上的成本要 (填“高”或“低”);高(2)目前我市城区公交车的平均行驶速度约25km/h,随着私家车数量的增加,这一数值可能将更低。1号线一期(线路接近直线)建成前后,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从高桥西到东外环至少可节省 h;
(3)若1号线全线建成,预计全程的平均速度可达 km/h。 0.2137.22.小科在观看2009世界冰壶锦标赛时猜想:冰壶在冰面上的滑行距离,除了与离手时的速度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外,还可能与质量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小科、小敏和小思做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在木块上加放数量不等的钩
码后,让木块从O点静止
滑下,记录木块和钩码的
总质量m和它在水平面的
滑行距离S,记录数据如
下(各组在A点时初速度均
相同):(1)从上述数据分析,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在初速度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的条件下,物体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与物体的质量大小 ;
无关(2)小敏认为:木块及钩码的质量越大,对水平面的压力越大,则滑行中受到的摩擦阻力也越大,滑行距离就会越短。因此,他认为数据有问题,于是对上表数据做了如下改动:请你评判小敏的做法并阐述理由: ;
(3)小思同学反思上述实验后认为:在初速度和所受到的摩擦阻力大小相同的条件下,物体的质量越大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将越远,因为: 。小敏的做法是错误的,因为科学实验中收集的数据必须是真实的,不能捏造在初速度大小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具有的动能越大,能克服摩擦阻力做的功也越多,在所受摩擦阻力大小相同时,就能滑行更长的距离3.(6分)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称为自由落体运动”。小明对这种落体运动产生了探究的兴趣,提出如下两个问题。
问题一:物体下落的快慢是否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问题二:物体下落的高度与下落的时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于是他找来一些器材并在可忽略空气阻力情况下准备进行实验。
(1)请你帮助小明设计探究“问题一”的实验方案。
(2)小明探究“问题二”时,通过实验,测量出同一物体分别从最高点下落的高度为h1、h2、h3,并测量出每次下落的高度所对应的下落时间为t1、t2、t3。分析实验数据发现:“物体下落的高度与下落的时间不满足正比例关系”。他猜想“物体下落的高度与下落的时间平方成正比”,若要验证这一猜想,应如何处理分析实验数据?(1)选用质量不同的物体,比较它们下落相同的高度所用的时间。(或选用质量不同的物体,比较它们在相同时间内下落的高度。)(3分)
(2)计算出下落的高度与对应一下落的时间平方的比值,即 如果它们的比值在误差范围内可认为相等,说明以上猜想是正确的,否则猜想是错误的(1分)4.百米赛跑过程中的某时刻甲、乙两运动员位置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
(1)两运动员中,_______的速度较快,因为在相等的时间内该运动员_______较大
(2)乙运动员的成绩是10s,他的速度是_______m/s
(3)运动员跑到终点时,不能马上停下来,是因为_______乙路程10惯性5.2009年5月7日晚上,在杭州发生一起恶性交通事故,引起社会的反响。三位青年在杭州文二西路上飙车,撞死过斑马线的行人,经公安交警部门认定,是一起由于汽车严重超速行驶造成的交通事故。行驶的汽车刹车后,不能立即停止运动,这是因为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汽车受到重力
C.汽车具有内能
D.汽车具有惯性D6.轮滑是青少年喜爱的一种运动。轮滑比赛时运动员到了终点不能马上停下来(如右图),是因为人体具有
A.浮力   B.摩擦
C.惯性   D.压力C7.秦动同学做物理小制作时,发现锤子的锤头与木柄之间松动了。他将锤子倒着举起,用木柄的一端撞击硬木凳,锤头就紧套在木柄上了,如图4所示。他利用的物理知识是
A.惯性 B.速度
C.压力 D.压强A8、科学知识渗透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下警示语中涉及到惯性知识的是
A、商店玻璃门上贴有“当心玻璃 注意安全”
B、住宅小区配电房上写着“高压危险 请勿靠近”
C、出租车上的语音提示“前排乘客请系好安全带”
D、香烟包装盒上印有“吸烟有害健康”C9.下列事例中,属于避免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A.拍打刚晒过的被子,灰尘脱落
B.锤头松了,将锤柄在地面上撞击几下,锤头就紧套在锤柄上
C.汽车在行驶时要保持一定的车距
D.跳远时,助跑能使运动员跳得更远10.(2分)高速行驶的汽车相对于路旁的树木是_________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紧急刹车时,若不系安全带会发生如图所示的现象,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人具有惯性 运动刹车时人还保持原运动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