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第一章第6、7节章节测试(四)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下第一章第6、7节章节测试(四)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0-03-07 13:0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七年级下第一章第6、7两节章节测试(四)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在“5. 12”地震的生命救援过程中,救援人员使用的红外生命探测仪和音频生命探测仪(   )
A.向幸存者发出多种信息
B.向幸存者发出不同信息
C.分别收集幸存者发出的多种生命信息
D.分别收集幸存者发出的某一种生命信息
2.如图,有一种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叫做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叫做物镜,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缩小的实像,它相当于一架(  )
A.幻灯机 B.投影仪
C.放大镜 D.照相机
3.下列叙述与图中情景相符的是(   )
A.把铅笔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看上去铅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这是光的反射现象
B.水兵们站在地面上,他们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C.平静的水面上倒映着岸边的景物,这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D.通过放大镜看邮票的细微之处,看到的是放大的实像
4.要使下列这束光线起作用,应该在方框内选用(   )
A、凸透镜   B、凹透镜  
C、平面镜   D、凸面镜
5.如图是物体A通过凸透镜(透镜未标出)成像的示意图。当凸透镜放在哪点时,才能产生图中所成的像A’ (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6、透镜成像的原理是(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7.下述哪种情况下成的是虚像?(   )
A.照相机中底片上形成的画面.         B.放幻灯时,屏幕上出现的画面.
C.做小孔成像实验时,塑料布屏上形成的画像.  D.从池塘中看到的游鱼.
8.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从一种物质进入另一种物质,就会发生折射,并且折射角总小于入射角.
B.物体沿主轴从距凸透镜8倍焦距处移到距凸透镜2倍焦距处,则像与透镜的距离变小.
C.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物体不论放在什么位置,都将得到放大的虚像.
D.由于光的折射,斜着插入水中筷子的水中部分,从水面上斜看是向上偏折的。
9.发光体从距凸透镜很远的地方向焦点移近时,在凸透镜另一侧得到像,像距和像的大小的变化是(   )
A.像距变大,像变大. B.像距不变,像变大.
C.像距变小,像变小. D.像距变大,像变小.
10.如图所示为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的实验装置图。透镜的焦距为15cm,要使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只移动其中的一个,其余两个不动,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   )
A.光屏向左移动      B.光屏向右移动
C.蜡烛向左移动      D.蜡烛向右移动
11.如图所示为凸透镜成像的一种现象,AB代表物体,A'B'代  表物体的像,这种现象可用作(   )
A.放大镜观察物体.   B.幻灯机放映画面.
C.照相机拍摄照片.   D.照相和幻灯放映.
12.幻灯放映员想使银幕上原来较小的像再大些,下面的操作中可行的是(   )
A.幻灯机远离银幕,镜头移近幻灯片. B.幻灯机移近银幕,镜头远离幻灯片.
C.幻灯机远离银幕,镜头远离幻灯片. D.幻灯机移近银幕,镜头移近幻灯片.
13.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2c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像.当物体距凸透镜8cm时,所成的像(   )
A.一定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B.可能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可能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D.可能是正立等大的虚
14.把凸透镜当作放大镜来观察物体,必须把物体放在(   )
A.透镜的焦点以内.          B.透镜的2倍焦距处.
C.透镜的焦点与2倍焦距之间.     D.透镜的2倍焦距以外的地方.
15.关于凸透镜成像的正确说法是(   )
A.只能成实像. B.只能成虚像. C.可以成实像或虚像. D.不能成像.
16.关于照相机和幻灯机所成像的性质,下列哪种说法正确? (   )
A.照相机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幻灯机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B.照相机成的是倒立缩小的虚像,幻灯机成的是正立放大的实像.
C.照相机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幻灯机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D.照相机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幻灯机成的是正立放大的实像.
17.凸透镜焦距为15厘米,一个物体放在凸透镜左侧,距凸透镜10厘米处,那么可以(   )
A.在凸透镜左侧的光屏上形成放大的倒立的像.
B.在凸透镜右侧的光屏上形成放大的倒立的像.
C.通过凸透镜看到左侧有一个放大的正立的像.
D.通过凸透镜看到右侧有一个放大的正立的像.
18.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我们发现(   )
A.放大的像都是虚像.  B.实像都是缩小的.
C.倒立的像都是缩小的. D.缩小的像都是倒立的.
19.放映幻灯时,幻灯片到镜头距离为10厘米,屏幕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若幻灯片距镜头为4厘米时,屏幕上将(   )
A.得到正立、缩小的像. B.得到正立、放大的像.
C.得到一个小的光斑.  D.不能在屏幕上看到像.
20.烛焰发出的光,经凸透镜在屏上生成一实像.如果在屏上所生成的像再大些,并保持清晰.应(   )
A.把凸透镜适当向屏移动,其他不动.
B.使屏适当远离透镜,其他不动.
C.把凸透镜向烛焰适当移近,并适当减少屏和凸透镜间距离.
D.把烛焰向凸透镜适当移近,并适当增大屏与凸透镜间距离.
21.一物体从离凸透镜的距离为1倍焦距处,沿着主光轴移到离凸透镜的距离为4倍焦距处,物和像之间的距离变化是(   )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先增大而后减小. D.先减小而后增大.
2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耳科医生给病人检查时,额前戴的是凸镜.
B.平面镜对光线的反射遵循反射定律,凸镜对光线的反射不遵循反射定律.
C.凸透镜也称发散透镜,凹透镜也称会聚透镜.
D.物体经凸透镜可以成虚像,也可以成实像.
23.用照相机拍照片时,正确的说法是(   )
A.因为要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镜头要用凸透镜,人要离镜头很近.
B.因为要得到正立缩小的虚像,所以镜头要用凹透镜,人要离镜头很近.
C.因为要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镜头要用凸透镜,人要离镜头较远.
D.因为要得到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镜头要用凹透镜,人要离镜头较远.
24.下图的四幅图,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
A.②① B.③① C.②④ D.③④
25.在做“探讨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缩小的清晰实像。此时,有位同学摘下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透镜之间(靠近透镜),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请你判断下列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
A、若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位置,应把光屏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像才能变得清晰点;
B、若改用老花镜放在蜡烛与透镜之间,应把光屏靠近透镜方向移动,像才能变得清晰点;
C、上述实验说明:视力正常的人戴上近视眼镜后,像成在视网膜后面,而使像变得不清楚;
D、上述实验说明:近视眼的人,若佩戴恰当焦距的凸透镜可以使像恰好成在视网膜上。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26.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光线的传播方向______;传播速度要变______。当垂直入射时,光线的传播方向    ,传播速度要    。
27.如图所示,空杯底部放一枚分币,移动杯子,使眼睛刚刚看不到分币,保持眼睛和杯子的位置不变,慢慢向杯子里倒水,随着水面的升高,将会看到分币的     像,这是由于         。
28.在视觉形成过程中,形成图像的部位是    ,形成视觉的部位是      。
29.在盲点上引不起视觉的原因是                ;若把人的眼球比喻成一架照相机,那么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眼球的    。
30.一凸透镜的焦距是f,某物体正立在透镜前,物距u>2f,则成像的性质是     ,像距v的范围是         。
31.用一个放大倍数为2倍的放大镜来观察一个30度的角,现请你描述出你看到的角的像的性质如何?        看到的角的角度是多少?       
32.发光物体经凸透镜成像时,在屏上得倒立实像的条件是         ,如果得到的实像是倒立放大的,则物体必须放在         范围内。
33.现有平面镜、凸面镜、凸透镜、凹面镜、凹透镜等五种光学器件,说说下列各仪器用的是什么光学器件。显微镜     防盗门的“猫眼”     潜望镜    
34.一根筷子插入水中,如图所示。筷子在水里的部分,从水面上斜着看起来向上折了,这是因为光的      的缘故。晚上在碗中还看到未浸入的筷子在水中影子,这是因为光的    的缘故。
35、在光具座上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烛焰放在a、b、c、d、e各点,如图所示,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则:
①把烛焰放在_____点,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
②把烛焰放在_____点,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
③把烛焰放在_____点,当屏上出现清晰的像时,屏距凸透镜最远。
④把烛焰放在_____点,当屏上出现清晰的像时,屏距凸透镜最近。
⑤把烛焰放在_____点,屏上不会出现像。
⑥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焦距为10厘米,若将一物体放在距透镜30厘米处,将成______像(填:正立或倒立、放大或缩小、实像或虚像)。     就是这一成像性质的应用。
36.下面各项中,不属于人类正常视觉的局限性的是     。
A、近点  B、远点  C、色盲  D、盲点
若用如图所示的图来测试盲点,则该图用来测   眼的盲点。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0分)
37.如图所示是研究凸透镜成像的一次实验位置图,光具座上A、B、C三点分别用于放置器材,其中B点应放 (选填“光屏”、“蜡烛”或“凸透镜”)。根据AB和BC线段的长段,可以判断出在光屏上能得到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像,则蜡烛是放在 点。
3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第1小组同学把光屏、点燃的蜡烛、透镜等按实验要求放在光具座上。但是,在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找不到清晰的像,请你帮他们找出一个可能的原因:                             。
第2个实验小组分别进行了若干次操作,并把实验数据准确记录在下面表格中。
实验序号 A B C D E F G H
凸透镜焦距/cm 14 14 14 14 16 16 16 16
物体到凸透镜距离/cm 20 30 40 60 20 30 40 60
像到凸透镜距离/cm 47 26 22 18 80 34 27 22
像的正倒 倒立 倒立 倒立 倒立 倒立 倒立 倒立
由于疏忽,该组同学把F组的像的性质给忘记了,注意要把该像的倒立情况、大小关系、实虚像情况描述完整,则它是: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
四、作图题(10分)
39、完成透镜的折射光路图。(每小题2分,共6分。)
40、如图A′是A经凸透镜折射后成的像,试确定该凸透镜的焦点。(2分)
41、在如图中画出了像的位置。请你在图中大概地填上物体AB所在位置及倒正虚实大小关系。(2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DDDBC  CDDAC  BACAC  CCDDD  DDCBD
二、填空题
26、变化  小  不变  小
27、虚像  光的折射
28、视网膜  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29、没有感光细胞  晶状体
30、倒立缩小的实像  在一倍焦距与两倍焦距之间
31、正立放大的虚像  30度
32、物距大于焦距  在一倍焦距与两倍焦距之间
33、凸透镜  凹透镜  平面镜
34、折射  反射
35、c a c a d、e  倒立缩小的实像   照相机
36、C  右
三、实验探究题
37、凸透镜   C
38、烛焰、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不在同一高度(或物体在焦点上、物体位于焦距之内、凸透镜的焦距过大)  倒立放大实像  略
四、作图题  
39、
40、
41、
A B C D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6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