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第一章《对环境的察觉》测试卷(六)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下第一章《对环境的察觉》测试卷(六)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744.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0-03-09 16:0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七年级下第一章《对环境的察觉》测试卷(六)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如图所示,为了使道路交通更加通畅,杭州市几条主干道架设了高架道路,高架道路的路面铺设“海绵”沥青,部分路段两侧设有高3 m左右的透明板墙,铺设“海绵”沥青和安装这些板墙的主要目的是( )
A.保护车辆行驶安全 B.减小车辆噪声污染
C.增加高架道路美观 D.阻止车辆废气外泄
2、光盘是用激光在反光铝膜上刻出凸凹的音槽来记录音像信息,外表面是一层平滑透明的保护膜。如图是一张放在阳光下的VCD光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对着光盘能看到你的像,是铝膜发生折射现象形成的
B.对着光盘能看到你的像,是凸凹的音槽漫反射形成的
C.光盘呈现彩色的扇面是表面保护膜的反射形成的
D.光盘上呈现彩色的扇面是光的色散现象形成的
3、下列叙述与图中情景相符的是 (  )
A.把铅笔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看上去铅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这是光的反射现象
B.水兵们站在地面上,他们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C.平静的水面上倒映着岸边的景物,这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D.通过放大镜看邮票的细微之处,看到的是放大的实像
4、如图所示,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他在研究声音的 (   )
A.响度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B.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C.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D.音色与吸管粗细的关系
5、在操场上上体育课,体育老师发出的口令,近处的学生听到了,而远处的学生没有听清楚,其原因是( )
A.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响度小
B.老师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好
C.老师发出的声音频率低
D.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振动幅度大
6、如图,小华一听就知道是谁唱的歌,是因为不同歌唱家具有不同的( )
A.音调 B.频率
C.响度 D.音色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不振动也可以发出声音
 B.减少噪声的唯一方法是不让物体发出噪声
C.用超声波去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波的能量
D.“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的声音频率要低一些
8、在如下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可以用光的折射来解释的是( )
A.日食 B.踩影子 C.照镜子 D.铅笔断了  
9、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C.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
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10、电视机遥控器可以发射一种不可见光,叫做红外线,用它来传递信息,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不把遥控器对准电视机的控制窗口,按一下按钮,有时也可以控制电视机,这是利用(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折射 C.光的反射 D.光的可逆性
11、下列关于凸透镜或凹透镜的几幅光路图中,错误的是 ( )
12、同学们在学习光现象过程中有许多说法,我们从中选出四种:①光年是一个非常大的时间单位;②“坐井观天,所见甚小”隐含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③平静湖面上的“倒影”,说明平面镜成“与物等大正立的像”的规律不成立;④透过书桌上的玻璃板看玻璃板下面的字,看到的是字的虚像。对这些说法正误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都正确 B.①②④正确,③错误
C.②③正确,①④错误 D.②④正确,①③错误
13、我们生活在—个充满声音的世界中,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声音是一种波,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响度不同
  D.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是指它的音调很高
14、用同一凸透镜在光具座上分别探究甲、乙两物体的成像情况.实验时甲、乙两物体直立于光具座上,且甲物体比乙物体长些,它们经凸透镜成像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它们都成放大的实像,则甲的像一定比乙的像长
 B.若它们都成等大的实像,则甲的像一定比乙的像短
  C.若它们都成缩小的实像,则甲的像一定比乙的像长
 D.不论成放大还是缩小的实像,甲的像都有可能比乙的像短
15、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A.潜水艇内的人员用潜望镜观察水面上的情况
B.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色光
C.在地球上可以看到日食和月食
D.透过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之处(   )
16、如下图所示的四幅图中,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近视眼校正后成像情况的图分别是(  )
A. 图甲和图丙 B. 图乙和图丙 C.图甲和图丁 D.图乙和图丁
17、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某—物体放在此透镜前20cm处,可得到一个(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18、如图所示光线经镜面反射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共同的夹角是( )
A.30o B.60o C.120o D.90o
19、如图所示,一束光斜射到容器中的水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若将容器右端抬高一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入射角和反射角都增大
B.反射角增大,折射角减小
C.入射角不变,反射角增大
D.反射角和折射角都不变
2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将蜡烛从较远处向接近凸透镜焦点的移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像距先变大后变小 B.物与像的距离越来越小
C.像越来越大 D.像先放大后缩小
二.简答题:(每空1分,共37分)
21、声音的传播要靠 ,通常人们听到的声音是靠 传播的。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很近也只能靠无线电交谈,这是由于 的缘故。
22、如图是一束光在空气与某种透明介质中发生反射和折射的情况,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和光的折射规律可以判定: 是入射光线, 是反射光线, 是折射光线,入射角= ,折射角= ,界面的 (左、右侧)是空气。
23、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将发生 现象,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将 ,但折射角总是 于入射角。
24、如图所示,小丽同学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改变透镜与纸的距离,直到纸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表明凸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作用,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__________。
25、将一把直尺压紧在桌面上,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改变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重复实验,从中可以发现:物体振动越快, 越高。
26、如图所示的是从平面镜中看到的钟面虚像,则实际时间是
      
     第24题图        第25题图         第26题
27、前庭和半规管是位觉感受器的所在处,与身体平衡有关。前庭可以感受      
变化和直线运动时速度的变化;半规管可以感受头部的旋转变速运动,这些感受到的刺激传递到 ,引起一系列反射来维持身体的平衡。这一感受器很敏感的人,易晕车、晕船或晕机。
28、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两倍焦距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得到 、 的像,此像是 (填“实”或“虚”像)像。当物距大于焦距小于2倍焦距时,在另一侧光屏上得到 、 的 像。当物体到凸透镜距离小于焦距时,此时光屏上 (填“能”或“不能”)得到像,如在光屏一侧透过透镜可以看到 、 的 像。
29、声音的高低叫 ,它跟声源振动的 有关.声波频率范围很宽,但正常人耳朵只能听到20Hz到20000Hz的声音,高于20000Hz的声音称之为____________。减弱噪声有三个环节,公路两旁安装隔音墙,植树属于在___________减弱噪声。
30、验钞机是利用荧光物质在_______线的照射下能够发光的原理制成的;家中的电视遥控器是靠_______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的.
31、在圆形鱼缸里养的鱼,从侧面看起来比真实的鱼要大,这是因为圆形鱼缸相当于一个 ,所以看到的“鱼”是鱼的 。
32、如图所示,落地平面镜高0.8米。身高1.5米的姚安美同学站在镜前却看不到自己全身的像,她回想起科学课上所学知识就 (选填“适当后退一段距离”或“适当把镜子升高一段距离”),当她看到了自己全身像时,此像的大小与她本人相比应该是 (选填“大”、“小”或“一样大”)
三、实验探究题:(共17分)
33、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5分)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________;
(2)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3)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将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使点燃的蜡烛在两个不同的位置,分别测出物距和像距的两个数据,得出实验结论之一:“像距与物距相等”。你认为这种方法是否合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34.某小组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用了两个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分别进行了若干次操作,以下两个表格是他们在光屏上承接到像时的准确实验数据记录。(12分)
凸透镜的焦距/cm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cm 像到凸透镜的距离/cm 像的倒正 像是放大还是缩小
14 20 47 倒立
14 30 26 倒立
14 40 22 倒立
14 60 18 倒立
凸透镜的焦距/cm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cm 像到凸透镜的距离/cm 像的倒正 像是放大还是缩小
16 20 80 倒立
16 30 34 倒立
16 40 27 倒立
16 60 22 倒立
⑴结合你探究得出的凸透镜成像规律,将两个表格空白处填充完整。
⑵分析以上数据,把能得出的探究结论填在横线上。
结论一: 。
结论二: 。
四、作图题:(共6分)
35、将一平面镜斜放在装有水的水槽中,有一束光线垂直射向水面,如图所示,请画出这束光线在水中行进最后射出水面的光路图。
      
36、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太阳光垂直水平地面MN射下,A为小铁球。①标出小铁球A在甲图中位置时,其影子A′在地面MN上的位置(用点表示即可);②若小球在竖直平面内沿图中圆形虚线轨迹运动,请在图乙框中画出小球的影子在地面上运动的轨迹。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D 3、B 4、C 5、A  6、D  7、C  8、D  9、B  10、C 
11、C  12、D  13、A  14、D 15、A 16、A  17、A  18、C  19、D  20、C
二、简答题
21、介质 空气 月球中没有空气   
22、CO OA OB 44° 15° 左  
23、折射 增大 小于  
24、会聚 焦距  
25、音调  
26、9:40   
27、头部位置 神经中枢  
28、倒立 缩小 实 倒立 放大 不能 正立 放大 虚象   
29、音调 频率 超声波 传达室 播途径中   
30、紫外线 红外线  
31、凸透镜   
32、适当把镜子升高一段距离 一样大
三、实验探究题
33、透过玻璃板看到象 有可能找不到象 不合理 两组数据太少     
34、放大 缩小 缩小 缩小 放大 放大 缩小 缩小 当U>2f 物体经凸透镜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象 当f<u<2f物体经凸透镜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象
四、作图题
 35、               36、
       
  
图4
A B C D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6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