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课件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4-09 07:03: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2张PPT)
用图表表示五个政权
政权名称 建立
时间 建立民族 建立者 都城

916年
契丹族
阿保机
上京
北宋
960年
汉族
赵匡胤
东京
西夏
1038年
党项族
元昊
兴庆

1115年
女真
阿骨打
会宁
南宋
1127年
汉族
赵构
临安
奎屯市一中李新亮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
是经济和技术较为发达,对整个国家产生较强影响的地区,区域内有许多不同种类的经济中心。
思考:什么是经济重心: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一、农业的发展
1、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
(1)政治因素:南方战乱较少。
(2)经济因素:南方的战乱较少,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生产技术,使南方农业发展速度加快,逐渐超过北方。江西、福建和两广地区得到很大开发。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两宋时期,人口增加,垦田面积扩大,耕作技术提高,农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宋代《耕获图》
2、南方农业的发展概况:
一、农业的发展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2、南方农业的发展概况:
一、农业的发展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①南方的水稻种植面积迅速增长,由越南传人的占城稻,成熟早,抗旱力强,北宋时推广到东南地区。
②南方农民还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从而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
③由于朝廷的大力提倡,南方的水稻在北方也得到较大推广。
2、南方农业的发展概况:
一、农业的发展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④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⑤当时,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或“苏常熟,天下足”的谚语。
⑥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产茶的州县比以往有所增加。
2、南方农业的发展概况:
一、农业的发展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⑦ 北宋至南宋初,植棉地区尚限于广东和福建;到南宋后期,棉花种植区已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在宋代,复种技术也得到推广,江南种稻普遍分“早禾”和“晚禾”两种,种植和收获的时间不同。南宋时冬麦和晚稻两熟制也得到大面积推广。复种是农业史上的重大变革,使耕地的利用率提高,大大增加了粮食产量。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相关史事:
宋朝时的南北气温普遍变低,南方变幅小于北方,雨量充沛,较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唐宋时期,北方湖泊减少。中原地区的森林因长期砍伐遭到严重破坏,而南方受到的破坏较小,相对完好的森林植被可以发挥调节气候、蓄保水分和抗御灾害的作用。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相关史事:
宋·四齿铁耙
宋·铁弯锄
宋·铁镢头
宋·铁犁铧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浸种
《耕织图》局部
晒粮
《耕织图》局部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两宋时期,南方的手工业非常繁荣,纺织业、制瓷业、造船业的成就尤为突出。
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四川、江浙地区是丝织生产发达。南宋后期,棉织业兴起,海南岛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棉纺织品种类较多。
1、纺织业:
二、手工业的兴盛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南宋棉毯
宋蜀锦
宋壮锦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宋夹衣
宋锦口袍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纺车图卷》
(北宋·王居正画,绢本设色,纵26.2cm、横69.2cm)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宋朝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河北定窑、河南汝窑等地烧制的瓷器,给人以别致的美感。
2、制瓷业:
二、手工业的兴盛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中心。
二、南方手工业的兴旺: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景德镇陶瓷历史博物馆正门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景 德 镇 瓷 器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耀州(今陕西铜川黄堡镇)出土的宋代窑炉遗迹
宋代瓷窑遗址(四川成都)
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
—— 人们对宋瓷的赞誉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____________的造船业,都有很高的水平,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南宋沿海地区制造的海船,不仅规模宏大,设计科学,还配备了先进的指南针。
3、造船业:
二、手工业的兴盛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广州 泉州 明州
宋代所造海船,载重量一般有数百石至五千石,最大载重量可达万石。宋代海船设置了水密隔舱,增加了抗沉性和横向强度。船上使用指南针,能准确地
辨别方向。这些技
术,在当时世界造
船、航海领域中,
都居于领先地位。
泉州出土的宋代海船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相关史事:
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那时候,黄河、长江及运河沿岸兴起了很多商业城市。最大的是_____和_____,人口多达百万。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商业日益繁荣,城市中的店铺不断增加,街道以及宅巷之内到处可以开设店铺;经商的时间也不再受限制,出现了早市和夜市。
1、发展概况: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开封
杭州
都市的商贸活动也辐射到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叫做_____;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市镇也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贸易区。当时市场上各类商品琳琅满目,客商往来不绝,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
《货郎图》(局部)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草市
想一想:商业贸易的兴盛对社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好处。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问 题 思 考:
2、海外贸易的兴盛:
概况:是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中国商船的足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著名的商港:______________
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__________,加以管理。
广州、泉州
市舶司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泉州伊斯兰教清真寺
这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寺庙之一
始建于1009年。
宋朝廷采取鼓励通商的政策,给予外国商人优惠待遇。当时的泉州、广州等地都设有“蕃坊”专供外国商人居住。蕃坊的管理者由外商中最有德望的人充任,由朝廷任命。外国商人聚居的地方,还设立外商子弟学校,称作“蕃学”。泉州的外商,有不少是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朝廷允许他们在那里修建清真寺和公共墓地。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相关史事:
宋代海外贸易图
泉州
印 度 洋
阿拉伯海
孟加拉海
阿拉伯半岛
非 洲
地中海
南海
临安
明州
广州
泉州
三佛齐
阇婆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商贸的繁荣也促进了货币交易量的增长,但长期以来市场上流通的是金属货币,携带很不方便。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________,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3、纸币——交子的出现: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交子”
北宋纸币
南宋纸币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世界上最早的商标广告
宋朝的商业空前发达。由于商业竞争激烈,有的商铺为招揽生意,开始以广告的方式宣传自己的商品。这件“济南刘家功夫针铺”铜版,不仅表明铺号,而且以白兔为商品标识,注明“认门前白兔儿为记”,还特别说明是“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如果要批发购买,还可以优惠。这件文物,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商标广告。
知识拓展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后完成。那时中央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经济重心南移”的含义:全国经济重心由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四、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农 业 发 展
占城稻、棉花、茶树
手工业进步
蜀地和江浙丝绸、景德镇
商 业 繁 荣
临安、交子、市舶司
经济重心南移
北人南迁
气候适宜
相对安定
……
1.阅读史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东京梦华录》卷二记载北宋首都开封店铺林立,“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
材料二:《梦梁录》卷十三记载南宋首都临安“万物所聚,诸行百市”,“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
课 后 活 动:
根据材料,说一说宋朝大都市商业繁荣的景象。
2.探讨宋朝出现纸币的原因及它的作用。
课 后 活 动:
纸币比金属货币携带方便,可以在较大范围内使用,有利于商品的流通。
随着宋代商业活动发展,金属货币因沉重不便携带,因此人们发明了便于携带的纸币。
1.右图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它出现于( )
A.唐朝
B.北宋
C.元朝
D.明朝
B
2.当你去购买商品的时候,你一定会体会到人民币(纸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中国古代的北宋时期。请你指出它是( )
A.会子 B.瓦子
C.关子 D.交子
D
3.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反映的现象最可能出现在
A.西汉时期
B.三国时期
C.南宋时期
D.隋朝时期
C
4.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这一现象说明了( )
A.国家重点支持东南沿海的开发
B.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C.东南沿海一带农民赋税负担沉重
D.政治中心转移到南方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