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讲 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讲 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72.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0-03-16 08:0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4讲 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
要点自主回扣
1.根尖是植物根吸收水分无机盐的主要部位,由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根毛区四部
分组成。根毛区的表皮细胞向外突起,增大了与土壤的接触面积。
2.导管位于茎的木质部之中,具有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的功能,筛管位于茎的韧皮部之
中,具有输导有机物的功能。
3.绿色植物在阳光的作用下,利用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制造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的
过程叫光合作用。
4.生物利用氧气将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的能量供给生
命活动所需的过程叫呼吸作用。
典型例题精析
【例l】(2007·衢州中考)有关生物呼吸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樟树只能在太阳光下进行呼吸作用
B绿藻在晚上才进行呼吸作用
C.草履虫只能在白天进行呼吸作用
D.袋鼠日夜均进行呼吸作用
【精析】选D。生物能利用氧气将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
的能量可以供给生命活动所需。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制造有机物,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分解有机物。光合作用要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而呼吸作用则每时每刻都在进行,所以D选项正确。
【变式训练】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光合作用是把简单的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把太阳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B. 呼吸作用是分解有机物,并释放能量
C.光合作用需要光,呼吸作用不需要光
D.光合作用在白天进行,呼吸作用在晚上进行
【例2】(2009·湖州中考)小明同学从课外书中得知“叶片中叶绿素的合成需要镁元
素”的结论,于是他设计了一个实验,想证实该结论。
实验材料:小麦种子若干、完全培养基和缺镁培养基(在教师的指导下配制,完全培养
基含小麦胚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缺镁培养基比完全培养基缺少了镁元素)。
实验步骤:
1 去掉小麦种子的胚乳;
② 将种子的胚分成甲、乙两组,每组20粒,分别接种在完全培养基和缺镁培养基上。
③ 将它们放在适宜的环境中培养两周,然后观察统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去掉小麦种子胚乳的目的是排除胚乳中 对实验的干扰;
(2)培养两周后,观察的对象是 ;
(3)每组为什么要选用较多数量的胚 ;
(4)小芳同学认为叶绿素的合成除了需要镁等矿物质元素外,还需要其他的一些环境条
件。她设计了如下表的方案。
A组 B组
小麦种子数 20粒 20粒
培养条件 适量的水,有光照,25℃ 适量的水,黑暗,25℃
培养时间 2周 2周
分析小芳同学的实验设计,你认为她要研究的问题是

【精析】本题考查的方法是控制变量法,知识点是关于植物的生长与镁这种元素的关系,实验组和对照组中的小麦幼苗胚乳中都有元素——镁,对实验会产生干扰,所以必须去掉胚乳。镁如果对叶绿素的合成有重要作用,那么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幼叶颜色会不一样。为了排除实验的偶然性,应该多取一些胚。通过对表中条件的分析发现只有光照这个变量不同,她要研究的问题应该是叶绿素的合成是否需要光。
答案:(1)镁元素 (2)幼苗叶片的颜色
(3)减少由于种子死亡或遗传带来的差异
(4)叶绿素的合成是否需要光
【变式训练】环境污染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植物在污染的环境中也有继续保持正常生命活动的特性,这种特性叫抗性。研究植物的抗性对筛选具有净化环境的植物种类和保护环境有积极意义。一项研究表明,植物对s02的抗性与叶片上气孔密度和气孔大小等有关,所得数据如下表: 、
气孔
被测植物 平均受害面积(%) 气孔密度(个/mm2) 每个气孔面积(mm2)
甲植物 13.5 218 272
乙植物 33.4 162 426
丙植物 57.7 136 556
(1)该研究表明,植物对SOz的抗性与气孔密度的关系是 。
(2)在SO2污染严重的地区最好选择表中 植物为行道树种。
重点难点指引
1.绿色植物根、茎、叶的结构及作用
(1)根
许多植物的根十分发达,一株植物所有的根合在一起叫做根系,分直根系和须根系。根
尖是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它由根冠(保护作用)、分生区(细胞能不断分裂)、伸长区(细胞能不断生长)和根毛区(植物吸水的最主要部位)四部分组成。
(2)茎
双子叶植物的茎从外到内由树皮、形成层、木质部、髓组成,形成层细胞能不断分裂,使茎逐年加粗;单子叶植物没有形成层,茎不能加粗生长。
树皮:由外树皮(死亡细胞,起保护作用)和韧皮部组成,韧皮部又有韧皮纤维和筛
管(自上而下输送有机物)组成;
形成层:能不间断地进行细胞分裂,向外形成韧皮部,向内形成木质部;
木质部:由木质纤维和导管组成(自下而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
(3)叶
叶片由叶表皮、叶肉、叶脉等组成。叶表皮上有半月形的保卫细胞,保卫细胞间的小孔是气孔。根吸收的水分,大部分以气体状态从气孔中散发出去叫蒸腾作用,小部分参与了光合作用。
①气孔由成对的保卫细胞控制,是C02、02和水蒸气进出的门户;
②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缩小时,气孔闭合。
2. 植物体对水分的吸收、利用和散失过程
(1)植物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根毛区。这可以通过去除根尖后与正常植株的对照实验来证明。
(2)植物能否从环境中吸收水分取决于环境溶液(如土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根毛细胞细胞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如果土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根毛细胞细胞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植物就失水。因此,在农业生产中一次施肥不能过多。
(3)植物体对水分的利用和散失过程
①植物体对水分的利用
根吸收的水分,通过根、茎、叶中的导管,运输到植物的地上部分。进入植物体内的水
分,一般只有1%左右保留在植物体内,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其他各项生命活动。
②水分的散失
进入植物体内的水分,99%左右的都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掉了。
③蒸腾作用的意义
一是为植物吸收和运输水分提供动力;二是能促进无机盐的运输;三是降低植物的体温,
特别是叶表面的温度。
3. 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
(1)氮肥:使枝叶繁茂,缺氮会引起植株矮小,叶片发黄;
(2)磷肥:促进开花结果,缺磷的植株暗绿带红;
(3)钾肥:使茎秆健壮抗病、抗倒伏,缺钾会造成植株矮小,叶片上带褐斑。
4.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反应式 二氧化碳+水有机物(主要是淀粉)+氧气 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条件 光照 有光、无光都可进行
场所 叶绿体 活细胞
物质变化 无机物→有机物 有机物→无机物
能量变化 光能→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化学能→其他形式的能量
意义 是地球上各种有机物和氧气的主要来源;自然界中氧和碳循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呼吸作用将贮存在生物体内的化学能进行释放、转移和利用
联系 相互矛盾又相互依赖。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了物质(有机物和氧气),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了能量和部分原料(C02)
5.合理灌溉的新陈代谢原理
任何农作物都需要不断地吸收水分。但是,不同种类的农作物的需水量是不同的,如水稻的需水量很大,高粱的需水量很小。而同一种农作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需水量也不同。例如,在生长旺盛时期,需水量较大,在幼苗期和成熟期,需水量较小。
因此,在农业生产中,要根据植物的需水规律适时地、适量地灌溉,用最少量的水获取
最大的效益。如根据农作物的需水规律,采用喷灌、滴灌等先进的灌溉技术。如果对农作物进行过度灌溉,则会影响根系的氧气供应,进而影响根细胞的呼吸作用。
专题综合测试
一、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 准备移栽的茄子秧、黄瓜秧的根部总是带着一个土坨。这是为了 ( )
A减少根部水分的散失
B减少幼根和根毛的折断损伤
C防止营养流失
D.防止植物不适应新的土质
2. (7001013)在我国新疆吐鲁番种植的哈密瓜比我省种植的要甜很多,其主要原因是新疆吐鲁番地区白天温度高,晚上温度低,昼夜温差大,对于夜间温度低对哈密瓜的生长的作用的解释正确的是 ( )
A. 温度低可减少细菌病害
B. 温度低呼吸作用减弱,有机物消耗少
C.温度低蒸腾作用减弱减少水分的散失
D.温度低光合作用增强,有机物积累多
3. 二氧化碳虽然只约占空气总体积的0.03%,但对动植物的生命活动起着极为重要
的作用。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如图所示,下列过程在X处不合理的是
( )
A. 人和动物的呼吸
B.发展利用氢燃料
C. 化石燃料的燃烧
D.植物的呼吸作用
4. 水稻、小麦等植物的茎不能逐年加粗,是因为它们的茎中没有( )
A形成层 8韧皮部 C.木质部 D.筛管
5. 俗话说,树“不怕空心,就怕剥皮”,其中的道理是 ( )
A. 树皮中有筛管,能运输水分
B.树皮中有导管,能运输水分
C. 树皮中有筛管,能运输有机物
D.树皮中有导管,能运输有机物
6. 某同学在探究植物体内的物质运输时,设计如下实验:取相同长度和粗细的新鲜冬青枝条5支(代谢程度相似,编号为甲、乙、丙、丁、戊),其中甲用黑纸包住,乙剪去叶片,丙去掉顶芽后倒置,丁、戊不采取措施,将甲、乙、丙、丁插入相同的红色稀盐水中,戊插入红色浓盐水中(相同的光照和温度条件下同时插入),一段时间后采用纵切法测量红色上升的高度。在以下研究中:①探究植物体内物质运输的方向;②探究植物体内物质运输速度和蒸腾作用之间的关系;③探究植物体内物质运输速度和土壤溶液浓度的关系。则通过本实验能完成的是( )
A. ①②③ B. 只有②③ C.只有①② D.都不能完成
7. 某班同学在探究绿叶在光照条件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时,有以下四种设计方
案,你认为其中最合理的步骤应是哪一组( )
①用酒精去掉叶绿素
②把天竺葵放在光下照射
③把天竺葵叶片用黑纸遮盖一部分
④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⑤把部分遮光的叶片摘下,去掉黑纸
⑥用清水漂洗叶片后,滴加碘液
A. ④③②⑤①⑥ B. ②③④⑤①⑥
C.④②③①⑤⑥ D.②④③⑤⑥①
8. 从2008年6月1日开始,各类市场中塑料包装袋要实行有偿使用,我市几个菜市
场开始推广生物可降解塑料袋,这种塑料袋对人体无害,主要原料是可降解塑料和玉米粉,推广生物可降解塑料袋的目的是 ( )
A. 减少土壤污染 B. 降低生产成本
C.有利于食物保鲜 D.节约粮食
9. 生长在潮湿多雨、温度较高地区的植物,它的气孔开闭和蒸腾作用的情况是
( )
A气孔张大,蒸腾作用加强
B气孔关闭,蒸腾作用加强
C.气孔张大,蒸腾作用减弱
D.气孔关闭,蒸腾作用减弱
10.(7001014)如图所示,一盆生长旺盛的植物密封在一个不透光的钟罩内,外边的清
水使钟罩内的温度保持恒定,氢氧化钠可吸收二氧化碳。将该装置放在温度为25℃的地方,那么红墨水滴的移动方向是 ( )
A. 向左移 B. 向右移
C.不移动 D.先向左移,后向右移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9小题,共60分)
11. (8分)取甲、乙两个大小相同的萝卜,在正中各挖一个大小、深浅相同的洞,然后
在甲萝卜的洞内注入适量的浓盐水,在乙萝卜的洞内注入等量的清水,过一段时间,可以看到甲萝卜洞内的液面 (填“升高”或“下降”,下同),原因是萝卜细胞的细胞液浓度 (填“大于”或“小于”,下同)浓盐水的浓度,使细胞失水;而乙萝卜洞内的液面 ,原因是萝卜细胞的细胞液浓度 清水的浓度,使细胞吸水。
12.(6分)如图是大豆种子萌发成幼苗过程中干重的变化曲线。0B段干重减少是因为大
豆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消耗掉了贮存在 中的有机物。幼苗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始于图中的 点。
13.(6分)甲、乙两地出产同一种西瓜,甲地的西瓜比乙地的西瓜含糖量高。经调查,
甲、乙两地的西瓜,生长季节的光照条件和栽培措施基本相同,但气温有差别(见
下表)。
根据上述材料及表中数据分析可知:
(1)甲、乙两地西瓜通过 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应该是基本相同的;
(2)甲地西瓜的含糖量比乙地的高,因为甲地西瓜晚上的 比乙地的弱,所
以甲地西瓜晚上消耗有机物的量比乙地的少,积累有机物的量就多;
(3)温度对植物呼吸作用的影响,实质是通过影响的催化作用,从而影响植物的呼
吸作用的。
14.(6分)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莫使旱地变荒漠”。为研
究植被对土壤的保护作用,小红做了以下实验:把泥土按
30°的坡度分别堆在玻璃箱的两侧,在A坡种上草皮(如图)而B坡不做处理,用洒水壶以相同水量、相同速度先后对两个坡面洒水。
(1)实验过程中,小红观察到A坡汇入引水沟的水量和泥沙量少,而B坡的比较多。
这说明植被可以减少 流失;
(2)我国土地荒漠化现象很严重,华北、西北地区频繁发生沙尘暴,导致 污
染。
15.(6分)将一株植物在黑暗环境中放置48小时,然后将一片叶子的叶脉切断(如图所
示),在阳光下照射4小时,再将叶片脱色处理后用碘液处理,发现a部(上部)叶呈棕色,b部(下部)叶呈蓝色,这个实验说明:
(1) 。(填字母代号)
A.光合作用需要光
B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C.光合作用需要水
D.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
(2) 。(填字母代号)
A. 叶上部有淀粉产生,下部无淀粉产生
B.叶下部有淀粉产生,上部无淀粉产生
16.(7001015)(6分)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
度、水分供给情况、气孔开闭情况等有关。光是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所以在光照增强时,光合作用也随着加强。但是,当光照增强到一定限度,即达到光饱和后,光合作用就不再加强了。如图是某晴朗的夏日,棉花叶片光合作用强度在白天的变化曲线图,纵坐标表示光合作用强度,横坐标表示时刻。根据图表回答问题:
(1)从6点到l0点左右,光合作用强度 ,原因是
.
(2)从10点左右到l3点左右,光合作用强度发生变化的原因,除了达到光饱和外,
还有一个更主要的原因是 .
17.(7001016)(8分)某农工商贸集团的生产基地工作人员,在可控制温度和大气成分
的塑料薄膜大棚中栽培蔬菜,为了提高蔬菜产量常常采取一些措施。请根据植物新陈代谢的特征回答下列问题:
(1) 当白天温度适宜,光照充足,土壤中水分、无机盐充分满足植物生长时,为使
作物增产,应采取的措施是 ,采取该措施的主要理由是; .
(2)夜晚适当降低大棚的温度,使作物的呼吸作用减弱,减少 分解,降
低温度能使呼吸作用减弱的主要原因是
.
18.(6分)下表是花生在各个生长阶段的需水情况,请据表回答:
生长阶段 平均每日耗水量(立方米/亩)
播种~出苗 0.55~O.75
出苗~开花 0.68~1.20
开花~结实 1.33~2.11
结荚~成熟 0.82~1.34
(1)花生的各个生长阶段中,生长最旺盛的阶段是 阶段;
(2)花生的开花~结实阶段消耗水分最多,其主要用于( )
A. 光合作用 B. 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开花结实
(3)从上表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
19.(8分)我国北方的冬天,护路工人常常在雨雪天往路面上喷洒食盐水,以防止路面
结冰。喷洒食盐水会对行道树的生长造成什么程度的影响呢 小明为探究这个问题,用习性与行道树相似的荷兰古刺植株做了以下实验:
①选用20盆大小相似、生长良好的荷兰古刺植株,随机分成四组(每组5盆),分
别编为A组、B组、C组、D组,放在通风和光照适宜处。
②A组用清水浇灌,B、C、D三组分别用溶质质量分数为0.05%、0.10%、
0.20%的食盐水进行浇灌;每天每盆浇灌50克,连续浇灌l5天。
③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如下:
组别 第5天 第10天 第l5天
A组(浇灌清水) 未见异常 未见异常 未见异常
B组(浇灌0.05%食盐水) 未见异常 未见异常 未见异常
C组(浇灌0.i0%食盐水) 叶略有萎蔫 叶萎蔫加重 叶萎蔫更严重
D组(浇灌0.20%食盐水) 叶萎蔫严重 叶枯黄 死亡
结合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要配制4 0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0.20%的食盐水,需要食盐多少克
水多少毫升
(2) 实验中,荷兰古刺的叶出现萎蔫现象是由于根毛细胞细胞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填“大于”或“小于”)土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引起细胞失水。
(3) 实验中,用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食盐水分别对B、C、D三组植株进行浇灌的目
的是 。
答案
典型例题精析
【例l】【变式训练】D
【例2】【变式训练】(1)每平方毫米气孔的个数越少,平均受害面积百分率越大,也就是对
S02的抗性越弱 (2)甲
专题综合检测
1. B
2. 【解析】选8。本题主要考查呼吸作用和哈密瓜甜度的关系,新疆地区的哈密瓜甜度高的原因是白天日照强烈且时间长,光合作用的时间长,产生的有机物多,晚上温度低,呼吸作用弱,消耗的有机物少,所以糖分积累的也就多。
3. 【解析】选B。图中的X是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的过程,从选项中可以看出,人和
动物的呼吸、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植物的呼吸作用都会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而发展利用氢燃料,氢燃烧时虽然也消耗氧气,但产生的是水,因此选项B不合理。
4. A
5. 【解析】选C。树的导管在木质部,树老了会空心,但是木质部还是有的,也就是导管
还是有的,但如果被剥皮之后筛管就没有了,有机物从上到下运输就会受阻,树就会死
亡。
6. A
7. 【解析】选A。本题考查的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绿叶的作用,从步骤中可以看出有光
的部分产生有机物,无光的部分不产生有机物,从而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光。
8. A
9. A
10.【解析】选A。图中是呼吸作用知识的扩展,当温度保持恒定时,钟罩里面的植物进行
呼吸作用时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吸收,使里面的气压降低,所以红墨水滴向左移动。
11.【解析】当外界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失水,所以甲萝卜中的水位升高;
当外界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所以乙萝卜的水位下降。
答案:升高小于 下降 大于
12.子叶B
13.(1)光合作用(2)呼吸作用(3)酶
14.【解析】本实验是研究植被对水土保持的作用,方法是控制变量法,从实验中可以看出
A坡有植物,结果水土流失的少,B坡没有植物,结果水土流失的多,从而说明了植被有保持水土的作用。沙尘暴会使空气造成污染。
答案:(1)水土(2)空气
15.【解析】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水分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消耗了叶子里原有的有机物,将
叶脉剪断后水分运输受阻,在阳光下
A处没有水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B处有水分能进行光合作用。
答案:(1)C(2)B
16.【解析】光合作用是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强的,前提是气孔不关闭,当气孔关闭时,
光合作用所需的二氧化碳等原料不足反而使光合作用减弱。
答案:(1)增强光照增强,光合作用也增强
(2)保卫细胞失水,气孔关闭,光合作用原料不足
17.【解析】光合作用要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一定范围内,二氧化碳的浓度越大,光合作用
就越强。呼吸作用要受温度的影响,在温度适宜时,呼吸作用旺盛,太高或太低都会限制,因为酶的活性受限制。
答案:(1)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增强光合作用使作物增产
(2)有机物酶的活性减弱
18.【解析】花生生长最旺盛时,平均每日耗水量最大,光合作用最强,产生的有机物最多。
植物吸收的水分大部分都是用于蒸腾作用的。从表中可以发现生长阶段不同,平均每日耗水量不同,而且生长越旺盛需水量越大。
答案:(1)开花~结实 (2)C
(3)花生在不同生长阶段需水量不同,生长越旺盛需水量越大
19.【解析】需要食盐的质量为:4 000克×0.20%=8克需要水的质量为:
4 000克-8克=3 992克
需要水的体积为:
V=m/ρ=3 992克/(1克/厘米3)=3 992厘米3=3 992毫升
答案:(1)8克3 992毫升(2)小于
(3)探究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食盐水对植株生长的影响程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0 页 (共 10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