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讲 人体保健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讲 人体保健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08.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0-03-16 08:1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11讲 人体保健
要点自主回扣
1. 健康是指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关系三者处于正常状态。
2. 针对进入人体的某种抗原,产生相应的抗体进行防御作用,叫特异性免疫。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叫非特异性免疫。通过接种疫苗获得的免疫称为人工免疫。国家卫生防疫部门有计划地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使他们获得免疫,从而达到控制和消灭某种传染病的目的,叫做计划免疫。
3. 肿瘤是由细胞不正常分裂产生的一种细胞性疾病,可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其中后者的最大特点是肿瘤细胞能转移并侵犯新的组织。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收缩压持续大于18.7千帕或舒张压大于l2.0千帕就属于高血压。它
们一般都与动脉硬化有关。
4.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并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特点是具有传染、流行性、免疫性。遗传病是由遗传物质异常变化引起的疾病,可以通过生殖传给下一代。先天愚型、白化病是常见的遗传病。
典型例题精析
【例1】(2009·义乌中考)2009年5月6日,加拿大完成了3个甲型H1N1流感病毒样本的基
因测序工作。这是世界上首次完成对这种新病毒的基因测序,将为研制疫苗打下基础。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从免疫角度看,甲型HINl流感病毒是一种抗体
B.甲型HlNl流感主要通过飞沫、空气传播,属于消化道传染病
C.对已确诊的甲型HINl流感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属控制传染源
D.通过注射甲型HINl流感疫苗使人获得的免疫,属非特异性免疫
【精析】选C。抗原是进入人体后能使淋巴细胞产生免疫反应的任何体外物质。抗体是
B淋巴细胞在抗原的刺激下产生的特异性蛋白质。因此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一种抗原,而不是抗体,A选项错误。通过飞沫、空气传播,属于呼吸道传染病,B选项错误。控制传染源的具体措施有预防、隔离、治疗等,C选项是正确的。注射疫苗使人获得的免疫是人工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范畴,D选项错误。
【变式训练】早在宋代,人们观察到某些患轻微病症的天花病人只是在脸等部位出现较
少天花痘,没有其他症状。于是将这类病人康复时所结的痘痂干燥减毒后碾成粉,吹到健康人鼻孔里,使其获得对天花的抵抗力。这时的痘痂和这种方法分别属于 ( )
A. 抗原、非特异性免疫 B.抗体、非特异性免疫
C.抗原、人工免疫 D.抗体、人工免疫
【例2】21(2008·绍兴中考)下列饮食习惯科学的是
A. 多吃肉,少吃蔬菜、水果
B.多饮用纯净水,少饮用矿泉水
C.为了防止变胖,不吃含脂类食品
D. 合理摄人营养,注意膳食平衡
【精析】选D。平衡膳食的要求是食物种类齐全、数量适当、营养物质之间的比例合理,
并且与身体消耗的营养物质保持相对平衡。根据这个标准判断,A选项营养物质之间的 比例不合理,B、C选项种类不齐全。所以只有D项正确。
【变式训练】为了使孩子健康成长,一位母亲对其孩子提出了下列膳食要求,其中不科
学的是 ( )
A. 多吃蔬菜和水果 B.多吃精制面粉
C. 少吃油炸的食物 D.每天早上喝一袋牛奶
重点难点指引
1.有关免疫学的名词较多,复习时要进行归纳梳理。人体的免疫功能包括三个方面:防御感染、保持自我稳定、实施免疫监视。防御感染就是指抗传染免疫,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能对多种病原体产生免疫防御作用,可分为两道防线:第1道防线如皮肤、胃酸、呼吸道黏液、泪液等防止病原体侵入体内。第2道防线如吞噬细胞、溶菌酶等抵抗已侵入体内的病原体。特异性免疫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被称
为第3道防线。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分别由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参与。两种细胞都有免疫记忆功能,区别是前者产生抗体完成免疫反应,后者直接或间接(释放淋巴因子)参与免疫反应。
2.抗原和抗体是比较容易混淆的概念。抗原是进入人体后能和淋巴细胞产生免疫反应的任何体外物质,包括病原体、移植器官、花粉等。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需要抗原的刺激才能发生。而抗体是只有B淋巴细胞在抗原的刺激下产生的特异性蛋白质,能使病原菌凝集、中和毒素。
3.注意传染病与遗传病的辨析:前者由病原体侵入人体引起的,可在人群中传播,一般不会传给下一代。后者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不会在人群中传播,但可能会通过生殖传给下一代。
4.平衡膳食的要求是食物种类齐全、数量适当、营养物质之间的比例合理,并且与身体消耗的营养物质保持相对平衡。要知道食物中七种营养素都有重要的作用,而根据青春期生长发育特点,以及我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学会判断自已的饮食是否合理,知道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食物,保证自己健康地成长。
专题综合检测
一、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 (7001035)严重烧伤的病人植皮时,要用自己的健康皮肤,不能用别人的皮肤,原因是
( )
A.植自己的皮肤颜色相同
B.植自己的皮肤时体内不会产生抗体
C. 植自己的皮肤时体内不会产生排异现象
D.B和C两项
2.(7001036)皮肤大面积烧伤的病人,容易被细菌感染,其原因是 ( )
A.特异性免疫能力降低
B. 非特异性免疫能力降低
C.由于失血过多,白细胞数量急剧减少,特异性免疫力降低
D. 由于皮肤真皮内的血管大部分被破坏,导致酶的活性降低
3. 皮肤能防止病菌侵入人体,与这种免疫属于同种类型的是 ( )
A. 青霉素的过敏反应
B. 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
C.吞噬细胞清除病原体
D.得过麻疹后不再患此病
4. 刘丽同学不小心被狗咬了手指,母亲立即带她到防疫站注射了药物。你认为其中运用的
生物学原理和注射的药物分别是( )
A. 特异性免疫,抗体 B. 非特异性免疫,抗体
C. 特异性免疫,抗原 D.非特异性免疫,抗原
5. (7001037)下列全为遗传病的是 ( )
A. 白化病、色盲、血友病 B.侏儒症、呆小症、血友病
C. 糖尿病、色盲、伤寒 D.白化病、血友病、感冒
6. 下列叙述与免疫无关的是 ( )
A. 患过麻疹的人不会再患麻疹
B. 吃感冒药可预防感冒
C. 天花病毒的抗体由8淋巴细胞产生
D.吞噬细胞可以吞噬侵入人体的病原体
7. (2009·晋江中考)食用下列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利的是( )
A. 霉变的大米
B. 用工业用盐如亚硝酸钠腌制的鱼
C. 用甲醛水溶液浸泡过的鱿鱼
D.用食醋凉拌的黄瓜
8. (2009·鄂州中考)小明同学出现了腹泻的症状,医生建议他暂时不要吃富含蛋白质和油
脂的食物。小明同学应该选择的早餐是 ( )
A. 馒头和稀饭 B. 鸡蛋和牛奶
C.油条和豆浆 D.肯德基和酸奶
9. 下列各组食物中,含蛋白质较多的是 ( )
A. 牛奶鸡蛋瘦肉 B.花生肥肉茶油
C.苹果白菜芹菜 D.玉米馒头米饭
10.甲图为l950~2000年间,某国35~54岁年龄段的人死于肺癌的人数比率(死于肺癌人
数与总死亡人数之比)变化情况;乙图为1950~2000年间,该国35~54岁年龄段的人吸烟人数比率(吸烟人数与总人数之比)变化情况。分析两图得出的结论是 ( )
A.吸烟的男性和女性都死于肺癌
B.吸烟的量越大,患肺癌的可能性越大
C.死于肺癌的人数比率与吸烟人数比率有关
D.开始吸烟的年龄越小,患肺癌的可能性越大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8小题,共60分)
11.(4分)香烟是人类健康的“杀手”,时时刻刻都在危害着吸烟者和被动吸烟者的身体健
康。
(1)焦油可诱发癌症,不吸烟是我们应采取的预防癌症的措施。癌(恶性肿瘤)细胞主要
的特点就是能不间断地进行 ,而且会转移、侵犯新的组织。
(2)烟碱、一氧化碳可诱发心脏病、冠心病,让吸烟者上瘾。可见,吸烟除了会损伤人
的呼吸系统外,还会对 系统造成伤害。
12.(6分)如图表示的是人在先后两次感染同一种细菌后,血液中相应抗体的产生情况。在
第二次感染时,虽时隔一年,但抗体不像上一次那样感染后要过一段时间才产生,而是迅速产生足量的抗体,其原因是B淋巴细胞对接触过的抗原具有能力。利用这一原理,人们可以通过预防接种的方法来预防该传染病,接种的疫苗属于 (“抗原”或“抗体”)。这种预防传染病的方法属于 免疫。
13.(6分)为了解环境因素对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从而更好地保存有关食物,某兴趣小组
同学根据维生素C可使高锰酸钾(KMnO4)溶液褪色的原理,进行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
编号 维生素C溶液的处理方法 使40毫升KMn04溶液褪色的平均滴数
1 放置于室内暗处0.5小时 15
2 强烈阳光直射5小时后,放置于室内暗处0.5小时 22
3 煮沸l0分钟后,放置于室内暗处0.5小时 21
(1)他们探究了 对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
(2)他们的探究对我们的启示:在贮存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时,应 ,
以防止其中的维生素C过量流失,降低食物的营养价值。
(3)为了解维生素C的化学性质,他们用pH试纸测得该维生素C溶液的pH在1至2之
间,说明维生素C具有 性。
14.(8分)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中国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大地震。党和政府立
刻作出重要部署,一场围绕“救人为本”的抗震救灾工作迅速有序展开。地震无情人有情,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1)减少地震给人类造成灾难的关键是提高人类防震抗灾能力,下列措施可以减少地震
灾害的是 ( )
A.提高地震预报水平
B.建造抗震建筑物
C.发生地震时,跑到空旷处或躲到面积较小的房间
(2)救援的最佳时间应在震后72小时以内。长时间缺水是威胁生命的最重要原因,下列
有关水与生命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水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
B. 体内营养物质和废物都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进行运输
C.被埋在废墟下的人不但得不到水分补充,还会继续通过呼吸、皮肤和泌尿系统而不
断散失水分
(3)对在地震中造成皮肤外伤的人员,应及时注射破伤风疫苗,按传播途径分类,破伤
风属于 传染病;对大量失血的A型血伤者,应该输 型血最好。
15.(7001038)(6分)“糖”是人体中最主要的供能物质,在新陈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每
天我们摄取的米饭,其主要成分是 ;我们在口腔中仔细品味觉得“甜”,是因为它已经被初步分解,最后在小肠内被完全消化后的产物是 ;该产物被吸收到血液循环系统中,称为血糖。人体内血糖浓度持续偏高的症状称为糖尿病,这主要是体内 (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
16.(6分)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区发生8.0级强烈地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让
我们牢记灾难,从科学的角度认真分析以下问题:
(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由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
板块和南极洲板块构成。科学家们初步认定,汶川地震的原因是长期以来印度洋板块向
板块碰撞挤压使青藏高原不断抬升,导致汶川地区的地壳发生突然断裂。
(2)为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卫生防疫人员积极开展疫情防治工作,对灾区的临时安置
点、饮用水源以及进出的车辆、人群进行消毒,这些措施主要是为了预防 (填
“传染性疾病”或“非传染性疾病”)。
(3)除了救治伤员、防治疫情以外,相关部门还对受灾群众积极实施心理救援和疏导。
由此说明,在救治过程中,不仅要确保灾民的生理健康,还必须关注他们的
健康。
17.(12分)如图表示某种病毒先后两次感染人体后,人体内抗体产生、病毒增殖与疾病程
度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回答:
(1)a、b、c中表示疾病程度的曲线是 ,表示抗体产生的曲线是 。
(2)再次感染与初次感染相比,体内抗体产生明显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是 。
(3)如果在初次感染前一周给人体注射了相应的疫苗,则在感染后人体没有明显病症出
现,这是由于人体内已有 ,该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

18.(7001039)(12分)今年一些幼儿园和小学发生了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
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
疡等。手足口病主要是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的,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
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普通人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受感后可获得
免疫力。为了防止疾病流行,杭州市疾控中心提出以下预防措施(选摘):
(1)托幼机构做好晨间体检,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治疗;
(2)被污染的日用品及食具等应消毒,患儿粪便及排泄物用3%漂白粉澄清液浸泡,衣
物置于阳光下暴晒,室内保持通风透气;
(3)做好环境、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预防病从口入。
①由材料可知,手足口病的病原体是 ;
②从控制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来看,上述(1)措施属于 ;(2)措施
属于 ;
③人患了手足口病后,可获得免疫力,这是因为病原体侵入人体血液后,B淋巴细胞会
产生免疫反应,此时的病原体称为 ,患者体内会产生相应的 和
记忆细胞。当肠道病毒再次侵入人体后,就会被消灭。这种针对某一种病原体的防御作
用,称为 免疫。
答案
典型例题精析
【例l】【变式训练】C
【例2】【变式训练】B
专题综合裣测
1. 【解析】选D。人体的免疫功能具有免疫监视能力,当不是自己的皮肤植入时,人体会产生抗体,从而产生排异现象,使刚植入的皮肤无法正常成活。
2. 【解析】选B。皮肤是人体的第l道防线,对外界的各种细菌和病毒都有阻挡作用,所
以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皮肤大面积烧伤时,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能力降低,所以才会容
易被细菌感染。
3. C
4. 【解析】选A。被狗咬伤后主要是防止得狂犬病,所以注射的药物是针对狂犬病病毒的,
即为特异性免疫;注射的药物是能抵抗狂犬病病毒的抗体。
5. 【解析】选A。B项中的侏儒症、呆小症都是激素分泌异常造成的,不会遗传给后代;C
项中的糖尿病也是激素分泌异常造成的,伤寒是传染病不是遗传病;D项中的感冒是传染病不是遗传病。
6. B
7. 【解析】选D。黄瓜中富含维生素,而维生素在低温和酸性环境中相对稳定,因此食用
黄瓜等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时适宜用食醋凉拌。
8. 【解析】选A。馒头和稀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容易消化。
9. 【解析】选A。B项中肥肉和茶油的主要成分是脂肪;C项三者的主要成分都是维生素
和粗纤维;D项三者的主要成分都是淀粉。
10.C
11.(1)分裂(2)血液循环
12.免疫记忆抗原人工
13.(1)光照、温度(2)避光、低温(3)酸
14.(1)A、B、C(2)A、B、C(3)血液A
15.【解析】米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属于糖类;米饭在口腔内经过唾液淀粉酶的初步
消化变成麦芽糖,但是到小肠内会被完全消化,形成葡萄糖;胰岛素能促使血糖合成糖元,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糖尿病就是胰岛素分泌不足才会造成血糖浓度持续偏高。
答案:淀粉(或糖类)葡萄糖(C6H12O6)胰岛素
16.(1)亚欧(2)传染性疾病 (3)心理
17.(1)b C
(2)增加记忆细胞再次受抗原刺激时,迅速增殖分化,从而产生大量抗体
(3)抗体体液免疫
18.【解析】病毒由于特异性免疫,最终变为零,抗体的产生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由于经过
免疫的生物体中存在记忆细胞,所以再次受抗原刺激后,会增殖分化产生大量抗体,迅速将病毒杀灭。
答案:①肠道病毒(或病毒)②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③抗原 抗体 特异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7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