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12讲 健康与环境、人类与生态环境
要点自主回扣
1.传染病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和免疫性三个特点。传染病的传播需要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2.触电急救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呼吸、心跳停止的要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蛇虫咬伤急救时,应保持安静,不可奔跑,以防加快毒素人血,用弹性绷带结扎在伤口的近心端。
3.人类在发展中要控制人口数量,解决好环境污染问题,把环境保护放到重要位置,树立人类与环境协调、和谐发展的价值观,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的发展。
典型例题精析
【例l】(2009·杭州中考)2009年4月至5月间,在墨西哥、美国、日本等国家爆发了甲型
H1N1流感疫情。研究表明,该病是由甲型HlNl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侵入人体的甲型HINl流感病毒可以称为抗原
B.将患者进行医学隔离治疗,这一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
C.接触公共物品后及时洗手,这一行为只能预防消化道传染病,而对预防流感这类呼
吸道传染病是无效的
D.甲型HINl流感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和免疫性等特点
【精析】选C。本题考查抗原的定义、传染病的特点、环节和预防措施,综合性较强。
抗原是进入人体后能和淋巴细胞产生免疫反应的任何体外物质,包括病原体、移植器官、花粉等。根据抗原的定义可判断A选项正确。将患者进行医学隔离治疗,可以防止病原体向外界传播,属于控制传染源,B选项正确。虽然预防消化道传染病的重要措施是勤洗手,防止病从口入,但与别人握手后,手上可能沾到甲型HlNl流感病毒,如果不洗手,很容易进入自己的呼吸系统而被感染。因此应定时用流动的清水洗掉手上沾到的病毒,也是预防流感病毒的措施之一,所以C选项是错误的。传染病的特点是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和免疫性,D选项正确。
【变式训练】(2009·山东中考)时下,饲养狗、猫等宠物成为时尚,同时也带来了狂犬
病传播的隐患。人一旦被狗、猫咬伤,要及时注射狂犬疫苗。那么,所注射的物质和采取的措施分别是 ( )
A. 抗原、保护易感人群 B. 抗原、控制传染源
C.抗体、保护易感人群 D.抗体、切断传播途径
【例2】(2009·杭州中考)2009年“世界环境日”提出“团结起来应对气候变化”。下列做
法不能减轻温室效应的是
A. 大量使用酒精、沼气,既可解决能源紧张问题,也有利于减轻酸雨污染
B.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
C.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
D.提倡乘坐公共汽车、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精析】选A。本题考查如何应用所学科学知识处理好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实现可持续
发展。温室效应加剧的原因是二氧化碳等气体排放过多,而酒精、沼气虽然是清洁能源,
但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反而会加剧温室效应,所以A选项是错误的。节能在当前可以减少使用矿物能源,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森林在碳循环中发挥巨大的作用,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提倡乘坐公共汽车、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减少使用私家车,也能达到节能的目的。因此B、C、D三项均是正确的。
【变式训练】下列倡议与“节能减排”的主题不符合的是( )
A. 提倡多步行、多骑自行车,少开私家轿车
B.提倡使用环保购物袋,减少塑料垃圾
C. 提倡少用空调,减少用电
D.提倡城市亮丽工程通宵亮灯,美化城市
重点难点指引
1.注意病原体和传染源的辨析:前者是引起传染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如致病的细菌、真菌、病毒、蛔虫等。后者是体内有病原体生长和繁殖,并可将病原体排出的人或动物,包括传染病患者、病原体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
2.任何一种传染病的流行都必须具备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切断其中任一环节,即可使流行终止。区别预防传染病流行三个措施的方法:有病治病是“控制”,消毒杀菌是“切断”,没病防病是“保护”。控制传染源的具体措施有预防、隔离、治疗等;切断传播途径的具体措施有消毒、杀虫等;保护易感人群的具体措施有预防接种、加强锻炼等。
3.淡水、森林等都是可再生资源,但由于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实际供给量正在减少。人类面临的各种环境问题,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的。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真正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已经受到了自然环境的限制。我们要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从身边的节约用水、用电等小事做起,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专题综合检测
一、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 把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疫苗接种到幼儿体内,使其获得抗感染免疫,这种措施和这种
免疫分别是 ( )
A. 控制传染源,人工免疫
B. 保护易感人群,自然免疫
C.切断传播途径,非特异性免疫
D.保护易感人群,人工免疫
2. (7001040}下列预防传染病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 ( )
A. 隔离传染病患者
B.给家禽注射禽流感疫苗
C.对艾滋病人进行隔离
D.停止进口疯牛病区加工的牛肉制品
3. 从2008年6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施“限塑令”,所有超市、市场、商场、集贸市场等场所停止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倡导消费者重拎布袋、重提菜篮子。下列关于“限塑令”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限塑令”是指禁止使用所有塑料制品
B. “限塑令”可以有效减少“白色污染”
C.“限塑令”可为消费者提供更大的方便
D.“限塑令”主要是为了降低商家成本
4. 下列不属于传染源的是 ( )
A. 带狂犬病病毒的狗
B.带甲型肝炎病毒但未发病的人
C.体内带有疟原虫的蚊子
D. 肠道内有猪肉绦虫成虫的人
5. (7001041)食用不洁的毛蚶会患甲型肝炎,这种不洁的毛蚶是甲肝流行的 ( )
A.传染源 B. 病原体
C. 传播途径 D.易感人群
6. 我国政府规定,入境人员都要进行检疫,其目的是 ( )
A. 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计划免疫
7. 勤洗手勤换衣、不随地吐痰等卫生习惯,可以有效地预防传染病,这些行为属于( )
A. 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 保护易感人群 D.杀死病原体
8.近年,陆续出现一些体育明星和歌星吸食毒品的新闻。下列关于吸毒的看法正确的是
( )
A. 鸦片、吗啡等毒品具有镇痛效果,应该吸食
B.吸毒能排解精神空虚,青少年不妨尝试
C.明星吸毒,可见吸毒是一种潮流,可以追随
D.吸毒容易上瘾,严重损害个人健康,不可效仿
9. 某伤者因失血过多需要输血,在血型检测中发现他的红细胞中只含有A凝集原,那么原
则上应给他输 ( )
A. A型血 B. B型血 C.AB型血 D.0型血
10.(7001042)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婴幼儿,常伴有发烧、皮疹
等症状。其病毒可通过接触(手、毛巾、玩具等)传播和空气(飞沫)传播,饮用或食入被污染的水、食物,也可发生感染。下列各项预防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是 ( )
A. 经常开窗通风透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B. 发现孩子有发烧、皮疹等症状,尽快到正规医院就诊
C.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饭前便后洗手,勤晒衣服和被褥
D.必要时相关幼儿园可采取暂时停课等措施,防止感染面扩大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7小题,共60分)
11.(12分)生物学与人类的健康密切相关。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把抗生素当成了治疗感冒、咳嗽的灵丹妙药。但有时使用抗
生素治疗流行性感冒并不显著,主要原因是引发流行性感冒的病原体是
,而抗生素的作用对象是 。
(2)当人被狗咬伤后,应立即到卫生防疫部门注射狂犬疫苗,这属于 免疫。
(3)白血病是危害青少年健康的顽疾之一,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骨髓移植,其原理
是 。
(4)脑是人体的最高司令部,如果发生病变,会严重影响人的身体健康。若人的大脑皮
层的 侧 中枢受到损伤,会出现左侧躯体半身不遂的症状。
12.(10分)根据农业部统计,自2005年初至2006年3月,我国共发生35起禽流感疫情。
已知该病的病原体是H5N1型禽流感病毒,科学家已经研制出疫苗。疫苗在广泛应用之前必须进行动物实验:将未感染H5N1型病毒的一群健康的小鸡分为A、B两组,实验过程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有关问题:
(1)构成H5N1型禽流感病毒的化学成分是 。
(2)A组小鸡注射H5N1型疫苗以后,小鸡体内的 细胞就会产生相应的抗体,
其作用是 .
(3)在图示的动物实验中,设置B组小鸡的作用是 。
(4)为防止禽流感疫情蔓延,疫区周围3 km2以内的家禽必须全部捕杀。这种做法属于
预防传染病的哪种措施 。
13.(14分)阅读下列有关炭疽病的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牛、马、羊等草食牲畜最易得此病,主要症状
为高热、黏膜紫黑、呼吸困难等,常因来不及医治而死,但尸体应烧毁或深埋。健康牲畜每年接种减毒的炭疽杆菌菌苗,由于接触病畜的皮毛或进食未煮熟的病畜肉类可引起人类患炭疽病,以皮肤炭疽病最为常见。法国著名科学家巴斯德对炭瘟病等进行过深入研究,发明了制造疫苗的方法和预防接种,从而使免疫学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1)经物理、化学等方法处理后,病原体毒性减低,称为 ,它不具备感染
性,经注射、口服、鼻吸等方法进入健康牲畜体内,使健康牲畜体内产生相应的
,从而获得免疫,这种免疫类型属于 。
(2)带菌的牛羊等对健康人来说是 ,健康人可称为 ,病畜
尸体烧毁或深埋属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
(3)按传播途径分,炭疽病是一种 传染病。
14.(6分)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在研究家畜的炭疽病时,利用绵羊进行了一项著名的实验,实
验的方法和过程如表所示:
第一次处理 10天后第二次处理
方法 结果 方法 结果
甲组绵羊 注射脱毒病菌 没有患炭疽病 注射强毒病菌 没有患炭疽病
乙组绵羊 不注射脱毒病菌 没有患炭疽病 注射强毒病菌 患炭疽病
请分析回答:
(1)甲组绵羊第二次注射后没有发病,是因为 。
(2)乙组绵羊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
(3)为防止炭疽病在人群中流行,美国卫生部加强了对邮件等物品的检疫,从预防传染
病的角度分析,采取的这一措施属于 .
15.(6分)截止到2009年5月28日,我国内地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15例。该病是由甲
型H1Nl流感病毒引起的,该流感病毒感染性强且致病性高,尤其是年龄在25岁至45岁之间的青壮年易受感染。专家指出,只要加热到71℃,或使用以酒精为主的洗手液、泡沫消毒剂,就能有效杀死甲型H1Nl流感病毒。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1)甲型HINl流感病毒属于 (填“病原体”或“传染源”)。
(2)下列预防甲型H1N1流感传染的方法中,不恰当的是( )
A. 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场所
B.加强身体锻炼
C. 养成勤洗手的习惯
D.消灭蚊子
(3)一旦发现疑似病人,应采取的措施是 。
16.(6分)今年春夏之交,包括朔州市在内的很多地方发生了手足口病(即民间俗称的小儿
烂嘴巴)。专家指出,引发手足口病的人类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肠道病毒71型(EV71)是其中一种,该病毒感染性强且致病率高,尤其是3岁以下的婴幼儿最易感染。预防该病主要应做好环境卫生、个人卫生和食品卫生。发现有该病例的学校,用漂白水进行有效消毒,同时要求学生饭前便后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该传染病的病原体是 。
(2)该传染病的易感人群是 。
(3)采取消毒、洗手,要求不喝生水等预防措施,目的是 .
17.(6分)汶川大地震后,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各地人民积极行动起来进行献爱
心活动。在流动采血车前人流涌动,纷纷无偿献血。请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某同学的妈妈也想参加无偿献血活动,但思想上有一些顾虑。该同学就向她妈妈解
释说,人体内的 具有造血功能,适量的献血并不会损害献血者的身体健康,从而消除了妈妈的顾虑。
(2) 医生要对自愿献血的人进行体检,并验血型。那么,献血前先进行体检的主要目的
是为了防止 .
(3)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抽取组内甲同学的样血,进行血型鉴定,实验现象如表所示:
操作 加入抗A凝集素的血清试剂 加入抗B凝集素的血清试剂
现象 不凝集 凝集
根据表中实验记录,则甲同学的血型是 型。
铁链最弱的一节决定其最强度有多大,木桶最短的一块决定其盛水多少,知识掌握最差的一环决定你成绩有多高。认真检测,发现不足,突破瓶颈,成功就在你眼前
每道习题都是一个跨越点,每项训练都是对能力的检验。认真对待它们吧!进入“阶段质量评估《一)”。去黻希望。体验成功!
答案
典型例题祷析
【例l】【变式训练】A
【例2】【变式训练】D
专题综合检测
1. D
2. 【解析】选D。A项隔离传染病患者属于控制传染源;B项给家禽注射禽流感疫苗属于
保护易感人群;C项对艾滋病人进行隔离与A项一样属于控制传染源。
3. B
4. C
5. 【解析】选C。毛蚶是甲型肝炎病毒的中间寄主,而中间寄主在传染病的四个环节中属于传播途径,所以不洁的毛蚶是甲肝流行的传播途径。
6. B
7. B
8. D
9. 【解析】选A。因为伤者血液的红细胞中只有A凝集原,所以他的血型为A型,根据输
同型血的原则,所以给他输A型血。
10.【解析】选B。传染源是指患传染病的人或动物,以及他们使用过的携带病原体的物品。
发现孩子有类似症状尽快到正规医院就诊,并与易感人群隔离属于控制传染源。
11.(1)流感病毒细菌(2)特异性
(3)骨髓具有造血功能(4)右躯体运动
12.(1)蛋白质和核酸
(2)B淋巴与抗原结合,促进白细胞的吞噬功能(或使抗原失去致病性)
(3)对照(4)控制传染源
13.(1)疫苗抗体特异性免疫
(2)传染源易感人群切断传播途径
(3)体表
14.(1)第一次处理后,体内已经产生抗体
(2)对照(3)切断传播途径
15.(1)病原体(2)D(3)隔离观察
16.(1)肠道病毒(或肠道病毒71型或EV71)
(2)婴幼儿(3)切断传播途径
17.(1)红骨髓
(2)血液类传染病通过输血的途径传播 (3)B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6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