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用途的纸

文档属性

名称 不同用途的纸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0-03-17 22:3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不同用途的纸
教材分析
《不同用途的纸》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纸》。这部分内容,教材安排了三方面的关于纸的性能的观察研究活动:1、吸水的性能。2、承受拉伸的性能。3、承受弯曲的性能。这三项活动是并列的。在教学中,我将最贴近学生生活的“纸的吸水性”作为本课时的主要研究内容,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能够深入、透彻地进行科学探索,从而培养他们科学探究的兴趣和能力。而对于剩下的内容,则抱着“授之以渔”的心态放手让学生自己课后去研究。
   
学生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对纸有吸水性有普遍的认识,知道纸能吸水,且不同纸的吸水性能各不相同。但用具体的方法来比较不同的纸的吸水性,这是大部分学生没有动手做过,甚至想过的。把他们的关注对象引到这个“司空见怪”的问题上来,对于培养学生从生活中,从平常的事物和现象中去发现科学,进行科学探究,是很有益的。
   
设计理念
《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我们必须为学生创造一个气氛和谐、自主探究的情境,让学生在四十分钟的时间里,敢想、敢说、敢做,并丛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失败的教训、成功的乐趣。
本节课的教学将围绕“科学探究”这一主题展开:比较异同,引出吸水性——进行预测——制订方案——交流、质疑、补充方案——实验探究——得出结论。本课的教学,重在探的过程,而它的知识目标对于学生来说,没有太大的意义。它旨在通过这样一个活动,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科学探究有一定的了解,产生科学探究的热情,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教学目标
1、设计实验研究、比较各种纸的吸水性能(重点和难点),并能进行简单的分类。
2、初步感知物体的性能与用途之间的相互关系。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实录)
一、导入新课。
(课前把纸分发给各实验小组)
师:同学们,你们猜一猜,这节课,我们将研究什么?
生:纸。
师:不错,你是怎么猜到的?
生:因为老师在我们的桌上放了一些纸。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请同学们拿起纸,看一看。你能说说它们分别是什么纸吗?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粘贴纸标,板书:餐巾纸 油光纸 毛边纸 卡纸 ……

二、研究纸的吸水性。
师:请你再看一看这些纸,想一想:它们有什么不同?
生:它们的颜色不同,轻重不同。
生:这些纸的用处不同,吸水的本领也不同,有的纸吸水多,有的纸吸水少。
(师板书:纸的吸水性)
师:请你猜一猜,在同样的时间内,哪些纸吸水多?哪些纸吸水少?
(学生预测)
师:现在,我们有了不同的猜测,究竟谁猜得对呢?我们用实验的方法来证明,好吗?
师:请同学们分小组认真讨论、商量,你们准备用怎样一个实验来证明你们的猜想?说说实验的具体步骤,实验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学生分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师: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我们设计的实验。一个同学在发言时,其他同学认真听。等同学说完后,如果他有不完整的地方,小组成员或其他小组可以提出建议,进行补充。
(1)、滴
生:我们组的方法是分别往每一种纸上滴水,看哪种纸上的水印“长”得最大。“长”得大的说明吸水多,“长”得小的说明吸水少。
生:我同意他的意见,但我认为应该分别往每一种纸上只滴一滴水,再来比较哪种纸“长”得大。因为只有滴相同多的水,才能正确比较出水印的大小 。
师:你需要借助什么仪器来滴这一滴水?(教师出示滴管,讲解、演示滴管的用法。)
师:其他同学,你们同意他们的这种方案吗?(大家表示同意。)
师(激发矛盾):你们想,老师这样滴行吗?先往这种纸上滴一滴水,过几分钟再往另一种纸上滴一滴……
生:不行,应该同时往每一种纸滴水,因为不同时滴的话,那么先滴水的纸上,水迹肯定会大些。
师:同学们同意他的想法吗?(学生表示赞同。)
(2)、挤
生:我们小组是将所有的纸都放在水里浸湿,然后分别将每一种纸上的水挤到杯子里,再来比较哪一杯里装的水多一些,就说明哪种纸吸水吸得又快又多。
生:我对他的方法有一点补充,应该将所有的纸同时放入水里浸湿,然后还要同时取出来,再挤出水来比较。
师:这位同学补充得很好,大家对他们这种方案还有什么建议?(没有人回答。)
师(举起一大一小两张纸示意):是不是把它们同时放入水中再同时拿出来?
生:不对。在这个实验中所有的纸应该是同样大小的。不然,纸大一些吸的水就多一些。
师:你们小组接受他的建议吗?(学生点头。)
(3)、降
生:我们组的方法是将同样大小的纸分别同时放入四杯水中,同时拿出来,再比较这四杯水降低了多少。降低多的吸水多,降低少的吸水少。
生:我认为这不行。这四只杯要一样大,四杯水要一样多才可以。
师:同意吗?(学生同意。)
(4)、沉
生:我们也有一个方法,就是把纸同时放在水面上,先沉下去的吸水多,后沉下去的吸水少。
师:在放纸的时候,有什么要注意的吗?
生:纸不能叠在一起放。放的纸稍微小一些好。
师:你们真会动脑筋。
(5)、晒
生:我们的方法和前几种方法有点相同,就是把同样大小的纸,同时浸入水中,又同时拿到太阳底下摊开晒。先干的吸水少,后干的吸水多。
师:小朋友们有不同的意见吗?(学生摇头表示没有)
师:还有其他的方法吗?(学生们还是摇头表示没有)
师(小结):好,根据小朋友们刚才的讨论,我们有了五种方法:滴、挤、降、沉、晒,每种方法都有一些具体的要求。比如:有的要求纸张大小相同,有的要求同时浸,同时拿等等,这些都是实验中要特别注意的。
(小组选择方法、工具进行实验探究。)
师:现在请各小组在这些方法中选择一种你们最喜欢的,讨论一下:实施你们选择的方法,都需要些哪些物品?然后,请每组的材料员上来领取后开始实验。
(分组开始实验)
师:你们小组是采用哪种方法实验的?得出什么结论?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多 少,粘贴纸标。
师:同学们,你们看,虽然,我们采用了不同的方法来研究,但结果却是一样的,都是?
生齐答:餐巾纸和毛边纸吸水多,油光纸和卡纸吸水少。
师:这和我们的猜想一样吗?一样的同学说明你的估计能力真不错。也有不一样的呀,不一样的同学呢?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吗?
生:凡事不能凭空猜想,要动手试试。

三、了解不同吸水性能的纸有不同的用处。
师:既然纸的吸水性能有好,有坏,那么,你认为吸水多的纸好呢?还是吸水少的纸好?为什么?
生:吸水少的纸好。因为有的文件很重要,吸水多的纸容易被弄湿,文件就没用了。
师:其他小朋友呢?(学生们都表示认可他的意见)
师(在桌上滴一滴水):老师桌上有一滴水,谁在这四种纸中选择一 张帮 老师把水擦干。
指名选择纸,擦干水滴。(学生选择了餐巾纸)
师:你为什么选餐巾纸?这说明了什么?
生:因为餐巾纸吸水性强,容易把水擦干。这说明吸水多的纸和吸水少的纸它们各有各的好处。
师:对,纸的吸水性能并不是区别纸好坏的标准,不同的纸有不同的用途。例如:我们写字用的纸,(出示大小相同的宣纸和普通白纸)谁上来比较一下它们的吸水性。
指两名学生上讲台,在几种方法中随选一种实验。
师:你们看,谁的吸水性能好?所以用它来写什么字;谁的吸水性能相对弱一些,所以用它来写钢笔字。
生:宣纸的吸水性好,所以用它写毛笔字;普通白纸的吸水性较弱,所以用它写钢笔字。

四、课堂延伸。
师:这两张纸除了吸水性能和用处不同之外,还有什么不同之处吗?
生:它们承受拉伸的性能不同。
生:它们承受弯曲的性能也不同。
师:你能再设计一个实验来比较纸的承受拉伸或承受弯曲的性能吗?这个设计,你可以课后独立完成,也可以自由寻找伙伴合作完成,还可以回家寻求亲友团的帮助。实验设计完成后 ,再动手做一做,把结果告诉我,好吗?
   
教学反思
本课采用了探究教学法进行教学。
在研究纸的吸水性这个主题时,我让学生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构想。由于各方面不受老师的“约束”, 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主动探索的欲望也很强,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商讨,他们共找到了“滴、挤、降、沉、晒”五种实验方法,超出了教材预先设计的答案,丰富了教材内容。
同时,我又考虑到三年级学生年龄小,接触科学课的时间短。他们还不明白比较实验必须在同等条件下才能进行,因此,设计的实验方案往往缺乏可行性和科学性。于是,我引导学生对设计的方案进行交流、质疑、补充,使其更具可行性和科学性。
在学生实验中,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摆脱了学生按照教师意图,机械地操作实验的传统束缚,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实验,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乐学、爱学。
在比较不同吸水性能的纸的好坏时,学生的意见向吸水少一方倾斜。我又设计了“擦干水滴”这一活动,让学生从日常生活情境中领悟不同吸水性能的纸各有各的好处,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事物的能力。
作者:浙江省诸暨市陶朱小学 杨巧仪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