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与传染病的斗争(课堂实录)
——传染病与免疫专题复习
课间10分钟欣赏:“禽流感之歌”
我不想说我很清洁, 吃我的肉我没意见,
我不想说我很安全, 拿我的蛋我也情愿,
可是我不能拒绝人们的误解, 可是我不能容忍被当作污染,
看看紧闭的圈数数刚下的蛋, 想想命运的苦擦擦含泪的眼,
等待被扑杀的危险。 人的心情我能理解。
一样的鸡肉,一样的鸡蛋, 孩子他爹已经被处决,
一样的我们咋就成了传染源, 孩子他哥抓去做实验,
禽流感,很危险, 这年头做只鸡比做人还艰难,
谁让咱有个鸟类祖先。 就算熬过今天就算过了明天,
后天估计也得玩儿完。
第一环节 想一想 说一说
师:刚才同学们听了一首非常有趣的“禽流感之歌”,老师想要问问同学们,通过这首歌,你想到了我们学习过的传染病与免疫学的哪些基础知识?同学们可以相互讨论。板书:传染病与免疫
生:四人小组讨论
师:你想起了哪些相关知识?
生1:传染病要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师:根据学生回答在黑板上粗略构建知识框架
生2:从孩子他哥抓去做实验,我们要研究疫苗
生3:非特异性免疫分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生4: 应该是特异性免疫分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生5:传染病有3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师:传染病有没有自身特点?
生:流行性、免疫性、传染性
师:很好,在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基础知识框架已经初步建立好了。请同学们带着我们的知识框架,在学案的“禽流感”歌中,搜索出与“传染病与免疫”有关的歌词。
生; 一样的我们咋就成了传染源,禽流感,很危险,孩子他爹已经被处决,孩子他哥抓去做实验
师:同学们相信吗?一样的我们咋就成了传染源?
知识看似简单,但是同学们是否真正理解和掌握有待考验,下面老师就要考考同学们。
第二环节 辨一辨 用一用 (围绕禽流感主题展开)
辨析一 传染源 易感人群(者) 病原体
师:刚才这只小鸡很哀怨地唱到:一样的我们咋就成了传染源?下面就要请同学们还小鸡一个清白,到底什么样的小鸡可以称为传染源?
教师活动:出示实例
患禽流感以及携带禽流感病毒的人或禽类
未患过禽流感的人和禽类
禽流感病毒
生1:携带了禽流感病毒的小鸡是传染源
生2:患了禽流感病的小鸡是传染源
师:对,剩下的两个呢?
生:未患过禽流感的人和禽类是易感者,禽流感病毒是病原体
师:你们能总结出传染源、易感者、病原体包括了哪些对象?
生1:传染源-得病的生物、媒介生物
生2:媒介生物是传播途径,我认为是患者或可能患病的携带者
师:易感者呢?
生:没生过禽流感的健康者
师:有同学补充吗?
生:对某些传染病抵抗力弱的健康者
师:也就是对此疾病免疫力差的人或动物
师:那病原体包括了哪些?
生1:大分子异物、微生物、寄生虫
生2:真菌、病毒或寄生虫
师:那细菌呢?
生:也是病原体,所以应该包括微生物或寄生虫
师:好,同学们在具体的事例中已经区别出这三个概念,同学们能不能概括出来到底传染源、易感者和病原体各包含了哪些生物?
传染源 → 患者或可能会患病的携带者
易感人群(者) → 对此疾病缺乏免疫力的健康者(人或动物)
禽流感病毒 → 致病的微生物或寄生虫
师:好,请同学们拿出学案看运用一,思考。
运用一:2010年春节前夕,卫生部、教育部和人保部联合通知,要求各地有关入学、就业体检中取消对乙肝的检测,不得歧视乙肝病人和乙肝病毒携带者。
师:病原体、传染源、易感者是?
生:乙肝病毒是病原体,乙肝病人和乙肝病毒携带者是传染源,对乙肝缺乏免疫力的健康人是易感者
师:你赞成还是反对这项政策的出台?为什么?
生1:乙肝病人、乙肝病毒携带者会使别人得病的
生2:保证其他人健康的情况下,可以让他就业
生3:支持,乙肝不通过接触、呼吸传播,主要通过血液、母婴、性传播
师:对,我们不应该歧视他们,我们可以和他们进行正常的交流
师:根据传播途径的不同,我们可以对传染病进行怎样的分类?
生:空气、飞沫传播属呼吸道传染病,饮水、食物传播属消化道传染病,吸血昆虫未媒介传播属血液传染病,接触传播属体表传染病,性接触传播属性传播疾病。
辨析二 三条预防传染病传播的措施
师:发现了传染源,我们就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了,正如歌词中所唱“孩子他爹,已经处决”,处决病鸡属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哪个措施?你还能说出哪些具体措施预防禽流感?
生1:勤洗手、勤换衣、捂鼻
生2:在高发期,不吃病鸡
生3:少去人群密集的场所
生4:锻炼身体、打疫苗
生5:在发现病鸡的大范围内消毒
生6:不与生鸡接触
师:对于禽流感的人呢?
生:隔离治疗
师:处决病鸡和隔离治疗属于?
生:控制传染源
师:你是怎么判断的?
生:病鸡和人是传染源
师:不吃病鸡、少去人群密集的场所、锻炼身体、打疫苗属于哪个环节?
生:保护易感人群,针对的对象是易感者
师:在发现病鸡的大范围内消毒、勤洗手、勤换衣、捂鼻属于哪个环节?
生:切断传播途径,针对的对象是病原体
师:把灾区的蚊子苍蝇消灭属于哪个环节?
生:切断传播途径,他们是媒介生物
师:播放PPT,教师小结:区别三条措施的关键是学会找实施对象
控制传染源的对象是传染源,保护易感人群的对象是易感者,传染源和易感者的具体界定不再赘述,切断传播途径的实施对象是物品、病原体、媒介生物等
师:运用二:为了防止艾滋病传入我国,我国政府决定停止进口一切外国血液制剂,这种预防措施是?
生:B, 针对的对象是物品
师:里面有什么?
生; 病原体(艾滋病毒)
师:不仅艾滋病,禽流感也很危险,出示新闻背景:2009年1月接连发现三宗人类感染禽流感的个案,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禽流感病毒的自述(动画过程)
辨别三 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 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
师:看漫画,思考哪一幅漫画属于人体的那一道防线,分别属于特异性还是非特异性免疫?
生;小组讨论
师:谁能回答
生:第一幅属于第一道防线,皮肤的屏障作用、非特异性免疫
生:第二幅属于第一道防线,体液的杀菌、非特异性免疫
生:第三幅属于第二道防线,白细胞、吞噬细胞消灭病原体、非特异性免疫
生:第四幅属于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
师:人体的免疫分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包括皮肤的屏障作用和体液的杀菌作用,哪特异性免疫呢?完成PPT上的内容
师:区别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关键是什么?
生:第病原体是否具有专一性
师:那区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关键是什么?
生:体液免疫是细胞外,细胞免疫是细胞内
师:那怎么观察是细胞内还是细胞外呢(很难观察)
生:是否产生淋巴因子
师:抽取人的血液就可以,关键:产生抗体 / 直接作用或淋巴因子
师:“孩子他哥,抓去做实验”,科学家把小鸡抓去,可能是想要研究什么?
生:制作疫苗
师:其实科学并不神秘,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实验室,看看疫苗的制作过程。
出示禽流感疫苗制作视频
生:分析实验过程,预测实验结果并解释
?
A组50只健康鸡
B组50只健康鸡
高温处理,毒性降低的禽流感病毒
注射
不注射
强毒禽流感病毒
注射
注射
生:1、B组鸡起对照 作用,选取50只的目的是样本数量多, 避免偶然性。
2、禽流感病毒从传染病的角度来说是病原体 ,从免疫学的角度来说是抗原。
3、预测实验结果为:A组 存活 ,B组 死亡。为什么?
辨别四 人工自动免疫 人工被动免疫
师:疫苗已经研制成功了,现在饲养员开始给鸡群注射疫苗。请问这种免疫属于?
生:人工自动免疫
出示图二,给一个被毒蛇咬伤的病人注射抗蛇毒的血清,请问这又属于?
生:人工被动免疫
师:两者有何区别
生:人工自动免疫注射的是抗原(疫苗),人工被动免疫注射的是抗体或淋巴因子(血清)
师:拿出学案,完成运用三
运用三
抗传染免疫获得的途径
抗传染免疫是否具有专一性
人工免疫
自然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给健康学生接种疫苗
√
√
人被狗咬伤后,医生给他注射含有特异性抗体的血清
√
√
母乳(不仅含丰富营养,还提供抗体)喂养能提高婴儿免疫力
√
√
食物中的很多病菌在胃液中被杀死
√
√
生:回答(见上图)
师:思考:从以上结果分析人工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关系?
生:人工免疫一定是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不一定是人工免疫
第三环节 巩固与训练
师:请同学们看一则新闻,播放新闻
生;观看
资料:2009年3月墨西哥等地接连爆发甲型H1N1流感疫情,迅速蔓延到其他国家。甲型H1N1流感主要通过飞沫、空气传播。人感染后,会出现发烧、咳嗽、腹泻和呕吐等症状,截止目前已出现几千例死亡病例。
截止2009年5月28日,我国内地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15例。专家指出,只要加热到71℃,或使用以酒精为主的洗手液、泡沫消毒剂,就能有效杀死甲型H1N1流感病毒。
预防甲流正确的做法是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充足睡眠、勤于锻炼、减少压力、足够营养;勤洗手,尤其是接触过公共物品后要先洗手再触摸自己的眼睛、鼻子和嘴巴;打喷嚏和咳嗽的时候应该用纸巾捂住口鼻;室内保持通风等。
师:利用传染病、免疫学、生物学知识,编写题目、向其他同学提出问题,不仅要回答问题还要提出问题
生:小组讨论
师:好,我们请同学来说说
生1:甲型H1N1的传播途径是什么,属于哪类传染病?
生2:主要通过飞沫、空气传播,属于呼吸道传染病
生3:接种甲流疫苗属于哪种免疫方式?
生4:人工自动免疫中的特异性免疫
生5:不对,应该是人工自动免疫、特异性免疫
师:由于时间关系,今天就到这,课后请同学们继续编题
师:如果甲流病毒发生变异,为什么会引起公众恐慌?
点评:
本节课教学设计新颖,从禽流感的歌声中自然引入主题→传染病与免疫,通过搜索歌中的关键词,进入课堂教学,一个环节一个环节,过渡自然。
几个关键的概念辨析通过小组讨论这样的形式,较好的达成了教学目标。
能精选习题,通过习题,使学生养成对知识及时总结归纳的好习惯。
4、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并用已学知识解释,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源于生活,并对乙肝和艾滋病人抱有正确态度
5、 走进实验室,观看疫苗制作,体会到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就在身边
6、 最后一个环节是通过观看一则新闻,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编题,然后互相提问,互相回答,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和竞争意识,也从真正意义上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2010、3、11
传染病与免疫专题复习
一、学习目标:
1、构建传染病与免疫学知识的基本框架。
2、准确辨析病原体、传染源与易感者;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三个措施;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人工自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
二、学习方法:
1、小组合作与讨论。
2、通过具体情境总结和归纳辨别易混概念的方法。
三、学习过程:
1、联想与搜索
我不想说我很清洁, 吃我的肉我没意见,
我不想说我很安全, 拿我的蛋我也情愿,
可是我不能拒绝人们的误解, 可是我不能容忍被当作污染,
看看紧闭的圈数数刚下的蛋, 想想命运的苦擦擦含泪的眼,
等待被扑杀的危险。 人的心情我能理解。
一样的鸡肉,一样的鸡蛋, 孩子他爹已经被处决,
一样的我们咋就成了传染源, 孩子他哥抓去做实验,
禽流感,很危险, 这年头做只鸡比做人还艰难,
谁让咱有个鸟类祖先。 就算熬过今天就算过了明天,
后天估计也得玩儿完。
2、 辨析与运用
运用一
2010年春节前夕,卫生部、教育部和人保部联合通知,要求各地有关入学、就业体检中取消对乙肝的检测 ,不得歧视乙肝病人和乙肝病毒携带者。
病原体是
传染源是
易感人群是
运用二
为了防止艾滋病传入我国,我国政府决定停止进口一切外国血液制剂,这种预防措施是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
运用三
抗传染免疫获得的途径
抗传染免疫是否具有专一性
人工免疫
自然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给健康学生接种疫苗
人被狗咬伤后,医生给他注射含有特异性抗体的血清
母乳(不仅含丰富营养,还提供抗体)喂养能提高婴儿免疫力
食物中的很多病菌在胃液中被杀死
3、巩固与拓展
2009年3月墨西哥等地接连爆发甲型H1N1流感疫情,迅速蔓延到其他国家。甲型H1N1流感主要通过飞沫、空气传播。人感染后,会出现发烧、咳嗽、腹泻和呕吐等症状,截止目前已出现几千例死亡病例。
预防甲流正确的做法是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充足睡眠、勤于锻炼、足够营养;勤洗手,尤其是接触过公共物品后要先洗手再触摸自己的鼻子和嘴巴;室内保持通风等。
预防甲型H1N1流感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接种疫苗。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可以应用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国家。疫苗研制和生产需经历病毒接种、病毒培养、病毒灭活以去除致病力、纯化裂解以得到高纯度的疫苗原液、分支灌装后抽样测定疫苗有效性和安全性等步骤后才能最终投入使用。
接种甲型流感疫苗遵循自愿原则,接种后需要观察30分钟,方可离开。疫苗适用人群的年龄为3岁以上。优先考虑的人群为:关键岗位的公共服务人员、学生及教师、慢性病患者等。优先考虑的地区为人员密集与流动性大的地区。
我们小组编写的题目:
人类与传染病的斗争
——传染病与免疫专题复习
一、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系统学习了传染病和免疫学的相关知识,能识记和初步理解和运用概念,但是对易混概念的理解、辨析和运用还有所欠缺,对概念本身的内涵和外延缺乏领会,在实际情境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教师有必要对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进行挖掘,在具体情境中学生能实现概念的转变和知识框架的主动构建。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说出传染病的定义,特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预防传染病传播的三个措施;
能从不同分类角度说出抗传染免疫的分类和各自特点;
能在具体情境中辨析和运用病原体、传染源和易感者;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三个措施;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人工自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等四组易混淆难区分概念,能运用概念间的关键点在具体题目中正确区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疫苗制作的过程,学生能理解实验的对照设置和重复设置;
能根据已学知识预测实验结果并解释;
能理解不同分类标准会产生不同分类结果;
能用“并列、包含、并且”理解概念间的关系;
能在视频和文字中提取有效信息,实现从做题者到编题者的角色转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知识的迁移,学生能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并用已学知识解释,对乙肝和艾滋病人抱有正确态度;
走进实验室,观看疫苗制作,体会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就在身边;
通过四人合作和大组竞争,培养学生合作和竞争并存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识框架的构建,四组概念的辨析和运用。
难点:概念的辨析和运用。
四、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禽流感之歌”mp4文件,学生在放松状态下倾听和观看,在较为轻松的状态下引导学生进入复习主题。
第一环节 想一想 说一说
起立,师生相互问好。
教师:刚才同学们听了一首非常有趣的“禽流感之歌”,老师想要问问同学们,通过这首歌,你想到了我们学习过的传染病与免疫学的哪些基础知识?
学生活动:四人小组讨论,离开书本回忆传染病和免疫相关基础知识。三分钟后教师请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学生之间相互补充。
教师活动: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在黑板上粗略构建知识框架。
教师:很好,在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基础知识框架已经初步建立好了。基础知识看似简单,但是同学们是否真正理解和掌握有待考验,下面老师就要考考同学们。
第二环节 辨一辨 用一用 (围绕禽流感主题展开)
辨析一 传染源 易感人群(者) 病原体
教师:刚才这只小鸡很哀怨地唱到:一样的我们咋就成了传染源?下面就要请同学们还小鸡一个清白,到底什么样的小鸡可以称为传染源?
教师活动:出示实例
患禽流感以及携带禽流感病毒的人或禽类
未患过禽流感的人和禽类
禽流感病毒
学生活动:总结归纳
教师:好,同学们在具体的事例中已经区别出这三个概念,同学们能不能概括出来到底传染源、易感者和病原体各包含了哪些生物?
传染源 → 患者或可能会患病的携带者
易感人群(者) → 对此疾病缺乏免疫力的健康者(人或动物)
禽流感病毒 → 致病的微生物或寄生虫
教师:好,请同学们拿出学案看运用一,思考。
运用一:2010年春节前夕,卫生部、教育部和人保部联合通知,要求各地有关入学、就业体检中取消对乙肝的检测,不得歧视乙肝病人和乙肝病毒携带者。
(1)病原体、传染源、易感者是?
教师:你赞成还是反对这项政策的出台?为什么?
根据传播途径的不同,我们可以对传染病进行怎样的分类?
辨析二 三条预防传染病传播的措施
教师活动:
教师:发现了传染源,我们就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了,正如歌词中所唱“孩子他爹,已经处决”,处决病鸡属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哪个措施?
你还能说出哪些具体措施预防禽流感?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在黑板上记录要点。
学生活动:将具体措施和三个措施进行对应,说出理由。
教师小结:区别三条措施的关键是学会找实施对象
控制传染源的对象是传染源,保护易感人群的对象是易感者,传染源和易感者的具体界定不再赘述,切断传播途径的实施对象是物品、病原体、媒介生物等
运用二:为了防止艾滋病传入我国,我国政府决定停止进口一切外国血液制剂,这种预防措施是?
学生作答并陈述理由。
如果学生的理由是针对的对象是物品,则可以问他,物品里面可能有什么?
如果学生的理由是针对的对象是病原体(艾滋病毒),则可以问他,病原体的载体是什么?
辨别三 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 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
教师活动:教师:正如歌中所唱:禽流感,很危险。
出示新闻背景:2009年1月接连发现三宗人类感染禽流感的个案
一个禽流感病毒的自述(动画过程)
学生活动:分析每幅漫画并辨别分别属于哪条防线,特异性还是非特异性免疫。
小结与归纳:
区别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关键:对病原体的作用是否有专一性
区别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关键:产生抗体 / 直接作用或淋巴因子
教师活动:
教师:“孩子他哥,抓去做实验”,科学家把小鸡抓去,可能是想要研究什么?
其实科学并不神秘,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实验室,看看疫苗的制作过程。
出示禽流感疫苗制作视频
学生活动:
分析实验过程,预测实验结果并解释
?
A组50只健康鸡
B组50只健康鸡
高温处理,毒性降低的禽流感病毒
注射
不注射
强毒禽流感病毒
注射
注射
辨别四 人工自动免疫 人工被动免疫
教师活动:
教师:疫苗已经研制成功了,现在饲养员开始给鸡群注射疫苗。请问这种免疫属于?出示图二,给一个被毒蛇咬伤的病人注射抗蛇毒的血清,请问这又属于?
学生活动:说出两者区别的关键:注入的是抗原(疫苗) / 抗体或淋巴因子(血清)
运用三
抗传染免疫获得的途径
抗传染免疫是否具有专一性
人工免疫
自然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给健康学生接种疫苗
人被狗咬伤后,医生给他注射含有特异性抗体的血清
母乳(不仅含丰富营养,还提供抗体)喂养能提高婴儿免疫力
食物中的很多病菌在胃液中被杀死
思考:从以上结果分析人工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关系?
第三环节 巩固与训练
播放新闻视频
2009年3月墨西哥等地接连爆发甲型H1N1流感疫情,迅速蔓延到其他国家。甲型H1N1流感主要通过飞沫、空气传播。人感染后,会出现发烧、咳嗽、腹泻和呕吐等症状,截止目前已出现几千例死亡病例。
截止2009年5月28日,我国内地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15例。专家指出,只要加热到71℃,或使用以酒精为主的洗手液、泡沫消毒剂,就能有效杀死甲型H1N1流感病毒。
预防甲流正确的做法是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充足睡眠、勤于锻炼、减少压力、足够营养;勤洗手,尤其是接触过公共物品后要先洗手再触摸自己的眼睛、鼻子和嘴巴;打喷嚏和咳嗽的时候应该用纸巾捂住口鼻;室内保持通风等。
教师:请同学们从文字和视频中提取有效信息,A组与B组同学出题并相互提问作答,提出问题得2分,解答问题得1分,看看哪个组得分高。
课后思考:如新闻所述如果甲流病毒发生变异为什么会引起公众的恐慌?
对学生的评价:1、嗯,很好,非常正确
2、你的思路很清晰,很好
3、积极主动,是个敢于秀出自己的好同学。谁能纠正?
4、切中要点,但是不够完整,谁能补充和完善?
5、运用了刚刚一起总结的方法,学以致用,非常好
课件16张PPT。人类与传染病的战斗
—— 传染病与免疫专题复习一样的我们咋就成了传染源禽流感 很危险孩子他爹 已经处决孩子他哥 抓去做实验歌词搜索 传染源一样的我们咋就成了“传染源 ”?易感者患禽流感以及携带禽流感病毒的人或禽类未患过禽流感的人和禽类传染源易感者 患者或可能会患病的携带者对此疾病缺乏免疫力的健康者(人或动物)禽流感病毒病原体 病原体致病微生物或寄生虫 辨析一 传染源 易感人群(者) 病原体运用
2010年春节前夕,卫生部、教育部和人保部联合通知,要求各地有关入学、就业体检中取消对乙肝的检测 ,不得歧视乙肝病人和乙肝病毒携带者。病原体传染源易感人群乙肝病毒乙肝病人和乙肝病毒携带者缺乏免疫力的健康人提示:乙肝的传播途径是?根据传播途径的不同,传染病的五种类型空气、飞沫传播————饮水、食物传播————吸血昆虫为媒介传播——接触传播———————性接触传播——————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体表传染病性传播疾病
预防禽流感 ,我们还可以采取哪些具体措施?“孩子他爹,已经处决”控制传染源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三个措施来看,处决病鸡属于哪条?控制传 染 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找实施对象关键物品、病原体、媒介生物等传染源易感者辨析二: 三个预防措施运用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 B 为了防止艾滋病传入我国,我国政府决定停止进口一切外国血液制剂,这种预防措施是2009年1月接连发现三宗人类感染禽流感后死亡的个案 一个禽流感病毒的自述:我怎样感染人类 123请分析每幅漫画分别代表人体第几道防线?属于特异性 /非特异性免疫? “禽流感 很危险” 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非特异性免疫白细胞消灭病原体,皮肤的屏障作用和体液的杀菌作用体液免疫细胞免疫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特异性免疫细胞内抗体淋巴因子细胞外凝集病原菌、
中和毒素直接或
间接消灭辨析三 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 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关键:对病原体的作用是否有专一性关键:产生抗体 / 淋巴因子(或直接消灭) 你觉得科学家可能正在做什么研究?孩子他哥 抓去做实验
1、B组鸡起 作用,选取50只的目的是 。
2、禽流感病毒从传染病的角度来说是 ,从免疫学的角度来说是 。
3、预测实验结果为:A组 ,B组 。为什么?
对照 样本数量多,
避免偶然性 存活死亡病原体抗原人工免疫{人工自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辨析四关键 注入的是抗原(疫苗) / 抗体或淋巴因子(血清)√√√√√√√√思考:人工免疫—特异性免疫的关系?运用结论:人工免疫一定是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还包括部分自然免疫。巩固与拓展请四人小组讨论:从传染病的传播、预防等或免疫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编写题目,请其他小组作答。 2009年3月墨西哥等地接连爆发甲型H1N1流感疫情,迅速蔓延到其他国家。甲型H1N1流感主要通过飞沫、空气传播。人感染后,会出现发烧、咳嗽、腹泻和呕吐等症状,截止目前已出现几千例死亡病例。
课后思考:如果甲流病毒发生变异为什么会引起公众的恐慌?新闻背景人类与传染病的斗争(课堂实录)
——传染病与免疫专题复习
课间10分钟欣赏:“禽流感之歌”
我不想说我很清洁, 吃我的肉我没意见,
我不想说我很安全, 拿我的蛋我也情愿,
可是我不能拒绝人们的误解, 可是我不能容忍被当作污染,
看看紧闭的圈数数刚下的蛋, 想想命运的苦擦擦含泪的眼,
等待被扑杀的危险。 人的心情我能理解。
一样的鸡肉,一样的鸡蛋, 孩子他爹已经被处决,
一样的我们咋就成了传染源, 孩子他哥抓去做实验,
禽流感,很危险, 这年头做只鸡比做人还艰难,
谁让咱有个鸟类祖先。 就算熬过今天就算过了明天,
后天估计也得玩儿完。
第一环节 想一想 说一说
师:刚才同学们听了一首非常有趣的“禽流感之歌”,老师想要问问同学们,通过这首歌,你想到了我们学习过的传染病与免疫学的哪些基础知识?同学们可以相互讨论。板书:传染病与免疫
生:四人小组讨论
师:你想起了哪些相关知识?
生1:传染病要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师:根据学生回答在黑板上粗略构建知识框架
生2:从孩子他哥抓去做实验,我们要研究疫苗
生3:非特异性免疫分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生4: 应该是特异性免疫分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生5:传染病有3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师:传染病有没有自身特点?
生:流行性、免疫性、传染性
师:很好,在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基础知识框架已经初步建立好了。请同学们带着我们的知识框架,在学案的“禽流感”歌中,搜索出与“传染病与免疫”有关的歌词。
生; 一样的我们咋就成了传染源,禽流感,很危险,孩子他爹已经被处决,孩子他哥抓去做实验
师:小小歌词却蕴含着大道理,不信吗?那我们就一起来深入探讨。
第二环节 辨一辨 用一用 (围绕禽流感主题展开)
辨析一 传染源 易感人群(者) 病原体
师:刚才这只小鸡很哀怨地唱到:一样的我们咋就成了传染源?下面就要请同学们还小鸡一个清白,到底什么样的小鸡可以称为传染源?
生1:携带了禽流感病毒的小鸡是传染源
生2:患了禽流感病的小鸡是传染源
师:对,非常好,再请看其余两者。
生:未患过禽流感的人和禽类是易感者,禽流感病毒是病原体
师:在具体的实例中,同学们已经能区别出这三者了。能不能总结出传染源、易感者、病原体各自包括了哪些对象?
生1:传染源-得病的生物、媒介生物
生2:媒介生物是传播途径,我认为是患者或可能患病的携带者
师:易感者呢?
生:没生过禽流感的健康者
师:有同学补充吗?
生:对某些传染病抵抗力弱的健康者
师:也就是对此疾病免疫力差的人或动物
师:那病原体包括了哪些?
生1:大分子异物、微生物、寄生虫
生2:真菌、病毒或寄生虫
师:那细菌呢?
生:也是病原体,所以应该包括微生物或寄生虫
师:小结:传染源 → 患者或可能会患病的携带者
易感人群(者) → 对此疾病缺乏免疫力的健康者(人或动物)
禽流感病毒 → 致病的微生物或寄生虫
师:请同学们拿出学案看运用一,思考。
运用一:2010年春节前夕,卫生部、教育部和人保部联合通知,要求各地有关入学、就业体检中取消对乙肝的检测,不得歧视乙肝病人和乙肝病毒携带者。
师:病原体、传染源、易感者是?
生:乙肝病毒是病原体,乙肝病人和乙肝病毒携带者是传染源,对乙肝缺乏免疫力的健康人是易感者
师:看来同学们都是解题高手,老师现在要请同学们做一回新闻评论员,你赞成还是反对这项政策的出台?为什么?
生1:乙肝病人、乙肝病毒携带者会使别人得病的
生2:保证其他人健康的情况下,可以让他就业
生3:支持,乙肝不通过接触、呼吸传播,主要通过血液、母婴、性传播
师:对,正常的社交并不会传染乙肝,我们不应该歧视他们
师:我们认识到了乙肝的传播途径,那么根据传播途径的不同,我们可以对传染病进行怎样的分类?
生:空气、飞沫传播属呼吸道传染病,饮水、食物传播属消化道传染病,吸血昆虫未媒介传播属血液传染病,接触传播属体表传染病,性接触传播属性传播疾病。
辨析二 三条预防传染病传播的措施
师:发现了传染源,我们就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了,正如歌词中所唱“孩子他爹,已经处决”,处决病鸡属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哪个措施?你还能说出哪些具体措施预防禽流感?
生1:勤洗手、勤换衣、捂鼻
生2:在高发期,不吃病鸡
生3:少去人群密集的场所
生4:锻炼身体、打疫苗
生5:在发现病鸡的大范围内消毒
生6:不与生鸡接触
师:对于禽流感的人呢?
生:隔离治疗
师:处决病鸡和隔离治疗属于?
生:控制传染源
师:你是怎么判断的?
生:病鸡和人是传染源
师:不吃病鸡、少去人群密集的场所、锻炼身体、打疫苗属于哪个环节?
生:保护易感人群,针对的对象是易感者
师:在发现病鸡的大范围内消毒、勤洗手、勤换衣、捂鼻属于哪个环节?
生:切断传播途径,针对的对象是病原体
师:把灾区的蚊子苍蝇消灭属于哪个环节?
生:切断传播途径,他们是媒介生物
师:播放PPT,教师小结:区别三条措施的关键是学会找实施对象
控制传染源的对象是传染源,保护易感人群的对象是易感者,传染源和易感者的具体界定不再赘述,切断传播途径的实施对象是物品、病原体、媒介生物等
师:运用二:为了防止艾滋病传入我国,我国政府决定停止进口一切外国血液制剂,这种预防措施是?
生:B, 针对的对象是物品
师:里面可能有什么?
生:病原体(艾滋病毒)
师:不仅艾滋病给人类带来了巨大危害,禽流感也很危险,出示新闻背景:2009年1月接连发现三宗人类感染禽流感的个案,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禽流感病毒的自述(动画过程)
辨别三 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 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
师:看漫画,思考哪一幅漫画属于人体的那一道防线,分别属于特异性还是非特异性免疫?
生;小组讨论
师:谁能回答
生:第一幅属于第一道防线,皮肤的屏障作用、非特异性免疫
生:第二幅属于第一道防线,体液的杀菌、非特异性免疫
生:第三幅属于第二道防线,白细胞、吞噬细胞消灭病原体、非特异性免疫
生:第四幅属于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
师:人体的免疫分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包括皮肤的屏障作用和体液的杀菌作用,哪特异性免疫呢?完成PPT上的内容
师:区别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关键是什么?
生:对病原体的作用是否具有专一性
师:那区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关键是什么?
生:体液免疫是细胞外,细胞免疫是细胞内
师:那怎么观察是细胞内还是细胞外呢(很难观察)
生:是否产生抗体或淋巴因子
师:很好,抽取人的血液就可以检测出来,关键:产生抗体 / 直接作用或淋巴因子
师:“孩子他哥,抓去做实验”,科学家把小鸡抓去,可能是想要研究什么?
生:制作疫苗
师:其实科学并不神秘,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实验室,看看疫苗的制作过程。
出示禽流感疫苗制作视频
生:分析实验过程,预测实验结果并解释
?
A组50只健康鸡
B组50只健康鸡
高温处理,毒性降低的禽流感病毒
注射
不注射
强毒禽流感病毒
注射
注射
生:1、B组鸡起对照 作用,选取50只的目的是样本数量多, 避免偶然性。
师:同学们可以看到,对照和重复是生物学实验的两个主要原则。
2、禽流感病毒从传染病的角度来说是病原体 ,从免疫学的角度来说是抗原。
3、预测实验结果为:A组 存活 ,B组 死亡。为什么?
生:因为一开始注射低毒病毒的时候,小鸡体内会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当病毒再次进入体内时,记忆细胞就会迅速分化出抗体。
辨别四 人工自动免疫 人工被动免疫
师:疫苗已经研制成功了,现在饲养员开始给鸡群注射疫苗。请问这种免疫属于?
生:人工自动免疫
出示图二,给一个被毒蛇咬伤的病人注射抗蛇毒的血清,请问这又属于?
生:人工被动免疫
师:两者区别的关键是?
生:人工自动免疫注射的是抗原(疫苗),人工被动免疫注射的是抗体或淋巴因子(血清)
师:拿出学案,完成运用三
运用三
抗传染免疫获得的途径
抗传染免疫是否具有专一性
人工免疫
自然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给健康学生接种疫苗
√
√
人被狗咬伤后,医生给他注射含有特异性抗体的血清
√
√
母乳(不仅含丰富营养,还提供抗体)喂养能提高婴儿免疫力
√
√
食物中的很多病菌在胃液中被杀死
√
√
师:同学们先不着急回答问题,请看表头,从抗传染免疫获得的途径和是否具有专一性我们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所以,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补充板书的知识框架)
生:回答(见上图)
师:思考:从以上结果分析人工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关系?
生:人工免疫一定是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还包括了部分的自然免疫
第三环节 巩固与训练
师:请同学们看一则新闻,播放新闻
生:观看
资料:2009年3月墨西哥等地接连爆发甲型H1N1流感疫情,迅速蔓延到其他国家。甲型H1N1流感主要通过飞沫、空气传播。人感染后,会出现发烧、咳嗽、腹泻和呕吐等症状,截止目前已出现几千例死亡病例。
截止2009年5月28日,我国内地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15例。专家指出,只要加热到71℃,或使用以酒精为主的洗手液、泡沫消毒剂,就能有效杀死甲型H1N1流感病毒。
预防甲流正确的做法是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充足睡眠、勤于锻炼、减少压力、足够营养;勤洗手,尤其是接触过公共物品后要先洗手再触摸自己的眼睛、鼻子和嘴巴;打喷嚏和咳嗽的时候应该用纸巾捂住口鼻;室内保持通风等。
师:同学们从视频和学案的文字中提取信息,利用传染病、免疫学、生物学知识,编写题目,向其他同学提出问题,不仅要回答问题还要能提出问题
生:小组讨论
师:好,我们请同学来说说
生1:甲型H1N1的传播途径是什么,属于哪类传染病?
生2:主要通过飞沫、空气传播,属于呼吸道传染病
生3:接种甲流疫苗属于哪种免疫方式?
生4:人工免疫中的特异性免疫
生5:不对,应该是人工免疫,特异性免疫。这两个概念是并列关系,不是包含关系。
师:很好,很激烈。课后请同学们继续编题向邻组同学提问
师:还要请同学们回去思考一个问题,新闻中说到:如果甲流病毒发生变异会引起公众恐慌,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