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4单元第13课《宇宙的边疆》教案2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4单元第13课《宇宙的边疆》教案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4-09 13:19: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动物游戏之谜》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把握文章的要点。
2.了解解说词特点,把握说明顺序,体会本文运用议论与抒情的好处。
3.理解作者在文中阐述的思想、观点。
4.了解并学会运用下定义、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等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解说词特点,学会运用下定义、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等说明方法,把握说明顺序,体会本文运用议论与抒情的好处。21教育网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感受解说词的语言特点,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教学课时】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浩瀚的宇宙无边无际,自古以来人们对宇宙产生了无穷无尽的遐想,自从科学产生以来,人们对宇宙的探索就没有停止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迫切地想了解宇宙的奥秘。
二、目标展示
课后作业的第一题告诉我们,本文是一部大型电视片的解说词,基于这一点,我们希望大家在本课的学习中,注意以下几点:21cnjy.com
1.了解解说词的特点。
2.了解一些有关宇宙的基础知识。
3.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
三、背景知识
我们首先来认识一下什么是解说词。
解说词:
即口头解释说明的文稿。它通过对事物的准确描述、词语的渲染,来感染观众或听众,使其了解事物的来龙去脉和意义,收到宣传的效果。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解说词要根据解说对象的特点,有明确的主题和说明重点,不能面面俱到,要突出事物的主要方面,抓住事物的关键,即使是拓展性内容,也不能游离解说的主题.如课文解说的对象是宇宙,那么就要紧扣宇宙的组成来介绍,不能随意生发其他问题.www.21-cn-jy.com
2.解说词补充和增加解说对象的相关信息,主要是知识和情理的扩展,使读者接受到画面和实物本身无法传递和难以表达的涵义.如课文中对光年基本概念的介绍(知识扩展),将宇宙比做大海,激发读者对宇宙的想像(情理扩展).2·1·c·n·j·y
3.解说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各个部分又有相对的独立性.课文从宇宙整体到星系的组成再到太阳系,虽然每个部分紧密相联,但又各有侧重,各有中心.【来源:21·世纪·教育·网】
4.作者简介
卡尔?萨根(Carl Sagan,1934—1996),美国人,曾任美国康奈尔大学行星研究中心主任,被称为“大众天文学家”和“公众科学家”。他以对科学的热忱和个人巨大的影响力,引导几代年轻人走上探索科学之路。他对人类将无人航天器发送到太空起过重要的作用,在行星科学、生命的起源、外星智能的探索方面也有诸多成就。他主持过电视科学节目,出版了大量科普文章和书籍,他的科普作品《伊甸园的飞龙》曾获得普里策奖,电视系列节目《宇宙》在全世界取得热烈反响。主要作品还有《宇宙联结》《宇宙》《布卢卡的脑》《被遗忘前辈的阴影》《暗淡蓝点》《数以十亿计的星球》等。21·世纪*教育网
四、熟悉字词
在通读课文之前,请大家熟悉幻灯片上的字词。
眩(xuàn)晕 战栗(lì) 崭(zhǎn )新 踝(huái)节
夙(sù)望 广袤(mào) 璀璨(cuǐcàn)
五、分析课文
我们了解了文体知识,同时也疏通了课文中的生字词。现在请大家通读课文,分析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做介绍的。www-2-1-cnjy-com
(一)理清顺序
因为本文是一篇解说词,它具有一定的视觉性,随着摄影镜头由大尺度空间到小尺度空间,缓缓推进。就我们的阅读来说,课文已经脱离了电视视觉画面,当然还能感觉到电视画面对文字的影响,如"我们现在已经回到了我们的后院"等介绍性词语,可以说是独立成篇的,从说明顺序上看,采取的是空间顺序2-1-c-n-j-y
宇宙——星系(星系群、子星系)
恒星——太阳系——行星——地球
我们看到,这是一个广阔的宇宙空间,回到地球自己的家园的说明顺序,但是我们人类认识世界,首先是从“近取诸身”开始的,就是从最切近的地方入手,为什么作者采取这样的说明顺序呢?【来源:21cnj*y.co*m】
明确:
1.虽然我们生活在宇宙中,但是我们跳出宇宙之外,将它作为纯客观的说明对象来解说,这样能够更清晰、直观地介绍。【出处:21教育名师】
2.空间尺度由大到小,让读者从整体上有所了解之后,再深入局部了解细微,这样顺序清楚,层次分明。
3.由广阔的宇宙,穿过无尽的空间,最终回到人类的家园,这是探索和发现的过程,表现了人类对宇宙的敬仰和“掌握我们自己的命运”的热情。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4.在第二段中,作者说“人类的未来取决于我们对这个宇宙的了解程度”,这样的话,由认识宇宙开始,再反观地球,就是人类的未来之路,说明的顺序和作者的思想达到某种契合。
(二)重点探究
1.课文的题目是《宇宙的边疆》,所以重点在“边疆”,而“宇宙”在作者心目中是什么样子呢?
明确:宇宙辽阔无垠,神秘莫测。而人类生活的地球,只是宇宙中的沧海一粟,“它的存在可能仅仅对我们有意义”。宇宙不因为地球及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而存在,而人类的未来,却取决于对宇宙的了解程度。21*cnjy*com
2.对于人类,作者又得出了怎样的认识呢?
明确:类在宇宙中是渺小的,“只不过是晨窗中飞扬的一粒尘埃”;人类关心的大多数问题,对宇宙来说更是微不足道、毫无意义;但是人类又是勇敢、光荣的,他们以渺小的身躯,来探索广阔的宇宙,人类在渺小之中迸发出宇宙般的伟大。21·cn·jy·com
3.本文运用了大量的议论与抒情,有什么作用?
明确:(1)强烈的议论和抒彩,融说理和抒情为一体,而且和说明性的文字配合自然,传达了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认识。(2)感染观众,激发读者对宇宙的兴趣,使介绍更具科学意蕴和人文内涵。21*cnjy*com
(三)语言品析
本课充满激情的议论和抒情,表现了一个理性的科学家的不同一面,我们来看看下面两个句子,领略一下一个科学家的激情。【版权所有:21教育】
(四)全文感悟
本文以翔实的宇宙理论知识,超群的讲述说明技巧,融说明、议论、抒情于一炉,向我们展示了宇宙空间的奥秘及天体的物理特征和遨游太空的收获,引发世人对宇宙探索的兴趣,激发献身宇宙科学、造福人类的勇气和斗志。
希望大家有条件找来《宇宙》这部13集的纪录片,来真正领略卡尔萨根心目中的宇宙!
六、延伸拓展
如果把本文中议论抒情的部分删去,其实本文仍然可以独立成篇,请你发挥概括总结的天赋,将本文压缩成一篇500字左右的平实的说明文,并比较两者的异同。
课文开始的时候引用了两条名言,我们读来都觉得心驰神往,我们所生活的这个宇宙实在太大了,需要我们前赴后继,不断地去探索,课堂上的时间是短暂的,好在人的好奇是无限的,循着好奇心所指的方向,我们一起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