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8张PPT。宇宙的边疆
卡尔·萨根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把握文章的要点。
2.了解解说词特点,把握说明顺序,体会本文运用议论与抒情的好处。
3.理解作者在文中阐述的思想、观点。
4.了解并学会运用下定义、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等说明方法。 卡尔?萨根(Carl Sagan,1934—1996),美国人,曾任美国康奈尔大学行星研究中心主任,被称为“大众天文学家”和“公众科学家”。他以对科学的热忱和个人巨大的影响力,引导几代年轻人走上探索科学之路。他对人类将无人航天器发送到太空起过重要的作用,在行星科学、生命的起源、外星智能的探索方面也有诸多成就。他主持过电视科学节目,出版了大量科普文章和书籍,其《伊甸园的飞龙》曾获得普里策奖,电视系列节目《宇宙》在全世界取得热烈反响。主要作品还有《宇宙联结》《宇宙》等。 作者简介 把握字音
悬yá(崖) 眩(xuàn)晕 战lì(栗)
崭新(zhǎn ) 踝(huái)节 夙(sù)望
广mào(袤) 搁置(gē) 旋(xuán)涡
tuǒ(椭)圆 磅bó(礴) cuǐ càn(璀璨)
chuān(川)流不息 huì(彗)核 俘(fú)获走进文本 本文选自萨根最著名的作品《宇宙》,是一篇讲述关于宇宙的探索问题的科普说明文,亦是一部大型电视片的解说词。本文主要向我们介绍有关宇宙的知识,作者以形象精美的语言向人们展示了宇宙的浩瀚无垠和神秘莫测,激发人们探索宇宙的强烈欲望。解说词 解说词,是对展览、实物、影视等进行解释说明的一种文体。它依靠对事物的准确叙述,语言的渲染来感染听众,使其了解事物的来龙去脉。1、有明确的主题和说明重点,要突出事物的主要方面,抓住事物的关键,对事物进行解说和拓展。解说词的特点2、解说词不是枯燥的说教,而是通过形象的语言进行描绘,具有一定的文学性。 3、解说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各个部分又有相对的独立性,而且要抓住听众。整体感知1、本文重点说明的对象有哪些?
2、全文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1.说明对象:紧扣宇宙的组成来介绍,重点介绍了星系、恒星、彗星、行星等相关的宇宙知识,揭示了宇宙空间奥秘。
银河系1022
1 百万 光年草
帽
星
系恒
星
大
世
界1012
1000 亿 km太阳系看起来变得有点小了...慧
尾从这个高度,我们能看到太阳系和行星运行的轨道1011
100亿 km地球和月亮的运行轨道,是白色的.... 109
1 百万 km此刻,地球看起来很小了...108
100.000 km北半球,和南美洲的部分107
10.000 km
回
到
家
园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做介绍的,并归纳一下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从说明顺序上看,作者是按照空间顺序,由大尺度空间向小尺度空间推进介绍的。第一部分介绍宇宙并说明人类探索宇宙的意义;第二部分介绍星系;第三部分介绍银河系;第四部分太阳系;最后回归到人类的家园。思考讨论宇 宙
星系恒
星太
阳系 地球说明顺序 空间顺序。即由远及近、由大尺度到小尺度、由整体到局部。人类认识宇宙,是从地球开始的,为什么作者的解说,不沿着人类认识发展的轨迹进行呢?
课文的介绍顺序,是符合宇宙演化规律的,先有宇宙,次有星系,再有恒星,再有行星,这样介绍便于知识的梳理;其二,这是电视片的解说词,由摄影的角度来看,先整体后局部便于把握,而先局部后整体,表述上容易混乱,视觉画面也不好协调。 这样的说明顺序,好处在于:
(1)虽然我们生活在宇宙中,但是我们跳出宇宙之外,将它作为纯客观的说明对象来解说,这样能够更清晰、直观地介绍。
(2)空间尺度由大到小,让读者从整体上有所了解之后,再深入局部了解细微,这样顺序清楚,层次分明,符合读者的思维习惯。
(3)由广阔的宇宙,穿过无尽的空间,最终回到人类的家园,这是探索和发现的过程,表现了人类对宇宙的敬仰和“掌握我们自己的命运”的热情。“人类的未来取决于我们对这个宇宙的了解程度”,由宇宙再反观地球,就是人类的未来之路,说明的顺序和作者的思想达到某种契合。作者对宇宙有怎样的认识?
宇宙辽阔无垠,神秘莫测。而人类生活的地球,只是宇宙中的沧海一粟,“它的存在可能仅仅对我们有意义”。宇宙不因为地球及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而存在,而人类的未来,却取决于对宇宙的了解程度。 作者对人类有怎样的认识?人类在宇宙中是渺小的,“只不过是晨窗中飞扬的一粒尘埃”;人类关心的大多数问题,对宇宙来说更是微不足道、毫无意义;但是人类又是勇敢、光荣的,他们以渺小的身躯,来探索广阔的宇宙,人类在渺小之中进发出宇宙般的伟大。 品味语言1、准确严密 用确切的数字来说明,能够给人具体印象,另“约”“大概”等字的运用,也更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 课文中有大段的议论和抒情,是否干扰了对宇宙的说明? 作为电视片的解说词,不仅要让观众了解宇宙的客观构成和相关知识,还要表达人类对宇宙的主观认识和人类探索宇宙的意义,这样才能感染观众,激发他们对宇宙的兴趣。所以,议论和抒情不仅没有干扰介绍,反而使介绍更具科学意蕴和人文内涵。 本文运用了大量的议论与抒情,有什么作用? 课文补充了许多相关知识,但是更突出的,是作者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其中有大段的议论和抒情。如开始的三段文字和结尾的两段文字,强烈的议论和抒彩,融说理和抒情为一体,而且和说明性的文字配合自然,传达了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认识。语段中的议论和抒情也是随处可见的,如“假如我们被随意搁置在宇宙之中,我们附着或旁落在一个行星上的机会只有1033分之一。在日常生活当中,这样的机会是‘令人羡慕的’。可见天体是多么宝贵”等。鉴赏示例: (1)因为我们在这个宇宙中 只不过是晨空中飞扬的一粒尘埃。本句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用尘埃的小来衬托宇宙的浩瀚。
把整个宇宙比作“大海”,把我们对宇宙的探索,比作向大海“涉足”。“没及我们的脚趾,溅湿我们的踝节”表明我们的探索刚刚开始。用“召唤”一词,贴切地表达出我们对宇宙的向往之情宇宙如同母亲一样在呼唤她的子女去更加深入地了解她。(2)我们已经开始向大海涉足,当然,海水刚刚没及我们的脚趾,充其量也不过溅湿我们的踝节。海水是迷人的大海在向我们召唤。2、语言的感染力(1)比喻修辞。 (2)拟人修辞。 (3)文章语言充满情感、有文学色彩。 (4)经典语言,使文章增色,有
哲理性。 地球是宇宙中的沧海一粟,人只不过是尘空中飞扬的一粒尘埃,我们为什么还要不断地去探索宇宙的奥秘?活动探究 虽然地球是宇宙的沧海一粟,虽然人类的努力和付出在宇宙中是微不足道的,但人类要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探索宇宙的奥秘对宇宙及其他星体的探索,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历史,更科学合理的驾驭自身,人类的未来取决于我们对宇宙的了解程度。
明确 我仰望星空, 它是那样寥廓而深邃; 那无穷的真理, 让我苦苦地求索、追随。 我仰望星空, 它是那样庄严而圣洁; 那凛然的正义, 让我充满热爱、感到敬畏。 我仰望星空,
它是那样自由而宁静; 那博大的胸怀, 让我的心灵栖息、依偎。 我仰望星空, 它是那样壮丽而光辉; 那永恒的炽热, 让我心中燃起希望的烈
焰、响起春雷。 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我们的民族是大有希望的民族!我希望同学们经常地仰望天空,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学会知识和技能,做一个关心世界和国家命运的人。
——温家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