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节 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99.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0-03-28 16:0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六章 波
第一节 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范例探究
【范例1】(南京中考题)以下减弱噪声的方法中,属于在声源处减弱的是 ( )
A.影剧院的墙面用吸音材料制成
B.在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带有耳罩的头盔
C.城市某些路段禁鸣喇叭
D.高架道路两侧某些路段设有隔音板墙
【研析】影剧院的墙面用吸音材料制成是 将已发出的声音吸收掉,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在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带有耳罩的头盔是声音已经到了人耳处,现在用耳罩阻止它进入人耳,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的;城市某些路段禁鸣喇叭,是不允许发声体发声,应为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高架道路两侧某些路段设有隔音板墙是在中途阻断噪声继续传播,属于在传播途中减弱噪声的。应选C。
【范例2】请你想象一下,如果“声音的速度变为0.1m/s”,我们的世界会有什么变化 请写出三个有关的场景。(假设想象型结论开放)
① ;
② ;
③ 。
【研析】根据声音速度变慢来分析可能发生的情形。示例:①两人对面说话,要隔一段时间才能听到;②闪电过后要隔好长时间才能听到雷声;③发令枪响好长一段时间运动员才能起跑;④听到汽车的鸣笛时,汽车已经驶向很远了。
达标训练
1.(淮安中考题)右图为城市高架道路的部分
路段,两侧设有3m高的透明板墙,安装
这些板墙的目的是21世纪教育网 ( )
A.保护车辆行驶安全21世纪教育网
B.减小车辆噪声污染21世纪教育网
C.增加高架道路美观21世纪教育网
D.阻止车辆废气外泄21世纪教育网
2.(南京中考题)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这主要是因为它们的 ( )
A.音色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调不同 D.频率不同
3.(镇江中考题)运载多名航天员并实现太空行走的“神舟”七号飞船,航天员在飞船内可以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共同作业时.他们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进行交流,原因是 ( )
A.太空中噪声太大
B.宇航服不能传递声音
C.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D.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4.(武汉中考题)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城区禁止汽车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蝙蝠的视力很差,它通过接收自己发出的超声波的回声来探测周围的物体
C.弹拨的钢尺振动得越快,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
D.打雷时我们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闪电比雷声先发生
5.(重庆中考题)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的主要项目之一,下列措施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 )
A.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
B.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
C.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
D.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指标
6.(黄冈中考题)下图是目前倡导使用的新型建筑材料——空心水泥砖,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A.做成空心,可以减少水泥与砂石用量,节约资源
B.空心砖做成的房子冬暖夏凉,可以保温
C.空心砖可以减小噪声污染
D.空心砖承受压力小,不适宜用于高层建筑
7.(天津中考题)医生通过听诊器听病人的心、肺发出的声音进行诊病,听诊器能 ( )
A.改变发声体振动的频率,使声音的音调变高
B.改变发声体振动的振幅,使声音的响度增大
C.减少声音的分散,使传人人耳的声音响度增大
D.缩短医生与声源的距离,使传人人耳的声音音调变高
8.(绵阳中考题)控制噪声可以从三个方面人手,下面关于控制噪声的措施,正确的是( )
A.摩托车的消声器是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B.城市道路旁的隔声板是防止噪声产生
C.道路旁植树是阻断噪声的传播
D.工厂用的防声耳罩是防止噪声的产生
9.(柳州中考题)如图所示,8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可以发出“l、2、3、4、5、6、7、1”的声音来。这些声音产生的原因和决定音调的因素分别是 ( )
A水振动,水的高度
B.水振动,瓶内空气柱的高度
C.瓶内空气振动,水的高度
D.瓶内空气振动,瓶内空气柱的高度
10.(镇江中考题)据说位于美国加州圣地亚哥市的美国技术公司研制出一种超声波作子弹的枪。科学家们在试验中发现,当声波达到一定的强度时就能穿越数道墙壁而不被减弱,还能穿越石头、砖块和金属。传统的房屋、屏障碰上这种武器就无安全可言,但被攻击的目标周围如果有一个很薄的隔离带的话,这类武器就无用武之地了,这种很薄的隔离带是 21世纪教育网( )
A.真空带 B.钢铁带
C.玻璃带 D.海绵带
11.(南京中考题)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通过
传播的。
12.(北京中考题)如图所示的这些现象说明: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 。
13.(大连中考题)我们听到的“隆隆”的雷声是通过 传播的。我们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其原因是光传播的速度比声音传播的速度 。
14.(无锡中考题)人在游泳时,会引起水的 而发声,鱼会被吓跑,这主要是因为 能传播声音。
冲刺重高
1.(海淀中考题)某同学先后对同一鼓面轻敲和重击各一次,两次发出声音的 ( )
A.音调不同 B.频率不同
C.响度不同 D.音色不同
2.(乐山中考题)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
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人耳就能听到声音
D.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
3.(镇江中考题)经超声波探测仪检测,刚竣工的三峡大坝坝体无一结构性裂缝,创造了人类水利建筑史上的奇迹。探测仪发出的超声波无法为人耳所听到,原因是超声波的( )
A.速度太快 B.响度太小
C.频率太高 D.频率太低
4.(武汉中考题)近年来,我市城市建设和发展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如主城区汽车禁鸣、主干道路面刷黑、王家墩机场搬迁、轻轨两旁安装隔声板等,这些措施的共同点是( )
A.减少大气污染 B.降低噪声污染
C.缓解“热岛效应” D.绿化居住环境
5.(济宁中考题)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
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6.(宿迁中考题)通过学习“声”,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 )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最小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听到声音
C.我们能区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
D.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与空气的温度高低无关
7.(南京中考题)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我们能区分出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B.我们无法听到蝴蝶飞过的声音,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太小
C.敲锣时用力越大,它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
D.歌唱演员引吭高歌,其中的“高”是指音调高
8.(绍兴中考题)300年前,意大利科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在房间里挂了许多铃铛,然后让蝙蝠在房间中自由飞翔。第一次未对蝙蝠有任何限制,铃铛未响;第二次蒙住蝙蝠的眼睛,铃铛也未响;第三次塞住蝙蝠的耳朵,房间中的铃铛响了。下列问题不是该实验所研究的是 ( )
A.蝙蝠飞行靠什么躲避障碍物的
B.眼睛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
C.耳朵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
D.铃铛是怎样发声的
9.(珠海中考题)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人唱歌时,歌声是声带振动产生的
B.在水中的声速小于在空气中的声速
C.回音的声速比原来声音的声速要小
D.成语“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10.(河北中考题)关于“声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回声的传播速度小于原声的传播速度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C.物体振动得越快,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大
D.声音的传播速度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无关
11.(大连中考题)新年联欢会上,小王在演出前调节二胡弦的松紧程度,他是在调 (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振幅
12.(浦东中考题)花匠在挑选花盆时,常常将新花盆拎起后轻轻敲击它,根据敲击声来判断花盆是否有裂缝,他主要是根据声音三个特征中的 (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三个特征全都有
13.(广东中考题)下图是一种凹下道路的设计,它能起到控制行驶中的汽车所产生的噪声对环境影响的作用。这种设计是采用了下列哪种途径来减弱噪声的 ( )
A.在声源处减弱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C.在人耳处减弱
D.以上选项都不正确
14.(河南中考题)小提琴发出的悠扬琴声是靠 的振动产生的。演奏前,演奏者都要通过拧紧或放松琴弦进行调节,这主要是为了调节琴声的 。
15.(福州中考题)唐诗《枫桥夜泊》中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的钟声是因为钟受到僧人的撞击产生 发出的,客船上的人能辨别出传来的是“钟声”,他是根据声音的 来判定的。21世纪教育网
16.(宜昌中考题)声音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请你按下列要求各举一实例:利用声音来传递信息的有 ;利用声音来传递能量的有

17.(泰州中考题)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听诊器运用了声音 (填“具有能量”或“传递信息”)的道理,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 (填“音调”或“响度”)。
18.(武汉中考题)湖北省小学生聂利想探究“蜜蜂靠什么发声”。她剪去蜜蜂的双翅,蜜蜂依旧发出“嗡嗡”的声音,这个结果表明,蜜蜂并不是靠 发声的。她用大头针捅破了蜜蜂翅膀下的小黑点,蜜蜂就不发声了,因此聂利认为蜜蜂的发声器官就是小黑点。不管聂利的发现是否正确,我们应该学习她的 。
19.(广东中考题)晚上小吴在家中正欣赏着音响里传出来的交响乐,忽然停电了。他将蜡烛点亮后放在音箱前面,过了一会儿有电了,交响乐又响起来了。小吴从挂在墙上的镜子里发现音箱前面的烛焰在摇曳,仔细观察还发现,当音箱音量突然变大时,烛焰摇曳得更明显。
(I)烛焰没有受到风的影响,进一步探究,发现蜡烛越靠近音箱,烛焰摇曳得越明显,由此可确定烛焰的摇曳是受 的影响所致;
(2)他在镜子中看见的蜡烛是通过 后形成的 像(填“实”或“虚”)像;
(3)当蜡烛越靠近音箱时,蜡烛在镜中像的大小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上述现象中,除与响度有关的声知识外,相关的声的知识还有(写出两例):

答案
第一节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二、达标训练
1.B 2.A 3.D 4.B 5.D 6.D 7.B 8.C 9.D l0.A 11.振动;空气 l2.振动 13.空气;大 14.振动;液体
三、冲刺重高
1.C 2.D 3.C 4.B 5.B 6.C 7.C 8.D 9.A l0.D 11.A l2.C l3.B l4.弦;音调 15.振动;音色 l6.人讲话。利用声音传递信息;超声波碎石l7.传递信息;响度 l8.双翅;研究问题要以实验为基础 19.(1)声波(或交响乐音或裔箱,音响)(2)光的反射(或平面镜成像或镜丽反射);虚(3)不变(4)例: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7 页 (共 7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