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驿路梨花课件(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4驿路梨花课件(2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4-09 18:47: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1张PPT。14 驿路梨花 彭荆风,江西萍乡人,1929年出生,当代作家。他只读过两年初中,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2年开始在报刊上发表作品。“文化大革命”中,受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迫害,坐了七年监狱。打倒“四人帮”后重新提笔写作,《驿路梨花》是重新提笔后的第一篇。著有长篇小说《鹿衔草》、《断肠草》、《师长在向士兵敬礼》、《绿月亮》等。作者简介背景链接 《驿路梨花》写于1977年5月。“当时,我经历了‘文革’7年牢狱之灾后,出狱已近两年。那是5月间的一个下午,我午睡刚醒,慵倦地躺在床上读《宋诗选》,当读到陆游“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的诗句时,那美丽的意境使我联想起了过去在滇西南边的大山深处见过的大片梨花林,以及与梨花有关的许多特异人事,那都是我长久难以忘怀的美好生活。这时候,一种想用文笔描述那和谐过去的创作愿望也油然而生,我忙披衣起床抓过纸笔来写作。”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 陆游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回。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令赦疾风雷。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字词学习驿路( ) 陡峭( )
花瓣( ) 简陋( )
撵走( ) 麂子( )
恍惚( ) 修葺( )yìdǒubànlòuniǎnjǐhuǎnɡ hūqì二次误会
三个悬念
四写梨花
五件好事
哈尼族 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课文解析 整体感知见梨树,猜有人家见小屋猜主人瑶族老人哈尼族小姑娘解放军、梨花初误会再误会解误会本文的悬念贯穿全文,这个悬念是什么?茅屋的主人是谁悬念一悬念二悬念三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
到底谁是房子的主人呢?
解放军为什么盖房子呢??
三次悬念
小茅屋的真正主人是谁?梨花吗?梨花的妹妹吗?瑶族老人吗?解放军叔叔吗?茅屋的建造者、
照管者都是主人?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
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 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

——这是自然界的梨花。
四写梨花?我到处打听小茅屋的主人是哪个,好不容易才从一个赶马人那里知道个大概,原来对门山头上有个名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多好的梨花啊!
——这是写人。?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
——先写花,后写人,把花和人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驿路梨花”双关花和人,实际上赞颂的是世代相传的雷锋精神。
五件好事?瑶族老人专门运粮食。
?我和老余给屋顶加草,挖排水沟。
?解放军叔叔砍树割草盖小屋。
?梨花姑娘照料小屋。
?一群小姑娘照管小屋。
按时间的顺序小茅屋的建造和照料过程应该是怎样的?
过去现在十几年前
解放军路过
建小茅屋 梨花姑娘照料小茅屋
梨花姑娘
出嫁后
妹妹接着
照料小茅屋瑶族老人
借住
照看小茅屋“我们”路过
住宿,修屋12345插叙插叙插叙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设置悬念,波澜起伏,引人入胜主旨归纳 通过叙述一群哈尼族小姑娘在解放军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思想影响下,甘当无名英雄,热情帮助有困难过路群众的事迹,显示了社会主义祖国处处有温暖的动人场面,歌颂了各族人民之间互相关心爱护的生动的精神面貌。拓展延伸有关梨花的诗句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白居易《长恨歌》)
3.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刘方平《春怨》)
4.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晏殊《破阵子·春景》)
5.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
(辛弃疾《玉楼春·风前欲劝春光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