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灯笼课件 (共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4灯笼课件 (共1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4-09 18:45:17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课件16张PPT。灯笼人教版 八年级下 传说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有一只神鸟因迷路被错杀。天帝震怒,传旨让天兵于正月十五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光。天帝的女儿不忍心百姓无辜受难,就偷偷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一个聪明人想出个法子,他让大家在正月十五、十六、十七这三天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天兵已经放过火了。到了正月十五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而作罢。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挂灯笼,来纪念这个日子。 这是关于打灯笼的一个传说,灯笼作为一个传统工艺品,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著名作家吴伯箫也不例外,我们一起来看看,他对灯笼又有着怎样的情怀。 吴伯箫(1906-1982), 原名熙成,当代著名的散文家和教育家。毕生倾注于文学创作和教育事业。 舌耕笔耘, 成果丰硕,一生作品200多篇,《羽书》《难老泉》《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忘年》等作品均收入《吴伯箫散文选》。字词积累1.生字积累
焚身(fén) 恐吓(hè) 神龛(kān) 皎洁(jiǎo)
犬吠(fèi) 争讼(sòng) 斡旋(wò) 静穆(mù)
怅惘(wǎng) 锵然( qiāng ) 官衔(xián) 褪色(tuì)
可悯(mǐn) 领域(yù) 思慕(mù) 燎原(liáo)
熙熙然(xī) 暖融融(róng)
马前卒(zú) 盛茶(chéng) 作者围绕灯笼写了哪些事?挑灯笼,迎回祖父挑灯笼,上下灯学村头挂红灯慰藉孤行客元宵节看灯族姊家衰败纱灯上描红由宫灯联想汉献帝联想爱国名将,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 因为“灯笼”是全文的叙事线索,全文的几个故事都是由“灯笼”串连起来的。读完了全文,你觉得作者为什么会以“灯笼”为题?作者为什么喜欢灯笼?请结合具体事例说明。(1)灯笼寄托着作者对祖父、母亲等亲人的牵挂、感激之情。?(2)灯笼承载着许多乡情、民俗、传统文化,给作者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3)记录、传承家族历史,朝代的更替,表达岁月沧桑的感慨。? “雪夜入蔡”指的是唐代名将李晟之子李愬的故事,他有谋略,善骑射。宪宗元和八年(814年),淮西吴元济反叛,朝廷出兵讨伐,屡招败绩。这时,李愬自求参战。元和十一年(817年)十月,雨雪不止,李愬乘吴元济不备,突出奇兵,袭击吴元济的重地蔡州。此战役为历史上著名的奇袭战例。第11段中“雪夜入蔡,与胡人不敢南下牧马的故事是同日月一样亮起了人的耳目的”一句运用了什么典故?有什么作用? “胡人不敢南下牧马”指的是蒙恬率军反击匈奴的故事。公元前215年,在黄河之滨,蒙恬率军与匈奴骑兵开战,蒙恬的军队击败匈奴各部大军,迫使匈奴望风而逃,远去大漠以北七百里。
这里借用典故,写李愬、蒙恬等昔日大将以智慧和勇气抗击敌寇,保家卫国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这些英雄的敬慕之情,也暗含着作者报国的信心和决心。写作背景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九一八”事变,“九一八”的炮火不仅震碎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也震碎了许多文人墨客们心中的美好幻想,这其中就包含作者吴伯箫。然而,国民党政府却采取“不抵抗”政策,这使得吴伯箫感到十分愤慨,忧心如焚,怒火中烧,不吐不快。于是他在坚持教学的同时进行文学创作,用以排解满腔的愤慨。他这一时期的散文,常常激越着爱国的热情,即使是在加快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里,也充满着这种爱国的激情。《灯笼》正是这一时期这种情感的具体表现。 从文章结尾可以看出,作者在文中饱含浓浓的爱国热情。作者虚写追慕古代名将挑灯看剑、塞外点兵让胡人不敢南下的光辉业绩,是为后面的直抒胸臆做铺垫。“你听,正萧萧班马鸣也,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唉,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这两句都借灯笼表达了自己的爱国情怀。此时,作者的情感已不再是局限在回忆中,而是已经超越为一种激越的爱国激情。主题探究作者为什么喜欢灯笼?请结合具体事例说明。(1)灯笼寄托着作者对祖父、母亲等亲人的牵挂、感激之情。?(2)灯笼承载着许多乡情、民俗、传统文化,给作者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3)记录、传承家族历史,朝代的更替,表达岁月沧桑的感慨。?(4)引发作者联想爱国名将,激发爱国热情。课堂小结 作者运用散文化的笔法,抒写了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表达了对灯笼的喜爱,对家人的感激及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表达了作者希望自己能够上前线,杀日寇、保家园的悲壮激越的家国情怀。同
时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未
来的期望。希望有更强大的力量,
团结抗战,共御外敌,表现出与时
代共呼吸的担当精神。 文章第二段,作者运用排比,写了提起灯笼让他想起的各种声音,请你也运用排比,写一写你听到的声音。课后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