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9张PPT。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梁实秋了解作者:梁实秋(1902-1987),中国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北京人,1949年后任台湾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
成就:散文集《雅舍小品》
翻译《莎士比亚全集》??
编撰《远东英汉大辞典》
风格:风趣幽默、朴实隽永 代沟
代沟是翻译过来的一个比较新的名词,但这个东西是我们古已有之的。自从人有老少之分,老一代与少一代之间就有一道沟,可能是难以飞渡的深沟天堑,也可能是一步迈过的小渎阴沟,总之是其间有个界限。沟这边的人看沟那边的人不顺眼,沟那边的人看沟这边的人不像话,也许吹胡子瞪眼,也许拍桌子卷袖子,也许口出恶声,也许真个的闹出命案,看双方的气质和修养而定。学习导入梁实秋散文的开头艺术 女人
有人说女人喜欢说谎;假如女人所捏撰的故事都能抽取版税,便很容易致富。这问题在什么叫做说谎。若是运用小小的机智,打破眼前小小的窘僵,获取精神上小小的胜利,因而牺牲一点点真理,这也可以算是说谎,那么,女人确是比较的富于说谎的天才。 有具体的例证。你没有陪过女人买东西吗?尤其是买衣料,她从不干干脆脆地说要做什么衣,要买什么料,准备出多少钱。她必定要东挑西拣,翻天覆地,同时口中念念有词,不是嫌这匹料子太薄,就是怪那匹料子花样太旧,这个不禁洗,那个不禁晒,这个缩头大,那个门面窄,批评得人家一文不值。其实,满不是这么一回事,她只是嫌价码太贵而已!如果价钱便宜,其他的缺点全都不成问题,而且本来不要买的也要购储起来。男人
男人令人首先感到的印象是脏!当然,男人当中亦不乏刷洗干净洁身自好的,甚至还有油头粉面衣冠楚楚的,但大体讲来,男人消耗肥皂和水的数量要比较少些。某一男校,对于学生洗澡是强迫的,入浴签名,每周计核,对于不曾入浴的初步惩罚是宣布姓名,最后的断然处置是定期强迫入浴,并派员监视。有些男人,西装裤尽管挺直,他的耳后脖根,土壤肥沃,常常宜于种麦! 男人的一双脚,多半好像是天然的具有泡菜霉干菜再加糖蒜的味道,所谓“濯足万里流”是有道理的,小小的一盆水确是无济于事,然而多少男人却连这一盆水都吝而不用,怕伤元气。两脚既然如此之脏,偏偏有些“逐臭之夫”喜于脚上藏垢纳污之处往复挖掘,然后嗅其手指,引以为乐!多少男人洗脸都是专洗本部,边疆一概不理,洗脸完毕,手背可以不湿。 梁启超(1873-1929),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思想家,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1898年“百日维新”,受光绪帝召见。政变后逃亡日本,与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有接触。民国初年支持袁世凯,后反对袁氏称帝,与蔡锷策划反袁。1918年赴欧了解到西方,回国后宣扬西方文明破产。五四时期曾倡导“小说界革命”。晚年在清华大学讲学。梁启超饮冰《庄子·人间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欤?” 成玄英疏:“诸梁晨朝受诏,暮夕饮冰,足明怖惧忧愁,内心熏灼。”主要形容十分惶恐焦灼,指受命从政,为国忧心,后也指清苦廉洁。 各历史时期的梁启超旅欧时期戊戌变法时期出任司法总长时期感受人物:
梁启超在创作
梁启超蜡像大家学过历史,对本文的主人公梁启超有什么了解?
明确:公车上书、
戊戌变法、云南起义、
康梁
梁启超(1873-1929)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
创办中国近代第一本新文学杂志《新小说》。
第一个使用“神话”一词的中国学者。
第一个提出建立中国图书馆学。
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
著作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
语言学、宗教及文化艺术等,总约
千万余字,合编为《饮冰室文集》。
整体感知:1、字词正音
戊戌(wùxū)叱咤(chìzhà)风云
莅校(lì )精悍(hàn)?
激亢(kàng)?箜(kōng)篌(hóu)
酣(hān)畅??蓟(jì)北??
2、默读课文,理清思路
问题探究:1.梁启超的这次讲演成功吗?何以见得?
明确:相当成功,听众深受感染,留下深刻的印象。
依据:“过去也有不少显宦,以及叱咤风云的人物莅校讲话。但是他们没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他敲头的时候,我们屏息以待,他记起来的时候,我们也跟着他欢喜。”
“他掏出手巾拭泪,听讲的人不知有几多也泪下沾巾了。”?
“不少人从此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
2、梁启超讲演有何特点?找出这些描写的语句,作些旁注。开场白——
声音 ——
内容 ——
表情 ——
语言 ——
动作 ——独特(谦逊又自负)
沉着有力、洪亮而又激亢
丰富而有趣
成为表演,酣畅淋漓
生动有趣、旁征博引
手舞足蹈
3、本文名为记叙一次演讲,实际是通过写事来写人。那么作者心目中的梁启超是什么形象呢?
明确:梁任公是位有学
问,有文采,有热心肠
的学者。有热心肠:爱国救国的热忱,强烈的责任感
晚年不问政治,专心学术,讲学育才,极为辛勤:
捐募基金,兴办中国公学;组织共学社;
先后在南开大学、清华大学、东南大学等学府讲学,就任京师图书馆馆长。
“战士死于沙场,学者死于讲座” 东汉蔡邕《琴操》云:《箜篌引》者,朝鲜津卒霍里子高所作也。子高晨刺船以濯,有一狂夫,被发提壶,涉河而渡,其妻追止之,不及,堕河而死,乃号天嘘唏。鼓援箜篌而歌曰:“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公堕河死,当奈公何!”曲终,自投河而死。子高闻而悲之,乃援琴而鼓之,作箜窦引以像其声。我记得他开头讲一首古诗,《箜篌引》阅读解难 梁任公讲稿中说:古乐府里头有一首箜篌引,不知何人所作,据说是有一个狂夫,当冬天早上,在河边‘披发乱流而渡’。他的妻子从后面赶上来要拦他,拦不住,溺死了。他的妻子做了一首“引”,是:“公无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其奈公何!”梁启超一生致力于救国,幻想通过君主立宪的方法进行政治改良,后依附于袁世凯、段祺瑞政府,想借其力量实现自己的救国理想,结果反被利用,这使他最终淡出政治。 闻一多谈到自己在清华听梁启超讲授《公无渡河》,说:梁任公把古诗写在黑板上,然后摇头摆脑地朗诵“公、无、渡、河”,接着喝彩一声“好!”如是自我陶醉地三咏三喝彩,并无半句解释,诵赞过后高呼道:“思成,抹黑板,快抹黑板!”思成是任公的儿子,也在班上听讲。黑板擦过,这首古诗就算讲完了。闻先生回忆完后,两手一摊:“大师讲学,就是这样!”又听他讲杜氏讲到“剑外忽传收蓟北 唐宝应元年(762)冬,唐军收复了洛阳和郑(河南郑州)汴(河南开封)等州,叛军头领薛嵩等投降。第二年正月,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兵败自缢,其部将田承嗣等投降。流寓梓州的杜甫听到这个消息,喜极而涕,写下《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篇脍炙人口的名作。 梁的讲稿中说:“正式的五七言诗,用这类表情法的很少。因为多少总受些格律的束缚,不能自由了。要我在各名家诗集里头举例,几乎一个也举不出。独有表情老手的杜工部,有一首最为怪诞。‘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凡诗写哀愁、愤恨、忧愁、悦乐、爱恋,都还容易,写欢喜真是难,即在长短句和古体里头也不易得。”“他却做得如此淋漓尽致,那一种手舞足蹈的情形,读了令人发怔。据我看过去的诗没有第二首比得上了。” 明朝末年,李闯王攻陷北京,崇祯皇帝上吊自杀殉国。清初孔尚任的《桃花扇》,通过男女主人公侯方域和李香君的爱情故事反映明朝的灭亡。剧中有一出“哭主”。镇守武昌的左良玉听说崇祯驾崩,向北而主。唱【胜如花】“高皇帝在九京,不管亡家破鼎,那知他圣子神孙,反不如飘蓬断梗。十七年忧听他讲到他最喜爱的《桃花扇》国如病,呼不应天灵祖灵,调不来亲兵救兵;白练无情,送君王一命。伤心煞煤山私幸,独殉了社稷苍生,独殉了社稷苍生!” 梁的讲稿中说:“曲本写这种情感,应该容易些,但好的也不多。以我所记得的,独《桃花扇》里头,有几段很见力量。那哭主一出,写左良玉在黄鹤楼开宴,正饮得热闹时,忽然接到崇祯帝殉国的急报,唱道:‘高皇帝,在九京,不管亡家破鼎。哪知你圣子神孙,反不如飘蓬断梗。十七年忧国如病,呼不应天灵祖灵。调不来亲兵救兵,白练无情,送君王一命。’‘宫车出,庙社倾,破碎中原费整,养文臣帷幄无谋,豢武夫疆场不猛。到今日山残水剩,对大江月明浪明。满楼头呼声哭声,这恨怎平,有皇天作证。’那沉江一出,写清兵破了扬州,史可法从围城里跑出,要到南京,听见福王已经投降,哀痛到极,迸出来几句话:‘抛下俺断蓬船,撇下俺无家犬,呼天叫地千百遍,归无路进又难前。累死英雄,到此日看江山换主,无可留恋。’唱完了这一段就跳下水里死了。跟着有一位志士赶来,已经救他不及,便唱道:‘谁知歌罢剩空筵,长江一线,吴头楚尾路三千,尽归别姓。雨翻云变,寒涛东卷,万事付空烟。’这几段,我小时侯读他,不知淌了几多眼泪。” 梁实秋说任公讲到此处,“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任公所哭的是自己和他追随的皇帝。崇祯帝死去距梁先生当时已近300年。百日维新,光绪曾召见梁启超,命梁上《变法通议》,光绪帝读后大加叹赏,谓左右:“梁文章写得好,可就是他那广东话太难听。”传说梁启超北京话说得太差,光绪听得十分吃力,便让他办理译书局去了。语言的障碍使梁启超失去了大胆建言的可能,这确令他抱恨终身。后来,梁启超请夫人教他学习“官话”。教师总结梁任公是近代史上知识界一位风云人物。他在从政之外,致力于学术研究,知识广博,成果丰硕。
他重感情,轻名利,严于律己,坦诚待人。无论是做儿子,做丈夫,做学生,还是做父亲,做师长,他都能营造一个磁场,亮出一道风景。写作练习:
用你的笔刻画班上一位个性突出的同学
(注意借鉴从文中学到的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