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长相思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4-09 21:34: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人教版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古诗词三首》之《长相思》 用三步读诗法学习《长相思》:
1.知诗人,解诗题。 2.抓字眼,明诗意。 3.想意境,悟诗情。长相思纳兰性德 长相思,词牌名。内容多写男女或朋友久别思念之情,故名。双调三十六字,平韵。常见的词牌名如:浣溪沙、水调歌头、鹧鸪天、临江仙、念奴娇、菩萨蛮、西江月、满江红、点绛唇、清平乐。
? 1.知诗人,解诗题。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 ,满州人,清代词人,文学成就 以词为最,现存词三百四十二首。时人誉“清代第一词人” 少年聪颖过人,文武双全,与康熙十五年(1676,时年容若22岁)时殿试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授三等侍卫,后循进一等,武官正三品。在纳兰性德九年的侍卫生涯中,多次随从康熙出巡,足迹至塞外、关东、山西与江南等地。由于经常护随康熙到塞北与关外巡视,熟睹漠北之景,对行役之苦有深刻体验,固而他写下了大量边塞词。1681年,作者护驾巡视辽东,写下了此词。我们读一读要求:
1.注意,仔仔细细地读上四遍。
2.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词当中的一个生字和一个多音字,争取把它念得字正腔圆。

3.读后两遍的时候,争取把它念通顺,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轻重缓急 。2.抓字眼,明诗意。 长相思
[清] 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长相思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长 相 思[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 ① ②行,夜深
千帐灯。 风一⑤更,雪一更, ③碎④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那畔①榆关: 山海关。③聒: 声音嘈杂。②那畔: 那边,此处指关外。榆关 聒④碎:打断。⑤一:连续不断。指风雪交加的声音。字词理解程: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长水远也。帐:军营的帐篷,千帐言军营之多。更: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风一更、雪一更,即整夜风雪交加。故园:故乡。此声: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将士们跋山涉水,向山海关那边进发。夜里,住宿帐篷,每个帐篷都点起了灯。上阕3.想意境,悟诗情。 词的上阕”山一程,水一程”的叠用,说明了身离故乡之远,行军之艰难。“身向榆关那畔行”点明了行进的方向。“夜深千帐灯”,“千帐灯”点明了军帐之多,此行队伍之庞大。在这羁旅野外的深夜,顶顶帐篷,点点灯火,也算是一个特殊的景观,足见将士之多,声势之浩大。 (1)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夜里,又是刮风,又是下雪,将士们从睡梦中醒来,再也睡不着了,不禁思念起故乡来,故乡是没有这种狂风朔雪的声音的。下阕 下阕以“风一更,雪一更”气候上的转变来细致描写将士的心理。夜的静谧更显出了风雪的声音之聒耳,睡梦被无情地打断,思乡之情油然而生,睡意全无。听着帐外的风声雪声,感受着袭来的阵阵寒意,更加怀念故园的温暖、宁静和祥和。“故园无此声”虽寥寥几个字,却把将士的内心世界袒露无余,使思乡之意自然酣畅地流淌出来。 (2)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1.身:作者的“身”,身体的“身”,身躯的“身”, 作者的身在哪里?身在何方? (一)梳理内容1.山海关
2.山海关那边
3.山上
4.船上
5.营帐里
6.前往山海关的路上身在征途2.心:纳兰性德的心在哪儿? 心系故园3.身在征途,心却在故园,把它连起来,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新的体会? ①既想保家卫国,但又很想念自己的家人
②很久没回家乡
③不管在什么地方,心总是在家乡 练一练:
同学们,在纳兰性德的心中,在纳兰性德的记忆里面,在他的家乡,在他的故园,又应该是怎样的画面,怎样的情景呢?展开你的想象,把你在作者的家乡,在作者的故园看到的画面写下来。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