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赵氏孤儿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2.3赵氏孤儿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4-09 21:46: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第2单元 义薄云天3 赵氏孤儿“自古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赵文化历史上出现过许多任侠尚义、诚实守信、慷慨重情的忠臣贤士。邯郸丛台公园七贤祠中供奉的七贤中的程婴、公孙杵臼、韩厥三位先贤,在赵氏家族罹抄家灭门的祸难当头之时,他们为朋友以身犯险拯救赵氏孤儿,一诺千金,不惜以死相报。为救赵氏孤儿,公孙杵臼怀抱被掉了包的假赵氏孤儿慷慨赴死,身负卖友求荣骂名而忍辱负重的程婴,含辛茹苦将赵氏孤儿(赵武)抚养成人。韩厥帮助赵氏平反昭雪,扶持赵武继承了赵氏的基业。赵氏孤儿的故事唱响了一曲义薄云天、忠诚守信的悲壮史诗。基础导练问题导读基础导练问题导读二、通假字
(1)梦见叔带持要而哭(要,同“腰”)
(2)韩厥告赵朔趣亡(趣,通“促”,赶紧,尽快)
(3)而朔妇免身(免,同“娩”)
(4)衣以文葆(葆,通“褓”,婴儿被子)
(5)故见龟策(见,同“现”)基础导练问题导读基础导练问题导读基础导练问题导读基础导练问题导读基础导练问题导读基础导练问题导读1.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是《史记》作为传记文学的重要表现手法之一。本文中的主要矛盾冲突是什么?分别表现了对立双方怎样的思想性格?
提示:分析矛盾冲突可从表面现象和实质两方面考虑。根据矛盾冲突中人物的表现可以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参考答案:本文的矛盾冲突从表面看是屠赵两家生死相搏的权力斗争,从实质看,是迫害与被迫害、善良与邪恶、正义与非正义的斗争。
本文的矛盾冲突在文中具体表现为屠岸贾的搜孤与程婴、韩厥、公孙杵臼等的托孤、救孤、抚孤和复孤,两者的尖锐对立,表现了屠岸贾的凶残与奸诈,而程婴等人或杀身成仁、或忍辱负重以实现其自觉承担的使命,表现了义烈与自我牺牲精神,成为传统文化中崇高人格的象征。基础导练问题导读2.《赵氏孤儿》的故事揭示了怎样的道理?
参考答案:作者通过赵氏孤儿的故事,歌颂了正义,鞭挞了邪恶,揭示了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真理。集中体现了对士林阶层中能在生死关头有所选择的英雄的敬重。
参考译文:晋景公三年,大夫屠岸贾要诛杀赵氏家族。当初,赵盾在世的时候,曾梦见叔带抱着他的腰痛哭,非常悲伤;之后又大笑,还拍着手唱歌。赵盾为此进行占卜,龟甲上烧出的裂纹中断,可后边又好了。赵国一位名叫援的史官判断说:“这个梦很凶。不是应验在您的身上,而是在您儿子身上,可也是由于您的过错。到您孙子那一代,赵氏家族将更加衰落。”基础导练问题导读屠岸贾这个人,起初受灵公的宠信。到景公的时候他就做了司寇,将要对赵氏发难,就先惩治杀灵公的逆贼以便牵连出赵盾,同时遍告所有的将领说:“赵盾虽然不知情,但仍然是逆贼之首。做臣子的杀害了国君,他的子孙却还在朝为官,这还怎么惩治罪人呢?请求杀了他们。”韩厥说:“灵公遇害的时候,赵盾在外地,我们的先君认为他无罪,所以没有杀他。现在各位大将要诛杀他的后人,这不是先君的意愿而是滥杀无辜。滥杀无辜就是作乱。为臣的有大事却不让国君知道,这是目无君主。”屠岸贾不听。韩厥就告知赵朔赶快逃跑,赵朔不肯逃跑,他说:“您如果确保不断绝赵氏的祭祀,我死了也就没有遗恨了。”韩厥答应了他的要求,他谎称有病不出门。屠岸贾不请示国君就擅自和将领们在赵氏的府第攻袭赵氏,杀死了赵朔、赵同、赵括、赵婴齐,并且灭绝了他们的家族。基础导练问题导读赵朔的妻子是成公的姐姐,有身孕,她逃到晋君王宫里躲藏起来。赵朔的一位门客名叫公孙杵臼,杵臼对赵朔的朋友程婴说:“你为什么不殉死?”程婴说:“赵朔的妻子有身孕,如果有幸是男孩,我就奉养他;如果是女孩,我再晚一步死。”过了不久,赵朔的妻子分娩,生下男孩。屠岸贾听到后,到宫中去搜查。夫人把婴儿放在裤子里,祷告说:“赵氏宗族要是灭绝,你就大哭;如果不会灭绝,你就不要出声。”搜查到这里的时候,婴儿竟然没有声音。脱险以后,程婴对公孙杵臼说:“今天一次搜查没有找到,以后一定会再来搜查,怎么办呢?”公孙杵臼说:“扶立遗孤和死哪件事更难?”程婴说:“死很容易,扶立遗孤很难啊。”公孙杵臼说:“赵氏的先君待您不薄,您就勉为其难吧;我去做那件容易的,让我先死吧。”于是两人设法得到别人家的婴儿背着,给他包上绣花的襁褓,藏到深山里。程婴告发说:“我基础导练问题导读程婴没出息,不能扶养赵氏孤儿。谁能给我千金,我就告诉他赵氏孤儿藏在哪里。”将军们都很高兴,答应了他。就派兵跟随程婴去攻打公孙杵臼。杵臼假意说:“程婴,你这个小人哪!当初下宫之难你不能去死,跟我商量隐藏赵氏孤儿,如今你却出卖了我。即使你不能抚养,怎能忍心出卖他呢!”他抱着婴儿大叫道:“天哪!天哪!赵氏孤儿有什么罪?请你们让他活下来,只杀我杵臼可以吧。”将军们不答应,立刻杀了杵臼和孤儿。将军们以为赵氏孤儿确实已经死了,都很高兴。然而真的赵氏孤儿却仍然活着,程婴最终和他一起隐藏到深山里。基础导练问题导读过了十五年,晋景公生病,进行占卜,占卜的结果说是断绝了子孙后代的大功臣的鬼神在作怪。景公问韩厥。韩厥知道赵氏孤儿还在世,便说:“大功臣的后代子孙中如今已在晋国断绝香火的,恐怕是赵氏吧?从中衍传下的后代都是姓嬴的了。中衍人面鸟嘴,来到人世辅佐殷帝太戊,到他的后代辅佐周天子,辅佐天子的人都有美好的德行。再往下到厉王、幽王时昏庸无道,叔带就离开周王朝来到晋国,侍奉先君文侯,一直到成公,他们世代都建立了功业,从未断绝过香火。如今只有君主您灭了赵氏宗族,晋国人都为他们悲哀,所以在占卜时就显示出来了。希望您考虑考虑吧。”景公问道:“赵氏还有后代子孙吗?”韩厥就把实情完全告诉了景公。于是景公就与韩厥商量立赵氏孤儿,先把他找来藏在宫中。将军们进宫问候景公的病情,景公依靠韩厥的众多随从迫使将军们同赵氏孤儿见面。基础导练问题导读赵氏孤儿名叫赵武。将军们不得已,只好说:“当初下宫那次事变,是屠岸贾策动的。他假传君命,并且向群臣发令,不如此的话,谁敢发动变乱呢!如果不是您有病,我们这些大臣本来就要请立赵氏的后代了。如今您有这个命令,正是群臣的心愿啊!”当时就让赵武、程婴一一拜谢各位将军,将军们又反过来与程婴、赵武攻打屠岸贾,诛灭了他的家族。景公重又把原属赵氏的封地赐给赵武。基础导练问题导读到赵武行了冠礼,已是成人了,程婴就拜别了各位大夫,然后对赵武说:“当初下宫的事变,人人都能死难。我并非不能去死,我是想扶立赵氏的后代。如今赵武已经承袭祖业,长大成人,恢复了原来的爵位,我要到地下去报告给赵宣孟和公孙杵臼。”赵武啼哭叩头,坚持请求说:“我宁愿使自己筋骨受苦也要报答您一直到死,难道您忍心离开我去死吗?”程婴说:“不行。杵臼认为我能完成大事,所以在我前面死去;如今我不去复命,他就会以为我的任务没有完成。”于是就自杀了。赵武为程婴守孝三年,给他安排了祭邑,春秋祭祖,世代不绝。人物春秋——程婴
程婴,春秋时期晋国卿赵朔的友人;公孙杵臼,赵朔的门客。二者生卒年俱不详,主要活动在晋景公时期(前599~前581)。
晋景公三年(前597),赵氏家族遭难。司寇屠岸贾追究刺杀晋灵公的主谋,罪名加在赵朔之父赵盾身上,把赵氏全族诛灭。当时只有赵朔的妻子幸免于难,因为她是晋成公之姊,在宫中避祸。赵朔妻身怀六甲,如果生男,则是赵氏不灭。因此,保全和灭绝赵氏的两方,都盯住了这个尚未出生的遗腹子。
此时,公孙杵臼见到程婴,问程婴为什么没有为朋友殉难。程婴说:“朔之妇有遗腹,若幸而男,吾奉之;即女也,吾徐死耳。”这时程婴已抱定殉难的决心,但是把保全赵氏后代放在首位。二人心意相通,遂为救援赵氏后代结成生死之交。不久,赵朔妻产下一个男孩。屠岸贾闻风后,带人到宫中搜索。赵朔妻把婴儿藏在裤子里面,又幸亏婴儿没有啼哭,才躲过了搜捕。为寻万全之策,程婴找到公孙杵臼商量办法,公孙杵臼提出一个问题:个人一死难呢,还是扶持孤儿难?程婴回答:个人一死容易,扶持孤儿难。于是,公孙杵臼说出一番计划,请程婴看在赵朔对他深情厚谊的分上,担当起扶持孤儿的艰难事业,杵臼自己则选择先去赴死。
计划开始实施。他俩谋取别人的婴儿,包上华贵的襁褓,带到山里,藏了起来。然后程婴出来自首,说只要给他千金他就说出赵氏孤儿的藏身之处。告密获准,程婴带着人去捉拿公孙杵臼和那个婴儿。公孙杵臼见了程婴,装得义愤填膺,大骂他是无耻小人,既不能为朋友死难,还要出卖朋友的遗孤。然后大呼:“天乎!天乎!赵氏孤儿何罪?”请求把他一个人杀了,让婴儿活下来。自然,公孙杵臼的要求未被答允,他和婴儿都被杀了。程婴和公孙杵臼的调包计成功,人们都以为赵氏最后一脉已被斩断,那些附和屠岸贾的人很是高兴,以为从此再不会有人找他们复仇。程婴背着卖友的恶名,忍辱偷生,设法把真正的赵氏孤儿带到了山里,隐姓埋名,抚养他成人。
15年以后,知情人韩厥利用机会,劝说晋景公勿绝赵氏宗祀。景公问赵氏是否还有后人,韩厥提起程婴保护的赵氏孤儿。于是孤儿被召入宫中。孤儿此时已是少年,名叫赵武,景公命赵武见群臣,宣布为赵氏之后,并使复位,重为晋国大族,列为卿士。程婴、赵武带人攻杀屠岸贾,诛其全族。赵武二十岁那年,举行冠礼,标志着进入成年。程婴觉得自己已经完成夙愿,就与赵武等人告别,要实现他殉难的初衷,以及了却对公孙杵臼早死的歉疚心情。他其实也是以一死表明心迹,证明自己苟活于世,绝没有丝毫为个人考虑的意思。赵武啼泣顿首劝阻,终不济事,程婴还是自杀了。
程婴和公孙杵臼的事迹,后世广为传颂,并且编成戏剧,出现在舞台上,甚至流传到海外异邦。他们那种舍己救人、矢志不渝的精神一直为人们所钦敬。程婴忠实于友谊、公孙杵臼不忘旧主的品格,也是人们津津乐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