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打白骨精》
《三打白骨精》是苏教版国标本六年级下学期教材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苏教版教材的基本特点之一,就是课文单元围绕一个主题进行组合。第三单元一组课文的主题是“诗文精粹”,由《三打白骨精》、《词两首(如梦令李清照;渔歌子张志和)》、《螳螂捕蝉》三篇课文组成。编写的意图是吸收祖国传统文化,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本册教材课文体裁多样。《三打白骨精》这篇课文属于叙事性课文。课文选自我国古典小说名著《西游记》,根据《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改编。课文通过孙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的故事,赞扬了孙悟空坚定不移、机智勇敢、善于识别敌人诡计的斗争精神。课文故事性强,情节曲折生动,又是学生所熟悉的故事题材,适合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进行简要的复述训练。课文的主要特点是:1.故事情节一波三折。2.人物形象个性鲜明。3.语言描写生动传神。www-2-1-cnjy-com
【知识与能力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过程与方法目标】
积累文中的优美语句,联系课文展开丰富的想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了解古典名著《西游记》,体会白骨精的诡计多端。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通过语言文字的品读,领悟白骨精的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
通过语言文字的品读,领悟白骨精贪婪、狡诈、诡计多端的性格特点。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课前查阅有关作者、有关西游记的资料;
3.学生熟读课文,会生字,能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聊一聊古典四大名著。
(课前学生背诵古诗后导入)
过渡:朗朗书声,琅琅乾坤。中国文学的历史河流中,不仅有唐诗、宋词、元曲,还有明清小说。于是,就有了中国古典四大名著。说来听听,你知道是哪几部吗?
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
2.今天我们所学的《三打白骨精》选自《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在赏读故事的同时,感受作者笔下的个性鲜明的人物,感受作者精妙准确的语言。2·1·c·n·j·y
二、初读课文
1.说一说小说六要素。
默读课文《三打白骨精》,找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时间 去西天取经路上的一天
地点 一座高山中
人物 白骨精、唐僧师徒四人
起因 白骨精要吃唐僧肉
经过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结果 白骨精被打死地点 一座高山中
2.理清文章层次。
第一部分(1)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
第二部分(2-7)交待悟空三打白骨精的起因、经过、结果。
3.指名分段读课文。
三、具体感悟,突出重点语段。
1.聊故事的环境。
(1)又读了一遍课文,我相信这次对课文的理解肯定不一样,让我们继续走进文本,首先我们来看看这篇文章的环境描写。21·cn·jy·com
(2)指读“一天,唐僧师徒四人来到一座高山前,只见山势险峻,峰岩重叠。”
你读出了什么?
(3)再读原著里的这段话,你又有什么感受?
出示:“唐僧师徒四人来到一座高山前,看不尽峰岩重叠,涧壑湾环,虎狼成阵走,麂鹿作群行。无数獐豝钻簇簇,满山狐兔聚丛丛。千尺大蟒,万丈长蛇。大蟒喷愁雾,长蛇吐怪风……万古常含元气老,千峰巍列日光寒!”21cnjy.com
2.自由练读。
3.指读,谈感悟。
预设:
生1:不仅山高,而且仿佛看到“虎狼成阵、千尺大蟒,万丈长蛇”真吓人。比课文的环境恐怖多了!
生2:这地方令人毛骨悚然。你想啊,这样的环境,能生出什么好东西,什么大蟒长舌,没准白骨精就是它们的领导呢!【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过渡:常言说,“山高必有怪,岭峻定生精”。这穷山恶水的环境中,必定有可恶的妖精。这样的环境描写,真妙呀,它预示着惊险的故事情节即将发生。让我们带着你的理解再次读好它。2-1-c-n-j-y
小结: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小说里的环境描写一般都是为了渲染营造某种气氛,为后面内容的学习做铺垫,感染读者,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在以后的习作中我们也可以适当的用一些环境描写,丰富文章的内容。【来源:21cnj*y.co*m】
四、指导写字
1.指导学生写好“妖、斋、蛤、咒、瞒”五个字;
2.描红。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本课词语;
2.指名朗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
1.聊“一变”。
(1)有情节就有故事的发展,咱得先从故事的起因聊起。谁来说说起因是什么?
(2)白骨精想吃唐僧肉,看看文章中怎么说的?读给我们听听。
指读“白骨精不胜欢喜,自言自语道:‘造化!造化!都说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今天机会来了!’”
(3)妖精可是“自言自语”地说,那是怎样说?
(4)再看她是怎么自言自语的?
生:白骨精是“不胜欢喜”地自言自语的。(指名读)
(5)过渡:这妖精,都高兴的找不着北了。说时迟,那时快。施展妖术,变成了—村姑。
出示:“它正要上前,见唐僧身边有猪八戒和沙僧保护,就摇身变作美貌的村姑,拎了一罐斋饭,径直走到唐僧面前,说是特地来请他们用斋的。”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6)用文中的一个词概括,是什么样的村姑呢?(美貌。)
出示图片:形容美貌的词语我们积累的多了去了,你能用上几个来说一说吗?
(7)看看原著中描写的吧——
出示:月貌如花的女儿,说不尽那眉清目秀,齿白唇红,柳眉积翠黛,杏眼闪银星,体似燕藏柳……
默读:
《西游记》最著名的版本李卓吾批评本,在妖精第一次变少女(故意重音强调)的文字描写后,批了一个字。你们猜,是哪个字?(妙)www.21-cn-jy.com
咱们看看白骨精变化后的长相,妙在哪?
(学生用原著中对村姑美貌的描写,替换课文中的“美貌”,再读)
(8)白骨精变得如此美,说得如此动听,用意是?(指生回答),她施了一招“美人计”。
[设计意图]:利用李卓吾点评的一个“妙”字做文章,让学生体会白骨精的别有用心,学生通过对比阅读,体会到白骨精所变的村姑再美,也掩饰不了她丑恶的用心。
小结:真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原来美貌的外表下藏着不可告人的,不可言说的丑恶的内心。真是居心险恶啊。21教育网
默读:
5——7自然段,用“ ”划出白骨精的“二变”和“三变”,看看妖精的二变、三变(板书:变)又妙在哪里。21*cnjy*com
2.聊“二变”“三变”。
随机教学“二变”“三变”
(1)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山坡上闪出一个年满八旬的老妇人,手拄着弯头竹杖,一步一声地哭着走来。”
(2)说说这一变妙在哪?
指导朗读:你可别忘了,那可是八旬老妇人,走一步,哭一声,走一步,哭一声。该怎么读?(学生再读,强调“八旬”读“一步一声”时,拆开读“一步”抽泣一下,“一声”抽泣一下。)【版权所有:21教育】
看着样子,听着哭声,真够可怜的。然而你同情吗?
抓住“闪”字,体会白骨精来得迅速,这动作与八旬老人不相衬,分明就是妖精变的!变成这副模样用的是“苦肉计”,想让唐僧觉得它可怜。21·世纪*教育网
3.交流第三“变”。
(1)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白骨精不甘心就这样让唐僧走了,又变成一个白发老公公,假装来找他的妻子和女儿。“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2)是啊,这回又变成白发老公公。原著中有这么关键的一句,读读,看看妖精这一变,又妙在哪儿?
指读:“手拄龙头拐,身穿鹤氅轻。数珠掐在手,口诵南无经。”
三、总结人物形象
孙悟空:机智勇敢,自信,果断 坚定不移 ,忠心,嫉恶如仇 善于识别妖魔诡计
白骨精:阴险,狡诈,贪婪,狡猾,诡计多端
唐僧:不能识别妖魔鬼怪,心地善良
四、小结
今天,我们带着思考读故事,不仅看出妖精每一次变化的精明,也看出几次的先后顺序的精心策划。我看,这哪是变,分明是骗!所以,三变就是三骗!这妖怪的的确确成“精”了(点题)。你说,这样“无心向善”的妖精该不该打?【出处:21教育名师】
五、作业延伸
通过读课文中的句子,很好地体会文中人物的特点。其实我们除了阅读,还想一想他们的内心活动,猜一猜他们当时是怎么想的,选择一个你最感兴趣的人物,把他们的内心活动写下来。21*cnjy*com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