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夹竹桃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9.夹竹桃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4-09 23:32: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夹竹桃》
《夹竹桃》是国标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的一篇讲读课文,以淳朴恬淡的语言、比衬的手法,描绘了在万紫千红的花季里夹竹桃的可贵韧性和花影的有趣动人,全文流淌着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6 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过程与方法目标】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作者为什么爱上了夹竹桃。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悟夹竹桃的可贵韧性和奇幻动人,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感悟夹竹桃的可贵韧性和奇幻动人,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文本对比、映衬手法的作用,从中感悟夹竹桃可贵的韧性。
查找季羡林的相关资料,夹竹桃图片和实物,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今天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种很美丽的植物,请看大屏幕。仔细观察这种植物的叶和花,看哪位细心的同学能有所发现。
叶子像竹子的叶子。板:竹;花像桃花,(板书:桃)
人们根据它叶和花的特征,给它取了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夹竹桃。(板书:夹)
强调“夹”的读音是“jiā”
2、交流课前查阅的夹竹桃的资料。
3、我国当代著名语言学家季羡林先生对夹竹桃情有独钟,他为这美丽而高雅的夹竹桃写下了这篇美文。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着当代语言学家季羡林先生,一同走进他家的夹竹桃世界吧!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l)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2)划出生字新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2、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1)出示生字新词。
榆叶梅 熏透 凄清 荇藻 飞蛾 微风乍起
(2)指读、正音后齐读。
(3)说说生字新词的意思。
3、指名读课文、正音。 “参差”——“cen ci”
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默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大意。
2、在作者眼中,夹竹桃是怎样的花?用文中的一句话告诉老师,是什么原因令作者爱上夹竹桃?
3、交流以上问题。
四、指导写字
1、观察生字表,注意每个生字的笔画与结构。
2、重点指导“藻”,“藻”中间的三个“口”摆放要均匀,要写的紧凑。
3、钢笔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板书课题后,组织学生回顾课文内容,并用一个词说说自己读了这篇课文后的感受。
二、总览全文,引出话题
1、找出文中强烈表达作者对夹竹桃情感的一句话。
“这样的韧性,又能这样的引起我许多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
2、出示并组织读该句。
3、用心读课文,想想课文哪些地方道出了夹竹桃的韧性和能给人许多的幻想。划出相应的句子,在最让你的内心很不平静的语句旁,写上一两句自己的感受。
三、抓住重点,感悟妙处
组织交流时,先给学生充分说的机会。当学生交流到相关内容的时候,适时点拨读悟。
从 “万紫千红,花开花落”感悟“花期之长,韧性可贵”。
1、学生自读第四自然段,圈划出表现夹竹桃可贵韧性的词句,对所找句子作小组交流。
2、要求学生结合所找句子,仔细读读第三自然段,想想:夹竹桃与这一段中所描写的十四种花有什么不同?点拨学生结合自读收获交流所感受到的夹竹桃的可贵韧性:
(1)不张扬: “悄悄的”、“一声不响”等词语,对比“花团锦簇”、“满院生辉”、“怒放”。
(2)顽强旺盛的生命力: “一嘟噜”、“又一嘟噜”等词句体会夹竹桃顽强旺盛的生命力。
(3)抓住“无不”、“无……不……” 点拨学生体味这种双重否定的表达方式,所传达的正是作者对夹竹桃花期长、特别能坚持的由衷赞誉,并组织学生结合文本语言,对“无不”、“无……不……”这两种表达方式进行训练。
3、指导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体会夹竹桃的可贵韧性。
4、小结夹竹桃的可贵韧性,点拨学生理解第三自然段虽不在直接写夹竹桃,却对衬了夹竹桃的可贵韧性,并感受这种对比衬托在文中的的作用。
从“叶影花影,神奇幻化”, 感悟“参差迷离,充满幻想”。
1、学生自读第五自然段,圈画描写月下夹竹桃的句子,看看月下夹竹桃能引发怎样的幻想。
2、要求学生结合所找句子,仔细读读第五自然段,想想:月下夹竹桃为什么能引起“我”许多的幻想?
(1)读悟月下引发幻想的特定情景。
抓住“参差”、“迷离”点拨学生感受月下夹竹桃花叶投影的错落有致和扑簌迷离,感受这种特定情景弥漫出的幻化不定,正是文中作者说“我最喜欢月下的夹竹桃”的原因。
(2)解读神奇幻想。
(1)点拨学生关注这段写幻想的句子,其内容的展开都是启动了丰富的合理想象,这是将事物写具体的一个重要方法。
(2)指导学生感受这段话中排比的运用,以磅礴的语言气势,渲染了月下夹竹桃花叶影子扑簌迷离,幻化不定的神奇境界。并要求读出这种幻化无穷的气势。
(3)仿照课文描写幻想的句子,再写一两句话描述月下夹竹桃的花影迷离,充满幻想。
3、指导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五自然段,并尝试背诵。
四、回归整体,感悟赞美
1、吟咏对比,深化主题。
“这样的韧性,又能这样的引起我许多的幻想,我爱上夹竹桃”,如此鲜明地揭示了夹竹桃的可贵之处,从而自然体会到季老先生对夹竹桃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回顾课文第一自然段 “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是对我说来,它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进一步提升夹竹桃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2、回归文题,升华情感。
引领学生关注文题,结合对文本的再次总览,领会作者不仅仅在向我们介绍一种植物,更是因有感于夹竹桃的可贵妙处而在传达自己的特定情感,从而使学生对夹竹桃的韧性和神奇有个心灵内化的过程,文本情感也能得以升华。
五、课堂延伸,拓展阅读
1、总结并补充:
季羡林先生一生学贯中西,他的文章如《夹竹桃》,质朴而不失典雅,被人称为“学界泰斗”。季羡林先生的一生,是孜孜不倦的一生, 1935年10月,季羡林到德国哥廷根大学留学期间说:“我梦想,……我能读一点书,读点古代有过光荣而这光荣将永远不会消灭的文字。我不知道我能不能捉住这个梦。”
2、布置课外阅读季羡林先生的散文集《二月兰》。
六、板书设计
花色 奇妙有趣
夹竹桃 花期 韧性可贵
花影 参差迷离
          
略。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