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与平衡课时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代谢与平衡课时练习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3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0-04-14 10:1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年级上科学第四章课堂练习
第1节 动物的食物与摄食
1.下列营养物质中,在生物体完成生命活动时,作为主要能源物质的是( )
A.葡萄糖 B.蛋白质 C.脂肪 D.维生素
2.(03长沙市)构成人体细胞结构的基本物质主要是( )
A.糖类 B.蛋白质 C.脂类 D维生素
3.(04济南市)下列有关人体内水分作用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①构成细胞的主要成份 ②占体重的10%~20% ③与体内物质的运输有关④各项生理活动离不开水⑤作用仅次于糖类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⑤
4.某人经常牙龈出血,他应多吃下列哪种食物最好( )
A牛奶、豆浆 B.鱼和瘦肉 C新鲜水果和蔬菜 D.鸡蛋、牛奶
5.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患夜盲症,是由于缺乏( );患坏血病,是由于缺乏( );患神经炎、脚气病,是由于缺乏( );患佝偻病、骨质疏松症,是由于缺乏( )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含钙的无机盐
6.(04衡阳市)患地方性甲状腺肿的原因是食物中缺乏( )
A.含磷的无机盐 B.含钙的无机盐 C.蛋白质 D.含碘的无机盐
7.(04成都市)为了促进小孩骨骼的正常生长发育,应给儿童补充( )
A.含钙无机盐丰富的食物 B.含维生素D丰富的食物
C.含钙无机盐和含磷无机盐丰富的食物
D.含钙、磷无机盐以及维生素D丰富的食物
8.一般情况下在人体内主要作为备用能源物质贮存的是( )
A.维生素 B.蛋白质 C.糖类 D.脂肪
9.下列哪组食物中含碘的无机盐最丰富( )
A.米饭和面包 B.水果和蔬菜 C.海带和紫菜 D.牛肉和牛奶
10.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又不为人体提供能量的营养物质是
( )
A蛋白质 B.水 C.维生素 D.糖类
11.医生在治疗病人炎症时,在首选青霉素等抗生素类药物的同时,还常辅加下列物质( )
A.维生素A、维生素B1 B.维生素C、维生素B1
C.维生素A、维生素D D.维生素C、维生素D
12.人患有龋齿,在受冷、热、酸、甜刺激后,会出现酸痛感觉,这时龋洞已发展到( )
A牙釉质 B.牙骨质 C.牙本质 D.牙髓
13.电视剧“大染坊"中有一个天天吃白面的师傅,这人时间长了易患( )
A坏血病 B.脚气病 C.夜盲症 D.佝偻病
14.人体内维生素的来源有( )
①食物 ②肠内细菌合成 ③胡萝卜素在体内转变而成 ④表皮内的胆固醇经日光照射后转变成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5.在一条远洋海轮上,因新鲜蔬菜不足,多数海员出现了牙龈出血现象,这是因为膳食中缺乏( )
A维生素B B.维生素C C.维生素D D.维生素A
16.长期服用某些抗生素,一般不会影响人消化功能,但可导致( )
A.对糖类吸收的减少 B.对脂肪吸收的减少
C.对氨基酸吸收的减少 D.对维生素吸收的减少
17.人体缺乏某种维生素容易患牙龈血管出血病,这种维生素在下列哪二项中最多( )
A.猪肝 B.谷物 C.橘子、菠萝 D.蛋黄
18.和人体缺乏某种维生素无关的病是( )
A.脚气 B.夜盲症 C.坏血病 D.脚气病
19.喜食蔬菜而不食肝脏、鱼肝油等动物性食物的人,不一定患夜盲症,原因是蔬菜含有( )
A.胡萝卜素 B.维生素A C.维生素B D.维生素C
20.下列食物中既可预防夜盲症,又可预防佝偻病的是( )
A.新鲜蔬菜 B.胡萝卜 C.动物肝脏 D.豆制品
21.人体生长发育及受损伤细胞的修复和组织更新离不开( )
A.蛋白质 B.糖类 C.脂肪 D.维生素
22.能促进小肠对钙、磷的吸收和利用,促进骨正常钙化的维生素是( )
A.维生素A B.维生素D C.维生素B1 D.维生素C
23.下列含维生素A的食物是( )
A.黄色玉米 B.糙米 C.肝脏 D.水果
24.有的婴儿,吃了许多钙片,仍然患佝偻病,主要原因是缺乏( )
A.维生素A B.维生素D C.蛋白质 D.维生素B1
25.一男子在某一段时间内可消耗1379千焦热量,他已吃了10克脂肪性食物和10克蛋白质,其余的完全由糖供应,那么他还应该食用多少克糖( )
A.40克 B.50克 C.60克 D.55克
26.蚊子的口器是( )
A.刺吸式口器 B.咀嚼式口器 C.嚼吸式口器 D.虹吸式口器
27.下列动物中能用触手帮助取食的是( )
A.水螅 B.蝗虫 C.青蛙 D.蛾子
28.昆虫的口器类型多样,请选出下列正确的组合( )
A.蝉(刺吸式)、蝶(舐吸式)、蜜蜂(嚼吸式)、天牛(咀嚼式)
B.蚊(刺吸式)、蝽(虹吸式)、蝇(舐吸式)、蚁(咀嚼式)
C胡蜂(刺吸式)、金色甲(咀嚼式)、蝗(嚼吸式)、蜻蜓(虹吸式)
D.蝽(刺吸式)、蛾(虹吸式)、蟑螂(咀嚼式)、蜜蜂(嚼吸式)
29.请写出图中五种口器的名称和代表动物。
A __________________ ( ) B____________________ ( )
C___________________ ( ) D____________________( )
E___________________ ( )
30.图4-2为牙齿结构图,据图回答:
(1)写出图中各部分名称:
一是_______;二是________;三是________。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 。
(2)构成牙齿的主要物质是__________。
(3)龋齿患者感到疼痛是病菌侵入_________引起。
(4)牙齿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撕裂__________食物,并辅助发音。
第2节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1.在小烧杯中倒入一定量植物油,加入配制的消化液,充分振荡,并置于37~℃的温水中。1小时后,植物油不见了。请分析所配制的消化液中,最合理的一组是( )
A.唾液、胆汁、胃液 B.胆汁、肠液、胰液
C.胃液、肠液、唾液 D.胰液、肠液、唾液
2.李岩同学很喜欢在课外自己动手做生物小实验。有一天看见妈妈买了新鲜的猪小肠,便切下了4厘米,做了“课外探究观察猪的小肠绒毛”实验。如果换上你,应如何操作( )
A.将4厘米长的小肠段横剖开,放在生理盐水中观察
B.将4厘米长的小肠段纵剖开,放在生理盐水中观察
C.将4厘米长的小肠段横剖开,放在清水中观察
D.将4厘米长的小肠段纵剖开,放在清水中观察
3.下列哪种消化液中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
A.唾液 B.胃液 C.胆汁 D.胰液
4.位于消化道外的消化腺有( )
①唾液腺。②胃腺 ③肠腺 ④肝脏 ⑤胰腺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②③
5.淀粉的消化是从下列哪个器官开始的( )
A.口腔 B.胃 C.小肠 D.大肠
6.(05贵阳)观察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水浴温度37~℃这是因为3 7~℃是( )
A.接近人体内温度,酶的消化能力最强
B.接近室温,容易保持恒定
C.随意温度,无特殊意义
D.各种生物体的酶维持活性的最适宜温度
7.消化系统由什么组成 ( )
A.口腔、胃、肠和肛门 B.消化道
C.口腔、胃和消化腺 D.消化道和消化腺
8.04南宁)消化系统中不与食物直接接触的消化器官有( )
A.胃 B.咽 C。小肠 D.肝脏
9.下列消化液中,不含消化蛋白质的酶的是( )
A.胃液 B.唾液 C.肠液 D.胰液
10.下列各组营养物质,不需经过消化就可以直接吸收的是( )
A.淀粉、脂肪、蛋白质 B.水、蛋白质、葡萄糖
C.水、无机盐、维生素 D.脂肪、甘油、葡萄糖
11.(04益阳市)对脂肪进行消化的消化液是( ) 、
A.胰液、肠液和胆汁 B.唾液和胰液
C.胰液和胃液 D.胃液和肠液
12.(04岳阳)淀粉在消化道内最终被消化成( )
A.氨基酸 B.葡萄糖 C.麦芽糖 D.无机盐
13.下列结构与小肠的消化功能有关的主要是( )
A.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 B.皱襞表面有许多小肠绒毛
C.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
D.小肠壁内有许多肠腺,能分泌消化液
14.只有吸收功能,而没有消化功能的结构是(、 )
A.口腔 B.胃 C.小肠 D.大肠
15.下列有关对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专一性 B.高效性
C稳定性 D.受温度和酸碱度的影响
16.图4—5甲、乙、丙是三种等量食物进入消化道后,该食物量与时间的关系。据图分析甲、乙、丙三者依次为( )
A.蛋白质、脂肪、淀粉 B.脂肪、淀粉、蛋白质
C.淀粉、蛋白质、脂肪 D.蛋白质、淀粉、脂肪
17.吸收是指消化后的营养物质被吸收后进人( )
A.循环系统 B.呼吸系统 C.运动系统 D.消化系统
18.我们在吃鱼时,不小心将鱼骨吞咽下去,则鱼骨在胃内的变化是( )
A.彻底分解 B.变软,并且部分蛋白质开始分解
C.只有部分蛋白质分解,除此无变化
D.全部蛋白质得到分解
19.下列关于淀粉的消化,叙述正确的是( )
A.胃液也能消化淀粉
B.唾液之所以能消化淀粉是因为唾液中含淀粉酶
C.淀粉只能在口腔中被消化
D.胰液和肠液中不含消化淀粉的淀粉酶
20.下列物质中,全都能够被消化道吸收的一组是( )
A.淀粉、蛋白质和脂肪 B.淀粉、多肽和麦芽糖
C.葡萄糖、氨基酸和脂肪酸 D.麦芽糖、氨基酸和脂肪酸
21.人在生病发烧时吃饭无味,是因为( )
A.体温过高影响消化酶的功能 B.味觉消失
C.食物过于清淡 D.以上答案都不对
22.下列消化液中同时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的是( ) A.肠液和胃液 B.唾液和肠液 C.唾液和胰液 D.肠液和胰液
23.胃、小肠和大肠都能吸收的物质是( )
A.葡萄糖 B.无机盐
C.水 D.维生素
24.图4—6是消化系统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只属于消化道结构的是
(2)消化道中最长的结构是[ ] ,它盘曲在 里。
(3)消化道中只有消化而基本无吸收功能的是[ ] ______
有吸收而无消化功能的是[ ]_____,既有消化又有吸收功能的是[ ]______和 [ ]_____
(4)淀粉的消化是从[ ]______开始的,蛋白质的消化是从[ ]________开始的,脂肪的消化是从[ ]________开始的.
第三节 体内物质的运输
一.选择题
1.血浆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
A 蛋白质 B 无机盐 C 葡萄糖 D 水
2.在下列细胞中,具有细胞核的是( )
A 红细胞和白细胞 B 血小板
C 白细胞和血小板 D 白细胞
3.血细胞有一定的寿命,原有的血细胞不断地衰老死亡,又有新的血细胞产生。新的血细胞是由( )
A 已有的血细胞分裂产生 B 红骨髓产生
C 血管内壁上皮细胞的分化产生 D 心脏产生
4.人的心脏分为四个腔,其中与肺动脉相连通的是( )
A 左心房 B 左心室 C 右心房 D 右心室
5.下列动物中,血液循环途径与人类基本相同的是( )
A 家兔 B 鲫鱼 C 鳖 D 蝮蛇
6.某人因急性肠胃炎,需在上臂静脉处滴注生理盐水和抗生素,那么抗生素在抵达肠胃的过程中,需通过心脏的( )
A 两个心房 B 两个心室
C 一心房和一心室 D 所有心房和心室
7.静脉血与动脉血相比,静脉血( )
A 含废物多 B 含二氧化碳多
C 不含氧气 D 在静脉中
8.观察心脏内部结构时,看到心脏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放,保证血液流动的方向是( )
A 心房→心室→静脉 B 心房→心室→动脉
C 心室→心房→动脉 D 静脉→心室→心房
9.血液的组成成分是( )
A 血浆和血细胞 B 血浆和白细胞
C 血浆和红细胞 D 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10.血液在结构层次上是( )
A 细胞 B 组织 C 器官 D 系统、
11.在人体抽取的血液中,加入柠檬酸钠的作用是( )
A 使血细胞和血浆分层 B 防止血浆凝固
C 加速血液凝固 D 破坏血细胞
12.血液中具有运输氧功能的物质是( )
A 红细胞 B 血浆蛋白 C 血红蛋白 D 氧合血红蛋白
13.下列血管中血压最高的是( )
A 肺动脉 B 肺静脉 C 主动脉 D 下腔静脉
14.桡动脉的脉搏是由于( )
A 心脏振动直接引起的 B 心脏射出的血液冲到这里引起的
C 主动脉的搏动沿着动脉壁传来的 D 桡动脉的血压造成的
15.如果某人测出他收缩压是14千帕,这说明他的收缩压( )
A 高于大气压14千帕 B 低于大气压14千帕
C 绝对值为14千帕 D 与舒张压之差是14千帕
16.下列不是血液的防御保护功能的是( )
A 血浆将药物运输到全身起治疗作用
B 某些白细胞吞噬病原体和坏死的组织
C 某些血浆球蛋白具有抗病作用
D 伤口处凝血反应是为了防止病原体的侵入
17.在病人上臂抽血、滴注生理盐水,选用的血管依次是( )
A 动脉、动脉 B 动脉、静脉
C 静脉、动脉 D 静脉、静脉
18.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的功能,主要决定于它具有( )
A 在含氧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的特性
B 在含氧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的特性
C 在含氧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的特性
D 在含氧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的特性
19.医生“切脉”和量血压处分别是( )
A 桡动脉、肱动脉 B 尺动脉、肱动脉
C 尺动脉、桡动脉 D 桡动脉、肱二头肌
20.医学上判断贫血的依据是少于正常值的( )
A 血液的量 B 红细胞数量或血红蛋白含量
C 血细胞的数量 D 血浆的量
二.填空简答题
1.血液是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的。血浆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_,形体最大的是___________,形体最小的是__________。红细胞主要的功能是___________,这是因为在红细胞的____________中有血红蛋白,而它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性。
2.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低于一定量时,就会出现精神不振、脸色苍白、头晕等贫血症状。贫血症状出现的原因是血液____________的能力大大降低了。
3.某成年男子去医院作常规血液检查,结果如下:
A 血红蛋白是0.11克/毫升
B 红细胞数是500万个/立方毫米
C 白细胞数量是20000个/立方毫米
D 血小板计数是26万个/立方毫米
根据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检查数据中,不正常的是_________。(2)此人可能患了何种疾病?________________
4.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人患心血管疾病也比
以前增多了。为了提高生活质量,延长人的寿命,掌握心血管健康活动的常识就显得十分重要。心脏在人的一生中之所以能够不停地跳动而不疲倦,其原因之一在于它的活动具有节律性。右图是心脏每跳动一次,心房和心室的舒张、收缩时间的情况:
(1)从上图分析,心脏在人的一生中不停地跳动,这什么不会疲倦?
(2)如果有人心率为75次/min,每搏的输出量为70ml,则每分钟输出量为_________ml,一般情况下,长跑运动员与正常人相比,心率较慢,但_____________较多,所以能满足运动员的供血。
(3)如果有人心率为75次/min,则心脏每跳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__________,心房和心室共同处于_______期,所占时间约为__________。
5.人体大量失血时,会头晕。这是由于大量失血,使血液中的_______________大量减少,血液的________能力降低造成脑部_________不足的缘故。
6.下表是某人的血液常规检验单,请根据表格提供的信息填空:
项目 正常范围参考值 单位 结果 项目 正常范围参考值 单位 结果
红细胞 3.5—5 ×1012/L 2.8 血小板 100—300 ×109/L 220.0
血红蛋白 110—150 g/L 90 淋巴细胞 0.7—4 ×109/L 2.5
白细胞 3.5—10 ×109/L 6.5 血型 ———— B型
由该报告单可以判断此人可能患有___________(填病症名);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节 能量的获得
一.选择题
1.徒手登山运动员,当他在海拔4000米以上继续攀登时,尽管经过充足的休息后再爬,但越往上,越感到乏力,其主要原因是( )
A 组织细胞内氧气含量降低 B 血液中二氧化碳增多
C 呼吸越来越急促 D 山地更加陡峭
2.把鲜奶制成酸奶,所含能量及其营养价值的说法,下列依次哪种答案合理( )
A.增加、提高 B.减少、提高 C.减少、降低 D.增加、降低
3.如果一定质量的黄豆全部萌发生成黄豆芽,黄豆芽中的有机物总量、有机物种类分别比黄豆中的( )
A.多、多 B.少、多 C.多、少 D.少、少
4.运动员在进行不同项目运动时,机体供能方式不同。对三种运动项目的机体总需氧量、实际摄入氧量和血液中乳酸增加量进行测定,结果如下:
运动项目 总需氧量(升) 实际摄入氧量(升) 血液乳酸增加量
马拉松跑 600 589 略有增加
400米跑 16 2 显著增加
100米跑 80 未见增加 显著增加
根据以上资料分析马拉松跑、400米跑、100米跑运动过程中机体的主要供能方式分别是( )
A.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磷酸肌酸分解
B.无氧呼吸、有氧呼吸、磷酸肌酸分解
C.有氧呼吸、无氧呼吸、无氧呼吸
D.有氧呼吸、磷酸肌酸分解、无氧呼吸
5.进入西藏的浙江援藏干部,对高原缺氧的环境所产生的生理性反应是( )
①造血功能增强,红细胞数目增多 ②呼吸频率加快 ③细胞大多以无氧呼吸获得能量 ④心率加快
A.①③ B.①② C. ②③ D.②④
6.把小白鼠和青蛙从25℃的室温中移至5℃的环境中,这两种动物的需氧量会发生什么变化( )
A.两种动物的耗氧量都减少 B.两种动物的耗氧量都增加
C.青蛙耗氧量减少,小白鼠耗氧量增加
D.青蛙耗氧量增加,小白鼠耗氧量减少
7.两个大小差别较大的容器里,分别盛等量的含有乳酸菌的鲜奶,然后封口贮存,结果是( )
A.大容器中的牛奶先变酸 B.小容器中的牛奶先变酸
C.同时变酸 D.都不变酸
8.下面是某人在安静状态和运动状态时各器官的血流量比较表,根据此表内容,表示运动状态的是(注:冠状动脉是供给心肌营养的血管) ( )
器官 血流量/ml·min-1
A状态 B状态
腹腔器官 600 1400
肾脏 600 1100
冠状动脉 750 250
骨骼肌 12500 1200
皮肤 1950 500
A.A状态 B.B状态
C.A、B状态都是 D.A、B状态都不是
9.右图能够说明运动员在短跑过程中和跑步结束后血液中乳酸浓度变化的是( )
A 曲线a B 曲线b
C 曲线c D 曲线d
10.右图表示两类动物的耗氧量与环境温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是恒温动物 B 乙是恒温动物
C 甲是变温动物 D 乙是变温动物
二.填空简答题
1.现在有两只活的蝗虫,将甲蝗虫的头部浸没在水中,其中胸腹部露出水面,将乙蝗虫的胸腹部浸没在水中,头部露出水面,请问两只蝗虫中哪只先死亡?为什么?
2.在水中,鱼口为什么不停地开闭?
3.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有哪些异同?
4.能否将无氧呼吸作为能量获得的主要途径?为什么?
5.从事体力劳动的人为什么食量要大一些?
6.有人希望通过锻炼来减肥,他坚持将质量为15千克的物体反复举高超过自己的头顶(假设与地面的垂直高度为2米),问他要坚持举多少次才能消耗0.5千克脂肪?(假设所需能量全由脂肪提供,肌肉效率为25%,即100份化学能有25份转化为机械能)
第五节 体内物质动态平衡 (1)
1.人体内的肾单位约有( )
A.200多万个 B.100多万个 C.50多万个 D.20多万个
2.为使体内的废物及时随尿排出,应该( )
A.多参加体育锻炼 B.多喝开水 C.及时排尿 D.定时排尿
3.肾单位包括( )
A.肾小球、肾小管 B.肾小囊、肾小管
C.肾小球、肾小囊 D.肾小体、肾小管
4.在肾单位里形成的尿是流经下列的哪个途径排出体外的( )
A.尿道→输尿管→肾盂→膀胱 B.输尿管→肾盂→膀胱→尿道
C.膀胱→肾盂→输尿管→尿道 D.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
5.肾动脉与肾静脉中的血液成分相比较,肾静脉的血液中( )
A.氧少、代谢产物少 B.氧少,代谢产物多
C.氧多,代谢产物少 D.氧多,代谢产物多
6.某人的尿液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其病变的部位最可能在( )
A.肾小管 B.肾盂 C.肾小球 D.膀胱
7.与新陈代谢直接有关的系统是( )
A.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
B.消化、呼吸、循环、神经系统
C.呼吸、循环、神经、内分泌系统
D.运动、循环、神经、内分泌系统
8.下列哪一项包括了其他三项( )
A.贮存能量 B.释放能量 C.新陈代谢 D.同化作用
9.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出是间歇的,这是因为( )
A.肾小球的过滤作用是间断的 B.肾小管有重吸收作用
C.膀胱有暂时贮尿功能 D.输尿管有收缩作用
10.人体排尿的意义在于( )
A.调节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含量 B.排除废物
C.维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 D.包括以上三项
11.肾小球内流动的液体是( )
A.静脉血 B.动脉血 C.原尿 D.尿
12.人体中,下列哪一种血管内流动着含尿素最少的缺氧血 ( )
A.上腔静脉 B.肾静脉 C.肺静脉 D.下腔静脉
13.原尿的成分是( )
A.水、无机盐、大分子蛋白质
B.水、尿素、大分子蛋白质、无机盐
C.水、葡萄糖、无机盐 D.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
14.血液流经肾脏后,总量一定发生减少的是( )
①水②无机盐③蛋白质④葡萄糖⑤血细胞⑥尿素 ⑦氧气
⑧二氧化碳
A.①②③⑥⑦ B.①②⑥⑦ C.只有⑥ D.①②⑥⑧
15.若用药物将肾小管麻痹,则尿液中将会出现( )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葡萄糖 D.大分子蛋白质
16.流经肾单位后的血液,由动脉血转变成静脉血是在( )
A.肾小管 B.出球小动脉
C肾小球处的毛细血管 D.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
17.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肾小球 B.肾小囊 C.肾小管 D.肾单位
18.出入肾小球的血管( )
A均为小动脉 B.入球为小动脉,出球为小静脉
C.均为小静脉 D.出球为小动脉,入球为小静脉
19.图4—1 3是新陈代谢过程示意图,小方框表示人体内的各类物质,分析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1)食物经过a_____和b______之后进入人体合成为人体内的有机
物,并且贮存了_________,以上这一过程叫做_______作用。
(2)人体的有机物不断地进行C_______,产生了A______和B______
等废物,并释放出C________。A、B等废物必须经d______排出体外,而C可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这一过程叫________。
20.图4—14是人体肾单位结构示意图l请据图回答:([ ]内编号,“____"上填文字)
(1)写出下列所示号码的结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④______,⑤_______。
(2)在尿的生成过程中,滤过作用发生在[ ],滤过的液体进入[ ],叫做______。重吸收作用发生在[ ],回收入血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
(3)肾脏两次形成毛细血管,第一次在______,
第二次在______________。
(4)血液流经肾脏后,血液中以下成分的含量变化是:氧气______;二氧化碳______;尿素______。
(5)肾小球肾炎是由于 [ ],发生病变.尿中出现____________。
(6)④中流动的是_________,④与①相比,液体中含氮废物和养料含量都___________。
第5节 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 (2)
一、选择题
1.食物中的糖类经过消化分解为可吸收的物质是( )。
A.血糖 B.淀粉 C.葡萄糖 D.麦芽糖
2.北京填鸭在肥育期要填饲过量的糖类饲料,减少运动,从而使鸭在短期内变成肥鸭,这说明( )。
A.脂肪可转变为糖类 B.糖类可转变为脂肪
C.糖类可转变为某些氨基酸 D.葡萄糖被氧化分解
3.人体长期饥饿或肝功能减退的情况下,会出现低血糖早期症状。这时要恢复正常必须采取的措施是( )。
A.休息一下 B.喝一杯牛奶
C.静脉输入葡萄糖溶液 D.吃一些含脂肪较多的食物
4.糖类代谢的最终产物有( )。
A.葡萄糖 B.C02和水 C.氨基酸 D.C02、水和尿素
5.动物在饥饿状态下,组织内首先可能降低含量的物质是( )。
A.糖元 B.氨基酸 C.血糖 D.脂肪
6.血液流经肾脏后发生的变化是( )。
A.养料增加 B.氧气增加 C.废物减少 D.废物增加
7.“今天的你和昨天的你不一样”,从生理角度看,下列说法符合题目要求的是( )。
A.性状发生改变 B.性格发生改变
C.遗传物质改变 D.细胞内化合物改变
8.生物体通过新陈代谢不断进行自我更新,主要指( )。
A.生物个体的不断更新 B.细胞成分的不断更新
C.生物种族的不断更新 D.细胞个体的不断更新
9.下列哪项不是蛋白质在人体内的生理功能( )。
A.细胞成分的更新物质 B.酶的主要成分
C.组织修复的原料 D.能量的主要来源
1O.当尿中发现蛋白质和血细胞时,泌尿系统发生病变的部位最可能是( )。
A.肾小管 B.肾小球 C.肾动脉 D.输尿管
11.科学家对生活在澳大利亚沙漠中的一种大袋鼠进行观察,下面是观察得到的资料和数据:
①在一年的不同季节里,捕捉大袋鼠并检测其体内组织的含水量,结果都稳定在65%左右②在干燥的环境中饲养大袋鼠,并以干燥的麦子喂养,检查其体内组织的含水量,结果仍显示为65%。③检测大袋鼠的尿,发现它尿中的尿素和盐的含量都很高,其中尿素是人的4倍,盐是人的2倍左右。
根据上述资料和数据得出的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大袋鼠排出的尿液中,尿素的质量分数等于盐。
B.摄人同样多的水分时,大袋鼠比人能排出更多的尿素和盐。
C.大袋鼠产生这种浓缩的尿液,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
D.如果给大袋鼠喂食含水量高的饲料,则其尿液中盐和尿素的质量分数将减小。
二、填空题
1.每个肾脏由l OO多万个______组成。每个______包括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三个部分, 和_____组成肾小体。
2.尿液与血浆在成分上的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
3.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有三种途径:一部分水和少量无机盐、尿素以______的形式由皮肤排出;_______和少量的水以气体形式通过_______-系统排出;绝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则以________的形式通过________排出。
第六节 代谢的多样性
一.选择题
1.自养生物和异养生物的根本区别是( )
A 是否含有叶绿体 B 是否能进行光合作用
C 动物还是植物 D 能否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
2.下列生物中,与人的新陈代谢类型不同的是( )
A 乳酸菌 B 根霉 C 变形虫 D 菟丝子
3.下列属于营腐生生活、异养需氧的真核生物的是( )
①蘑菇 ②酵母菌 ③蚯蚓 ④青霉 ⑤水螅
A ①③④ B ①②⑤ C ③⑤ D ③④
4.所有细菌都具有的特征是( )
A 都是异养生物 B 仅在有水的条件下繁殖
C 仅在有氧的环境下生长
D 生存在温度都不超过80℃的环境下
5.医学上用氧气驱赶蛔虫的原理是( )
A 促进有氧呼吸 B 抑制有氧呼吸
C 促进无氧呼吸 D 抑制无氧呼吸
6.在受到严重污染的河流段,高等生物全部死亡,河水发黑发臭,但仍有一些细菌生存着。这些细菌的代谢类型是( )
A 自养需氧型 B 自养厌氧型
C 异养需氧型 D 异养厌氧型
7.下列属于自养生物的是( )
A 紫菜 B 蝗虫 C 青霉 D 酵母菌
8.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在A、B、C、D四只相同的玻璃瓶中都放入干酵母(内有活酵母菌),分别加入下列物质后,A、B、C三只瓶塞紧瓶塞,D瓶开口,其中适于产生酒精的装置是( )
A 加入葡萄糖和水 B 加入葡萄糖
C 加入水 D 加入葡萄糖和水并不断地搅拌
9.下表列出的四种外界条件中,适宜于异养生物和自养生物生存的依次是(“+”表示这样的环境条件)( )
序号 有机物 CO2 O2 H2O 矿物质 光能
甲 + + + +
乙 + + + +
丙 + +
丁 + + + + +
A 甲、丙 B 乙、丁 C 甲、丁 D 乙、丙
二.填空简答题
如图所示的实验,使阳光通过棱镜射到容器A中,容器A中盛有葡萄糖溶液,其中生活着大量衣藻,请分析:
(1)衣藻在容器A中是否均匀分布?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容器中再放入大量的草履虫,草履虫是否均匀分布?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将草履虫换成大量的乳酸菌,则这些乳酸菌如何分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论生活在水中的植物还是生活在陆地上的植物,它们都能通过____________制造有机物并贮存能量,这种营养方式叫_________。人和动物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来获得营养,这种营养方式叫_________。
3.从已经死亡、腐烂的生物体中获得营养的生物为_________生物,生活于另外一种生物体内或体表并从其体内获得营养的生物为_________生物。__________生物和__________生物都属于异养生物。
4.微生物也是通过_________作用来获得能量的,但有些微生物在进行呼吸作用的时候,不需要氧气,它们进行的呼吸作用叫________呼吸。
5.微生物的无氧呼吸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是微生物获取能量、进行生命活动的方式之一。
6.已知酵母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也能进行无氧呼吸。将含酵母菌的葡萄糖液分为两等分,分别装入甲、乙两个相同的烧瓶中,都用带有导管的瓶塞塞紧,两导管分别通入两支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将这两个烧瓶同时置于37℃条件下,并定时间向乙烧瓶内通入新鲜空气。经过相同的时间后,结果是:
(1)甲烧瓶内所含物质是_________,石灰水将__________。
(2)乙烧瓶内所含物质是_________,石灰水将__________。
(3)从理论上讲,甲装置中的石灰水比乙装置中的石灰水________________;而甲烧瓶内的糖液体积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 乙烧瓶内的糖液体积。
(4)如果用温度计测量两烧瓶内溶液的温度,温度较高的是_______。
7.我国农村广泛使用的沼气池,使用时由进料口放进农作物的废弃物如秸杆、杂草、树叶等以及人、畜、家禽的排泄物,然后加满水到一定的位置以留下贮气空间,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之后,便有沼气产生。
(1)在沼气发酵的过程中,有一种微生物具有除臭作用,这种微生物是什么?是如何除臭的?
(2)在沼气发酵的过程中,进行着非常复杂的微生物代谢活动。其呼吸类型有:好氧型、厌氧型和兼氧型(如酵母菌)三种。试分析这三类微生物的数量在沼气池中的消长规律。
8.为什么海带不能生活在深海,葫芦藓必须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这与它们的营养方式有什么关系?
9.人和动物能进行自养吗?为什么?
10.微生物都是有害的吗?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举例说明。
11.葡萄为什么会变成酒?这中间主要的变化是什么?酒瓶为什么要密封?
第四章参考答案
第一节
1.A 2.B 3.A 4.C 5.A、C、B、D 6.D 7.D 8.D 9.C 10.C 1 1.B 1 2.0 1 3.B.14.D 1 5.B 1 6.C 1 7.C 1 8.A 1 9.A20.C 21.A 22.B.23.C 24.B 25.B 26.A 27.A 28.D
29.A:舐吸式口器 蝇 B:刺吸式口器 蚊 C;嚼吸式口器 工蜂 D:虹吸式口器 蝶 E:咀嚼式口器 蝗虫
30.(1)牙冠牙颈牙根①牙釉质②牙本质③牙髓④牙骨质
(2)牙本质(3)牙髓(4)切断 磨碎
第二节
1B 2D 3D 4C 5A 6A 7D 8D 9B 10C 11A 12B
13D 14D 1 5C 1 6B 1 7A 18B 1 9B 20C 21A 22D 23C
24(1)2、3、5、7、8、9、10、11 (2)8 小肠 腹腔 (3)2 口腔 9 大肠,
5 胃 8 小肠 (4)2 口腔 5 胃 8 小肠
第三节
选择题
1 D 2 D 3 B 4 D 5 A 6 D 7 B 8 B 9 A 10 B 11 A 12 C 13 A 14 C 15 A 16 D 17 D 18 A
19 B 20 B
填空简答题
1 运载血细胞,运输部分养料和废物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运输氧 细胞质 在氧浓度高的地方易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易与氧分离
2 运输氧
3 (1)白细胞 (2)炎症
4 (1)从图中可以看出,如果心率是75次/分,每次心脏跳动,其中心房只工作(收缩)了0.1秒,休息(舒张)了0.7秒,心室工作了0.3秒,休息了0.5秒,可见心脏每跳动一次,心室、心房的舒张期比收缩期长,心脏有充分的时间休息,因此人的一生,心脏不停跳动而不知疲倦。
(2)5250 每搏输出量
(3)0.8秒 舒张 0.4秒
5 血红蛋白 携氧 供氧
6 贫血 血红蛋白数目少
第四节
选择题
1 A 2 B 3 C 4 C 5 D 6 C 7 B 8 A 9 C 10 A、D
填空简答题
1 乙先死亡,因为蝗虫的呼吸器官在胸腹部。
2 鱼口的开和闭,目的是为了让水从口进入,从鳃盖处流出,同时使水与鳃丝充分接触而获取氧。
3 相同:都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不同:有氧呼吸:生物体能量供给的主要形式,有机物分解彻底,释放能量多。
无氧呼吸:生物体对能量需求的暂时补充,有机物分解不彻底,释放能量少。
4 不能。因为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不多,无法长时间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5 因为体力劳动者体力消耗大,能量的损失也大,这了补充能量,只能靠大量的进食来提供更多的营养。
6 15次
第五节
(1)
1.A 2.B 3.D 4.D 5.A 6.C 7.A 8.C 9.C 10.D 11.B 12.B 13.D 14.B 15.C 16.D 17.D 18.A
1 9.(1)消化 吸收 能量 同化 (2)氧化分解 水 二氧化碳 能量 排泄作用 异化
20.(1)人球小动脉 肾小球 肾小管 出球小动脉 肾小囊.(2)② ⑤ 原尿③水、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 (3)肾小球 肾小管 (4)减少 增多 减少 (5)② 血细胞、大分子蛋白质 (6)动脉血 减少
(2)
一、选择题
1.C 2.B 3.C 4.B 5.C 6.C 7.D
8.B 9.D 10.C 1 1.A
二、填空题
1.肾单位 肾单位 肾小球 肾小囊
2.正常尿液中无蛋白质和葡萄糖,且尿酸尿素含量高
3.汗液 C02 呼吸尿泌尿系统
第六节
一.选择题
1 D 2 A 3 A 4 B 5 D 6 D 7 A 8 A 9 C
二.填空简答题
1 (1)不均匀分布 阳光经三棱镜的折射后成单色光,衣藻细胞内的叶绿体含有的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所以主要聚集在红光和蓝紫光区
(2)不均匀分布 草履虫是异养型生物,能以单细胞衣藻为食,在衣藻群集处分布最多。草履虫又是需氧型生物,进行有氧呼吸,在衣藻群集处光合作用放出的氧气较多,所以分布在衣藻群集处。
(3)主要分布在衣藻较少的地方 乳酸菌是厌氧生物,在氧气少的地方分布的相对较多
2 光合作用 自养 摄取现成的食物 异养
3 腐生 寄生 腐生 寄生
4 呼吸 无氧
5 发酵 发酵
6 (1)酒精 变浑浊 (2)水 变浑浊 (3)浑浊程度小 小于 (4)乙
7 (1)硝化细菌,它能将氨氧化成其他物质
(2)沼气发酵的开始阶段需氧型和兼氧型微生物大量活动和繁殖,但随着水中含氧量的下降,需氧微生物的活动受到抑制而兼氧型和厌氧型微生物活动加强,最终需氧型微生物大量死亡,而厌氧型微生物和兼氧型微生物大量繁殖。
8 因为海带是绿色植物,属自养生物,需要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离不开阳光,所以不能生活在深海。葫芦藓的结构和营养方式决定了它必须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
9 不能。因为人和动物不具有绿色植物所特有的叶绿体和其他结构,不能通过光合作用自己来制造有机物。
10 不是。有些微生物是有害的,比如结核杆菌使人得肺结核;有些微生物是对人类有益的,如醋酸杆菌可以制造食醋。
11 葡萄在酵母菌发酵的作用下,其中的糖分被转化为酒精。要密封是因为酵母菌在发酵的时候是不需要氧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