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奥运梦想的实现》
教学模式分析:
体验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创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情感预热,让学生达到适度的兴奋状态,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希望参与体验,在合作互动中润物无声,实现知行合一的导行内化效果。
教学思路分析:
激情阶段通过活动交流,让学生体会旧中国体育事业与新中国成立后的对比。
体验阶段借助多媒体播放的视频资料,引发学生关注和好奇,主动求索,带入预设情境。通过教师展示材料和学生讲述故事,总结归纳。
导行阶段过程中引导学生从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感受祖国的进步与发展以及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教材分析
本课是四川教育出版社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第19课的内容,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我们向世界庄严宣布——中国在进步,在发展!中国将在世界舞台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此时,每个人心中沸腾的都是作为一名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仅仅自豪是不够的,我们还有责任。努力学习,掌握过硬本领,将来报效祖国,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我国参加奥运会和申办、举办奥运会的基本情况;
2.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资料的能力及互助合作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学习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课程讲解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采用图片展示给学生最直观感受;
2.运用体验式教学方式,通过情感预热,让学生达到适度的兴奋状态,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希望参与体验,在合作互动中润物无声,实现知行合一的导行内化效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从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感受祖国的进步与发展以及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旧中国体育事业与新中国成立后的对比。
【教学难点】
了解我国参加、申办、举办奥运会的历程,感受祖国的进步与发展,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
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激情阶段:
导入新课:1984年7月29日,这是改写历史的一天,在男子手枪慢射50米比赛中,当许海峰的60发子弹全部打完,报靶员报出了566环成绩的时刻,多少中国人激动得热泪盈眶,人们记住了“‘零’的突破”四个字,和创造这四个字的民族骄子许海峰。谁也没料到初次参赛的许海峰会一举夺魁,以致美国根本没有准备中国国旗,升旗仪式因找不到五星红旗而推迟了45分钟……如今那枚激励了整整一代中国人的金牌,已被珍藏在了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也珍藏在了每个中国人的心中。
一、奥运金牌零的突破
1.旧中国:体育事业极其落后,人民群众体质差,被一些外国人讥讽为“东亚病夫”,在国际体育竞赛中,因成绩不佳蒙受种种屈辱。
2.新中国成立后:
(1)成立委员会:成立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由贺龙兼主任
(3)指导方针:“发展体育运动,増强强人民体质”。
(4)积极影响:健身意识增强,群众性体育活动开展,人们的体质和健康水平有较大提高。
3.竟技体育发展
(1)乒乓球:1959年,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容国团夺取男子单打冠个军,这是我国第一个世界冠军。以后,我国乒乓球运动员多次囊括全部7项冠军,引起中外体坛的震惊。
(2)女排:1981年,我国女排在第三届世界杯上夺得世界冠军,接着创造了世界女排史上“五连冠”的奇迹。
(3)奥运会
第23届:1984年,夺得金、银、铜牌计32枚,射击23运动员许海峰摘得这届奥运会的首枚金牌,实现中国奥运会金牌零的突破,引起世界的轰动。
第27届:2000年,中国首次进入奥运会金牌榜前三名,金牌总数位居第三。
第28届:2004年,我国首次在臭运会金牌榜上名列第二位,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体验阶段:
师生交谈,引出话题:同学们,作为一名中国人,历史将让我们牢牢记住这一天——2008年8月8日!因为这一天,第29届奥运会在我国举办!这一天,北京令世界瞩目!?
引导:你对北京奥运会了解多少?(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北京奥运会的相关资料)?
让我们一起重温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吧!(点击视频——《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揭示课题:看到我国成功举办奥运会,相信同学们和老师一样,感到无比的振奋和自豪,因为中华民族的先辈们做了一百年的奥运梦,终于梦想成真了!
二、北京奥运会的成功挙办
1.申奥成功:2001年,我国申办奥运会成功,北京获得2008年第29届奥运会主办权。
2.北京奥运会
(1)时间:2008年8月,在北京举行。
(2)概况:参加这届奥运会的国家和地区有204个,运动员达到一万一千多名,超过了以往任何一届。
(3)成绩:中国夺取51枚金牌、21枚银脾、28枚铜牌,位居金牌榜第一位。
(4)意义: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振奋了民族精神,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加深了世界对中国和中国对世界的了解,加快了中国改革革开放的步伐。
导行阶段:
三、全民健身活动的广泛开展
1.健身目标:1995年,国务院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出了15年全民健身目标标。实施《计划纲要》以来,已初步建立起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健身服务体系。
2.全民健身日:200年,国务院颁布了《全民健身条例》规定每年8月8日为全国“全民健身日”
教学反思
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凝聚着几代中国人的汗水和血泪;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国家和人民的共同努力;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使我国的建设和发展以及国际地位都有了很大的提升!让我们一起进入“网上留言”,用写诗、写祝福语、写感谢信等形式讴歌奥运盛会,祝福伟大祖国,感谢为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而付出心血的人们!
课件26张PPT。激情阶段一、奥运金牌零的突破
1.旧中国:体育事业极其落后,人民群众体质差,被一些外国人讥讽为“东亚病夫”,在国际体育竞赛中,因成绩不佳蒙受种种屈辱。
2.新中国成立后:
(1)成立委员会:成立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由贺龙兼主任
(3)指导方针:“发展体育运动,増强强人民体质”。
(4)积极影响:健身意识增强,群众性体育活动开展,人们的体质和健康水平有较大提高。刘长春
1909.10.25~1983.3.25
短跑运动员
代表中国参加奥运的第一人旧中国的奥运——东亚病夫旧中国体育东亚病夫一词来自清末民初时期外国人对中华民族的贬称。
最早出现为“东方病夫”,出自当时上海英国人办的英文报纸《字林西报》的一篇文章,作者是英国人,于1896年10月17日登载。按照梁启超的翻译是:“夫中国——东方病夫也,其麻木不仁久矣。”旧中国体育 第一任国家体育总局局长第一任(兼):贺龙
任期:1952.11-1969.06
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国家体育工作日渐开展,开始有人认为要成立专门的体委中心。1954年,在第一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贺龙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同时兼任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上任后,贺龙决定在北京修建一个设施比较齐全、设备比较先进的体育馆,同时组织创办了首份体育刊物《体育报》。《体育报》根本任务:提高人民群众的体质和健康水平作为发展体育事业的根本。
方针:中央人民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3.竟技体育发展
(1)乒乓球:1959年,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容国团夺取男子单打冠个军,这是我国第一个世界冠军。以后,我国乒乓球运动员多次囊括全部7项冠军,引起中外体坛的震惊。
(2)女排:1981年,我国女排在第三届世界杯上夺得世界冠军,接着创造了世界女排史上“五连冠”的奇迹。零的突破——许海峰
获得中国在奥运会上第一枚金牌(3)奥运会
第23届:1984年,夺得金、银、铜牌计32枚,射击23运动员许海峰摘得这届奥运会的首枚金牌,实现中国奥运会金牌零的突破,引起世界的轰动。
第27届:2000年,中国首次进入奥运会金牌榜前三名,金牌总数位居第三。
第28届:2004年,我国首次在臭运会金牌榜上名列第二位,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容国团
1937.8.10~1968.6.20
中国第一个乒乓球世界冠军
1959年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国女排首次荣获世界冠军
1981年11月16日
第3届世界杯赛上七战七捷
右起:张蓉芳、郎平、曹慧英、陈亚琼、周晓兰1980~2004年中国参加冬季、夏季奥运会获奖情况二、北京奥运会的成功挙办
1.申奥成功:2001年,我国申办奥运会成功,北京获得2008年第29届奥运会主办权。萨马兰奇宣布北京成为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二、北京奥运会的成功挙办
2.北京奥运会
(1)时间:2008年8月,在北京举行。
(2)概况:参加这届奥运会的国家和地区有204个,运动员达到一万一千多名,超过了以往任何一届。
(3)成绩:中国夺取51枚金牌、21枚银脾、28枚铜牌,位居金牌榜第一位。
(4)意义: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振奋了民族精神,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加深了世界对中国和中国对世界的了解,加快了中国改革革开放的步伐。北京奥申委顾问
何振梁感谢支持北京支持中国的朋友们。北京市市长刘淇新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中国奥会主席袁伟明北京获胜是国际社会对中国进步的肯定。
——前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
2008年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导行阶段三、全民健身活动的广泛开展
1.健身目标:1995年,国务院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出了15年全民健身目标标。实施《计划纲要》以来,已初步建立起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健身服务体系。
2.全民健身日:200年,国务院颁布了《全民健身条例》规定每年8月8日为全国“全民健身日”。体育事业的方针: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1995年,国务院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1、政策法规群众体育方兴未艾2、群众体育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