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7张PPT。马可·波罗来华鉴真东渡日本玄奘西行天竺唐、元的对外交往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考考大家 国与国关系的两种最主要表现方式是什么?和平交往暴力冲突一、郑和下西洋——和平交往郑和(1371—1435) 郑和,本姓马,名和,字三宝,回族,云南人。家庭的原因使的郑和从小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英勇无畏的气概。后入宫当太监在燕王府当差。在“靖难之役”期间,跟燕王朱棣南征北战,立下不少战功。
永乐二年(1404年)初,朱棣亲笔写了一个“郑”字,赐他为姓,并提升为内官兼太监。 由于郑和小字“三保”,1431年明朝第五位皇帝明宣宗钦封郑和为“三宝太监”。他率领大型船队七下西洋,加强了同海外各国的交流,是中国历史也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一、郑和下西洋——和平交往郑和(1371—1435)1.前提经济繁荣,国力雄厚2.目的①宣扬国威
②加强与海外各国的友好往来一、郑和下西洋——和平交往郑和(1371—1435)3.时间和次数1405—1433年,7次大号宝船 长151.8米 宽61.6米西洋:指现在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印度洋及沿岸一带文莱刘家港福州占城苏门答腊爪哇古里郑 和 下 西 洋暹罗刘家港锡兰渤泥忽鲁木斯木鲁都束麻林阿丹满剌加1405年榜葛拉天方~1433年孟加拉湾阿拉伯海印度洋红海波斯湾非洲东海岸红海沿岸一、郑和下西洋——和平交往郑和(1371—1435)3.时间和次数1405—1433年,7次4.最远抵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一、郑和下西洋——和平交往郑和(1371—1435)5.意义 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了解和友好往来,开创了亚非海上交通线 郑和身上哪些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延伸升华 学习郑和吃苦耐劳、英勇无畏、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三宝庙(印尼爪哇岛)三宝庙(马来西亚)三宝庙(泰国)江苏太仓浏河镇郑和纪念馆江苏苏州郑和纪念馆天皇皇,地皇皇
莫惊我家小儿郎
倭倭来,不要慌
我有戚爷会抵抗二、戚继光抗倭——暴力冲突戚继光像1.倭寇与倭患2.戚继光抗倭戚继光
(1528—1588) 戚继光,明代杰出的军事家,抗倭的民族英雄,字元敬,登州(今山东蓬莱)人。出身将门,17岁承袭父职任登州卫指挥佥事,担负起防御倭寇的任务。戚继光先后在山东、浙江、福建沿海抗倭,并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率领的军队被称为“戚家军”,他本人也与俞大猷等同为抗倭名将,声名远扬。 封侯非我意,
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戚继光二、戚继光抗倭——暴力冲突戚继光像1.倭寇与倭患2.戚继光抗倭戚家军抗倭形势图戚继光抗倭台州九捷福建、广东东南沿海的倭患都被平息了二、戚继光抗倭——暴力冲突戚继光像1.倭寇与倭患2.戚继光抗倭戚家军台州大捷(浙江)入广东、福建荡平倭寇二、戚继光抗倭——暴力冲突戚继光像1.倭寇与倭患2.戚继光抗倭3.性质一场反侵略战争4.评价戚继光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和爱国主义者历史小结明朝前期国力强,郑和七次下西洋。
非洲东岸去贸易,红海沿岸去交往。
浩浩荡荡访亚非,郑和美名四处扬。
民族英雄戚继光,抗击倭寇有志向。
台州九战九次捷,不为名利保海疆。
轰轰烈烈反侵略,民族英雄美名扬。1、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 )
A、印度洋沿岸和红海沿岸
B、印度洋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C、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D、榜葛剌和红海沿岸CB2、下列中外交往的史实中,哪一项与其他三项不属于同一类性质( )
A、玄奘西行 B、戚继光抗倭
C、郑和下西洋 D、鉴真东渡课堂练习祝同学们学习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