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2张PPT。甲乙丙温度(℃)溶解度(g)T1 T2思考:1、该图告诉你哪些信息?202、要使甲的不饱和溶液转变为
饱和溶液有什么措施?3、要使丙的饱和溶液转变为不
饱和溶液有什么措施?4、增大丙的溶解度的措施605、在T1时,在50克水中加入30克甲物质可形成__克溶液6、若要从甲中含有少量乙的混合溶液中提纯甲,
可用的方法是 。冷却热饱和溶液方法或降温结晶A图是物质M和N的溶解度曲线。B图中甲、乙试管分别盛有M、N的饱和溶液,试管底均有未溶解的M、N固体。向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后,甲中的固体减少,乙中的固体增加,则加入的物质不可能是 ( )
A、浓硫酸 B、硝酸铵固体 C.氧化钙 D.氢氧化钠固体 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向两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A、B
两种物质至不能溶解为止,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较大
的是___________溶液(填“A”或“B””) (2)t2℃时,欲配制等质量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
所需水的质量关系是A________B。 (填写“>”、“<”或“=”,下同)(3)将t2℃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200g,降温至t1℃,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是A______B (4)将t2℃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
液各200g,升温至t3℃,欲使它们仍为饱和溶液,若不改变溶剂质量,所需加入固体溶质的质量关系是A_______B。08温州:本实验中要配制4000克溶质质量分数
为0.20%的食盐水,需要食盐多少克?水多少毫升? 07温州:该小组从实验室取得溶质质量分数为
75%硫酸溶液100克,含硫酸多少克?06温州:海水中蕴藏着丰富的镁盐资源,我们可以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镁。若海水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为0.3%,则每1000克海水中含氯化镁多少克? 2、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1、配制溶液的步骤( 计算、 称量、 溶解)现有1.8%的盐水溶液,若要制取100克生理盐水
需要加水的质量为多少?现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是1.84g/cm3)配制560g质量分数为14%稀硫酸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 )
A.配制稀硫酸时,用到的玻璃仪器只需量筒和烧杯
B.配制稀硫酸时,一定不能用天平称量所需浓硫酸
的质量
C.将480 mL水倾倒入盛有80 mL98%浓硫酸的500 mL
量筒中
D.将80g 98%的浓硫酸沿1000mL烧杯内壁缓缓倒入
480 mL水中,并不断搅拌4、水污染③体会水是生命之源的观点,树立节约用水和防止水污染的意识 c①知道水污染 a②列举水净化方法(沉淀法,过滤法,蒸馏法)a我国水资源基本国情数量特点空间分布时间分配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北方、西北干旱地区严重缺水总量大、人均少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1、水污染的原因:①工业生产中的“三废”③农业生产中的农药、化肥流失②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2、水污染的防治:①加强对水质管理②工业“三废”经过处理后排放③农业上要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3、水净化的方法: 沉淀法,过滤法,蒸馏法可除去水中已溶解的物质加热,蒸馏、冷凝用于分离或提纯液态混合物液体的沸点不同蒸馏法可除去水中的悬浮微粒溶解,过滤用于除去液体中混有不溶性固体杂质物质溶解性不同过滤法使水中的悬浮微粒凝聚成较大颗粒而沉淀下来加入明矾等凝聚剂,搅拌后静置用于分离液体混有不溶性固体杂质物质溶解性不同沉淀法所起作用基本操作适用范围原理办法在野外和灾区可用下列几个步骤将河水转化为饮用水:①化学沉降(用明矾)②消毒杀菌(用漂白粉)③自然沉降 ④加热煮沸 ⑤过滤。以上处理过程最合理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③①⑤②④四川灾区的灾民饮用水被严重污染,急需进行净化处理。下列净化水的单一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A.蒸馏 B.吸附沉淀 C.过滤 D.静置沉淀A含氮、磷元素的大量污水任意排入湖泊、水库和近海海域,会出现水华、赤潮等水体污染问题。下列物质中,大量使用不会引发水华、赤潮的是( )
A.CO(NH2)2 B.Ca(H2PO4)2 C.Na2CO3 D.Na5P3O10C滤纸紧贴漏斗滤纸边缘比
漏斗口稍低滤液液面低于
滤纸的边缘上面烧杯嘴靠玻璃棒玻璃棒靠
三层滤纸漏斗末端靠
烧杯内壁课件17张PPT。水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常温下为液体,1标准大气压
下凝固点为0。C,沸点为100。C2、化学性质:①水在通电或高温(1000 。C以上)能分解②能与某些氧化物反应生成相应的酸或碱③能与某些活泼金属反应,如金属钠3、水的分布:海洋水占地球总水量的_______陆地的淡水资源占地球总水量的________96.53%2.53%人们容易利用是河流水、淡水湖泊和浅层地下淡水4、水循环的发生领域: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探究水的组成用如右图所示电解水的装置,通电后两电极都有气体放出一段时间后,上述实验可以说明的事实有: ③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②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①水在通电的情况条件被分解成H2和O2④电解水生成的H2和O2的体积比是 2:1ab电源考点分布1、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解度及溶解度表 ③描述物质的溶解度含义,会查阅溶解度表和溶解度曲线 b①说明溶液特点,区别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b②列举影响物质溶解性的一些因素 a 3、溶质的质量分数①说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意义 b ②应用溶质质量分数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c③按要求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说明有关配制方案,一般步骤与操作方法 bab悬浊液乳浊液乳浊液溶液标准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状态还能溶解某种溶质不能溶解某种溶质相同温度下,同一溶质溶液,饱和溶
液浓度比不饱和要大影响溶解性的因素:①溶质和溶剂性质②温度等外界条件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水)
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请说明20℃时,A物质的SA=50g的含义思考:在20℃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50克①在2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50gA物质 ③在20℃时,A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约为33.3%②在20℃时,100g水中溶解50gA溶液达到饱和2、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易溶可溶微溶难溶>10g1--10g0.01--1g<0.01g甲乙丙温度(℃)溶解度(g)T1 T2思考:1、该图中告诉你哪些信息?202、要使甲的饱和溶液转变为不
饱和溶液有什么措施?3、要使丙的饱和溶液转变为不
饱和溶液有什么措施?4、增大丙的溶解度的措施605、若丙物质是熟石灰的饱和溶液,则升高温度
该溶液会产生什么现象?①t1℃时,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顺序是______________C、B、A② t2℃时,A和C的溶解度
大小_______相等③在t1℃时,将25 g A物质加入到盛有50 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再升温至t2℃(不考虑溶剂的挥发),在升温过程中,A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 先逐渐增大后保持不变当A中含有少量B时为了得到纯净的A如何操作? 2、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1、配制溶液的步骤( 计算、 称量、 溶解)现有1.8%的盐水溶液,若要制取100克生理盐水
需要加水的质量为多少?溶解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比较表示溶解性的大小表示溶质质量多少一定 不一定 100克 不一定一定达到饱和不一定克 无单位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相同的4、水污染③体会水是生命之源的观点,树立节约用水和防止水污染的意识 c①知道水污染 a②列举水净化方法(沉淀法,过滤法,蒸馏法)a我国水资源基本国情数量特点空间分布时间分配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北方、西北干旱地区严重缺水总量大、人均少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1、水污染的原因:①工业生产中的“三废”③农业生产中的农药、化肥流失②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2、水污染的防治:①加强对水质管理②工业“三废”经过处理后排放③农业上要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3、水净化的方法:沉淀法,过滤法,蒸馏法含氮、磷元素的大量污水任意排入湖泊、水库和近海海域,会出现水华、赤潮等水体污染问题。下列物质中,大量使用不会引发水华、赤潮的是( )
A.CO(NH2)2 B.Ca(H2PO4)2 C.Na2CO3 D.Na5P3O10C南亚发生海啸,灾民饮用水被严重污染,急需进行净化处理。下列净化水的单一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A.蒸馏 B.吸附沉淀 C.过滤 D.静置沉淀A可除去水中已溶解的物质加热,蒸馏、冷凝用于分离或提纯液态混合物根据液体物质的沸点不同蒸馏法可除去水中的悬浮微粒溶解,过滤用于除去液体中混有的不溶性固体杂质根据物质的溶解性不同过滤法使水中的悬浮微粒凝聚成较大颗粒而沉淀下来加入明矾等凝聚剂,搅拌后静置用于分离液体中混有的不溶性固体杂质根据物质的溶解性不同沉淀法所起作用基本操作适用范围原理办法生活离不开水。净化水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茶杯内的纱网,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便于饮用,该设计利用的化学原理是________。
(2)自制净水器中常加入________,用于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
(3)自来水厂用二氧化氯消毒杀菌,二氧化氯的化学式为________。
(4)井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为降低这些离子浓度,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过滤活性炭ClO2蒸馏滤纸紧贴漏斗滤纸边缘比
漏斗口稍低滤液液面低于
滤纸的边缘上面烧杯嘴靠玻璃棒玻璃棒靠
三层滤纸漏斗末端靠
烧杯内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