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探索碱的性质第一课时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节探索碱的性质第一课时说课稿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0-05-06 21:2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探索碱的性质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探索碱的性质》。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分析、教学过程分析等几个部分来介绍我的教学设计。
首先,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第一章“探索物质的变化”第三节“探索碱的性质”,本节分为3个课时,我讲的是第一课时,本课时的主要内容为:碱的概念和碱的部分性质。在本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物质会进行化学变化以及酸的性质,这为对应的碱的性质的学习起了铺垫作用。同时,这为之后深入探究碱的其他性质奠定了基础。
其次,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加之引导可以自己进行探索研究。学生的这些特点为本节课的教法学法提供了基础。
第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碱是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
(2)、认识溶液呈碱性的原因
(3)、掌握碱能与酸碱指示剂、酸反应以及中和反应的实质和应用
2.过程与方法
初步用探究的方法认识碱的性质,采用对比观察与分析的方法归纳出碱的通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活动与探究,培养学生能从诸事物的个性中找出共性的能力以及进一步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热爱科学的兴趣。
第四、教学重难点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及课标的要求,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溶液呈碱性的原因、碱的性质。
第五、教法学法
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与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采用联系生活实际、实验探究等方法,为学生的能力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同时引导学生从认识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第六、教学过程
认识什么是碱
首先,向同学们提问“当你尝到未成熟的柿子时,是什么味道?”(食用碱性食物时会有涩味),再展示几张生活中常见的碱性物质的图片,引出问题“到底什么是碱?”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贴近生活,激发学生兴趣。列出NaOH 、Ca(OH)2、KOH等的电离方程式,让学生思考碱电离的共性是什么,得出碱是电离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一类化合物。
探索碱的性质
实验一、 准备盛有NaOH溶液、澄清石灰水的试管各两支,分别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再取两片PH试纸,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再分别在试管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的石灰水,学生观察记录并分类归纳,完成设计的表格,使学生知道通过碱与酸碱指示剂混合后的颜色变化情况。
实验二、NaOH溶液与酸的反应
在2支分别盛有少量氢氧化钠稀溶液的试管里,各滴入1滴酚酞试液,溶液变( 红色 ),分别向2支试管里逐滴加稀盐酸和稀硫酸,边滴边振荡,直到( 红色 )刚好消失。说明酸碱性的溶液变成了中性。
用滴管吸取反应后的溶液滴在蒸发皿中,在小火上烘干,发现蒸发皿上留下白色的晶体,写出这个实验的化学方程式:
NaOH + HCI = NaCI + H2O
2NaOH + H2SO4 = Na2SO4 + 2H2O
让学生思考这两个反应的共同点,发现NaOH是碱, HCI、H2SO4都属酸, NaCI、Na2SO4都是盐,它们都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得出酸与碱反应的化学方程通式
通式: 碱+ 酸 = 盐 + 水
引出中和反应的定义是碱跟酸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
接着让学生判定:MgO和H2SO4反应,生成了MgSO4和H2O(生成盐和水),这个反应是中和反应吗?
得出这不是中和反应,因为中和反应应该是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能单看生成物是盐和水,所以这个反应不是中和反应.强化了中和反应的概念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中和反应在工农业生产上的用途
让学生思考用盐酸中和NaOH溶液的过程中,可用什么方法检验酸或碱是否过量?
提示学生利用碱的性质来思考,得出可用酸碱指示剂来检验,如再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说明是酸过量,变蓝色,说明是碱过量.也可以用PH试纸来检验,反应完后,若PH>7时,说明是碱过量,若PH<7时,说明是酸过量.
让学生阅读课本,并根据图片说出中和反应的实质是酸电离的H+与碱电离的OH-结合成中性的水。H++OH-=H2O
第七、作业布置
同步《探索碱的性质(一)》
第八、板书
一、什么是碱
二、碱的性质
1、碱与酸碱指示剂反应
2、碱与酸反应
3、中和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