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考生物实验(综合)题
专题复习
梅溪中学 丁丽飞
一、科学生物实验
1、使用显微镜观察生物
2、制作简单的临时装片
3、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
4、种子萌发的条件(探究)
5、植物的向性
6、绿叶在阳光下制造淀粉、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7、食物上滋生微生物条件
二、近五年湖州中考科学生物实验回顾
05年
06年
07年
08年
09年
选择
简答
分析
选择
简答
分析
选择
简答
分析
选择
简答
分析
选择
简答
分析
显微镜
3
激素的调节
8
7
植物的向性
4
光合作用
3
叶绿素的形成
8
酶
3
4
3
总分值
10
0
12
10
11
热点:激素调节、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酶
三、科学生物实验考查形式
1、找出实验设计的描述错误并改正
(04湖州42)酶是一种十分神奇的物质,生物体内的许多生物化学反应都是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进行的。研究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某同学通过制订以下的实验计划来探究酶的催化作用与温度的关系:①取3支洁净的试管,编上号,在第1号和第2号试管中各加入2毫升的清水,在第3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1%淀粉溶液。②将第1号、第2号和第3号试管分别放入沸水、冰块和37℃左右的热水中约5分钟。③向3支试管中各注入1毫升新鲜的唾液淀粉酶溶液,摇匀后分别放入沸水、冰块和37℃左右的热水中约5分钟。④在3支试管各滴入1滴碘液,然后摇匀。⑤观察并记录这3支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
请分析上述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要将第3号试管放入37℃左右的热水中?
(2)注入唾液淀粉酶溶液后摇匀的目的是什么?
(3)该实验计划中有一步骤存在缺陷,请予以纠正。
(4)在纠正缺陷后,若省略步骤②,没有达到预期的实验结果,请说明原因。
(08湖州)某校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以研究甲状腺素对小鼠新陈代谢的影响。
步骤1:将一定数量的性别、数目、日龄、大小相同的健康小鼠随机均分为两组,编号为A和B。
步骤2:A组小鼠饲喂等量的饲料一段时间。
步骤3:两组小鼠饲喂等量的饲料一段时间。
步骤4:两组小鼠分别放入甲、乙两装置(如图)中,待小鼠安静后塞紧胶塞,一段时间后记录两装置中液滴移动情况。
(1)实验方案中对装置的设计有不妥之处,请加以改正。
(2)选用性别、日龄、大小相同的健康小鼠,并随机均分为两组的目的是 。
(3)若甲状腺素能促进新陈代谢,则甲装置中液滴向左移动的距离 (选填“大于”或“小于”)。
(4)该实验的基本原理是动物呼吸作用吸收 ,而呼吸作用防除的CO2被NaOH溶液吸收,导致广口瓶内气压下降。
2、补充和完善某一实验
(08嘉30).课外活动课上,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植物的生长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要求大家分组进行探究。某小组讨论后认为可能有三个因素会影响植物生长.并设计了如下表所示的方案(说明:所用的花盆和植物相同.+号的数量表示浇水量的多步或光照时间长短。
花盆编号
土壤种类
浇水量
光照时间长短
1
壤土
+++
+++
2
壤土
+++
++++
3
沙土
+++
+++
4
------
-----
-----
(1)在科学实验中.当实验结果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时.必须控制好变量。1、2号花盆的其它因素都是相同的,惟一不同的因素是 。
(2)仔细分析1号与3号花盆的实验设计.你认为他们所要探究的问题是 。
(3)为了通过与1号盆的比较来确定浇水量多少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请你参照上表的方法对4号盆的土壤种类、浇水量、光照时何作出设计。
(4)由于土壤的结构不同,因此它们的保水、通气等能力也是不同的。如果我们向2、3号花盆中同时浇一定量的水,则从盆底流出水分较多的是 号花盆。
3、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07湖州32).胰腺是哺乳动物体内的一种腺体,其中分布着神经和血管。下面是关于胰腺分泌胰液如何调节的问题进行的探究实验:
取若干只发育状况一致的小鼠,随机分为A、B、C、D四组,每组二只,其中A,B,C三组小鼠饥饿二天。
实验一:用电刺激A组小鼠支配胰腺的神经,引起胰腺分泌胰液。不用电刺激,A组小鼠不分泌胰液;
实验二:切断B,C二组小鼠支配胰腺的神经,在B组小鼠的小肠上端注入取自于D组小鼠胃中的稀盐酸,B组小鼠分泌胰液。直接向C组小鼠的静脉中注人取自于D组小鼠胃中的稀盐酸,C组小鼠不分泌胰液;
实验三:剪取D组小鼠的小肠,刮取粘膜并用稀盐酸浸泡,将浸出液中和过滤后注入C组小鼠的静脉中,C组小鼠分泌胰液。
请根据上述实验回答
(1)实验一可得出的结论是 。
(2)实验二中切断神经的目的是
(3)通过实验二、三可得出的结论是 。
4、设计实验方案
(07宁波4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喝剩的茶水中茶叶发霉的现象,这是因为霉菌能从茶叶中获取自身生活所需的营养物质,并在适宜的条件下不断生长与繁殖的结果。 宁
(1)霉菌是一种真菌,从生态系统组成的生物成分来看,霉菌属于 。
(2)某同学为了探究霉菌生长与哪些环境因素有关,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把A、B装置放在适宜的环境中进行对照,通过实验可得出霉菌的生长与繁殖跟 有关。
(3)为了进一步探究水分对茶叶上的霉菌生长与繁殖的影响,你的实验设计是 。
A
B
(第4 2题图)
四、复习重点及建议
(一)、注重实验操作
如显微镜
1、放大倍数:
(08金10)、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茎表皮临时装片时,能观察到多个清晰的细胞,在不移动装片位置的情况下,视野中细胞数量最多的镜头组合是( )
A.10X,10X B.10X,40X C.12.5X,10X D.5X,40X
2、具体操作:
(1)、对光:
A、(09浙绍)15.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时,发现视野偏暗。下列三项措施中。能起到增加视野亮度作用的是( )①增大光圈 ②减小光圈 ③换用倍数较大的目镜
A.① 8.② C.①③ D.②③
B、(08杭8).小明用显微镜观察不经染色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在视野中能清晰地看到细胞壁和细胞核,但看不清液泡。下列措施能帮助小明看清液泡的是( )
①将反光镜由平面镜改用凹面镜 ②将反光镜由凹面镜改用平面镜③增大光圈,增加通光量 ④减小光圈,减少通光量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2)、观察、移片:
A、(05杭州).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蛔虫卵时发现视野中有一小污点,为了判断此污点究竟位于玻片上还是位于显微镜的镜头上,该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①移动玻片,结果视野中的污点不移动②转动转换器,将低倍镜转换成高倍镜,结果视野中原先的污点仍然存在。由此可以推测视野中的小污点最可能位于( )
A.玻片上 B.低倍物镜上
C.高倍物镜上 D.目镜上
B、(08绍17).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装片过程中的两个视野,从视野甲到视野乙的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移动装片,转动粗准焦螺旋
(B)转动转换器,转动细准焦螺旋
(C)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转动细准焦螺旋
(D)调节光圈,转动转换器,转动粗准焦螺旋
C、(08湖州)18.在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时,有一个步骤是“轻轻向后转动细准焦螺旋”,此操作的目的是( )
A.使物镜上升,为了物像清晰 B.使物镜下降,为了物像清晰
C.使物镜上升,为了视野亮度适合 D.使物镜下降,为了视野亮度适合
装片制作
1、操作步骤:
(07丽36).某校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制作洋葱鳞片叶临时装片,并在高倍镜下观察。请回答有关问题:
(1)制作洋葱表皮细胞装片的操作步骤为:①盖上盖玻片;②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上一滴清水;③用镊子撕下一小块洋葱表皮;④用镊子把洋葱表皮展平。操作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②④①③ B.②③④① C.③②④① D.④②③①
2、具体的细节:
(08义22).在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路的实验中,制作细胞临时装片时.首先要在载玻片上滴一滴 。装片制成后,在盖玻片一侧加一滴亚甲基蓝溶液,在相对应的另一边用吸水纸吸水,这里亚甲基蓝溶液的主要作用是 .以便观察。
(07温27).观察与测量常需借助仪器,例如量筒、天平、显微镜、天文望远镜等。
利用显微镜还可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结构。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容易产生气泡而影响观察,请你简要说明减少装片中气泡的做法: ;
绿叶在阳光下制造淀粉
(07金29).小红为了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和产物”,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次序已打乱),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该实验正确的操作步骤是1→3→2→ ▲ →5 。(用上图中的数字序号排列)
(2)小红的操作步骤完全正确,那么在上图5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二)、突出主干知识
纵观几年中考生物实验(综合)题中,主干知识如下:
①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②对生物(不同物种)适应性的探究
③激素调节探究
④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
外来物种与生态平衡问题的探究
现在科学考试中,往往把几个实验联系起来,或者把几个知识点相联系。如:
(09嘉)35.某研究人员曾经对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作过以下研究。
实验一:将某绿色植物放在黑暗装置中,分别测定在不同温度下植物对氧气的吸收量,如图1所示.a、b分别表示10℃和20℃时植物吸收氧气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实验二:按图2所示装置进行黄豆种子呼吸作用和番茄植株光合作用实验。
请分析回答:
(1)分析实验一可知,温度越高植物吸收氧气越 。 ’
(2)由实验一结果可推知:在实验二中,当广口瓶内黄豆种子温度适当 时.就会促进玻璃罩内番茄植株的光合作用。
(3)联系本实验,试分析吐鲁番瓜果特别甜的原因。
(07湖州32).胰腺是哺乳动物体内的一种腺体,其中分布着神经和血管。下面是关于胰腺分泌胰液如何调节的问题进行的探究实验:
取若干只发育状况一致的小鼠,随机分为A、B、C、D四组,每组二只,其中A,B,C三组小鼠饥饿二天。
实验一:用电刺激A组小鼠支配胰腺的神经,引起胰腺分泌胰液。不用电刺激,A组小鼠不分泌胰液;
实验二:切断B,C二组小鼠支配胰腺的神经,在B组小鼠的小肠上端注入取自于D组小鼠胃中的稀盐酸,B组小鼠分泌胰液。直接向C组小鼠的静脉中注人取自于D组小鼠胃中的稀盐酸,C组小鼠不分泌胰液;
实验三:剪取D组小鼠的小肠,刮取粘膜并用稀盐酸浸泡,将浸出液中和过滤后注入C组小鼠的静脉中,C组小鼠分泌胰液。
请根据上述实验回答
(1)实验一可得出的结论是 。
(2)实验二中切断神经的目的是
(3)通过实验二、三可得出的结论是 。
(三),注重变式训练,突出实验题型的探究
从中考试题分析,发现有些题目在不同的年份其呈现形式或设问角度不同而已。譬如:“植物的光合作用”这一主干知识点,就有以下角度。
利用银边吊兰或其它植物来证明光合作用的两大条件:光照和叶绿素
(07衢22).小召在田间发现一株白化的水稻苗,即有部分叶片是不含叶绿素的,呈白色,如图所示。小召将植株带回,经48小时饥饿处理后(即黑暗中放置48小时),然后在阳光下放置8小时,分别取绿叶和白色叶进行实验,结果发现只有绿叶中有淀粉存在,这可以证明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因素是 。“饥饿”处理的目的是 。
利用NaOH溶液对空气的处理来证明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二氧化碳
(07台29).某同学为验证与光合作用相关的一些结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一组实验,烧瓶中的溶液pH大于7,均含适量的焦性没食子酸,焦性没食子酸在碱性环境下遇氧气会由无色变褐色。请回答:
(2)如果要研究光合作用是否需要CO2,应选用 两个烧瓶进行对照。一段时间后, 号瓶最先变褐色。
利用图表分析一天中光合作用的变化和相关影响因素
(07绍35)、生产实践表明,二氧化碳浓度会影响植物光合作用效率。右图是某农作物在不同二氧化碳浓度下的实验结果(实验时不考虑其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图象中二氧化碳变化量是指农作物光合作用二氧化碳吸收量与农作物呼吸作用二氧化碳释放量之差。请根据图回答:(1)A点表示该农作物光合作用所吸收的二氧化碳量 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量(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2)分析图象可知:二氧化碳浓度在400毫克/升以下时,农作物光合作用的效率随二氧化碳浓度的 。(3)为提高大棚农作物的产量,除适当提高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外,根据植物光合作用或呼吸作用知识,你认为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写一条)。
④利用实验情景把相关知识和化学有机结合起来
如图(瓶口均密封),D、E阀门关闭,B中有水且长有绿色植物。
⑴B装置中的绿色植物放在阳光下,它能进行 作用,写出此生理过程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⑵为了增强B中的绿色植物的上述生理过程,打开夹子D向A中迅速加
入 盐和稀盐酸。
⑶将B装置遮光,放在暗处24小时,此时绿色植物进行的主要生理活动是 作用,写出此过程的化学方程式: ;
⑷过一段时间采取什么措施证明上述过程的产物
(四):复习时注重学生的审题和语言表达,突出图表信息的采掘
学生存在的问题有:
①专业术语不够清晰,如生态系统的成分是 ,常把‘生产者’答成‘植物’
②专业术语擅自更改,如‘自动调节能力’说成‘主动调节能力’
③语言表达不够到位,如‘酶的催化作用减弱’说成‘酶的催化作用消失’
错别字比较多, “光合作用”写成“光和作用”、“病原体”答成“病源体”
图表信息不会采集:如解释分析不全。
下图所示某种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lx)下的 CO2——光合速率曲线,
请分析回答:
曲线A表明: 。
课件25张PPT。2010年中考生物实验
(综合)题
专题复习梅溪中学 丁丽飞一、科学生物实验1、使用显微镜观察生物
2、制作简单的临时装片
3、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
4、种子萌发的条件(探究)
5、植物的向性
6、绿叶在阳光下制造淀粉、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7、食物上滋生微生物条件二、近五年湖州中考科学生物实验回顾三、科学生物实验考查形式1、找出实验设计的描述错误并改正
2、补充和完善某一实验
3、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4、设计实验方案
1、找出实验设计的描述错误并改正(04湖州42)酶是一种十分神奇的物质,生物体内的许多生物化学反应都是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进行的。研究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某同学通过制订以下的实验计划来探究酶的催化作用与温度的关系:①取3支洁净的试管,编上号,在第1号和第2号试管中各加入2毫升的清水,在第3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1%淀粉溶液。②将第1号、第2号和第3号试管分别放入沸水、冰块和37℃左右的热水中约5分钟。③向3支试管中各注入1毫升新鲜的唾液淀粉酶溶液,摇匀后分别放入沸水、冰块和37℃左右的热水中约5分钟。④在3支试管各滴入1滴碘液,然后摇匀。⑤观察并记录这3支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
请分析上述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要将第3号试管放入37℃左右的热水中?
(2)注入唾液淀粉酶溶液后摇匀的目的是什么?
(3)该实验计划中有一步骤存在缺陷,请予以纠正。
(4)在纠正缺陷后,若省略步骤②,没有达到预期的实验结果,请说明原因。2、补充和完善某一实验(08嘉30).课外活动课上,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植物的生长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要求大家分组进行探究。某小组讨论后认为可能有三个因素会影响植物生长.并设计了如下表所示的方案(说明:所用的花盆和植物相同.+号的数量表示浇水量的多步或光照时间长短。
(3)为了通过与1号盆的比较来确定浇水量多少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请你参照上表的方法对4号盆的土壤种类、浇水量、光照时何作出设计。3、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07湖州32).胰腺是哺乳动物体内的一种腺体,其中分布着神经和血管。下面是关于胰腺分泌胰液如何调节的问题进行的探究实验:
取若干只发育状况一致的小鼠,随机分为A、B、C、D四组,每组二只,其中A,B,C三组小鼠饥饿二天。
实验一:用电刺激A组小鼠支配胰腺的神经,引起胰腺分泌胰液。不用电刺激,A组小鼠不分泌胰液;
实验二:切断B,C二组小鼠支配胰腺的神经,在B组小鼠的小肠上端注入取自于D组小鼠胃中的稀盐酸,B组小鼠分泌胰液。直接向C组小鼠的静脉中注人取自于D组小鼠胃中的稀盐酸,C组小鼠不分泌胰液;
实验三:剪取D组小鼠的小肠,刮取粘膜并用稀盐酸浸泡,将浸出液中和过滤后注入C组小鼠的静脉中,C组小鼠分泌胰液。
请根据上述实验回答
(1)实验一可得出的结论是 。
(2)实验二中切断神经的目的是
(3)通过实验二、三可得出的结论是 。4、设计实验方案(07宁波4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喝剩的茶水中茶叶发霉的现象,这是因为霉菌能从茶叶中获取自身生活所需的营养物质,并在适宜的条件下不断生长与繁殖的结果。 宁
(3)为了进一步探究水分对茶叶上的霉菌生长与繁殖的影响,你的实验设计是 。四、复习重点及建议
(一)、注重实验操作
(二)、突出主干知识
(三)、注重变式训练,突出实验题型的探究
(四)、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突出图表信息的采掘(08湖州)18.在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时,有一个步骤是“轻轻向后转动细准焦螺旋”,此操作的目的是( )
A.使物镜上升,为了物像清晰 B.使物镜下降,为了物像清晰
C.使物镜上升,为了视野亮度适合 D.使物镜下降,为了视野亮度适合(一)、注重实验操作如显微镜(07温27).观察与测量常需借助仪器,例如量筒、天平、显微镜、天文望远镜等。
利用显微镜还可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结构。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容易产生气泡而影响观察,请你简要说明减少装片中气泡的做法: ;装片制作07金华小红为了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和产物”,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次序已打乱)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
问题:
(1)该实验正确的操作步骤是1→3→2→ ▲ →5 。(用上图中的数字序号排列)
(2)小红的操作步骤完全正确,那么在上图5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 (二)突出主干知识
纵观几年中考生物实验(综合)题中,
主干知识如下:
①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②对生物(不同物种)适应性的探究
③激素的调节
④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
(09嘉)35.某研究人员曾经对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作过以下研究。
实验一:将某绿色植物放在黑暗装置中,分别测定在不同温度下植物对氧气的吸收量,如图1所示.a、b分别表示10℃和20℃时植物吸收氧气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实验二:按图2所示装置进行黄豆种子呼吸作用和番茄植株光合作用实验。
请分析回答:
(1)分析实验一可知,温度越高植物吸收氧气越 。 ’
(2)由实验一结果可推知:在实验二中,当广口瓶内黄豆种子温度适当 时.就会促进玻璃罩内番茄植株的光合作用。
(3)联系本实验,试分析吐鲁番瓜果特别甜的原因。(07湖州32).胰腺是哺乳动物体内的一种腺体,其中分布着神经和血管。下面是关于胰腺分泌胰液如何调节的问题进行的探究实验:
取若干只发育状况一致的小鼠,随机分为A、B、C、D四组,每组二只,其中A,B,C三组小鼠饥饿二天。
实验一:用电刺激A组小鼠支配胰腺的神经,引起胰腺分泌胰液。不用电刺激,A组小鼠不分泌胰液;
实验二:切断B,C二组小鼠支配胰腺的神经,在B组小鼠的小肠上端注入取自于D组小鼠胃中的稀盐酸,B组小鼠分泌胰液。直接向C组小鼠的静脉中注人取自于D组小鼠胃中的稀盐酸,C组小鼠不分泌胰液;
实验三:剪取D组小鼠的小肠,刮取粘膜并用稀盐酸浸泡,将浸出液中和过滤后注入C组小鼠的静脉中,C组小鼠分泌胰液。
请根据上述实验回答
(1)实验一可得出的结论是 。
(2)实验二中切断神经的目的是
(3)通过实验二、三可得出的结论是 。(三)、注重变式训练,突出实验题型的探究
从中考试题分析,发现有些题目在不同的年份其呈现形式或设问角度不同而已。譬如:“植物的光合作用”这一主干知识点,就有以下角度。
①利用银边吊兰或其它植物来证明光合作用的两大条件:光照和叶绿素
②利用NaOH溶液对空气的处理来证明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二氧化碳
③利用图表分析一天中光合作用的变化和相关影响因素
④利用实验情景把相关知识和化学有机结合起来
①利用银边吊兰等植物来证明光合作用的两大条件:光照和叶绿素(07衢22).小召在田间发现一株白化的水稻苗,即有部分叶片是不含叶绿素的,呈白色,如图所示。小召将植株带回,经48小时饥饿处理后(即黑暗中放置48小时),然后在阳光下放置8小时,分别取绿叶和白色叶进行实验,结果发现只有绿叶中有淀粉存在,这可以证明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因素是 。“饥饿”处理的目的是 。②利用NaOH溶液对空气的处理来证明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二氧化碳(07台29).某同学为验证与光合作用相关的一些结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一组实验,烧瓶中的溶液pH大于7,均含适量的焦性没食子酸,焦性没食子酸在碱性环境下遇氧气会由无色变褐色。请回答:
(2)如果要研究光合作用是否需要CO2,应选用 两个烧瓶进行对照。一段时间后, 号瓶最先变褐色。③利用图表分析一天中光合作用的变化和相关影响因素下图所示某种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lx)下的 CO2——光合速率曲线,请分析回答: 曲线A表明: 。 ④利用实验情景把相关知识和化学有机结合起来如图(瓶口均密封),D、E阀门关闭,B中有水且长有绿色植物。
⑴B装置中的绿色植物放在阳光下,它能进行 作用,写出此生理过程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⑵为了增强B中的绿色植物的上述生理过程,打开夹子D向A中迅速加
入 盐和稀盐酸。
⑶将B装置遮光,放在暗处24小时,此时绿色植物进行的主要生理活动是 作用,写出此过程的化学方程式: ;
⑷过一段时间采取什么措施证明上述过程的产物(四)、注重学生的审题和语言表达,突出图表信息的采掘
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有:
①专业术语不够清晰,如生态系统的成分是 ,常把‘生产者’答成‘植物’
②专业术语擅自更改,如‘自动调节能力’说成‘主动调节能力’
③语言表达不够到位,如‘酶的催化作用减弱’说成‘酶的催化作用消失’
④错别字比较多,如“光合作用”写成“光和作用”、“病原体”答成“病源体”
⑤图表信息不会采集
1、未认真审题,变量不清,离题。 2、对曲线的变化情况分析不透彻,导致答案不全,缺漏。 3、用词不当。 4、书写字迹不工整,乱涂乱改。
祝大家吉祥如意!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