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3节 地球的绕日运动
联想情景导入
在你的所在地,你知道一年中哪一天昼最长 哪一天夜最长 为什么在北半球造房子选择冬至日的影长为准来确定房子间的间距 等等。这些问题与本节的内容密切相关,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本节内容。
重点知识详解
1.由于地球的公转,所以才会导致旗杆的杆影长度一年四季中发生变化。地球公转产生了昼夜长短变化、地球五带、四季更替等现象。
2.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公转时地轴的方向始终不变,朝向北极星附近的方向。
3.地球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约为365,2422天。公转轨道与地轴成66.5°夹角。
4.太阳高度:太阳光与地面的交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
(1)一天中太阳高度中午最大,杆影最短。
(2)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夏季最大,杆影最短。
(3)同一时间,太阳高度从直射点(太阳高度为90°)向两侧递减。
5.四季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1)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23.5°N).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66.5°N)以北极昼;南极圈(66.5°S)以南极夜。
(2)春分日、秋分日:春分日为3月21日前后.秋分日为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长和夜长相等,即昼夜等长。
(3)冬至日:l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以北极夜,南极圈以南极昼。
6.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在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太阳两次直射;在回归线上直射一次,其他地区无直射。
7.五带的划分:
本节知识结构
精典例题解析
[例1] 有关地球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绕着地轴自西向东旋转
B.绕着太阳自东向西旋转
C.公转周期大约为24小时
D.公转过程中,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解析] 在这道题的选择中,我们必须弄清楚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以及它们各自的运动规律。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着地轴的旋转运动,方向为自西向东。周期约为24小时。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绕着太阳的旋转运动,方向是由西向东,周期为一年,约365天,并且在地球的公转过程中,地轴是倾斜的,且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据此分析,选项A、C是地球自转的概念和规律。选项8中地球的公转的方向应为自西向东。
[答案] D
[例2] 假如在夏至正午l2:00,小明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小欣在杭州武林广场同时测量一根l米长杆子的影子,结果最有可能 ( )
A.两地杆影一样长 B.杭州的杆影长,北京的杆影短
C.北京的杆影长,杭州的杆影短 D.不一定
[解析] 我们知道,杆影的长度和太阳高度有关,一天的正午(12:00)杆影最短,太阳高度最大。正午的太阳高度是随季节而变化的,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正午的杆影冬天比夏天长,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同样长度的杆子,在同一天里,纬度不同,正午的影子长度也不同,纬度越大,影子越长。我们还知道北京(116°E.40°N),在杭州(120°E,30°N)的北方,北京所处的纬度大,杆影就长。
[答案] C
[例3] 下列各纬度处,一年中既无太阳直射,也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 )
A.南纬67° B.北纬23° C.南纬40° D.北纬80°
[解析] 由于地球的公转轨道面与赤道交成23.5°的夹角,所以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同时南极圈以南、北极圈以北出现了极昼、极夜现象。换言之。只有纬度23.5°~66.5°之间的地区既无太阳直射,也没有极昼极夜现象。
[答案] C
[例4] 读图(1)回答(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1)在图上画出晨昏线、夜半球(用斜线或涂色表示)。
(2)此时、北半球正值__________日(节气)。
(3)此时、图中A、B、C三地(A点位于南极圈上,B点位于南回归线上,C点位于
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从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有关“地球自转和地球公转运动”“太阳直射点”“晨昏线”“节
气”等有关知识的识记理解和运用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1)太阳直射在B点(南回归线)位置时。整个北极圈以内均为极夜期,而整个南极圈以内均为极昼期.因此晨昏线的位置应通过南、北极圈边缘。在此基础上,根据地球自转运动的特点知道晨昏线的作法,判断夜半球的位置和范围(如图(2))。
(2)根据太阳直射在B点(南回归线)位置,可以判断北半球此时正值冬至。
(3)本小题是在(2)的基础上进行比较的,方法l是:8点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而且越靠近8点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越远离8点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方法2是:先在各点位置上添加代表太阳光线和代表地平面的线段。然后进行比较并得出结论。
[答案] (1)见图(2) (2)冬至 (3)B>C>A
考点应试必备
1.下列有关地球运动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自转自东向西,公转自西向东
B.自转自西向东,公转自西向东
C.自转自东向西,公转自东向西
D.自转自西向东,公转自东向西
2.下列地理现象由地球公转引起的是 ( )
A.地球的赤道半径要比极半径稍长
B.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C.水平运动的物体产生偏向
D.昼夜的更替
3.为了使居民楼的房间能长时间照到太阳,南半球温带地区的居民楼的朝向应为 ( )
A.向东 B.向西 C.向南 D.向北
4.当太阳直射北半球时.我国昼夜长短情况是 ( )
A.昼长夜短 B.昼短夜长
C.昼夜平分 D.出现极昼现象
5.划分五带的主要依据是 ( )
A.有无极昼极夜现象
B.有无阳光直射现象
C.有无明显的四季变化
D.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
6.北纬70度的某地属于 ( )
A.北温带 B.南温带 C.北寒带 D.南寒带
7.热带与北温带的分界线是 ( )
A.北回归线 B.南回归线 C.北极圈 D.南极圈
8.地球上获得太阳光热最多的地区是 ( )
A.北极圈以内的地区
B.南极附近的地区
C.南北回归线之阃的地区
D.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问的地区
9.我国科学家去南极考察一般选择我国的什么季节较好 ( )
A.春天 B.夏天 C.秋天 D.冬天
10.为使北半球的底层住户能在全年见到阳光。两幢居民楼之间的距离应依据哪一天的楼影来计算 (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 D.冬至日
11.太阳辐射总能量在地球上的分布规律是 ( )
A.全球各地都相等
B.赤道向两极递减
C.赤道向两极递增
D.北半球总是大于南半球
12.全球昼夜平分的地方是 ( )
A.南北回归线 B.南北极圈 C.南北极 D.赤道
13.有关太阳直射点的正确说法是 ( )
A.元旦,阳光直射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B.位于北纬20°的海口市,一年有一次太阳直射现象
C.阳光直射北回归线时,世界各地昼最长、夜最短
D.地轴越倾斜,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范围就越小
14.下列四天中,符会“太阳盲射占存南半球,并向北移动”的是 ( )
A.1月1日元旦
B.5月1日劳动节
C.6月1日儿童节
D.10月1日国庆节
15.国庆节,下列四个城市中自昼最长的城市是 ( )
A.北京 B.杭州 C.广州 D.哈尔滨
16.___________ 与地面的夹角叫太阳高度角,简称________。一天中_________ 时候,太阳高度最大,清晨,太阳升起时太阳高度角为___________。
17.北纬__________ 度的纬线叫北回归线,是太阳能够直射的_______界线;南纬______
度的纬线叫南回归线,是太阳能够直射的__________界线。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带由于得到的太阳热量__________ ,是热带。
18.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呈_________ 状态,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____________附近,正午太阳高度是随着__________的移动而变化的。地球上中纬度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 ___________日最高,__________日最低。
19.读图回答题。
(1)此图表示的是________月_______日前后的太阳光照图,此时,太阳光直射的纬度是_________。
(2)此时是北半球的 (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3)图中A、B、C、D四点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________,白昼最短的是_______。
(4)在地图上找到下面城市,判断此日白昼最长的是 ( )
A.海口 B.杭州 C.北京 D.哈尔滨
20.通过实践活动,记录并画出你所在的学校一根1米长的杆子在一天中影子变化的曲线图。
时间
杆影(米)
时间
杆影(米)
参考答案:
第3节 地球的绕日运动
1.B 2.B 3.D 4.A 5.D 6.C 7.A 8.C 9.D 10.D 11.B 12.D13.A 14.A 15.C
16.太阳光 太阳高度 正午 O°
17. 23.5 最北 23.5 最南 最多
18.倾斜 北极星 太阳直射点 夏至 冬至
19.(1)6 22 23.5°N (2)B (3)B A (4)A
20.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5 页 (共 6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