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能量的相互转化说课稿
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课题是《能量的相互转化》,本节内容选自义务教育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三章的第一节内容。
本次说课你,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目标分析,重难点分析,和教学设计这五个方面进行。
一、教材分析
本章《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是初中物理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涉及到很多的概念和计算题,是考试,甚至是中考的一个重要考点。而《能量的相互转化》是本章的第一节内容,扎实掌握本节内容,能为后续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本节内容中,教材作为教学活动的工具,列出了很多例子和活动,为教学活动提供了良好素材。
二、学情分析
初三的学生,已掌握了不少基础的科学知识,有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对于能量的多种形式,在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章中的第一节《运动和能的形式》中已经简单学习过。所以,本节内容比较简单,在教学中,不仅应该调动全班同学的学习积极性,更应该使学习基础比较薄弱,或对科学这门课失去信心的同学在课堂上也有表现的机会,这样有利于树立他们学习科学的自信心。
三、目标分析
基于以上分析,我把本节目标的对象定位于全班同学,确定以下三个目标不: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能正确指出能的形式,并明确能量在不同情境中的转化过程
2.知道消耗能量、利用能量或获得能量的过程就是能量的相互转化和转移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培养学生动手、观察和表达的能力
2. 培养小组合作意识,引导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学习、互动
情感与态度目标
1. 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探究兴趣
四、重难点分析
本节课所涉及的能量是学生看不见,摸不到的,要在不同的情境中具体分析不同能量形式的转化,这就要求学生有较强的思维分析能力,因此,我把本节内容的教学重点确立为:在具体情境中分析能量的相互转化,这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为了突破难点,我主要选择计算机演示,讲授和动手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掌握一定的思维分析能力。
五、教学设计
(一)引入
虽然关于能的有关知识学生在七年级时已经学习过了,但是因为相隔时间较长,所以,很多学生可能会对相关知识有所遗忘,所以,我将利用热身题--说说我知道的能,复习动能,势能,化学能等能的有关概念,唤醒学生的记忆。
接下来我会利用雪崩和“神六”升天两个生动的视频,引出本节的主题—能量的相互转化。通过填空的形式,启发学生思考并指出视频中的不同形式的能量转化。
(二)讨论
利用教材70页的讨论部分,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讨论中的三个小题。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协作精神。在讨论后,我将邀请同学说出他们小组的答案,进行小组间的交流合作。其中,学生可能对间歇泉不是很熟悉,我将在讨论结束后播放一段小视频,并让学生课后再去留心收集有关知识。一方面,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一方面,让学生学会通过资料的收集学会学习的方法。接着,我会让学生试着从讨论中总结消耗能量、利用能量或获得能量的过程就是能量的相互转化和转移的过程。
之后,我将提出:能量转化是一个普遍的现象,自然界中的物质运动形式的变化总伴随这能量的相互转化。并让学生思考并对照本图3—5,说说能量形式发生如何的转化。这部分是本节内容的难点和重点,我会用点名提问的方式,使每个学生都能集中精神。然后,把事例从课本过渡到生活中,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观察到的有关能量转化的现象,调动学生积极思考。
(三)活动
我将利用课本72页中的活动部分,提供相应的材料,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小风车。把风车按图放置,让学生通过实践,回答:你看到了什么现象,说出这个现象中能量形式的转化和转移。利用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的直接经验来加深学习,同时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接下来我会演示氢氧化钠溶解于水,,温度升高。硝酸铵溶解于水,温度降低的实验,让学生思考其中的能量转化,提出内能。并说明:内能的有关知识在以后的学习中将会学习。
(四)巩固练习
利用典型例题巩固学生的知识,评估学生的掌握情况。
(五)、归纳小结,提炼精华
启发学生回顾新知,激励学生总结发言,在这里,我通过让学生个体发言然后到集体补充,从而让学生尽快把所学新知识转化为自己所有。
(六)、布置作业
在这里,我把作业布置为必做和选做,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掌握基本知识,还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总之,我将充分利用教材,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思考,锻炼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如何学习,并把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