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 上学时间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 上学时间 教案(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8-04-11 18:3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数学好玩
课型:活动
课题:上学时间(综合与实践)
授课时间:
学习
目标
通过记录、讨论一周上学时间的实践活动,感受时间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验运用时间的知识和记录的方法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获得初步的记录时间的数学活动经验。
在记录、讨论一周上学时间的实践活动中,了解一些初步的记录数据的活动方法,初步体验数据的随机性,并进一步理解与时间相关的内容。
结合上学时间的现实情境,发展发现、提出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从头到尾思考问题的经验,并初步发展合作交流能力和反思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一些初步的记录数据的活动方法,初步体验数据的随机性,并进一步理解与时间相关的内容。
难点:发展发现、提出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从头到尾思考问题的经验,并初步发展合作交流能力和反思意识。
课前准备
教师:教学课件
学生:
教学方法
操作活动交流。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个性修改
第一课时 我学到了什么
一、活动任务:
1、课件出示课本82页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
2、指名学生说一说图中的信息。
3、提出问题:淘气每天上学路上用的时间一样吗?
(这个问题仅凭简单思考和计算是难以得出答案的,为布置活动任务铺垫。)
4、布置活动任务:记录自己一周内每天上学路上用的时间。看看每天用的时间一样吗?
二、议一议:4人小组活动。
[要求]:
1、三个问题一个一个进行讨论,把一个问题讨论清楚后,再开始对下一个问题的讨论。
2、讨论每个问题时,都要先想一想,再交流。(只有把问题想清楚了,才能更好地把它表达清楚,交流也是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
3、对于大家的讨论做适当的记录。
4、小组成员分工明确:1人控制时间;1人控制纪律;1人记录;1人做汇报。
[全班交流]
1、提醒汇报的学生既要报告每一步要怎样做,又要说清楚注意事项。
2、说注意事项时,要引导学生解释为什么,以加深其他学生对该事项的理解和关注。
学生可能出现的讨论结果:
问题一:怎样才能完成这个任务?和同伴说一说你的想法。
要制作一个记录表;
要认真记录每天上学路上用的时间。
问题二:怎样记录每天上学路上用的时间?
先记录从家里出发时是几时几分,再计算……
要把家里的表和学校的表对准。
问题三:说一说,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什么?
别在路上贪玩!
[小结]
1、引导学生进一步梳理并确认清晰的记录方法和主要的注意事项。
2、在讨论的基础上,全班展示记录表的格式,以保证学生能在下一阶段顺利地完成记录任务。
三、做一做:
1、学生独立填写表格。
2、引导学生说一说表格中呈现的信息是什么意思。
四、想一想:
1、引导学生回顾淘气的记录表,回答问题1和问题2。
体会:每天上学路上用的时间既差不多,又确有差异,即数据的随机性。
2、布置学生根据讨论的记录(课外完成),去完成对自己一周上学时间的记录。
五、自我评价:
1、引导学生理解“自我评价”中的三个方面的意思。
“遇到问题后,能够想一想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是让学生反思,解决问题时自己是否有一条清晰的思路,能够从头到尾地思考问题;
“学会了如何测量时间和做记录”是让学生反思自己是否掌握测量和记录时间的方法;
“能根据表格回答问题”是让学生反思自己是否读懂了表格的信息。
2、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评价。
板书设计
上学时间(综合与实践)
要制作一个记录表;
要认真记录每天上学路上用的时间。
先记录从家里出发时是几时几分,再计算……
要把家里的表和学校的表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