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圣诞老人来了
题名
圣诞老人来了 教学设计
作者
工作单位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信息技术》六年级第7课“圣诞老人来了”,是Flash软件“逐帧动画”之后,再次深入学习动画,所以在这一课中首先要把“动作补间动画”与“逐帧动画”做对比,充分强调“动作补间动画”的简易性,调动学生学习“动作补间动画”的兴趣,为后面的学习做好情绪储备。
学情分析
通过上一节的学习,学生已熟悉Flash界面,能够使用基本工具绘制简单图形,并利用变形工具改变图形。学生还不理解帧、关键帧、层的概念,但是学生已急切地想知道怎样让物体动起来,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开展打下了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帧、关键帧、层的概念。
2、学会添加图层、改变图层的名称。
3、学会导入图片。
4、学会动作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并设置它的属性。
过程与方法:
1、教师通过展示“小球的弹跳”动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通过演示法,展示动作补间动画制作的三个步骤。
3、学生动手操作,并请操作熟练的学生演示给其他同学观看。
4、教师针对学生容易犯的错误,再总结。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本节课学习后,激发学生学习Flash的兴趣。
2、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动手实践的能力,能够使用平面动画软件为生活增添乐趣。
3、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信息能力,增强学生之间互助的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Flash中关键帧的使用。
2、Flash新建图层并为图层更名。
3、动作补间动画制作的步骤。
难点:
1、理解层、帧、关键帧的作用,并正确使用它们。
2、动作补间动画的制作步骤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让大家先观看一个球在操场上上上下下弹跳的动画,观看后,问同学们会做吗?容易做吗? 并提问这种动画是不是用“逐帧动画”的方法制作的,并引出主题“动作补间动画”。
同学们说好难,这幅作品经过几十帧,何时才能画完、做成。
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引发求知欲。
分解动画
带领学生分析这个动画是由“操场”图片及“弹球”组成的,小球上下运动的变化并不是一帧一帧制作的,只要设好了起点和终点的上下变化,再通过软件的“创建补间动画”功能,就能很快地制作好了。
认真听老师讲课。
分解这个动画,消除学生怕难的心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建立文档、导入背景
提问学生怎样建立文档、导入背景图层。
生回答,并操作。
让学生巩固学习。
制作立体小球
演示怎样添加图层,并指明添加图层的意义。
演示怎样制作小球。
强调小球要画到相应的图层、相应的帧,不得张冠李戴。。
制作元件。
师巡视。
学生观察、分析、听讲并操作。
让学生先了解怎样导入图片、了解帧、关键帧、图层的概念。
练习
教师巡视,解决学生碰到的疑难问题。
学生操作,并请一位操作比较熟练的同学上台演示。
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让学生相互学习。
创建补间动画并调整速度
1、介绍怎样插入关键帧、怎样创建补间动画。
2、介绍怎样调整速度。
听讲、观察并体会。
先让学生对怎样创建补间动画有个了解。
练习
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操作并请一位操作比较熟练的同学上台演示。
1、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让学生相互学习。
再次练习
师巡视
每四个人中选一个人为组长,负责教一些还不会的同学。
再次让学生当老师,深入交流。
总结
教师总结这节课的重点、难点,完成动作补间动画需要的元素。
理清学生的思维,深入学习
板书设计
1、建立文档
步骤:启动Flash软件,点击Flash文档。
2、制作背景图层
步骤:①文件——导入——导入到舞台——导入“操场图片”。
3、制作立体小球
选用“圆”工具,设好颜色,按Shift键的同时,在舞台绘制一个圆。
4、制作元件
右击“弹球”,选择“图形”元件。
5、插入关键帧
在“弹球”层第15帧、30帧、45帧、60帧、75帧右击选择“插入关键帧”,并调整它们的位置。
6、创建补间动画
选中“弹球”并右击,选择“创建补间动画”
7、调整速度
选择第1帧打开属性面板,设置“简易”的值,负数是越来越慢,正数是越来越快。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勇于动手操作,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几下几点:
1、课前备课做好任务驱动及提示操作,课中鼓励学生按照提示自己动手操作比较简单的任务,在操作中小组内或小组外成员互帮互助,遇到困难能着手解决。
2、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展示学生作品的机会表扬学生,发自内心的赞美与表扬学生,让学生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看法,勇于表现。如,在本课中,对完成得好的同学带着真诚的微笑说:谢谢我们的小老师,非常棒,谢谢你和大家分享你的学习成果。
3、鼓励与批评兼用
只要学生说的有道理,哪怕是一点点,也不能错过鼓励的机会。如:这点说的很有道理,大家掌声鼓励一下。
批评是为了纠正学生的错误,为了能做得更好。但批评时一定要注意用语,语言要运用灵活。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认为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首先要把握本节课的重点,在细节的设计上不能太局限,上课时可灵活处理;其次是要及时地对表现得好的同学给予表扬与鼓励,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肯定学生的价值,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通过多种方式学习(如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自我创新等),获取信息,掌握操作。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要注重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在这个环节里,我请两个同学上台演示,并请组长负责教会其他组员。让学生相互交流,教师再加以引导,鼓励学生完成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