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现象单元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光现象单元测试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8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0-05-16 08:1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光现象单元测试
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
亲爱的同学:
通过这学期以来的《科学》学习,你的科学知识和能力一定有了许多长进,请你来试一试下面这份检测试卷吧!
一、选择题(每空2 分,共52 分)
1、下列光学仪器中能得到缩小虚像的是( )
A、照相机 B、平面镜 C、放大镜 D、观后镜
2、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日食和月食是由于光的反射引起的
B.高楼大厦的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由于光的漫反射引起的
c.很厚的玻璃板看起来变薄了是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
D.红色的牡丹花看上去为红色是由于它吸收红光、反射其它色光引起的
3、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 ,小孔成像
B .教室里的黑板“反光”
C .在太阳光照射下,地面上出现大树的影子
D .斜插人水中的筷子,从水面上看,水下部分向上弯折了
4、图所示的种光学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5、对于下列光现象成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水面倒影――光的镜面反射
B: 透镜成像――光的折射
C: 小孔成像――光的直线传播
D: 太阳灶――光的折射
6、目前光污染越来越严重,白亮污染是较普遍的一类光污染,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和各种涂料,都能造成白亮污染。形成白亮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 )
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
C.光具有能量 D.光沿直线传播
7、 光明是人们祈求的,但有时光也会损害人的视觉和身心健康,成为光污染。下列现象中会造成光污染的是 ( )
A、汽车车窗玻璃上贴太阳膜 B、城市建筑大面积安装玻璃幕墙
C、晚上学习时用护眼台灯 D、用塑料薄膜建造温室大棚
8、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射红外线,用它来传递信息,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如果对着电视机对面的墙壁按一下按钮,有时也可以控制电视机,如图所示,这是利用 ( )
A. 光的直线传播
B. 光的反射
C. 光的折射
D. 光路可逆
9、下列关于光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B、光射到透明物质表面时也会产生反射;
C、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是因为光的折射;
D、黑板“晃”眼睛是因为产生了漫反射。
10、2008北京奥运会的主要运动场馆之一的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其透明薄膜“外衣”上点缀了无数的白色亮点,被称为“镀点”.北京奥运会举办时正值盛夏,“镀点”能改变光线的方向,将光线挡在场馆外.“镀点”对外界阳光的主要作用是( )
A.反射太阳光,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反射太阳光,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折射太阳光,遵循光的折射定律 D.折射太阳光,不遵循光的折射定律

11、在湖边,小丽看到了平静的湖水中金鱼游弋于蓝天白云之间.她看到的金鱼和白云( )
A.都是经水折射而成的像 B.分别经水面反射和水折射而成的像
C.都是经水面反射而成的像 D.分别经水折射和水面反射而成的像
12、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用磨砂玻璃做教室的黑板是为了克服漫反射
B.看到池子里的水深比实际的浅是由于光的折射所致
C.雨后天空出现彩虹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D.光的色散现象说明彩色光是由白光组成的
13、图中,正确表示了光从空气进入玻璃中的光路图是

14、下列现象中,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月光下的树影 B.你看到别人的背影
C.奇妙的“海市蜃楼”景观 D.礼堂里放电影
1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是不同的
B. 法线就是垂直镜面的一条光线
C. 折射角、反射角和入射角都有可能相等
D. 平面镜所成的像一定是等大的虚像
16、以相等的入射角射到镜面上的某点的光线数( )
A、只能有一条 B、可以有两条 C、可以有四条 D、可以有无数条
17、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向水中,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光的传播路径的图是( )
18、在“五岳”之一泰山上,历史上曾多次出现“佛光”奇景。据目击者说:“佛光”是一个巨大的五彩缤纷的光环,与常见的彩虹色彩完全一样。“佛光”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直线传播 B.小孔成像 C.光的反射 D.光的色散
19、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照相机照相时在底片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老花镜的焦距可以在太阳光下用刻度尺粗略测出
C.白光下的一件红色衣服在只有绿光的房间内是黑色的
D.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色彩是由色光三原色混合而成的
20、 “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说,猴子看到井中有个月亮,以为月亮掉进井水中了,大叫起来:“不得了啦,不得了啦!月亮掉到井里去了!” ……(如图所示)。关于井中月亮,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井中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小
B.井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C. 井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D.井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比天上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近
21、如图所示的四种事例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22、如图所示,对下列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错误的是( )

(a) (b) (c) (d)
A.图(a)中漫反射的光线尽管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图(b)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平整,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特点
C.图(c)所示炎热夏天公路上的海市蜃楼景象,是由光的反射现象造成的
D.图(d)所示是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
23、如图示,北京时间08年9月27日下午16时43分,中国“神七”载人飞船航天员翟志刚顺利出舱,实施中国首次空间出舱活动。出舱后翟志刚抬头仍然看到天上的一轮红日,但周围的其它景象应是 ( )
A.一片黑暗,能看见星星,但不闪烁. B.一片黑暗,能看见星星,且星闪烁.
C.一片明亮,无法看见星星. D.一片天蓝色,能看见地球和星星.
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彩色电视机的各种色彩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合成的
B、蓝色玻璃只让蓝光透过
C、紫外线眼睛是可以看见的
D、红外线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
25、一束光线与水面45°角由空气射向水面,关于其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之间的夹角大小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大于90° B.小于90° C.等于90° D.无法判断
26、中可以较全面反映光传播路径的是:
二、填空题(每空1 分,共23 分)
27、平面镜成像原因是________,凸透镜成像原因是________,小孔成像的原因是________。
28、光在________物质中传播的路线是直的,但光从一种物质进入另一种物质时,传播方向通常会________,光到达两种物质界面返回原物质中的现象就是________,进入另一种物质中的现象就是________。
29、光在________物质中传播的路线是直的,但光从一种物质进入另一种物质时,传播方向通常会________,光到达两种物质界面返回原物质中的现象就是________,进入另一种物质中的现象就是________。
30、在历代诗人们赞美桂林山水的诗篇中写有“群峰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的著名诗句,诗中写的“倒影”是由于光的_______现象形成的。清澈见底的漓江看起来比实际浅,是由于光的______现象形成的。
31、将铅笔插在盛有清水的透明玻璃杯中,发现铅笔好象在水面折断了,这一现象属于光的     现象;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时,发生了      的缘故。
32、人在河岸上观察到水中有白云,这是由于光的 现象造成的;如果观察水中的鱼,所看到的鱼的位置要比它的实际位置 (选填“深些”或“浅些”),这是由于光的 现象造成.
33、下列词句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_________;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__________;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__________ (选填数字号码)。
①立竿见影;②镜花水月;③坐井观天;④海市蜃楼;⑤凿壁偷光;⑥水中捞月;⑦夕阳如血;⑧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34、2005年春节晚会上的舞蹈“千手观音”,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如图1所示,我们看不见领舞者身后站着的其他舞蹈者,这是因为____的缘故。
(2)我们能分辨出究竟是何种乐器在发声,是因为不同的乐器发声时,其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是不同的。
三、作图题(每空3 分,共12 分)
35、下图中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向水面,请在图中画出这束光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36、请在图中完成下列光路图
四、实验,探究题(共13分)
37、
用“易拉罐”做小孔成像实验,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请在甲图中的半透明纸上画出蜡烛AB的像。(2分)
(2)该同学发现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离小孔越远,像就越大,他测出了不同距离时的像的高度(见下表)。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在乙图中的坐标中画出与的关系图像。(2分)
(3)从图像中看出与是什么关系(1分)
像到小孔的距离s/cm 2.0 3.6 6.0 8.0 10.0 12.4 14.0
像的高度h/cm 1.0 2.2 3.0 4.0 5.0 5.8 7.0
38、(08温州)为了研究影子长度与哪些因素有关,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图实验:在水平地面上竖直固定一根长杆,长杆上装有一个可以上下移动的点光源A,再在地面上竖立一根短木条(短木条始终低于点光源A)。
(1)保持短木条的长度和位置不变,该同学将点光源A从图示位置逐渐向上移动,测得数据如下表:
点光源的高度H/cm 20 30 40 50 60
影子长度L/cm 30 15 10 7.5 6
该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做此实验,想要验证的假设是 (2分)
(2)分析上述实验数据还可旋拂:在点光源逐渐上移过程中,若点光源高度的增加量相同,则影子长度L的变化量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分)
(3)图中S可表示点光源到短木森放熙离,如果要研究影子长度L与点光源到短木条的距离S的关系,应如何操作 。(2分)
(4)影子是怎样形成的?(2分)
别忘记检查哦!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C C
3、D
4、D
5、 D
6、A
7、B
8、B
9、D
10、A
11、D
12、B
13、C
14、A
15、B
16、D
17、C
18、D
19、BCD
20、B
21、C
22、C
23、A
24、AB
25、A
26、C
二、填空题
27、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
28、同一种;改变、光的反射现象;光的折射
29、同一种;改变、光的反射现象;光的折射
30、反射;折射
31、折射 漫反射
32、反射 浅些 折射
33、①③⑤ ②⑥⑧ ④⑦
34、(1)光沿直线传播 (2)音色
三、作图题
35、
36、如图所示:
四、实验,探究题
37、(1)AB的像见甲图。(2分)(必须画出AB两点通过小孔的光线)
(2)与的关系图象见乙图。(2分)
(3)与成正比。(1分)
38、(1)表中所述的两个物理量是点光源的高度H和影子长度L,这就说明,这个实验是在研究点光源离地面的高度H与影长L的关系。
  (2)先要从题中分析出影子的变化是保持短木条的长度和位置不变的条件下,改变了点光源A离地面的高度H,如图所示,当H增大时,点光源射出的光线与长杆的夹角变小,短木条的影子L变短,从表中的数据同样可以看出,当H增大时,L变小,L的变化量在表中第一次30cm-15cm=15cm,第二次15cm-10cm=5cm,第三次10cm-7.5cm=2.5cm,第四次7.5cm-6cm=1.5cm,是在逐渐变小的。
  (3)当短木条的长度不变,改变短木条到光源的位置,如图所示,这时点光源离地面的高度H不变,短木条自身的长度为h,它的影子长度L,点光源到短木条的距离s,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可得到的关系式,从式中可得L与s成正比。
  答案 (1)影子长度可能与点光源的高度有关;
  (2)减小;
  (3)控制点光源的高度和短木条的长度不变,改变短木条的位置,测出多组L和s。
  点评 本题是用数学方法处理物理问题。题中所用的物理知识是光的直线传播,当光照到不透明的物体上时,在物体后面形成物体的影,影长和光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有关。求解本题的关键在于能根据题中所给的条件,找出控制的量和变化的量,然后根据相似三角形中的几何关系去分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