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 分层精练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 分层精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4-12 06:53: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知识点一 秦的暴政
                
1.据估计,当时全国人口约2 000万,秦始皇北筑长城征调40万,南戍五岭又50余万,修建阿房宫、骊山陵又70余万,加上修驰道等其他徭役,每年征调服役的不下300万人。材料反映了(  )
A.徭役繁重 B.刑法严酷
C.赋税沉重 D.无为而治
2.“阿房,阿房,亡始皇”的童谣说明了(  )
A.秦始皇死后将葬在阿房宫内
B.秦朝刑法残酷,社会混乱
C.阿房将发生灭亡秦朝的起义
D.秦朝滥用民力,百姓怨声载道
3.秦简记载:五人行盗,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这一记载说明了 (  )
A.秦朝的赋税很沉重 B.秦朝的刑罚很残酷
C.秦朝的偷盗很猖獗 D.秦朝的徭役很繁重
4.“天下苦秦久矣”是指(  )
①赋税繁重 ②刑罚严苛 ③车同轨,书同文 ④徭役繁多
A.①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对秦始皇的评价,历来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他是一个英雄,有人认为他是一个暴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秦统一六国后,在制度方面进行了创新,在中央建立了什么制度?
 
(2)秦始皇为了巩固国家的统一,在经济、文化上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
(3)如果说秦始皇是个暴君,你的理由是什么?
知识点二 陈胜、吴广起义
6.导致陈胜、吴广起义的根本原因是(  )
A.陈胜、吴广要求夺权
B.人民群众的要求
C.到渔阳戍边途中遇到大雨,道路不通,不能按期到达
D.秦朝的暴政
7.“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表现出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该语出自下列哪个人物( )
A.陈胜 B.刘邦
C.项羽 D.嬴政
8.贾谊的《过秦论》是影响中国历史的十篇政治文章之一。贾谊认为:为政者必须施仁政,不能反人民,否则,人民必会“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最初是用来描述(  )
A.项羽起义 B.刘邦起义
C.陈胜、吴广起义 D.国人暴动
9.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以后,各地的百姓纷纷响应起义。没有多久,农民起义的风暴席卷了大半个中国。在秦末农民起义中,对推翻秦朝起决定性意义的战役是(  )
A.长平之战 B.巨鹿之战
C.桂陵之战 D.马陵之战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农民每年都要将收获物的2/3上交给国家,常年在外服役的有二三百万人。那时候,所有壮年男子都要去打仗或服劳役。
材料二 秦朝的死刑种类多,共有十多种,如腰斩、车裂等,还有“族诛”和“连坐”等。老百姓动不动就要受到刑法的处置。
材料三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1)材料一、材料二反映了秦朝的什么社会现象?
(2)材料三中的话是何用意?
(3)材料一、材料二与材料三之间有什么联系?为什么?
知识点三 楚汉之争
11.象棋棋盘上两军之间有楚河汉界,楚河汉界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系(  )
A.秦统一六国
B.楚汉之争
C.牧野之战
D.巨鹿之战
12.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约法三章”成语出自于(  )
A.陈胜、吴广起义 B.项羽进咸阳
C.刘邦进咸阳 D.武王伐纣
13.刘邦和项羽进行了长达四年的楚汉之争,下列关于楚汉之争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战争的目的是争夺帝位
B.项羽势力弱小,却一味依赖武力
C.刘邦注重收揽民心,善于用人
D.项羽在四面楚歌中战败自刎而亡
14.下列属于秦末农民战争范畴的历史事件有(  )
①陈胜、吴广起义 ②项羽领导的起义 ③刘邦领导的起义 ④楚汉之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 D.①②③④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失其政,陈涉首难……(项羽)乘势起陇亩之中……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号为霸王之业……欲以力征……卒亡其国,身死东城。……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史记·项羽本纪》
材料二 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汉)高祖曰:“……此三者(指张良、萧何、韩信),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史记·高祖本纪》
材料三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
(1)根据材料一指出项羽失败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分析刘邦为什么会获取天下。
(3)综合上述三则材料,从中你可以悟出哪些治国之道?
16.云梦秦简是研究秦朝政治、法律、经济、文化等方面真实情况的重要史料,其中记载:死刑名称有“定杀”“生埋”“磔”“弃市”“戮”等。这些记载可以佐证(  )
A.秦朝统治非常残暴 B.秦朝赋税徭役繁重
C.秦朝法律体系健全 D.秦朝开创死刑先例
17.下列关于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
B.革命首创精神永放光芒
C.以大无畏的精神,推翻了封建王朝
D.发生在公元前209年
18.李清照曾这样赞美项羽:“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下列事件跟项羽有关的是(  )
①建立秦朝 ②巨鹿之战 ③垓下之围 ④建立张楚政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9.秦朝灭亡和项羽失败的共同原因是(  )
A.严酷的刑罚 B.骄傲自大
C.剥削沉重 D.失去人心
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柱。”“秦皇筑长城,乃为万世利。连山绝谷势蜿蜒,雄图自足制中外。”
材料二 公元前209年,有900多贫苦农民,被征发到渔阳戍守边境。他们走到大泽乡时,遇上大雨,道路被冲毁,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法,误期都要处死。他们中的两个小队长,杀死了两个押送军官,领导大家举行起义。
(1)请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造成秦朝繁重的赋税和徭役的原因有哪些。

(2)阅读材料一,有人说秦始皇修长城是滥用民力,有人说秦始皇修长城功及后代,你的观点是什么?
(3)材料二描写的这次起义中提出了什么口号?两位小队长是谁?
(4)分析说明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的关系。
21.成语是我国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明珠,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典故。其中“破釜沉舟”与下列哪一战役有关(  )
A.城濮之战 B.马陵之战
C.长平之战 D.巨鹿之战
22.(2015湖北黄石)秦末农民起义出现多支起义军,最后推翻秦朝统治的是(  )
A.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军
B.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C.刘邦领导的农民军
D.刘邦、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23.某校七年级历史学习小组正开展“秦帝国兴亡史”的主题探究活动,请你也来参加。
【秦之兴】
材料一 战国形势图
(1)材料一中哪个国家后来实力大增?它实力增强主要与哪次变法有关?
(2)下表列出了秦巩固统一的一系列措施,请你完成。
措  施
经济
统一______,统一_______
文化
统一______
交通
统一_______和_______宽窄,
开凿________
军事
北击匈奴,修筑_______
【秦之衰】
材料二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史记·陈涉世家》
(3)材料二所述是哪一事件的直接原因?这一事件有何重要意义?
【秦之亡】
材料三 秦王足已不问,遂过而不变。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祸。子婴孤立无亲,危弱无辅,三主惑而终身不悟,亡,不亦宜乎?
——《史记·秦始皇本纪》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从秦帝国的兴亡史里,你得到了哪些启发?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知识点一 秦的暴政
                
1.据估计,当时全国人口约2 000万,秦始皇北筑长城征调40万,南戍五岭又50余万,修建阿房宫、骊山陵又70余万,加上修驰道等其他徭役,每年征调服役的不下300万人。材料反映了(A )
A.徭役繁重 B.刑法严酷
C.赋税沉重 D.无为而治
2.“阿房,阿房,亡始皇”的童谣说明了(D )
A.秦始皇死后将葬在阿房宫内
B.秦朝刑法残酷,社会混乱
C.阿房将发生灭亡秦朝的起义
D.秦朝滥用民力,百姓怨声载道
3.秦简记载:五人行盗,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这一记载说明了 (B )
A.秦朝的赋税很沉重 B.秦朝的刑罚很残酷
C.秦朝的偷盗很猖獗 D.秦朝的徭役很繁重
4.“天下苦秦久矣”是指(C )
①赋税繁重 ②刑罚严苛 ③车同轨,书同文 ④徭役繁多
A.①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对秦始皇的评价,历来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他是一个英雄,有人认为他是一个暴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秦统一六国后,在制度方面进行了创新,在中央建立了什么制度?
参考答案中央: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2)秦始皇为了巩固国家的统一,在经济、文化上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
参考答案经济上: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轨。文化上:统一文字。 
(3)如果说秦始皇是个暴君,你的理由是什么?
参考答案秦始皇统治时,赋税沉重;兵役、徭役繁重;刑法严苛。 
知识点二 陈胜、吴广起义
6.导致陈胜、吴广起义的根本原因是 (D )
A.陈胜、吴广要求夺权
B.人民群众的要求
C.到渔阳戍边途中遇到大雨,道路不通,不能按期到达
D.秦朝的暴政
7.“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表现出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该语出自下列哪个人物(A )
A.陈胜 B.刘邦
C.项羽 D.嬴政
8.贾谊的《过秦论》是影响中国历史的十篇政治文章之一。贾谊认为:为政者必须施仁政,不能反人民,否则,人民必会“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最初是用来描述(C )
A.项羽起义 B.刘邦起义
C.陈胜、吴广起义 D.国人暴动
9.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以后,各地的百姓纷纷响应起义。没有多久,农民起义的风暴席卷了大半个中国。在秦末农民起义中,对推翻秦朝起决定性意义的战役是(B )
A.长平之战 B.巨鹿之战
C.桂陵之战 D.马陵之战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农民每年都要将收获物的2/3上交给国家,常年在外服役的有二三百万人。那时候,所有壮年男子都要去打仗或服劳役。
材料二 秦朝的死刑种类多,共有十多种,如腰斩、车裂等,还有“族诛”和“连坐”等。老百姓动不动就要受到刑法的处置。
材料三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1)材料一、材料二反映了秦朝的什么社会现象?
参考答案反映了秦的暴政。(或答:秦朝赋税沉重;兵役、徭役繁重;刑法严苛) 
(2)材料三中的话是何用意?
参考答案号召人民举行起义,推翻秦朝的统治。 
(3)材料一、材料二与材料三之间有什么联系?为什么?
参考答案因果关系。因为秦朝统治残暴,导致了人民的不满,所以人民起来反抗,发动起义,推翻了秦朝的统治。 
知识点三 楚汉之争
11.象棋棋盘上两军之间有楚河汉界,楚河汉界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系(B )
A.秦统一六国
B.楚汉之争
C.牧野之战
D.巨鹿之战
12.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约法三章”成语出自于(C )
A.陈胜、吴广起义 B.项羽进咸阳
C.刘邦进咸阳 D.武王伐纣
13.刘邦和项羽进行了长达四年的楚汉之争,下列关于楚汉之争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B )
A.战争的目的是争夺帝位
B.项羽势力弱小,却一味依赖武力
C.刘邦注重收揽民心,善于用人
D.项羽在四面楚歌中战败自刎而亡
14.下列属于秦末农民战争范畴的历史事件有(A )
①陈胜、吴广起义 ②项羽领导的起义 ③刘邦领导的起义 ④楚汉之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 D.①②③④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失其政,陈涉首难……(项羽)乘势起陇亩之中……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号为霸王之业……欲以力征……卒亡其国,身死东城。……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史记·项羽本纪》
材料二 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汉)高祖曰:“……此三者(指张良、萧何、韩信),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史记·高祖本纪》
材料三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
(1)根据材料一指出项羽失败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失败的真正原因是项羽凭“力征”,这是蹈暴秦覆辙。 
(2)根据材料二分析刘邦为什么会获取天下。
参考答案原因一是“约法三章”得民心;原因二是善用人才。 
(3)综合上述三则材料,从中你可以悟出哪些治国之道?
参考答案以德治国,爱惜民力,重视人才等。(围绕材料言之有理即可) 
16.云梦秦简是研究秦朝政治、法律、经济、文化等方面真实情况的重要史料,其中记载:死刑名称有“定杀”“生埋”“磔”“弃市”“戮”等。这些记载可以佐证(A )
A.秦朝统治非常残暴 B.秦朝赋税徭役繁重
C.秦朝法律体系健全 D.秦朝开创死刑先例
17.下列关于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 )
A.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
B.革命首创精神永放光芒
C.以大无畏的精神,推翻了封建王朝
D.发生在公元前209年
18.李清照曾这样赞美项羽:“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下列事件跟项羽有关的是(C )
①建立秦朝 ②巨鹿之战 ③垓下之围 ④建立张楚政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9.秦朝灭亡和项羽失败的共同原因是(D )
A.严酷的刑罚 B.骄傲自大
C.剥削沉重 D.失去人心
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柱。”“秦皇筑长城,乃为万世利。连山绝谷势蜿蜒,雄图自足制中外。”
材料二 公元前209年,有900多贫苦农民,被征发到渔阳戍守边境。他们走到大泽乡时,遇上大雨,道路被冲毁,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法,误期都要处死。他们中的两个小队长,杀死了两个押送军官,领导大家举行起义。
(1)请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造成秦朝繁重的赋税和徭役的原因有哪些。
参考答案由于连年征战,加上长城、阿房宫、骊山陵、驰道等大型工程的营建,秦朝向人民征派沉重的赋税和徭役。 
(2)阅读材料一,有人说秦始皇修长城是滥用民力,有人说秦始皇修长城功及后代,你的观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修建长城主要是为了抵御北方匈奴的进攻,但修建长城使国家的徭役和赋税繁重,激化了社会矛盾。 
(3)材料二描写的这次起义中提出了什么口号?两位小队长是谁?
参考答案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小队长:陈胜、吴广。 
(4)分析说明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材料一中秦朝的残暴统治,激化了社会矛盾,当农民无法生存的时候,就会揭竿而起,推翻当政的统治者。 
21.成语是我国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明珠,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典故。其中“破釜沉舟”与下列哪一战役有关(D )
A.城濮之战 B.马陵之战
C.长平之战 D.巨鹿之战
22.(2015湖北黄石)秦末农民起义出现多支起义军,最后推翻秦朝统治的是(C )
A.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军
B.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C.刘邦领导的农民军
D.刘邦、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23.某校七年级历史学习小组正开展“秦帝国兴亡史”的主题探究活动,请你也来参加。
【秦之兴】
材料一 战国形势图
(1)材料一中哪个国家后来实力大增?它实力增强主要与哪次变法有关?
参考答案秦国。商鞅变法。 
(2)下表列出了秦巩固统一的一系列措施,请你完成。
措  施
经济
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
文化
统一文字
交通
统一车辆形制和道路宽窄,
开凿灵渠
军事
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秦之衰】
材料二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史记·陈涉世家》
(3)材料二所述是哪一事件的直接原因?这一事件有何重要意义?
参考答案大泽乡起义。意义:起义所表现出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秦之亡】
材料三 秦王足已不问,遂过而不变。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祸。子婴孤立无亲,危弱无辅,三主惑而终身不悟,亡,不亦宜乎?
——《史记·秦始皇本纪》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从秦帝国的兴亡史里,你得到了哪些启发?
参考答案秦朝的暴政。得道多助,失道寡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