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1张PPT。大雁归来作者:利奥波德课前预习作业01.积累词语,会读会写“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常用词语。
2.选择文章中有意味的语句进行批注。
3.写一写你从课文中能感受到作者对于大雁的情感(200字以上)
04.每人至少收集3句关于大雁的诗句、成语
5.预习课文后,说说你获得了哪些关于大雁的知识?
6.自读课文3遍,理清文章脉络1.齐读课后读一读写一写的词语
2.指名3位同学朗读预习作业中的小短文0大雁是秋寒南征、春暖北返的候鸟,据说它还能传递书信,因此很容易牵动人们的羁旅愁情、岁月之感。自古以来,诗人们睹雁伤情或托雁寄怀,留下了许多伤感的咏雁作品。
(请学生在黑板上写出所收集的诗句)参考答案
今天我们学习的《大雁归来》却是一篇富有文学色彩的科学观察笔记,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去感受一下吧!01.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
2.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3.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
4.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
5.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6、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高适《别董大》
7、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卢纶《塞下曲》
成语:沉鱼落雁、鸿雁哀鸣、衡阳断雁、
雁过拔毛、雁塔题名、 雁过留声 利奥波德(1887--1948),美国生态学家、自然资源保护论者、现代环境学的奠基者。著有《沙乡年鉴》。 本文节选自《沙乡年鉴》 。
《沙乡年鉴》是一本自然随笔和哲学论文集。在他的文章里,可以看到大自然的伟力,也可以看出他对人类为自身利益蹂躏自然而发出的悲叹。0同学们预习了这篇文章,那么从文章中,你获得了哪些大雁的知识?3月大雁归来,预示着春天也就到来了。(1段)
大雁定期迁徙(2段)
11月份大雁南飞,飞行路线是笔直的。(3段)
孤雁都有一种共性:它们的飞行和鸣叫很频繁(7段)
雁群是一些家庭,或者说是一些家庭的聚合体,而那些孤雁是丧失了亲人的幸存者(8段)04月的夜间,大雁在沼泽中集会。(9段)
白头翁花盛开的时候,大雁集会也就逐渐少下来。(10段)
每年三月,大雁都要吹起联合的号角,进行一年一度的国际性的大雁迁徙活动。(12、13段)0 第一部分 (1-5)描写大雁归来时的情景。
第二部分 (6-10)介绍大雁的日常生活。
第三部分 (11-13)揭示主题,写大雁的联合 观念值得人类借鉴学习。
0 大雁,属鸟纲,鸭科,是雁亚科各种类的通称,一种大型游禽。
形状略像家鹅,群居水边,往往是千百成群。主食嫩叶、细根、种子、间或农田谷物。
每年春分后飞回北方繁殖,秋分后飞往南方越冬。群雁飞行,排成“一”字或“人”字形,人们称之为“雁字” “雁阵” 。000把课文与此进行比较,两文的写法有什么不同?
这一段文字,重说明,客观介绍有关大雁的科学知识,如
雁的属性,外形生活习性、飞行线路、聚合性等。
课文是知识性、形象性、抒情性的完美结合。课文也介绍了
大雁的生活习性、大雁的飞行路线、雁队的数字分析等科学知
识,但侧重点并不在于介绍知识。
例句1: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三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简析】这句话是说,大雁是春天真正的使者,大雁给人们带来了春天的生机,春天的希望,春天的喜悦。例句2: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叫起来,似乎它们溅起的水花能抖掉那脆弱的香蒲抖身上的冬天。【简析】这句话是说,归来的大雁让香蒲乃至万物摆脱了冬日的严寒,香蒲乃至万物从此迎来春天,欣欣向荣,生动形象。0例句3:在这种每年一度的迁徙中,整个大陆所获得的是从三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无损的带着野性的诗歌。【简析】这句话是说,春分后大雁回归,它离开了食品丰足、冬季温暖的南方,最后来到阳光充足、夏季僻静的北极,生育小雁。迁徙中的大雁,它的鸣叫,是带着野性的诗歌,给整个大陆带来诗意。作者觉得大雁是非常可爱的动物,大雁是人类的朋友,他喜欢大雁。0向我们农场宣告新的季节来临的大雁知道很多事情,其中包括威斯康星的法规。【简析】下文说,大雁知道11月份每个沼泽和池塘都布满了猎枪,而春天是休战时刻,那些狩猎点和小洲并无猎枪,由此可知,威斯康星的法规规定,春季禁止猎杀大雁,冬季则允许猎杀,说大雁也知道这个法规,所以冬天只有晚上才到刚刚收割了的地里偷食玉米,春季则可以放心地活动、觅食。0单调枯燥的数字竟能如此进一步激发爱鸟者的感伤。【简析】单调枯燥的数字”指6只,或6的倍数,由这些数字分析,6只的雁群是一个家庭,孤雁之所以孤单,是因为家庭中其他成员被枪杀,或者成了“心碎的寡妇”,或者成为失去子女的父母,原先就这样推断为此而感伤,六年的研究证实了这个结论,所以进一步激发了爱鸟者的感伤。为单调枯燥的数字而动感情的情形是少有的,但是关于大雁的单调枯燥的数字,包含着丰富的意味,不能不令人动情。0①它们顺着弯曲的河流拐来拐去,穿过现在已经没有猎枪的狩猎点和小洲,向每个沙滩低语着,如同向久别的朋友低语一样。”
②“它们低低地在沼泽和草地上空曲折地穿行着,向每个刚刚融化的水洼和池塘问好。”
③ “第一群大雁一旦来到这里,它们便向每一群迁徙的雁群喧嚷着发出邀请。”
④“那接着而来的低语,是它们在论述食物的价值。”
⑤“孤雁飞行和鸣叫很频繁,而且声调忧郁”00(1)作者使用了拟人手法和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使文章充满生动性和趣味性。
(2) 表达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你从中看出,这是一群怎样的大雁?友好,活泼,热情好客,聪明,重情义002段通过对比表现大雁的勇敢;
3段“坚定不移”
11段“联合观念”——团结;
“用自己的生命来为实现这个基本的信念做赌注”——勇敢坚定2.补充大雁的形象: 以上分析之外,我们还能从文中感受到大雁的哪些美好之处?000(1)拟人手法的运用
(2)形象性。知识性、抒情性的完美结合
大雁的形象,在作者笔下。跃然纸上,声情并茂。无论描写大雁归来,还是描写大雁觅食、集会,作者按照大雁行为的过程,有层次的细细的加以描写,让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3)浓郁的抒彩
1.作者每次称呼大雁时,前面都有一个修饰语是?(我们)文章还用“我们”称呼了哪些东西?我们(农场)
我们(刚到的客人)
我们(的大雁) 我们(的春雁)
我们(的大雁集会) 我们(的沼泽)0为什么要用“我们”这个词语?亲切。感觉我们人与自然万物就像朋友、家人一样。
如此看来,我们人类对待自然万物不应该高高在上,而应该如何对待?(平等)02.在文章中描写的这个平等的大家庭里,除了我们人、大雁、农场、沼泽,还有哪些成员?沙锥鸟、猫头鹰、美洲半蹼鹬、白头翁花、红翅黑鹂、黑脸田鸡让我们朗读一下9-10段,感受一下这个大家庭的氛围吧。你从中感受到怎样的氛围?和谐、温馨、热闹什么与什么和谐?只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吗?还有自然万物之间的和谐。03.请大家回过头来想一想,课文的题目为什么叫《大雁归来》,把它改成《大雁》不是更简洁吗?作者呼唤的仅仅是大雁的归来吗?作者呼唤的不仅是大雁的归来,还有人类正在失去的美好人性的归来,还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自然万物之间和谐相处的理想境界的归来。?04.从本文可以看出,作者利奥波德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具有怎样的特点?
他曾经说道:“人不仅要处理好跟人的关系,跟社会的关系,还要用道德的观念,对待山、水、草和一切生物,这就是大地伦理学。
“人和山川、河流、森林、草地等万物和谐共处的时候,我们的大地才是完整的,这样的完整的大地才是产生梦想的大地。”0从这段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认为,我们人应该用怎样的观念对待自然?
(道德)只有这样,人与自然才能和谐共处,我们的大地,我们的自然才是(完整的)。这就是作者理想的(家园)0 人 和谐 自然
道德 完整
人 自然
?家0 ?0 每年秋天,成群的大雁在高空排成整齐的队伍,向着遥远的南方飞去。到了第二年阳春季节,大雁又会沿着原路,准确无误地飞回来。这种依季节不同而变更栖息地的习性,叫做季节迁飞。有这种习性的鸟,叫候鸟。像大雁、燕子等都是候鸟。候鸟的迁飞时间、路线每年几乎不变,更奇特的是,有的候鸟,如金丝燕在第二年返回家乡时,还能找到它们往年住过的“老房子”,并在这座“房子”里一代一代地生活下去。
?0 除候鸟外,有些昆虫也有迁飞习性。美洲有一种体形美丽,被喻为百蝶之王的蝴蝶?君主蝶 ,每天秋天便成群地从北美向南飞行 ,行程达3000多千米。它们在墨西哥、古巴、巴哈马群岛和加利福尼亚南部过冬,到了第二年春天便逐渐向北迁移。它们在途中进行繁殖,产卵后自己就死亡了,卵化出的新一代君主蝶重新飞往南方过冬。就这样一代接一代地传下去。
为什么有些鸟类和昆虫具有这种迁飞的本领? 在迁飞过程中靠什么定向? 这些问题是十分有趣和难解的。短距离飞行可以用视觉定向,但长距离飞行单靠视觉就不够了。
?0 科学家推测,鸟类可能以太阳的位置作为定向的罗盘。如果是这样,那么它们必须补偿因太阳位置移动而引起的那部分时差。因此,科学家认为,候鸟体内可能有一种能够精确计算太阳移位的生物钟,能对白天的时间进行校对。那么夜间如何定向呢? 一个非常合理的推论是:它们利用星星定向。可是没有星星的夜晚,它们仍照飞不误,那又是根据什么定向呢?因此有人认为,它们有可能利用地球的磁场、偏振光、气压、气味等来进行定向。
对于蝴蝶的季节迁飞,科学家认为,可能同遗传因素有关。蝴蝶季节迁飞的研究还刚刚开始,科学家期待着更多更有趣的发现。仿照课文对于大雁的写法,来写一写你身边的或者是你喜爱的动物。(300字左右)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