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第13课东汉的兴亡分层精练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第13课东汉的兴亡分层精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4-12 08:26: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知识点一 光武中兴
1.
右图是连环画《王莽篡位》的封面,该连环画讲述的故事发生在(  )
A.秦朝末年
B.西汉末年
C.东汉末年
D.西周末年
2.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王朝,虽存续仅14年,却将汉朝分隔为西汉和东汉,这个王朝是(  )
A.夏朝 B.商朝
C.秦朝 D.新朝
3.我国古代出现过许多政治安定、经济繁荣的治世局面,“光武中兴”出现在(  )
A.西周 B.秦朝
C.西汉 D.东汉
4.刘秀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皇帝,下列措施与他无关的一项是(  )
A.下令释放奴婢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惩处贪官污吏
D.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知识点二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5.东汉中期以后,中央政权的典型特征是(  )
A.地方豪强独霸一方
B.朝中大将篡夺皇位
C.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D.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6.“外戚梁冀先后立了三个皇帝,独揽朝政20余年。”材料反映的史实是(  )
A.皇帝早逝
B.幼主即位
C.宦官得宠
D.外戚专权
知识点三 黄巾起义
7.东汉末年,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包括(  )
①东汉朝政的腐败 ②时局动荡不安 ③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④皇帝实行暴政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8.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关于黄巾起义的知识卡片,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A.时间 B.领导人
C.口号 D.作用
9.
右图是连环画《黄巾起义》的插图,这次农民大起义的领导人是(  )
A.陈胜
B.张角
C.刘邦
D.吴广
10.对于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说法错误的是(  )
A.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B.这次起义的领导人之一张角创立了太平道
C.这次起义的农民头裹黄巾,在全国各地同时向东汉王朝发动猛烈进攻
D.历时10多年的黄巾起义最后被镇压下去
11.观察下面的图表,回答问题。
皇 帝
即位年龄
和帝
10
殇帝
1
安帝
13
顺帝
11
冲帝
2
质帝
8
桓帝
15
灵帝
12
少帝
14
献帝
9
(1)题表反映了当时中央政权怎样的现象?这种现象直接导致了当时中央政权怎样的弊端和危害?
(2)题图与中国历史上的哪一次起义有关?这次起义是通过哪一宗教发动的?这次起义的结果如何?
(3)题表和题图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内在联系?
 
12.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到9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西汉灭亡。西汉在历史上存在了多少年(  )
A.210年 B.211年
C.212年 D.213年
13.东汉后期,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物
B.豪强地主势力恶性膨胀的结果
C.皇帝大多年幼无知
D.官僚集团争权夺势的结果
14.下列关于东汉黄巾起义和秦末陈胜、吴广起义相同点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当时的社会统治非常黑暗
B.起义前都进行了精心的准备
C.都遭到统治者的残酷镇压
D.都沉重打击了当时的统治者
15.下列关于东汉政权后期逐步走向衰亡的原因中,不包括(  )
A.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B.豪强地主割据自立
C.黄巾起义的沉重打击 D.王莽施政的危害
16.下列关于东汉王朝统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建立者刘秀是西汉宗室
B.初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
C.中期出现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现象
D.在黄巾起义的打击下灭亡
17.(2013湖北襄阳)东汉刘秀统治时期,政治清明,国力强盛,史称(  )
A.光武中兴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文景之治
18.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是继秦朝之后的又一强盛的大一统帝国。汉朝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根据所学知识填写下表。
朝代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西汉
东汉
(2)西汉初期和东汉初期各有一个治世局面,请写出这两个治世局面的名称及采取的共同措施。
(3)西汉和东汉的统治者,分别采取了哪些值得称道的措施?请结合汉武帝和光武帝的事迹,各举出两例进行说明。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知识点一 光武中兴
1.
右图是连环画《王莽篡位》的封面,该连环画讲述的故事发生在 (B )
A.秦朝末年
B.西汉末年
C.东汉末年
D.西周末年
2.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王朝,虽存续仅14年,却将汉朝分隔为西汉和东汉,这个王朝是(D )
A.夏朝 B.商朝
C.秦朝 D.新朝
3.我国古代出现过许多政治安定、经济繁荣的治世局面,“光武中兴”出现在(D )
A.西周 B.秦朝
C.西汉 D.东汉
4.刘秀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皇帝,下列措施与他无关的一项是(B )
A.下令释放奴婢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惩处贪官污吏
D.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知识点二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5.东汉中期以后,中央政权的典型特征是(C )
A.地方豪强独霸一方
B.朝中大将篡夺皇位
C.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D.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6.“外戚梁冀先后立了三个皇帝,独揽朝政20余年。”材料反映的史实是(D )
A.皇帝早逝
B.幼主即位
C.宦官得宠
D.外戚专权
知识点三 黄巾起义
7.东汉末年,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包括(B )
①东汉朝政的腐败 ②时局动荡不安 ③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④皇帝实行暴政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8.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关于黄巾起义的知识卡片,其中错误的一项是(C )
A.时间 B.领导人
C.口号 D.作用
9.
右图是连环画《黄巾起义》的插图,这次农民大起义的领导人是(B )
A.陈胜
B.张角
C.刘邦
D.吴广
10.对于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说法错误的是(D )
A.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B.这次起义的领导人之一张角创立了太平道
C.这次起义的农民头裹黄巾,在全国各地同时向东汉王朝发动猛烈进攻
D.历时10多年的黄巾起义最后被镇压下去
11.观察下面的图表,回答问题。
皇 帝
即位年龄
和帝
10
殇帝
1
安帝
13
顺帝
11
冲帝
2
质帝
8
桓帝
15
灵帝
12
少帝
14
献帝
9
(1)题表反映了当时中央政权怎样的现象?这种现象直接导致了当时中央政权怎样的弊端和危害?
参考答案即位的皇帝大都年幼。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政治腐朽不堪,时局动荡不安。 
(2)题图与中国历史上的哪一次起义有关?这次起义是通过哪一宗教发动的?这次起义的结果如何?
参考答案黄巾起义。太平道。起义最终失败,但是沉重打击了东汉政权,使其一蹶不振。 
(3)题表和题图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内在联系?
参考答案东汉中后期,由于即位的皇帝年龄比较小,产生了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现象,社会动荡黑暗,导致了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 
12.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到9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西汉灭亡。西汉在历史上存在了多少年(A )
A.210年 B.211年
C.212年 D.213年
13.东汉后期,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这种现象实质上是(A )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物
B.豪强地主势力恶性膨胀的结果
C.皇帝大多年幼无知
D.官僚集团争权夺势的结果
14.下列关于东汉黄巾起义和秦末陈胜、吴广起义相同点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B )
A.当时的社会统治非常黑暗
B.起义前都进行了精心的准备
C.都遭到统治者的残酷镇压
D.都沉重打击了当时的统治者
15.下列关于东汉政权后期逐步走向衰亡的原因中,不包括(D )
A.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B.豪强地主割据自立
C.黄巾起义的沉重打击 D.王莽施政的危害
16.下列关于东汉王朝统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建立者刘秀是西汉宗室
B.初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
C.中期出现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现象
D.在黄巾起义的打击下灭亡
17.(2013湖北襄阳)东汉刘秀统治时期,政治清明,国力强盛,史称(A )
A.光武中兴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文景之治
18.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是继秦朝之后的又一强盛的大一统帝国。汉朝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根据所学知识填写下表。
朝代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西汉
公元前202年
刘邦
长安
东汉
25年
刘秀
洛阳
(2)西汉初期和东汉初期各有一个治世局面,请写出这两个治世局面的名称及采取的共同措施。
参考答案西汉:“文景之治”。东汉:“光武中兴”。共同措施: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罚。 
(3)西汉和东汉的统治者,分别采取了哪些值得称道的措施?请结合汉武帝和光武帝的事迹,各举出两例进行说明。
参考答案汉武帝: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其子弟,使诸侯国越分越小;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盐铁官营,统一制造五铢钱等。光武帝:合并郡县,裁减官员,惩处贪官污吏;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等。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知识点一 光武中兴
1.
右图是连环画《王莽篡位》的封面,该连环画讲述的故事发生在 (B )
A.秦朝末年
B.西汉末年
C.东汉末年
D.西周末年
2.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王朝,虽存续仅14年,却将汉朝分隔为西汉和东汉,这个王朝是(D )
A.夏朝 B.商朝
C.秦朝 D.新朝
3.我国古代出现过许多政治安定、经济繁荣的治世局面,“光武中兴”出现在(D )
A.西周 B.秦朝
C.西汉 D.东汉
4.刘秀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皇帝,下列措施与他无关的一项是(B )
A.下令释放奴婢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惩处贪官污吏
D.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知识点二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5.东汉中期以后,中央政权的典型特征是(C )
A.地方豪强独霸一方
B.朝中大将篡夺皇位
C.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D.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6.“外戚梁冀先后立了三个皇帝,独揽朝政20余年。”材料反映的史实是(D )
A.皇帝早逝
B.幼主即位
C.宦官得宠
D.外戚专权
知识点三 黄巾起义
7.东汉末年,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包括(B )
①东汉朝政的腐败 ②时局动荡不安 ③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④皇帝实行暴政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8.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关于黄巾起义的知识卡片,其中错误的一项是(C )
A.时间 B.领导人
C.口号 D.作用
9.
右图是连环画《黄巾起义》的插图,这次农民大起义的领导人是(B )
A.陈胜
B.张角
C.刘邦
D.吴广
10.对于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说法错误的是(D )
A.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B.这次起义的领导人之一张角创立了太平道
C.这次起义的农民头裹黄巾,在全国各地同时向东汉王朝发动猛烈进攻
D.历时10多年的黄巾起义最后被镇压下去
11.观察下面的图表,回答问题。
皇 帝
即位年龄
和帝
10
殇帝
1
安帝
13
顺帝
11
冲帝
2
质帝
8
桓帝
15
灵帝
12
少帝
14
献帝
9
(1)题表反映了当时中央政权怎样的现象?这种现象直接导致了当时中央政权怎样的弊端和危害?
参考答案即位的皇帝大都年幼。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政治腐朽不堪,时局动荡不安。 
(2)题图与中国历史上的哪一次起义有关?这次起义是通过哪一宗教发动的?这次起义的结果如何?
参考答案黄巾起义。太平道。起义最终失败,但是沉重打击了东汉政权,使其一蹶不振。 
(3)题表和题图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内在联系?
参考答案东汉中后期,由于即位的皇帝年龄比较小,产生了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现象,社会动荡黑暗,导致了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 
12.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到9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西汉灭亡。西汉在历史上存在了多少年(A )
A.210年 B.211年
C.212年 D.213年
13.东汉后期,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这种现象实质上是(A )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物
B.豪强地主势力恶性膨胀的结果
C.皇帝大多年幼无知
D.官僚集团争权夺势的结果
14.下列关于东汉黄巾起义和秦末陈胜、吴广起义相同点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B )
A.当时的社会统治非常黑暗
B.起义前都进行了精心的准备
C.都遭到统治者的残酷镇压
D.都沉重打击了当时的统治者
15.下列关于东汉政权后期逐步走向衰亡的原因中,不包括(D )
A.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B.豪强地主割据自立
C.黄巾起义的沉重打击 D.王莽施政的危害
16.下列关于东汉王朝统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建立者刘秀是西汉宗室
B.初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
C.中期出现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现象
D.在黄巾起义的打击下灭亡
17.(2013湖北襄阳)东汉刘秀统治时期,政治清明,国力强盛,史称(A )
A.光武中兴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文景之治
18.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是继秦朝之后的又一强盛的大一统帝国。汉朝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根据所学知识填写下表。
朝代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西汉
公元前202年
刘邦
长安
东汉
25年
刘秀
洛阳
(2)西汉初期和东汉初期各有一个治世局面,请写出这两个治世局面的名称及采取的共同措施。
参考答案西汉:“文景之治”。东汉:“光武中兴”。共同措施: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罚。 
(3)西汉和东汉的统治者,分别采取了哪些值得称道的措施?请结合汉武帝和光武帝的事迹,各举出两例进行说明。
参考答案汉武帝: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其子弟,使诸侯国越分越小;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盐铁官营,统一制造五铢钱等。光武帝:合并郡县,裁减官员,惩处贪官污吏;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