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知识点一 淝水之战
1.淝水之战的交战双方分别是( )
A.东晋——前秦
B.西晋——东晋
C.前秦——西晋
D.前秦——北魏
2.许多成语故事都有它的历史渊源。下列与淝水之战这一历史事件有渊源的成语典故是( )
①破釜沉舟 ②四面楚歌 ③草木皆兵 ④风声鹤唳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淝水之战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之一。在这次战役中前秦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前秦军队战斗力不强
B.前秦军队战线太长
C.前秦军队不习水战
D.前秦军队不得人心
知识点二 北魏孝文帝改革
4.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大量进入中原地区并建立政权,其中,北魏政权是哪个民族建立起来的( )
A.匈奴 B.鲜卑
C.羯 D.氐
5.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大分裂时期。下列政权曾经统一过北方的是( )
①曹魏 ②西晋 ③东晋 ④北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和下面的历史短剧台词(片段)相关联的是( )
小明:众爱卿,鲜卑语为北语,汉语乃为正道。今日始,朝廷一律废北语,一从正音,违者降爵黜官。
小华:陛下英明!臣等谨遵圣旨!
A.商鞅变法
B.秦统一六国
C.张骞出使西域
D.北魏孝文帝改革
7.观察右图“身穿汉族服装的鲜卑贵族形象”。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B.穿汉服显示贵族身份
C.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D.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
8.当你重回498年的北魏的时候,下面的现象你不可能看到的是( )
A.在洛阳的街头,人们都穿着汉族服装
B.在朝廷中大臣在用鲜卑语向皇帝汇报
C.一家人正在举办婚礼,新郎是鲜卑人,新娘是汉族人
D.鲜卑人在学校中学习儒家经典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史记》
材料二 高祖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
——《魏书》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战国时期哪次变法的措施?
(2)材料二中的“高祖”指谁?“北语”是指我国古代哪个少数民族的语言?
(3)让历史照亮未来,上述改革者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知识点三 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10.以下两幅有关北魏时期的图片,所反映出的历史现象是( )
A.民族交融 B.中外交往
C.国家统一 D.经济发展
11.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出现了“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的多元文化交融景象。对出现这一景象影响最大的历史事件是( )
A.张骞通西域 B.北魏孝文帝改革
C.“文景之治” D.巨鹿之战
12.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既是原因又是结果的是( )
A.迁都洛阳
B.军队战斗力提高
C.社会矛盾激化
D.北方民族大交融
13.(2016山东济宁)小明同学为某单元设计了下边的示意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该单元的主题是( )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C.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14.下列著名战役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官渡之战 ②巨鹿之战 ③淝水之战 ④赤壁之战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③②④ D.②③①④
15.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目的是( )
A.受到北方其他少数民族的侵扰
B.孝文帝仰慕洛阳城的繁华
C.扩大鲜卑族的地位和影响
D.接受和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16.学者晁福林认为,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把民族交融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下列有关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让鲜卑贵族改用汉姓 ②将都城迁往咸阳 ③鲜卑贵族必须说汉话 ④鼓励鲜卑人穿汉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④
17.下边是小明同学整理的某皇帝施政政策要点。这些政策产生的结果是( )
A.推进大一统格局
B.形成三国鼎立局面
C.加快江南经济开发
D.促进北方民族交融
18.分析下列情景,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北魏初年,有个姓拓跋的人穿鲜卑的衣服,说鲜卑话,曾担任“白鹭官”,没有俸禄,但战争中掠夺到的财物可以归自己所有。
若干年后,他的后人已改用汉人的“元”姓,担任的官职是太尉,有规定的俸禄可以领取,穿汉人的衣服,说汉话,还与朝中的一个汉人官员结成了亲家。
(1)上述情景中,与“白鹭官”相比,其后人的生活习俗发生了哪些变化?
(2)导致“白鹭官”后人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源于历史上的哪一重大改革?
19.(2016四川泸州)史料解读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资治通鉴》记载:“(魏主)今欲断(禁止)诸北语(鲜卑语等),一从正音(汉语)。……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该史料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哪项措施( )
A.迁都洛阳 B.改用汉姓
C.改穿汉服 D.学说汉语
20.(2016山东青岛)中国古代,“衣服有制”。正朔服色,向来被视为国家根本之所系,是传统礼仪制度的重要内容……变易服饰,往往是古代社会制度和风俗习尚变迁的一个标记。下列哪位帝王的统治措施可体现这一特点(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北魏孝文帝 D.隋文帝
21.改革(变法)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民富国强】
材料一 商鞅变法的措施:改革土地制度,国家承认土地私有;重农抑商,奖励农耕;奖励军功,贵族及其后代没有军功就不能获得世袭特权;迁都咸阳,推行县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商鞅变法打破旧贵族特权的措施。
【移风易俗】
材料二 高祖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
——《魏书》
(2)除材料二中的规定外,“高祖”还采取了哪些汉化措施?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总结影响改革成功的因素。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知识点一 淝水之战
1.淝水之战的交战双方分别是(A )
A.东晋——前秦
B.西晋——东晋
C.前秦——西晋
D.前秦——北魏
2.许多成语故事都有它的历史渊源。下列与淝水之战这一历史事件有渊源的成语典故是(D )
①破釜沉舟 ②四面楚歌 ③草木皆兵 ④风声鹤唳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淝水之战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之一。在这次战役中前秦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D )
A.前秦军队战斗力不强
B.前秦军队战线太长
C.前秦军队不习水战
D.前秦军队不得人心
知识点二 北魏孝文帝改革
4.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大量进入中原地区并建立政权,其中,北魏政权是哪个民族建立起来的(B )
A.匈奴 B.鲜卑
C.羯 D.氐
5.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大分裂时期。下列政权曾经统一过北方的是(C )
①曹魏 ②西晋 ③东晋 ④北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和下面的历史短剧台词(片段)相关联的是(D )
小明:众爱卿,鲜卑语为北语,汉语乃为正道。今日始,朝廷一律废北语,一从正音,违者降爵黜官。
小华:陛下英明!臣等谨遵圣旨!
A.商鞅变法
B.秦统一六国
C.张骞出使西域
D.北魏孝文帝改革
7.观察右图“身穿汉族服装的鲜卑贵族形象”。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D )
A.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B.穿汉服显示贵族身份
C.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D.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
8.当你重回498年的北魏的时候,下面的现象你不可能看到的是(B )
A.在洛阳的街头,人们都穿着汉族服装
B.在朝廷中大臣在用鲜卑语向皇帝汇报
C.一家人正在举办婚礼,新郎是鲜卑人,新娘是汉族人
D.鲜卑人在学校中学习儒家经典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史记》
材料二 高祖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
——《魏书》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战国时期哪次变法的措施?
参考答案商鞅变法。
(2)材料二中的“高祖”指谁?“北语”是指我国古代哪个少数民族的语言?
参考答案北魏孝文帝;鲜卑族。
(3)让历史照亮未来,上述改革者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参考答案改革创新;有坚强的毅力;重用人才;善于学习等。(只要言之有理,观点正确,答对任意一条即可)
知识点三 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10.以下两幅有关北魏时期的图片,所反映出的历史现象是(A )
A.民族交融 B.中外交往
C.国家统一 D.经济发展
11.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出现了“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的多元文化交融景象。对出现这一景象影响最大的历史事件是(B )
A.张骞通西域 B.北魏孝文帝改革
C.“文景之治” D.巨鹿之战
12.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既是原因又是结果的是 (D )
A.迁都洛阳
B.军队战斗力提高
C.社会矛盾激化
D.北方民族大交融
13.(2016山东济宁)小明同学为某单元设计了下边的示意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该单元的主题是(C )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C.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14.下列著名战役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B )
①官渡之战 ②巨鹿之战 ③淝水之战 ④赤壁之战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③②④ D.②③①④
15.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目的是(D )
A.受到北方其他少数民族的侵扰
B.孝文帝仰慕洛阳城的繁华
C.扩大鲜卑族的地位和影响
D.接受和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16.学者晁福林认为,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把民族交融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下列有关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的表述,正确的是(D )
①让鲜卑贵族改用汉姓 ②将都城迁往咸阳 ③鲜卑贵族必须说汉话 ④鼓励鲜卑人穿汉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④
17.下边是小明同学整理的某皇帝施政政策要点。这些政策产生的结果是(D )
A.推进大一统格局
B.形成三国鼎立局面
C.加快江南经济开发
D.促进北方民族交融
18.分析下列情景,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北魏初年,有个姓拓跋的人穿鲜卑的衣服,说鲜卑话,曾担任“白鹭官”,没有俸禄,但战争中掠夺到的财物可以归自己所有。
若干年后,他的后人已改用汉人的“元”姓,担任的官职是太尉,有规定的俸禄可以领取,穿汉人的衣服,说汉话,还与朝中的一个汉人官员结成了亲家。
(1)上述情景中,与“白鹭官”相比,其后人的生活习俗发生了哪些变化?
参考答案改鲜卑姓为汉姓,改穿汉服,说汉话,与汉族官员联姻。
(2)导致“白鹭官”后人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源于历史上的哪一重大改革?
参考答案北魏孝文帝改革。
19.(2016四川泸州)史料解读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资治通鉴》记载:“(魏主)今欲断(禁止)诸北语(鲜卑语等),一从正音(汉语)。……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该史料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哪项措施 (D )
A.迁都洛阳 B.改用汉姓
C.改穿汉服 D.学说汉语
20.(2016山东青岛)中国古代,“衣服有制”。正朔服色,向来被视为国家根本之所系,是传统礼仪制度的重要内容……变易服饰,往往是古代社会制度和风俗习尚变迁的一个标记。下列哪位帝王的统治措施可体现这一特点(C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北魏孝文帝 D.隋文帝
21.改革(变法)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民富国强】
材料一 商鞅变法的措施:改革土地制度,国家承认土地私有;重农抑商,奖励农耕;奖励军功,贵族及其后代没有军功就不能获得世袭特权;迁都咸阳,推行县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商鞅变法打破旧贵族特权的措施。
参考答案奖励军功,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移风易俗】
材料二 高祖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
——《魏书》
(2)除材料二中的规定外,“高祖”还采取了哪些汉化措施?
参考答案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采用两汉、曹魏的官制、法律等。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总结影响改革成功的因素。
参考答案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统治者支持变法,改革者的决心和勇气等。(答出任意一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