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知识点一 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1.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农业科学著作是( )
A.《道德经》 B.《齐民要术》
C.《史记》 D.《伤寒杂病论》
2.小明同学的理想是长大后像袁隆平一样,成为一名农业专家。下列人物中能给他最大启发的是 ( )
A.祖冲之 B.贾思勰
C.张仲景 D.王羲之
3.北朝贾思勰写的《齐民要术》是中国古代科技史上的重要文献。该文献主要介绍了( )
A.江南的手工业技术
B.全国江河水道系统
C.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D.北方农业生产经验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他”总结西汉以来的经验,用树皮、破布、麻头和旧鱼网做原料造纸,改进了造纸术。这种纸,原料容易找,又很便宜,质量也提高了,逐渐得到普遍使用。
材料二 “他”潜心钻研医学,收集许多民间药方,结合自己实践经验,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材料三 “他”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农学家。他注意向有经验的农民学习,并亲自参加农业生产实践。他写的《齐民要术》一书,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和方法……
请回答:
(1)三则材料中的“他”分别是指哪三位历史人物?
(2)你认为他们三人能青史留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知识点二 科学家祖冲之
5.世界上第一次提出通过“割圆术”计算圆周率方法的数学家是( )
A.贾思勰 B.张仲景
C.祖冲之 D.刘徽
6.国际天文学界为纪念祖冲之的特殊贡献,在月球上以祖冲之的名字命名了一座环形山。祖冲之在数学方面最大的贡献是( )
A.最早提出圆周率的计算方法
B.精确推算圆周率到小数点后第7位数字
C.制定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
D.参与编写的《缀术》成为唐朝的算学教材
7.史书上称他制造的千里船能“日行百余里”,指南车“圆转不穷,而司方如一”。史书上称赞的这位人物是( )
A.刘徽 B.黄帝
C.祖冲之 D.贾思勰
知识点三 书法、绘画与雕塑
8.他生活在曹魏时期,他独创楷书书法,刚柔兼备,点画之间,多有异趣,后人称他的楷书为绝世之作。这位著名的书法家是( )
A.锺繇 B.胡昭
C.王羲之 D.顾恺之
9.“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忙不迭,千年碑易拓却难拓你的美……”歌曲赞扬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 )
A.雕塑艺术 B.书法艺术
C.绘画艺术 D.石窟艺术
10.“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是对哪位书法大师的高度赞誉( )
A.王羲之 B.顾恺之
C.柳公权 D.颜真卿
11.东晋书法家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书圣”,他的代表作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该作品是( )
A.《兰亭集序》 B.《宣示表》
C.《洛神赋图》 D.《张猛龙碑》
12.“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洛神赋》这两句传世千年的名句,为后人塑造了一位可望而不可即的“丰姿秀美,含情脉脉,飘飘若仙”的洛神,谁的作品再现了洛神的形象( )
A.司马迁 B.顾恺之
C.屈原 D.王羲之
13.河南洛阳的牡丹花雍容华贵,艳而不俗,柔而不媚,被誉为“国色天香”。你到洛阳除了赏花外,还可以观看( )
A.秦始皇陵兵马俑
B.云冈石窟
C.龙门石窟
D.都江堰
14.观察下面两幅图片,回答问题。
(1)图1作品的名称是什么?作者是谁?当时人是如何称赞他的书法的?他被后人尊称为什么?
(2)图2作品的名称是什么?作者是谁?
(3)图1和图2的作者都是哪一时代的艺术家?
15.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既总结了汉族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又记录了鲜卑族的畜牧经验。这反映了( )
A.北方民族大交融的发展
B.畜牧业居于生产主导地位
C.鲜卑族与汉族习俗相同
D.北方以农业生产技术为主
16.“历法天文计算精,圆周小数点分明。千年国外方求出,月后环山宇宙名。”这首诗称赞的历史人物是( )
A.祖冲之 B.贾思勰
C.顾恺之 D.胡昭
17.以下是四位同学看到下面这幅名画发出的感慨,表达最准确的是( )
A.人物鲜明,史家典范
B.治病救人,泽被后世
C.线条优美,活泼传神
D.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从艺术风格来说,云冈石窟的造型反映北魏前期的生活写真,其雕像的线条粗犷洗练,胡人的味道很重,有些石窟还将北魏的政治状况用雕像的排列造型反映在石窟结构上。后来北魏从大同南迁洛阳,北魏政权为了维护统治和减少民族冲突,全面汉化,连祖先的姓氏也放弃而改汉姓,这时候龙门石窟的雕像造型开始圆滑细致,呈现汉族文化特有的审美观。
材料二
云冈石窟
龙门石窟
(1)要想参观云冈石窟应去我国哪省的哪一城市?
(2)石窟艺术的修建,反映了哪一宗教的盛行?
(3)为什么说石窟艺术是中外文化交融的结晶?
19.(2016湖南郴州)假如夏炎想要了解北魏时期北方劳动人民的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方法,你可以建议她阅读( )
A.《本草纲目》 B.《水经注》
C.《天工开物》 D.《齐民要术》
20.(2016内蒙古呼和浩特)魏晋南北朝时期,传统造型风格与外来佛教艺术结合的突出表现是( )
A.兰亭书法 B.阎立本画作
C.龙门石窟 D.赵州石拱桥
21.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之一。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影响。
(1)小明同学总结了这一时期文化成就的特点,请给他总结的特点加以举例说明。
①科学技术成就突出: 、 。?
②石窟艺术等打上了佛教的烙印: 、 。?
(2)孝文帝崇信佛教,他在位时大力开凿石窟,思考佛教广为传播的原因有哪些。
(3)这一时期政权割据,战争连绵,但文化却取得巨大成就,请归纳其中的原因。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知识点一 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1.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农业科学著作是(B )
A.《道德经》 B.《齐民要术》
C.《史记》 D.《伤寒杂病论》
2.小明同学的理想是长大后像袁隆平一样,成为一名农业专家。下列人物中能给他最大启发的是 (B )
A.祖冲之 B.贾思勰
C.张仲景 D.王羲之
3.北朝贾思勰写的《齐民要术》是中国古代科技史上的重要文献。该文献主要介绍了(D )
A.江南的手工业技术
B.全国江河水道系统
C.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D.北方农业生产经验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他”总结西汉以来的经验,用树皮、破布、麻头和旧鱼网做原料造纸,改进了造纸术。这种纸,原料容易找,又很便宜,质量也提高了,逐渐得到普遍使用。
材料二 “他”潜心钻研医学,收集许多民间药方,结合自己实践经验,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材料三 “他”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农学家。他注意向有经验的农民学习,并亲自参加农业生产实践。他写的《齐民要术》一书,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和方法……
请回答:
(1)三则材料中的“他”分别是指哪三位历史人物?
参考答案蔡伦;张仲景;贾思勰。
(2)你认为他们三人能青史留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知识点二 科学家祖冲之
5.世界上第一次提出通过“割圆术”计算圆周率方法的数学家是(D )
A.贾思勰 B.张仲景
C.祖冲之 D.刘徽
6.国际天文学界为纪念祖冲之的特殊贡献,在月球上以祖冲之的名字命名了一座环形山。祖冲之在数学方面最大的贡献是(B )
A.最早提出圆周率的计算方法
B.精确推算圆周率到小数点后第7位数字
C.制定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
D.参与编写的《缀术》成为唐朝的算学教材
7.史书上称他制造的千里船能“日行百余里”,指南车“圆转不穷,而司方如一”。史书上称赞的这位人物是(C )
A.刘徽 B.黄帝
C.祖冲之 D.贾思勰
知识点三 书法、绘画与雕塑
8.他生活在曹魏时期,他独创楷书书法,刚柔兼备,点画之间,多有异趣,后人称他的楷书为绝世之作。这位著名的书法家是(A )
A.锺繇 B.胡昭
C.王羲之 D.顾恺之
9.“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忙不迭,千年碑易拓却难拓你的美……”歌曲赞扬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B )
A.雕塑艺术 B.书法艺术
C.绘画艺术 D.石窟艺术
10.“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是对哪位书法大师的高度赞誉(A )
A.王羲之 B.顾恺之
C.柳公权 D.颜真卿
11.东晋书法家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书圣”,他的代表作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该作品是(A )
A.《兰亭集序》 B.《宣示表》
C.《洛神赋图》 D.《张猛龙碑》
12.“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洛神赋》这两句传世千年的名句,为后人塑造了一位可望而不可即的“丰姿秀美,含情脉脉,飘飘若仙”的洛神,谁的作品再现了洛神的形象(B )
A.司马迁 B.顾恺之
C.屈原 D.王羲之
13.河南洛阳的牡丹花雍容华贵,艳而不俗,柔而不媚,被誉为“国色天香”。你到洛阳除了赏花外,还可以观看(C )
A.秦始皇陵兵马俑
B.云冈石窟
C.龙门石窟
D.都江堰
14.观察下面两幅图片,回答问题。
(1)图1作品的名称是什么?作者是谁?当时人是如何称赞他的书法的?他被后人尊称为什么?
参考答案《兰亭集序》。王羲之。当时人称他的书法为古今之冠,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书圣。
(2)图2作品的名称是什么?作者是谁?
参考答案《女史箴图》;顾恺之。
(3)图1和图2的作者都是哪一时代的艺术家?
参考答案东晋。
15.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既总结了汉族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又记录了鲜卑族的畜牧经验。这反映了 (A )
A.北方民族大交融的发展
B.畜牧业居于生产主导地位
C.鲜卑族与汉族习俗相同
D.北方以农业生产技术为主
16.“历法天文计算精,圆周小数点分明。千年国外方求出,月后环山宇宙名。”这首诗称赞的历史人物是(A )
A.祖冲之 B.贾思勰
C.顾恺之 D.胡昭
17.以下是四位同学看到下面这幅名画发出的感慨,表达最准确的是(C )
A.人物鲜明,史家典范
B.治病救人,泽被后世
C.线条优美,活泼传神
D.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从艺术风格来说,云冈石窟的造型反映北魏前期的生活写真,其雕像的线条粗犷洗练,胡人的味道很重,有些石窟还将北魏的政治状况用雕像的排列造型反映在石窟结构上。后来北魏从大同南迁洛阳,北魏政权为了维护统治和减少民族冲突,全面汉化,连祖先的姓氏也放弃而改汉姓,这时候龙门石窟的雕像造型开始圆滑细致,呈现汉族文化特有的审美观。
材料二
云冈石窟
龙门石窟
(1)要想参观云冈石窟应去我国哪省的哪一城市?
参考答案山西省大同市。
(2)石窟艺术的修建,反映了哪一宗教的盛行?
参考答案佛教。
(3)为什么说石窟艺术是中外文化交融的结晶?
参考答案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的佛像,继承了秦汉以来我国雕塑艺术的优良传统,也吸收了外来佛教造型艺术的特点。
19.(2016湖南郴州)假如夏炎想要了解北魏时期北方劳动人民的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方法,你可以建议她阅读(D )
A.《本草纲目》 B.《水经注》
C.《天工开物》 D.《齐民要术》
20.(2016内蒙古呼和浩特)魏晋南北朝时期,传统造型风格与外来佛教艺术结合的突出表现是(C )
A.兰亭书法 B.阎立本画作
C.龙门石窟 D.赵州石拱桥
21.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之一。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影响。
(1)小明同学总结了这一时期文化成就的特点,请给他总结的特点加以举例说明。
①科学技术成就突出:祖冲之对圆周率的计算 、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
②石窟艺术等打上了佛教的烙印:云冈石窟 、龙门石窟 。?
(2)孝文帝崇信佛教,他在位时大力开凿石窟,思考佛教广为传播的原因有哪些。
参考答案统治者推崇佛教,麻痹人民,以维护其统治。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长期动荡不安、战乱频繁、百姓颠沛流离,底层百姓希望在精神上得以解脱;佛教宣扬生死轮回,使人们能在虚幻中得到一点慰藉,消除面对死亡的威胁和流亡的痛苦等。(言之有理即可)
(3)这一时期政权割据,战争连绵,但文化却取得巨大成就,请归纳其中的原因。
参考答案民族的大交融,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南方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佛教的传入,继承和发扬秦汉时期文化的特点等。(答出其中任意三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