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4张PPT。科技你能列举出身边的科技改变我们生活的例子吗?宋元我国科技发展的高峰在什么时期?17世纪前中国与西方科技成果图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
与中外交通马可·波罗,13世纪意大利著名的商人和旅行家,17岁时跟随父亲和叔叔来到中国。马可·波罗曾受到元世祖的重用和礼遇,在扬州当了三年官,阅读了许多的书籍。手抄书雕版印刷术—《金刚经》我国在隋唐时期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实物感知:拿出印章,感受雕版印刷,思考雕版印刷有何弊端?费工,费时,只能印制一种书籍
出现错误,难修改,浪费活字印刷术毕昇自主学习:活字印刷制版步骤1.用 刻字,然后用 烧制,使字模变硬。
2.制版,在一块四周有框的 上撒上 等,将烧好的字模在铁板上排成版,用 将铁板中的松脂熔化,将字版 ,这样就可以印书了。
3.印完之后,再将松脂熔化,泥字 ,然后又可以再次 。胶泥火铁板松脂、石蜡和纸灰火压平拆开排版实物感知:将几枚印章拼在一起,刷上印泥,将白纸压在上面,感受一下活字印刷(毕昇的活字印刷)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沈括:《梦溪笔谈》思考:
对比活字印刷与雕版印刷,体会毕昇的活字印刷“活”在哪里?变死字为活字 , 变死版为活版2.王祯发明转轮排字法后人对活字印刷术的改进1.发明木活字3.元朝中期出现铜活字印刷术 13世纪欧
洲印刷术的传播路线图日本朝鲜东南亚波斯现代印刷技术现代彩色胶版印刷机现代数码印刷机彩色喷墨打印机激光打印机复印机马可·波罗在中国游历了17年,曾访问当时中国的许多古城,也到过周边的很多国家。他的出行十分便利,因为当时已经有了辨别方向的仪器。实物感知:观察指南针指南针汉代司南模型北宋罗盘针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相关史实
那时候(南宋),中国的海船,船体大,装载多,结构坚固……船上装有指南针,能准确地辨别航向。外国人都愿意乘坐中国的海船。
印刷术 13世纪欧
洲指南针的传播路线图日本朝鲜东南亚波斯阿拉伯指南针结束了在元朝的生活,回到威尼斯之后,马可·波罗在一次威尼斯和热那亚之间的海战中被俘。在监狱里口述旅行经历,由狱友写出《马可·波罗游记》。元代铜火铳宋代火器(1)发展:_____时中国人发明了火药;
(2)应用:_____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
(3)传播:13世纪传入_______地区,14世纪
初传到欧洲。
(4)影响:对欧洲的_____制造和 产
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唐朝宋代阿拉伯火器作战方式自主学习:阅读书本61页,完成填空印刷术 13世纪欧
洲日本朝鲜东南亚波斯阿拉伯指南针火药13、14世纪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传播路线图驿站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至,皆设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 ——《元史·地理志》外国中国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纸币驿站制度农业生产技术天文历法手工业生产技术天文历法药物数学发达的中外交通,使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进一步发展材料一:如果没有从中国引进印刷术,欧洲可能要长期停留在手抄本的状况,书面文献不可能如此广流传。 ——美·罗伯特
材料二:希腊罗马的航行只限于沿海,地中海那样一个小海占据了四周的土地,人文主义者以为这就是世界帝国了。
——《文化的冲突与抉择》
材料三:以前一直攻不破的贵族城堡的石墙抵不住市民的大炮;市民的枪弹射穿了骑士的盔甲。贵族的统治跟身披铠甲的贵族骑兵同归于尽了。 ——恩格斯小组讨论:结合三则材料,讨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对世界的影响。印刷术的出现,降低了制书成本,加快了图书的普及和文化的传播。指南针用于航海,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为郑和下西洋和地理大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火药的使用,改变了作战方式,促使冷兵器向热兵器转变,加速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10世纪后中国科技成果折线图主要科技成果明清人是科技创新的关键随堂训练1、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是指( )
A.秦汉时期 B.南北朝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
2.按照发明的先后,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①火药 ②纸 ③活字印刷术 ④司南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④②①③ D.③②④①
3.我国四大发明中在北宋时发明的是( )
A.造纸术和雕版印刷术 B.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
C.火药和雕版印刷术 D.指南针和造纸术 DCB4.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是在( )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
5.火药广泛应用于战争的朝代是( )
A.唐朝 B.五代 C.宋朝 D.隋朝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
B.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
C.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应用于战争
D.11、12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C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