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两小儿辩日》课堂实录片段(沪教版五四制八年级上)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两小儿辩日》课堂实录片段(沪教版五四制八年级上)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9-08-04 09:3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两小儿辩日》课堂实录
片断一:潜心会文本,入境始与亲
师:读古文有读古文的语气,谁来读第一自然段?
生:(读)“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师:同学们,我们这样读,只是在念字,这还不够,老师想和你们一起研究怎样读。你们听我读。(师有韵味地示范朗读)孔子到东边干什么去了?
生:游玩、游历。
师:古时候讲究从这里到那里去学习,从那里到这里来学习,现在出国学习叫留学,那时叫什么你们知道吗?
生:游学。
师:对,孔子到东边干什么去了?
生:游学。
师:在路上看见俩——
生:(齐)小孩儿。
师:在那儿——
生:(齐)辩斗。
师:他就问他们——
生:(齐)为什么。
师:对,问他们为什么争论。这些意思弄通了,你们读起来就有底气了,齐读一遍。
(全班齐读)
师:好,懂了意思再读就不一样了。谁愿自己读?
(生读)
师:“其”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他们俩”。
师:问他们俩——
生:(齐)原因。
师:对,“故”就是——
生:(齐)原因。
师:谁能再读?
(生读)
师:读得很好。就这样读。再读一遍。
(生齐读)
师:全体起立,不看书,背下来。
(全班齐背)
师:就要这样读书。潜心会文本!把语气、把意思结合起来,熟读成诵;把自悟、自得结合起来——就这样读古文。知道吗?下面我们来读第二自然段,你可以自己读,也可以和同桌互读,要读通、读懂,不懂的地方可以问同学、问老师、看注释,开始研究吧。
简评 这一教学环节,看似平淡,却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教师围绕一个“读”字,使学生从“念字”到“韵读”到“成诵”,不知不觉中掌握了学习方法,感受了文言文的韵味,积淀了语感,积累了语言。
片断二:互动质疑,熟读成诵
师:同学们,读书如同品茶,茶沏好后第一遍别喝,把水滗掉,第二次再沏它,泡出味儿来以后,小小地呷上一口,品味里面的清香,里面的苦涩,人生百味,都在其中了,这叫品茶。读书也如此,要品读。哪位愿意读第二自然段?
(生1读)
师:读得不错,会读不行还要懂。请你们问她问题,像大学生的论文答辩一样。
生2:我想问你,你能理解“日始”的意思吗?
生1:就是“太阳刚开始出来的时候”。
师:那是“日始”,还是“日始出”呀?
生1:那就应是“太阳刚开始……”
师:(对生2)你请起立。你提的这个问题有点儿毛病。你问人家“日始”是什么意思,你觉得是什么意思?
生2:就是太阳刚开始出来。
师:那你应该抓“出”字,应该问——
生2:“日始出”是什么意思?
师:对呀!(对生1)请你告诉她。
生1:“日始出”就是“太阳刚开始出来”的意思。
师:(对生2)你还问人家呢,人家反过来教你了。这叫互相——
生2:帮助。
师:(对生1)互相——
生1:学习。
师:(对生2)你还问她吗?(指生1)
生2:不问了。
师:别不问了!(众笑)还得再接再厉!请你准备问题,一会儿还让你问!
生3:我想问你,你刚才读的时候,为什么在“日始初时”后面停顿一下?
生1:因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是一个意思,“去人近”是另一个意思,是“离人近”的意思。
师:(对生3)她这样读有道理吗?
生3:有。
师:你要读,怎么读?
生3:我会在“我以”后面停顿一下,在“日始初时”也停顿一下。
师:请你读一遍。
生3读: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师:为什么这样读?
生3:“我以”是一个意思,意思是“我以为”。“日始初时”是“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去人近”就是“离我们近”。
师:哪个字相当于“离”?
生3:“去”。
师:对了,古汉语的“去”有“距离”的意思。还有要问的吗?
生4:“近也”是什么意思?
生1:就是“近”。
师:那为什么不说“近”,要说“近也”呢?
  (生1答不出)
生5:古文句子后面一般都有个“也”字。
师:这个“也”是什么词?
生6:“也”就和“了”“啊”似的。
师:对,“也”是个语气词,相当于“了”“啊”“呢”,“近也”就是“近啊”的意思。读一读。
(教师分别指名几位学生读“而日中时近也”一句)
师:能背了吗?
生:(齐)能。
(全班齐背)
师:真好,就要这样读书,这就叫——熟读成诵。
简评 教师巧设“答辩”情境,鼓励学生互动学习。在互动中,教师顺学而导,不留痕迹地让学生自己教会自己,学会研究,学会提问,学会与同伴合作、互助、取长补短,在反复品读之中,学生已不知不觉熟读成诵。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