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课 精读与略读(课件+教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三课 精读与略读(课件+教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4-12 15:27:49

文档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第13课《精读与略读》1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精读与略读》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五年级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会认3个生字,理解“书刊、梗概”等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整体了解课文内容,领悟精读与略读的关系,掌握略读的方法。二、过程与方法理解作者的设疑法,逐步理解作者的观点。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增加语言积累,感悟说明问题的条理和方法。懂得精读与略读相结合就能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
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悟精读与略读的关系,掌握略读的方法。
难点 增加语言积累,感悟说明问题的条理和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一、结合资料,导入新课 1.“精读”就是认真读、反复读,逐字逐句地研究理解。“略读”就是大略地读,是一种“走马观花”式的快速阅读方法。2.这两种读书方法各有什么好处?在读书时运用哪种方法更好一些呢?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进行阐述的。引出课题:(板书课题:13.精读与略读)学生齐读课题。 读定义,理解。齐读课题。 直接用定义导入。
讲授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1)自由阅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不认识的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自己想办法解决,并把带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2)师范读,纠正字音。2.出示带音生字及词语:书籍 书刊 梗概 一目十行 走马观花 浩如烟海学生自由读生字。开火车读生字,集体纠正。同桌相互检查读生字。去音读生字。3.词语理解。哪个词语理解了或不理解都可以站起来说一说。4.理解相关词语:书刊:书籍和刊物。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梗概:大略的内容。一目十行:一眼能看十行文字,形容阅读的速度极快。走马观花: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5.学习多音字:钻:zuān(钻研)zuàn(钻石)6.把生字带到课文中你还能认识吗?同时思考: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什么,用简单的话概括出来?(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是精读和略读,介绍了略读的重要意义、方法、方式,指出只要精读和略读相结合,就能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过渡: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进行细细的品读,一起去学习二者是如何结合的。三、精读领悟 1. 轻声读课文,想想课文可以分几段,每段讲了些什么?第一部分 (第1段):说明读书的重要性和精读的方法。 第二部分(第2—7段):介绍略读的常识和方法。第三部分(第8段):说明只要精读与略读相结合,就能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2.学习第一部分。(1)指名读第1段。师生评价。(2)“一个人要积累知识,就必须读书”这句话说明了什么?(这句话开门见山地说明了读书的重要性。)(3)精读的方法有哪些?(认真读反复读;要逐字逐句地深入钻研;对重要的语句和章节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还要做到透彻理解。)(4)结合课文介绍和你平时的经验,你认为哪些书籍我们要精读呢?(重要的文章和章节,课本中的课文,这些都要精读。)师小结:是啊,精读是非常重要的,但光有精读是不行的。 过渡:下面,我们一起去看看略读。 3.学习第二部分。指名读第2—7段。师生评价。想一想,为什么要进行略读?(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书籍却浩如烟海。) 用“不可能……更不可能……为了……又必须……因此……”说一说略读的作用。什么是略读?略读有哪两个作用?(略读就是大量的读。其作用之一可以增加阅读量;作用之二是略读是精读的基础。)“怎样进行略读呢”这句话起什么作用?(这句话独立成段,既是过渡段,也是过渡句,引出下文。)作者从哪两种情况介绍了略读的方法?(面对一大堆读物,我们可以将每本书的内容提要、前言、章节目录等很快地从头到尾看一遍,这样就能大致了解每本书的梗概、特点及应用范围等;对一本读物来说,可以几段几段地粗读,也可以几页几页地翻阅,而不必逐一探究每个字、词或句子的意思。)略读通常采用什么方式?为什么?(略读通常采用默读的方式,为了提高读书速度。)句子理解:俗话说的“一目十行”,就是指这种走马观花式的快速阅读方法。①“一目十行”是什么意思?(一眼就同时看十行书,形容阅读速度极快。)②走马观花是什么样的?(骑在马上看花。比喻匆忙地深入细致地观察事物。)③你这样读过哪些文章?有什么帮助。(帮助:能快速地了解很多内容。)④这样的方法给了你什么好处?(示例:有好处,会大大的增加我们的阅读量,当我们尝试去写东西的时候,你会发现读书多对你写作是多么有好处。) 4.学习第三部分 (1)指名读8段。师生评价。(2)你认为怎样才能达到最佳的读书效果?(只要我们善于把精读和略读结合起来,就能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 5.课堂小结:本文是一篇介绍读书常识和读书方法的课文。课文介绍了精读与略读两种读书方法,说明只要我们掌握了正确的读书方法,就能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6. 拓展延伸:苏东坡有一种“各个击破”的读书方法。他认为一本书每读一遍,只要理解和消化一个问题就行了。一遍又一遍地读,就能达到事事精通。“不动笔墨不读书”是毛泽东主要的读书方法。他在青年时期就熟读了《史记》《汉书》等古籍,在重要的地方画上圈、杠、点等符号,做批注,以及写读书日记,在原书上改错纠谬。鲁迅读书方法:一是泛览。他提倡博采众家,取其所长,主张在消闲的时候,要“随便翻翻”。二是硬看。对较难懂的必读书,硬着头皮读下去,直到读懂钻透为止。三是专精.他提倡以“泛览”为基础,然后选择自己喜爱的一门或几门,深入地研究下去。否则,读书虽多,终究还是一事无成。四是活读。鲁迅主张读书要独立思考,注意观察并重视实践。他说:“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他还主张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五是参读。鲁迅读书不但读选本,还参读作者传记、专集,以便了解其所处的时代和地位,由此深化对作品的理解。 自读预习。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学生再次认真读课文。互相交流分段及段意;对其他同学的发言进行补充或提出不同看法。 学生体会阿炳的艰辛和不屈不饶。补充名人读书方法,加深对略读和精读的认识。 锻炼学生自学能力。理解好词语是学好语文的基础。进一步巩固学生对生字的熟悉,同时再次熟悉课文内容。
课堂小结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学完了本课,你都有哪些收获呢? (1)领悟了精读与略读的关系,掌握略读的方法。 (2)增加了语言积累,感悟了说明问题的条理和方法。五、课堂练习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精心——(专心) 探究——(探索)简练——(简洁) 扩大——(扩展) 2.选词填空。度过 渡过 (1)红军英勇地(渡过)了这条大河。(2)我和同学们一起(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六、作业布置1.下课以后,大家运用精读与略读的方法阅读自己喜欢的一篇课外文章或一本课外读物。2.选其中的一篇课文写读后感。 回顾总结收获。 让学生学会概括总结。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精读与略读》练习
一、看拼音,写词语。
tòu chè shū kàn xū yào gěng gài
( ) ( ) ( ) ( )
yí mù shí háng hào rú yān hǎi zǒu mǎ guān huā
( ) ( ) ( )
二、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1.装订成册的著作。( )
2.形容书籍、资料等数量繁多,十分丰富。( )
3.大略的内容。( )
4.比喻匆忙地不深入细致地观察事物。( )
三、辨字组词。
刊(  )  籍(  )  梗(  )  钻(  )
刑(  )  藉(  )  便(  )  站(  )
四、选择填空。  
1.下列书写无误的是( )。
A.透彻 书刊 盖述
B.书籍 更概 略读
C.目录 一目十行 走马观花
2.观察事物要用心,不能( )。
A.走马观花  
B.生吞活剥
C.狼吞虎咽
五、照样子、写词语:
一目十行(含数字):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走马观花(含动物名):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本课介绍了( )和( )两种读书方法,说明只要我们掌握了正确的读书方法,就能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七、下面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对重要的文章和书籍,要认真读,反复读,要逐字逐句地深入钻研,对重要的语句和章节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还要做到透彻理解。这就是精读。( )
八、按要求,写句子。
1.一个人要积累知识,怎么能够不读书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善于把精读和略读结合起来。我们能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用恰当地关联词语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阅读
略读就是大略地读。略读可以(增加 增强)阅读量。通过略读,可以用较少的时间(观看 浏览)大量的书刊,从而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获得对有关读物的总的认识,便于以后需要的时候去查找。略读又是精读的(基础 前提)。通过略读,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知道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的基本内容,从而确定它是否须要精读,或哪些地方须要精读。
(1)在下面横线上写出括号内正确的词语。
(2)写出文中描写略读对精读的作用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读与略读》答案21教育网
一、看拼音,写词语。
透彻 书刊 需要 梗概 一目十行 浩如烟海 走马观花
二、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书籍 浩如烟海 梗概 走马观花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了本课中重点词语的意思,“浩如烟海”原意指广阔地犹如茫茫大海。
三、辨字组词。
刊物  书籍  梗概  钻研
刑法  狼藉  方便  站立
解析:形近字,是指几个字形结构相近的字。形近字的搭配有一定的规律,并有各自的特点:
(1)字形相近,偏旁不同,如“梗和便”“钻和站”。
(2)字形相近,读音不同,如“ 刊和刑”。
(3)字形相近,读音相同,如“ 籍和藉”。
四、选字填空。   
C A
解析:“盖述”为“概述”;“更概”为“梗概”。
五、照样子、写词语:
五彩缤纷、七手八脚、八面威风、九九归一
鼠目寸光、牛刀小试、虎踞龙盘、守株待兔
解析:这样的词语还有很多,如:十全十美、百花齐放;龙马精神、亡羊补牢。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精读 略读
解析:根据概括出段意填空。
七、下面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下定义
解析: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列数字、下定义、举例子、打比方等。
八、按要求,写句子。
1.一个人要积累知识,就必须读书。
2.只要我们善于把精读和略读结合起来,就能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
解析:第一个句子包含反问的语气,把语气词“呢”去掉,改为陈述语气即可。第二个句子找出关联词语后,注意去掉相同的主语“我们”,同时注意标点改为逗号。
九、阅读。
(1)增加 浏览 基础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9张PPT)
精读与略读
语文苏教版 五年级下
导入新知
这两种读书方法各有什么好处?在读书时运用哪种方法更好一些呢?
“精读”就是认真读、反复读,逐字逐句地研究理解。“略读”就是大略地读,是一种“走马观花”式的快速阅读方法。
新知讲解
自由阅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不认识的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自己想办法解决,并把带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
新知讲解

kān
籍(书籍)
一目十行 走马观花 浩如烟海
gěng
刊(书刊)
梗(梗概)
新知讲解
书刊:
书籍和刊物。
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
浩如烟海:
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
梗概:
大略的内容。
走马观花:
一目十行:
一眼能看十行文字,形容阅读的速度极快。
新知讲解
zuān 钻研

zuàn 钻石
多音字
新知讲解
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什么,用简单地话概括出来?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是精读和略读,介绍了略读的重要意义、方法、方式,指出只要精读和略读相结合,就能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
新知讲解
介绍略读的常识和方法 。
2—7
1
说明读书的重要性和精读的方法。
全文可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写了什么?
8
说明只要精读与略读相结合,就能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
新知讲解
“一个人要积累知识,就必须读书”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这句话开门见山地说明了读书的重要性。
第一部分
新知讲解
精读的方法有哪些?
要逐字逐句地深入钻研;
认真读反复读;
对重要的语句和章节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还要做到透彻理解。
新知讲解
结合课文介绍和你平时的经验,你认为哪些书籍我们要精读呢?
重要的文章和章节,课本中的课文,这些都要精读。
新知讲解
想一想,为什么要进行略读?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书籍却浩如烟海。
第二部分
新知讲解
其作用之一可以增加阅读量;作用之二是略读是精读的基础。
略读就是大量的读。
句子:
什么是略读?略读有哪两个作用?
新知讲解
“怎样进行略读呢”这句话起什么作用?
这句话独立成段,既是过渡段,也是过渡句,引出下文。
新知讲解
面对一大堆读物,我们可以将每本书的内容提要、前言、章节目录等很快地从头到尾看一遍,这样就能大致了解每本书的梗概、特点及应用范围等;
第一种:
对一本读物来说,可以几段几段地粗读,也可以几页几页地翻阅,而不必逐一探究每个字、词或句子的意思。
第二种:
作者从哪两种情况介绍了略读的方法?
新知讲解
略读通常采用什么方式?为什么?
略读通常采用默读的方式,为了提高读书速度。
新知讲解
走马观花:骑在马上看花。比喻匆忙地深入细致地观察事物。
一眼就同时看十行书,形容阅读速度极快。
一目十行:
俗话说的“一目十行”,就是指这种走马观花式的快速阅读方法。
新知讲解
你这样读过哪些文章?有什么帮助。这样的方法给了你什么好处?
能快速地了解很多内容。
帮助、好处
好处示例:有好处,会大大的增加我们的阅读量,当我们尝试去写东西的时候,你会发现读书多对你写作是多么有好处。
新知讲解
你认为怎样才能达到最佳的读书效果?
只要我们善于把精读和略读结合起来,就能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
第三部分
新知讲解
本文是一篇介绍读书常识和读书方法的课文。课文介绍了精读与略读两种读书方法,说明只要我们掌握了正确的读书方法,就能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
课堂小结
新知讲解
拓展延伸
名人读书方法:
苏东坡有一种“各个击破”的读书方法。他认为一本书每读一遍,只要理解和消化一个问题就行了。一遍又一遍地读,就能达到事事精通。
“不动笔墨不读书”是毛泽东主要的读书方法。他在青年时期就熟读了《史记》《汉书》等古籍,在重要的地方画上圈、杠、点等符号,做批注,以及写读书日记,在原书上改错纠谬。
新知讲解
拓展延伸
鲁迅读书方法:一是泛览。他提倡博采众家,取其所长,主张在消闲的时候,要“随便翻翻”。二是硬看。对较难懂的必读书,硬着头皮读下去,直到读懂钻透为止。三是专精.他提倡以“泛览”为基础,然后选择自己喜爱的一门或几门,深入地研究下去。否则,读书虽多,终究还是一事无成。四是活读。鲁迅主张读书要独立思考,注意观察并重视实践。他说:“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他还主张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五是参读。鲁迅读书不但读选本,还参读作者传记、专集,以便了解其所处的时代和地位,由此深化对作品的理解。
课堂小结
1
2
领悟了精读与略读的关系,掌握略读的方法。
增加了语言积累,感悟了说明问题的条理和方法。
学完本课收获多多
巩固提升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精心—( )探究—( )
简练—( )扩大—( )
专心
简洁
探索
扩展
巩固提升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然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书籍却( ),谁也不可能读完所有的书,更不可能每本书每篇文章都去精读。
A.浩如烟海
B.寥若晨星
A
作业布置
1.下课以后,大家运用精读与略读的方法阅读自己喜欢的一篇课外文章或一本课外读物。
2.选其中的一篇课文写读后感。
板书设计
精读与略读
精读——反复读,逐字逐句深入研究
略读——看内容提要,一目十行默读
结合——效果最佳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
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