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课件(共4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课件(共4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4-12 16:21: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2张PPT。2018年人教版部编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学习目标】1.归纳宋元时期都市生活繁荣的表现,识记瓦子、勾栏和杂剧的特点
2.知道苏轼、李清照、辛弃疾,了解其词风的特点
3.了解元曲的发展,知道元曲的特点,代表人物与作品,知道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4.探究宋词、元曲的异同【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
瓦子、宋词和元曲。
学习难点
宋朝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市民阶层的扩大与都市生活的关系。
1.都市:北宋的开封、南宋的临安、元朝的大都,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
2.都市生活
(1)在北宋的开封,最为繁华的是大相国寺。
【知识点一 繁华的都市生活】南宋 临安宋元时期的商业发达,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北宋时的开封、南宋时的临安、元朝时的大都。北宋 开封 北宋的开封城,最为繁华的是大相国寺,场地宽阔,可容万人,每月举办多次庙会。
寺内外人流如潮,进行各种商品交易,还有傀儡戏、舞剑、杂技等各种表演。
元宵节时,相国寺的大殿前设乐棚,供皇家乐队演奏,吸引着众人前来观赏,热闹非凡。大相国寺(2)瓦子
①背景: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丰富起来。②表现: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即“瓦子”。
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
【知识点一 繁华的都市生活】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的瓦子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瓦子”。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核心
关键 宋太祖蹴鞠图商业活动:卖饮食、药材、古玩、字画
剃头、相面、算卦等
体育活动:武术、相扑、蹴鞠等
娱乐项目:说唱、舞蹈、杂技、戏剧等

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杂剧。杂剧形成于宋代,元朝建立后,元杂剧在以大都市为中心的北方地区兴盛起来。元朝南北统一后,元杂剧传入南方,演出活动遍及城乡各地,为广大民众所喜爱。宋蹴鞠复原图
(3)杂剧:
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杂剧,包含说唱、杂技、歌舞、傀儡等技艺在内。形成于宋代,元朝统一后,元杂剧传入南方。
【知识点一 繁华的都市生活】(4)节日:
今天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在宋代都有了。
一些节日习俗,如春节燃放鞭炮、相互拜年,元宵节挂彩灯、
划旱船,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等节日习俗,流传至今。【知识点一 繁华的都市生活】元旦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陆游《乙卯重五诗》中秋节元宵节端午节传统节日与习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王安石《元日》
春节
1.宋词
(1)出现:词在唐朝时已经出现,经五代到两宋,成为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
(2)特点:每首词依据乐谱的要求,有一定的格式,即词牌,如《念奴娇》《满江红
》《蝶恋花》等。【知识点二 宋词和元曲】(3)代表
①苏轼:北宋文学家,改进了词的创作,扩大了词的境界,提高了词的格调。词风豪迈而飘逸,把写景、抒情和议论结合在一起,收到引人入胜、激发情感的艺术效果。
②李清照:女词人,词风委婉、细腻、清秀。前期描写真挚的夫妇情感,后期反映战乱带来的灾难,抒写深沉的忧患情怀。
③辛弃疾:南宋人,词风豪放,具有报国情怀,词境雄奇阔大,气势磅礴,震撼人心,进一步提高了词的社会功能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苏 轼 多才多艺(烹饪、宋词、书法)的苏轼开创词的豪放风格,给词注入了强劲的生命力,对后世影响很大。但愿人长久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 婵娟。生活于两宋之交,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济南历城)人。靖康之难后,经历了离乱,丈夫赵明诚病逝,本人颠沛流离于江浙皖赣一带,无依无靠,在孤寂凄苦中度过了晚年。李清照是诗、词、散文都有成就的作家,而以词的成就最高。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 李清照
(公元1084~约1151)如 梦 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辛弃疾发扬宋词的豪放风格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代表作有:《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等。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2.元曲
(1)组成:包括散曲、杂剧和南戏等。元曲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
(2)名家
①关汉卿:元代最优秀的戏剧家,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
②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在明代以后被誉为“元曲四大家”。【知识点二 宋词和元曲】元曲 元曲是散曲、杂剧和南戏等的合称。杂剧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
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在明代以后被誉为“元曲四大家”。郑光祖 关汉卿 白朴 马致远关汉卿元代最优秀的杂剧家,号
已斋,生活在金末元初。
他多才多艺,了解民间疾
苦,熟悉民间语言,使得
他的杂剧内容具有强烈的
现实性和昂扬的斗争精神。
他与马致远、郑光祖、白
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代表作《窦娥冤》、《单
刀会》等。
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关汉卿用浪漫的艺术手法,
愤怒鞭挞黑暗的恶势力。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
天也,你错勘贤愚枉为天!
——窦娥在刑场的唱词1.体裁:编年体通史巨著。
2.内容: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 300多年的历史,纵贯中国16个朝代。
3.目的:“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戒来加强统治。
4.地位:与司马迁的《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
被后人称为“史学两司马”。【知识点三 司马光和《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墨迹宋神宗:
“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书中所记载的历史,好像一面镜子,可以常常对照借鉴,检查自己的得失。资治:帮助统治;
鉴:镜子,引申为警戒和教训。司马迁司马光黄帝—汉武帝纪传体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成为后世编写史书的典范战国—五代编年体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是我国古代史书的典范西汉北宋
1.如何看待瓦子?
(1)从起源上看,瓦子的产生,是宋代城市繁荣、商业发展、市民阶层队伍扩大的结果。
(2)从内容上看,瓦子既有物质方面的又有精神生活方面的。
(3)从趋势上看,宋代市民文化生活的趋势:——商业化(以营利为目的,有专门以此为生的艺人)、通俗化(内容接近百姓生活)、大众化(市民参与的普及性)。【释疑解难】2.宋元文化繁荣的原因。
(1)高起点,是在隋唐文化基础上的继续发展。
(2)宋元时期的政治和经济,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宋朝城市空前繁荣,航海和对外贸易空前活跃。元朝实现了全国的统一,疆域空前辽阔,对外海陆交通空前发达,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十分频繁。【释疑解难】 图示比较《史记》《资治通鉴》【释疑解难】宋元时期
都市文化都市生活文化大都市:开封、临安、大都
市民生活:瓦子、勾栏
传统节日:春节、中秋节等宋词:苏轼、李清照、辛弃疾
元曲:“元曲四大家”1.“店铺林立,买卖昼夜不绝。瓦舍勾栏,终日喧嚣不已。”上述文字描绘的城市生活场景最有可能出现于( )
A.汉朝   B.隋朝
C.唐朝   D.宋朝
2.下列不属于宋元时期的著名大都市的是( )
A.北宋的开封 B.南宋的临安
C.元朝的大都 D.西夏的兴庆DD【课堂训练】
一、选择题:3.河南省开封市西北处,有一座5A级风景区——清明上河园。那里有一片建筑高挂“瓦子”的标志,瓦子是北宋开封城里
( )
A.专供演出的圈子   B.小商贩摆摊的地方
C.穷苦艺人卖艺的地方 D.娱乐兼营商业的地方4.每个时代会有其主流文学形式。 宋代的主流文学形式是
( )
A.诗   B.词 C.曲 D.小说DB5.“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该词风格委婉,感情真挚,清新淡雅,明白如话。其作者是( )
A.苏轼   B.辛弃疾
C.陆游 D.李清照6.元杂剧作家中最负盛名的是关汉卿。其代表作是( )
A.《窦娥冤》   B.《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C.《定军山》 D.《念奴娇·赤壁怀古》DA6.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丰富的市民生活】
材料一 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数里。
——吴自牧
(1)宋代哪种地方可能出现材料一中的景象?该地哪一处是最吸引人的中心?
瓦子。勾栏。二、材料解析题:【悠久的传统节日】
(2)今天的许多传统节日,在宋代就已经有了,请将古诗与节日用线连起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重阳节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腊八节
家家腊月二十五,浙米如珠和豆煮。 元旦节(春节)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清明节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中秋节【悠久的传统节日】
(2)今天的许多传统节日,在宋代就已经有了,请将古诗与节日用线连起来。【优美的宋词元曲】
材料二 宋词乃中国词史上的艺术巅峰……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和唐诗宋词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3)“宋代词人众多,高手如林”,请你概括下面三个词人的生活年代及词的特点。
词人一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词人二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词人三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苏轼,北宋词人,他的词豪迈飘逸;李清照生活在两宋之交,她的词风委婉清秀。辛弃疾,南宋著名词人,他词风豪放,气势磅礴。(4)右图为《窦娥冤》插图,《窦娥冤》是谁的代表作品?它属于什么文学形式?
关汉卿,元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