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实验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生物化学实验设计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3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0-06-05 21:3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4张PPT。生物化学实验设计专题复习 杨明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某电镀厂排水口采集重金属污染液1000ml,并带回实验室。
设计实验方案 研究不同浓度的重金属污染液对水稻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影响。
3、控制变量很重要2、对照实验要设置4、取样要多防偶然6、结果结论不混淆5、观察指标要明确1、实验目的要清楚设计实验方案特别注意事项


(09湖州)小明同学从课外书中得知“叶片中叶绿素的合成需要镁元素”的结论,于是他设计了一个实验,想证实该结论。 实验材料:
小麦种子若干、完全培养基和缺镁培养基(在教师的指导下配制,完全培养基含小麦胚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缺镁培养基比完全培养基缺少镁元素)。
实验步骤:
① 去掉小麦种子的胚乳。
② 将种子的胚分成甲、乙两组,每组20 粒,分别接种在完全培养基和缺镁培养基上。
③ 将他们放在适宜的环境中培养两周,然后观察统计。
请回答:
(l)去掉小麦种子胚乳的目的是排除胚乳中 对实验的干扰。
(2)培养两周后,观察的对象是 。
(3)每组为什么要选用较多数量的胚 ?
实战演练:
镁元素幼苗叶片的颜色减少由于种子死亡
或遗传差异带来的误差 温馨提示: 实验目的牢记在心,探究身份进入情境,
文字改画为图示法,绝对是一个好方法。 (4)小芳同学认为叶绿素的合成除了需要镁等矿物质元素外,还需要其他的一些环境条件。她设计了如下表的方案。
分析小芳同学的实验设计,你认为她要研究的问题是 。 实战演练:叶绿素的合成是否需要光提炼方法:根据实验设计方案提出研究问题的技巧是:
找到单因子变量和实验结果,
然后写出衔接两者关系的一个问题.
实验目的:
方法和步骤: ① 用蒸馏水将重金属污染液逐级稀释获得
种不同浓度的污染液。 ② 抓取水稻种子 粒,分成 组。 ③ 取 只培养皿,垫上纱布。其中 只加入100毫升不同 浓度的重金属污染液作为实验组;另1只培养皿加入200毫升的蒸馏水作为对照组。
④ 在每只培养皿的纱布上,均匀放置1粒水稻种子。
⑤ 将5只培养皿置于恒温(25℃)培养箱内。
⑥1周后统计各组的发芽率。 诊断实验方案活动一:预测的实验结果和结论:
结果:
不同浓度的重金属污染液对水稻种子的萌发及水稻幼苗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增高,抑制作用增强。 结论:
不同浓度的重金属污染液中的种子萌发率都比蒸馏水中的低,幼苗根长也较短。随着重金属浓度的升高,种子萌发率降低,幼苗根长也缩短。 诊断实验方案实验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的重金属污染液对水稻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影响。活动二:

设计一份实验记录单
某同学设想计这一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实战演练:单侧光对蚕豆幼苗生长的影响
(09杭州)某同学将生长状况相似的A、B二盆蚕豆幼苗分别置于两个暗箱中,在B盆蚕豆幼苗的暗箱右侧开一小窗口,并在窗口外侧装一个固定光源,保持其它环境条件适宜并相同。一星期后,A,B两盆蚕豆幼苗的生长状况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设计这一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实战演练:单侧光对蚕豆幼苗生长的影响化学实验设计和评价化学实验设计题和实验评价题是对学生进行实验综合能力考查的题型之一,是当前课程改革和中考所关注的热点。其命题方式通常有:①设计反应原理 ②设计实验装置 ③设计操作程序 ④侧重于某一要求的综合设计并含定量设计要求⑥以批判的思想方法对所提供的实验方案进行评价。
解答实验设计题时,必须遵循“四性”:科学性、可行性、规律性、创新性。即原理正确、操作简便、现象明显、药品经济、结论可信、有创新意识。解答实验评价题时,要围绕题目提供的多种方案,从原理是否科学合理、操作是否简单可行、所用试剂是否经济、实验现象是否明显、是否体现“绿色化学”等方面进行评价。在实验室中,利用右图装置可以制取并收集多种气体(必要时可以加热)。
(1)李明同学想利用该装置制取干燥的O2,应对装置作何改进? 。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b中盛放的试剂是 。
(2)李明同学还想利用上述实验装置制取H2和CO2,请你对他的方案给予评价:拓展延伸:现有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1)写出图中指定仪器的名称:① ,② ;③ ;④ 。
(2) A装置可用于(填一个具体实验名称,下同) 的实验。B装置可用于
的实验。
(3)现有稀H2SO4、CuO、Fe粉3种物质,请设计两种制取铜的实验方案,填写下表;谢谢大家!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