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 第五单元 《有的人》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 第五单元 《有的人》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4-13 07:36: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
在厦门大学教书时,鲁迅先生曾到一家理发店理发。理发师不认识鲁迅,见他衣着简朴,心想他肯定没几个钱,理发时就一点也不认真。对此,鲁迅先生不仅不生气,反而在理发后极随意地掏出一大把钱给理发师——远远超出了应付的钱。理发师大喜,脸上立刻堆满了笑容。课前热身
过了一段日子,鲁迅又去理发,理发师见状大喜,立即拿出全部看家本领,满脸写着谦恭,“慢工出细活”地理发。不料理毕,鲁迅并没有再显豪爽,而是掏出钱来一个一个地数给理发师,一个子儿也没多给。理发师大惑:“先生,您上回那样给,今天怎么这样给?”鲁迅笑笑:“您上回马马虎虎地理,我就马马虎虎地给;这回您认认真真地理,我就认认真真地给。”理发师听了大窘。 课前热身 了解鲁迅 鲁迅,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想以之来改变国民精神。
   1909年回国,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1926年4月,鲁迅作《纪念刘和珍君》等抨击段祺瑞政府屠杀学生的罪行,遭追捕,避难于山本医院。避难期间笔耕不辍。 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北洋军阀政府所通缉,南下到厦门大学任中文系主任,12月辞职。
了解鲁迅  1930年起,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反抗国民党政府的独裁统治和政治迫害。鲁迅的一生,对中国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热忱关怀、积极培养进步青年。
19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上海上百万民众自发举行公祭、送葬,葬于虹桥万国公墓。1956年,鲁迅遗体移葬虹口公园,毛泽东为重建的鲁迅墓题字。
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 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毛泽东请你评价 有的人
——纪念鲁迅有感
臧克家写作背景 1949年10月19日,是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纪念日。当时,全国各地人民第一次公开隆重地开展了各种纪念活动,诗人臧克家亲自参加了首都人民的纪念活动,瞻仰了鲁迅故居,“对着这遗迹,想念鲁迅的一生,心里感慨很深,便于11月1日写就了此诗。 臧克家(1905——2004),现代著名诗人,作家,山东省诸城人。193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烙印》。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以后又相继出版了《呜咽的去烟》,《泥土的歌》,《春风集》,《欢呼集》及《臧克家诗选》等诗集。作者简介朗读要注意的三个环节1、停顿--按意义或音节划分
2、重音--要强调的重点词语
3、感情--按诗歌的内容确定感情基调诗文朗诵3、诗歌是从哪些小角度将这两种人进行对比的?2、作者从哪两大角度来构建全文的?1、文中写了哪两种人?整体感知 根据具体的内容分析两种人不同的形象,试着用一些词或句子来概括。分析形象 因人民或国家而奉献自己甚至牺牲自己的人比比皆是,试举一例。博古通今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对人民的态度作威作福 横行霸道
任意奴役 宰割人民
把人民当牛马全心全意
为人民服务
甘做人民的牛马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对人生的追求活着为自己
死后想留名为人民而战斗
为革命愿献身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 好地活对社会的作用侵害别人的利益捍卫别人的利益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是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两种人的不同下场 就诗歌“遣词造句”、所运用的“手法” 、所表达的“感情”等,自由赏析诗歌。 可以用“我喜欢第 节(句)诗,因为它 。”的句式进行赏析。赏析词句再看这类人 胡长清 原江西省副省长 自1995年5月至1999年8月,利用职务之便先后90次收受、索取他人财物,折合人民币545.55万元。
胡长清喜欢到处题字留名。他跑到哪里写到哪里。当腐败行为暴露天下,这位堂堂的副省长成了阶下囚,原来身价不菲的“书法作品”也在一夜之间一文不值,甚至刮起了店铺招牌的“铲字风”,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料。
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做? 把鲁迅的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化为
自己学习的动力,刻苦努力,发奋图强以
期学有所成,报效祖国报效人民!
  
——老师赠言争做好人拓展、比较阅读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他把头沉重的垂下!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它有泪只往心里咽,
眼里飘来一道鞭影,/它抬头望望前面。
老 马——臧克家简要赏析 它短短八句,很像一首律诗,而主题思想的容量以及凝练厚重的风格,均堪称上乘。
马——一度是北方农民不可缺的生产工具,如南方的耕牛。老马默默承受苦难的形象也酷似旧中国农民的性格,吃苦耐劳、沉默寡言、逆来顺受、坚韧不拔。纵然臧克家自己解释,他“并没有存心用它去象征农民的命运”,但是文学史家历来认为,诗人描绘的“老马”形象是旧中国农民的传神写照,喜欢称誉臧克家为“农民诗人”。再读一首某人
泰戈尔
你的天性是忘掉自己
我们心中却把你牢记
你总是爱把自己隐匿
我们的爱戴使你发射光芒
你把发自心灵的光芒
带给那黑暗的东西
你从不寻求名声和崇拜
可是 爱之神发现了你 同:1.对比手法,
2. 美德相同。
为别人、为人民不计名利,但人民深深爱戴他。
异:课文把两种“有的人”进行对比,泰戈尔把“你”对自己和诗人对”你”的态度对比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