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病句--2018年中考复习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修改病句--2018年中考复习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4-13 08:10: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1张PPT。中考语文复习专题有话好好说—病句的“诊断”与“治疗”广告词中的病句1、今年过节不收礼,
收礼只收脑白金。
2、维维豆奶营养好,身体棒。
1、语序不合理(语序不当)
3、搭配不当
4、结构混乱
5、表意不明
6、不合逻辑
病句的类型 2、成分残缺(结构不完整)
解题指津“治疗”病句的方法、步骤:
一读:借助语感,猜查病句;
二提:提取主干,理清枝叶;
三改: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增、删、调、换;
四查:进行复查。解题指津修改病句的原则:
病因要“准”;改动要“小”;
原意要“保”;检查要“细”语序不当——调顺位置二、语序不当。
词语的使用有一定的顺序和规律,如果违反了这个规律,就会出现语病。
语序不当包括多项定语语序不当、多项状语语序不当、谓语语序不当。
多层定语的一般次序:
领属+数量+各种短语+形容词+名词。
错例:一位优秀的有二十多年教学经验的国家队的篮球女教练。
正序:(国家队的)(一位)(有二十多年教学经验)的(优秀的)(篮球)女教练。
多层状语的一般次序:
何时+何地+副词+形容词+介宾短语
错例: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地交谈。
许多老师[昨天][在休息室里] [都][热情地][同他]交谈。
举例:1、全厂职工讨论和听取了厂长关于改善经营管理的报告。病因:“听取”和“讨论”有一定的先后次序,应该先听取后讨论,把它们倒过来不和事理(谓语语序不当)2、1956年,北京故宫博物馆展出了2900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病因:这个句子的宾语中心语前的两个定语排列次序不当,会使人误解为“文物”是2900年前出土的,应该改为“新出土的2900年前的文物”3、每个有志气的青年将来都希望成为一个对四化建设有贡献的人。病因:这个句子中的“将来”本应该放在“成为”前作状语,却用在“希望”的前头,表达不合理举例:语序不当(各省往年考题)1、本届大赛的获奖名单将于今年8月下旬正式在人民大会堂颁奖仪式上公布。
2、那就快来尝试高效全新的英语自然母语学习法吧。
3、报告会上,航天英雄聂海胜给同学讲述了有关许多“神六”的故事。
4、你知道这回穷人是怎么过日子了吧?
修改意见:
句1 删去“正式”, 或把“正式”放到“公布”前
句2 “高效”与“全新”语序颠倒
句3 语序不当, 应把“许多”移到“有关”前
句4 语序不当, 这回应该放在句子的前面
一、成分残缺(句子缺少必要的主语、谓语、宾语或它们的中心语(即主干)都会造成句子成分残缺。)
举例:1、我有一个女孩,同许多年轻的妈妈一样,愿意把孩子打扮得漂亮一些。病因:缺主语,造成了歧义。应该在“同”的前面加上主语“我”2、中国人民正在努力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病因:缺谓语,因为句中有一个介词“为”这就使得“为……强国”成了一个状语,所以后面缺少了作谓语的成分“而奋斗”或“而工作”3、李晓东曾在1983年出席了区的五好家庭先进个人。病因:缺宾语,先进个人只能是个定语,缺少了被它修饰的宾语中心语“代表大会”(二)成分赘余
例:1、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需要个人的努力,也需要他人的帮助,离不开家庭小环境,也离不开社会大环境。病因:“成长”就是“发展”,主语赘余。应删去“和发展”2、父母过于溺爱自己的孩子,这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
病因:“溺爱”已包含“过于”的意思,状语赘余。应删去“过于”。3、他因为穿一件浅绿色上衣,显得有些消瘦。病因:两个分局之间没有因果关系,用“因为不合适”,关联词赘余。应删去“因为”。举例:成分残缺(各省往年考题)1、正确使用汉字,是每个中国公民应该遵循的。
2、举办全国青少年征文大赛是为了全面提高青少年的语言文字应用。
3、多年以后,使我们还在怀念这段快乐的时光。
4、然而,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同时,个别网站也存在着传播不健康信息、提供不文明声讯服务等危害社会。
修改意见:
句1中“遵循”应有相应的宾语(如“原则”)搭配
句2中“应用”后应加“能力”或“水平”
句3中的“使”动词掩饰主语,去掉“使”,让“我们”做主语
句4缺宾语,在“危害社会”后面加“的问题”或“的现象”
搭配不当——规范搭配一、搭配不当。(主要是成分不搭配或照应不周。)
主谓搭配不当——我的身体和业务水平比一年前提高了许多。
动宾搭配不当——稿件发表后,赠送样书和稿酬。
?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我国的石拱桥有持久的历史。
主语和宾语搭配不当——秋天的北京是最美的季节。
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是能否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只有好好听课,好好完成作业,学习成绩就能大幅度提高。
二、搭配不当
举例:1、共产党员罗雪同志的一生,代表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革命品质。病因: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这句话的主干是“一生代表了品质”可以把“代表”改成“表现”2、每当回忆起和他相处的一段生活,他那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循循善诱的教导,又重新出现在我的面前。
病因:主谓搭配不当,其中“音容笑貌”可以和谓语搭配,而“教导”只能听见,不能看到,应改为“………,他那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又重新出现在我的面前,他那循循善诱的教导,又在我耳边回响。”3、《青春之歌》这部小说出色的塑造了其共产党员江华等人地英雄事迹。病因:动词塑造和宾语不搭配。可以说塑造什么形象 不能说塑造什么事迹4、各种读书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一支动人的歌声。病因: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修饰语“一支”不能和中心词“歌声”搭配。 应将“歌声”改成“乐曲”或”“交响乐”。举例:搭配不当(各省往年考题)1、夏天的西湖,是人们避暑纳凉,读书学习的好季节。
2、霎时,狂风和暴雨倾泻下来。
3、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满足了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水平。
4、毛泽东“高峡出平湖”的伟大预言终于达到了。
5、由于加强了管理,我市的社会安全和隐患有了保障。
修改意见:
句1 主谓搭配不当, “季节”应改为“地方”
句2 主谓搭配不当,“狂风”不能“倾泻下来”
句3 动宾搭配不当, 应把“水平”改为“需求”或“需要”
句4 主谓搭配不当, 达到应改为 “实现”
句5 主谓搭配不当, 应将“和隐患”删掉
句式杂糅——改变句式句式杂糅。(就是硬把两个单句扭合在一起,使句子的意思不明确。既想用甲句式又想用乙句式,犹豫不定,结果把两种句式杂糅在一起,造成了句子结构混乱,意思表达不清。 )
如:我昨天参观了这个画展是很有特色的。

“我昨天参观了这个画展”和“这个画展是很有特色的”两个句子杂糅。?

常见句式杂糅错例汇编
杂糅错例 括号内为正确的句式拆解
1.本着以……为原则(本着……的原则/以……为原则)
2.是由于……导致的(是由于……/是由……导致的)
3.是由于……的结果(是由于……/是……的结果)
4.其根本原因是……在作怪(其根本原因是……/是……在作怪)
5.成分有……配制而成的(成分有……/是由……配制而成的)
6.包括……组成(包括……/由……组成)
7.打着……为幌子(打着……的幌子/以……为幌子)8.借口……为名义(借口……/以……为名义)
9.由于……正确领导下(由于……正确领导/在……正确领导下)常见句式杂糅错例汇编

杂糅错例 括号内为正确的句式拆解
10.对于……问题上(对于……问题/在……问题上)
11.大多是以……为主(大多是……/以……为主)
12.听到……的消息传来(听到……的消息/……的消息传来)
13.深受……所欢迎(深受……欢迎/为……所欢迎)
14.比去年同期相比……(与去年同期相比……/比去年同期……)
15.受……因素的影响造成的 (受……因素的影响/是由……因素造成的)
16.最好……比较合适 (最好……/……比较合适)
17.目的是为了……(目的是……/是为了……)
正如江姐在敌人面前表现得坚强勇敢的形象真的让我感动啊!病因:应当用两句话说的,却放在一起。应改为“江姐在敌人面前表现得坚强勇敢,她的英雄形象真让我感动啊!”
借助语感先体会,再提主干查枝叶;
主干枝叶没问题,要看语序当不当;
句首若有介词现,警惕主语会残缺;
自相矛盾与重复,山区调换要简洁;
“是否”“能否”关键词,一面两面要对应;
否定词与关联词,有他出现要警惕;
并列结构要当心,谨防前后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