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3张PPT)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1、知识与能力: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叙事中融情的写法。提高感悟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抓住关键语句,提高品位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知文中蕴含的家人之间的亲情,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作者简介
莫怀戚,1951年出生,重庆人,中国
作家协会会员。笔名:周平安、章大明。
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曾任教于
重庆师范学院中文系.著有小说集《诗礼
大家》、《大律师现实录》、长篇小说
《经典关系》、《透支时代》。
散 步
识字写字
熬过 水波粼粼
散 背 转
áo
lín
sǎn
sàn
bèi
bēi
zhuǎn
zhuàn
lèi
léi
lěi
散文
分散
背心
背负
累
转机
旋转
劳累
果实累累
罪行累累
根据下列读音写出生字。
课前检查
( )芽
( )时
( )散
水波 ( )
分 ( )
nèn
shà
chāi
lín lín
qí
根据下列读音写出生字。
课前检查
( )芽
( )时
( )散
水波 ( )
分 ( )
nèn
shà
chāi
lín lín
qí
嫩
霎
拆
粼粼
歧
朗读要求:欢愉而深沉
朗读这篇课文,要注意文章的感情基调语速语气、语调重音等。
“我”的语气、语调该怎样把握?
①"我"是个中年男子。
③在这个家庭中,"我"是核心人物。
③散步中,处处表现‘我“孝敬母亲,又疼爱妻子,儿子的感情。
(不要"拿腔拿调"地朗读。语气:温和,亲切中含着庄重;语调:平稳,声音不宜过高或过低)
一、整体感知:请同学们大声、
准确、整齐地朗读课文。
疑难合作探究
四人小组合作设疑
?
?
?
⑴散步的地点?
⑵散步的季节?
⑶课文中出现了哪几个人物?关键人物
是谁?
⑷在散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用文中的一个词语回答)结果如何?(概述内容)
整体把握
快速抢答
⑴ 散步的人物有:
⑵ 散步的地点是:
⑶ 散步的季节是:
⑷ 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 (用文中的一个词来回答)
3、明确:“我”带着妻子和儿子在一个初春的季节里到田野去散步。母亲身体不好,要走大路,儿子觉得小路有趣要走小路。我选择走大路照顾母亲,母亲却变了主意要走小路。母亲和儿子累的时候,我和妻子分别背起了母亲和儿子,我感觉到我和妻背起的是整个世界。
母亲、我、妻子、儿子
田野
初春
分歧
理清一条线索,划分文章结构。(谈整体感受,可展开,又要注意“我”的孝敬) (1) ; (2) ; (3) ; (4) ; (5) ; (6) 。
结构:
第一部分( ) 。
第二部分( ) 。
第三部分( ) 。
散 步
二、课文围绕事情写了哪些内容?
1、选择大小路的分歧;
2、全家一起散步;
3、“我”劝母亲散步;
4、母亲却依从了儿子;
5、在不好走的地方,“我”和妻子分别 背起母亲和儿子;
6、“我”决定委屈儿子。
2---3----1----6----4------5
(插叙)
结构:
第一部分(1)开篇点题写一家人在田野上散步。
第二部分(2)写我劝母亲散步。
第三部分(3—8)写我们散步的情景。
分歧
母亲想走大路 儿子要走小路
面对分歧,我是如何解决分歧的?这样看来,一家四口人中,谁说话的份量重,都听说的? 我听谁的?
“我”听母亲的
读课文找出相关语段
问题1 为什么“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问题2为什么我决定要委屈儿子?
第六段
言下之意,母亲年岁已高,在前文有一处与这呼应的, 请找出读读。
第二段
我为母亲做主,劝她散步,倡导积极的生活态度,一个“信服”既是母亲对儿子的信任,更是我对母亲心理的理解。“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写出了母亲对儿子的信任和尊重。可以想见我小时候是一个乖孩子,很听母亲的话,母亲现在老了,而我已人到中年,母亲很尊重我,这更表现我对母亲的诚恳、孝敬之心。“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既写出了母亲忍受痛苦度过严冬的情景,又写出了“我”为母亲最终安然无恙而庆幸的心情。
设想一:如果文中的我毫不犹豫地依从儿子走小路,那么,母亲会怎样想?
换位思考
小结: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如果处理不当,
就会产生家庭矛盾。
问题3 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设想二:再过几十年,“我”的儿子面对这种情况,他会怎么做呢?
明确:设想,我的儿子也会像我对待母亲一样对待我,因为我的行为一定会影响他也成为一个孝子。
孝敬体贴
关心母亲
又一波
母亲决定改走小路。
问题 为什么“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
写母亲的相关语句文中划出。
第二段、第六段
在第二段中,“便去拿外套”写出母亲的顺从,对儿子的信任,尊重,听从儿子的安排,表现母亲是一个明事理、温和的人。
第六段,“母亲老了……”母亲老了,尊重我的选择,作者用了一个词“习惯”,可以看出母亲很体谅我上有老,下有小的不容易,可见母亲的善解人意。
母亲听孙子的,找出相关语,你喜欢这句话吗,请评析一下。文章中还有一处暗示孙子值得疼爱,你能找出来吗,读读,评析。
明确:第七段第一句,动作、语言描写,写出了母亲对孙子的宠爱、理解。第五段,语言、动作描写,表现儿子是一个值得疼爱的人。
母亲是个什么样的人?
善解人意,信任儿子,爱护小辈
讨论:走大路,是“我”的孝敬;走小路,是对儿子的疼爱。现在,不走大路,走小路,是不是不孝呢?(探讨出这是家庭成员的互相谦让、互相体贴、互敬互爱,显示出家庭的和睦、温馨)
设想:奶奶的初衷是走大路,后改变主意走小路,心里是怎样想的,假如你是她,请用语言来表达她的内心世界。
明确:不是。更是一家人和谐生活的表现,我听母亲的走大路是对老人的尊重、孝敬,母亲听孙儿是对孙儿的疼爱、理解,我尊重母亲的决定,才是最大的孝敬。一家人互相尊重,相处和谐,充满温馨的骨肉亲情,才是最幸福的。
明确: “儿子孝顺我,真好,可是我更想让孙儿高兴,还是走小路吧,大家都高兴。”
我之角度:母亲年老,需要照顾。儿子还小,
还有时间陪伴在一起。对上肩负着赡养义务,
对下承担培养责任。
母之角度:孙子还小,好奇心强烈,我们做
长辈的总要照顾晚辈,孙子爱走小路,我们
就都走小路吧。
内 容 简 析
关于
分歧
儿子“听”“ ”的,文中怎么写的,看出他是一个 的人。
妻子“听”“ ”的,文中怎么写的,看出她是一个 的人。
我
听话懂事、活泼聪明
第五段可以看出他是活泼聪明的孩子,
第六段可以看出他是个听话懂事的孩子。
我
贤良温顺、爱护儿子
第六段“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这一句表现了妻子的贤惠温顺。“在外面”这个限制语用得好,令人想到“在家里”她也总是听我的。第八段,可以看出,她还是个爱护儿子的好妈妈。
散 步
细读课文,体会人物形象,说说在“我”、妻子、母亲、儿子四个人物中,你最喜欢谁?并说说理由。
你说
我说
结局 一家人田野温馨散步。
问题 为什么“好像
我背上的和她背
上的加起是整个
世界”?
在课文这家庭里你感受到了什么?
爱
季节 地点 事件 人物
初春 田野 要走大 “我”:孝顺
路还 爱妻子 爱儿子
是走小 母亲:善解人意
路 爱护小辈
妻子:温柔贤惠
尊老爱幼
儿子:聪明乖巧
中年人
爱护幼小的生命
善待衰老的生命
人生的责任感、
使命感
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明之举
——培根
(慈爱的)
(孝顺的)
(贤惠的)
(天真可爱的)
分别用一两个词语概括出“母亲、妻子、我”是怎样的人?
第一段,“田野”一词出现在文章的开头有何感触?第一段中把“我的”“我的”中的“我”去掉行不行?
明确:“我”不能去掉,表明我对这一家人的责任感和处于中心位置。
第2、3、4段和第6段是什么关系?
明确:第2、3段写母亲年老为下文写“走大路”埋下伏笔。第4段为下文写“走小路”埋下伏笔。
文章一开头就开门见山,写我们在田野散步,第二段笔头一转,却写母亲本不愿出来,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母亲为什么不愿出来?为什么又出来了呢?从中可以看出儿子对母亲怎样?母亲对儿子怎样? 母亲听话和儿子听话有什么不同?
交代散步的原因。 老了,走远了会累 儿子劝她该出来走走 儿子孝顺关心母亲,母亲也很听话 小时侯我听话出于依赖和尊敬,母亲听话出于信任和尊重。
跳读课文,采用圈点批注法划出语句,回答问题
自主 合作 探究
1、作者为什么说“今年的春天来的太迟,太迟了。”春天来的真迟了吗?
2、第三自然段“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中“熬”字去掉好吗?为什么?
3、散步出现分歧时,我们是怎么做的?体现了家庭成员间怎样的情感?这种情感还体现在文中的什么细节中?
4、给你一朵鲜花,你想把它送给谁?为什么?
1、作者为什么说“今年的春天来的太迟,太迟了。”春天来的真迟了吗?
流露出对美好时节的期盼,蕴含着对母亲生命的珍爱。
2、第三自然段“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中“熬”字去掉好吗?为什么?
一个“熬”字说明“我”为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感到欣慰庆幸,透露出“我”对母亲深深的爱。
3、散步出现分歧时我们是怎么做的?体现了家庭成员间怎样的情感?这种情感还体现在文中的什么细节中?
“我”委屈儿子,听母亲的——尊老
母亲心疼孙子,听孙子的——爱幼
我蹲下来背起母亲,妻子蹲下来背起儿子。
——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让全家其乐融融,充满亲情.
二、品读课文,感悟亲情
散步是多么平凡的生活小事,而作者却抓住了瞬间的美丽,感受了特有的温馨和美好。你有发现美的眼睛吗?现在就来试试,请你找出你认为文中最美、最能表现亲情、最有深意的句子。
美 点 寻 踪
对春天景物的生动描写
小家伙的话表现他天真可爱
用生活的细节表现深沉的感情
结尾表现出家庭的幸福、温馨
散 步
这是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赏析: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暗示“生命”的活力。这是对生命的高歌,对生命的礼赞。
对春天景物的生动描写
文中有两处对初春的描写,这段描写在全文中起到衬托的作用。第一处是对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写:“大块小块的新绿”“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新绿”、“嫩芽”、“冬水”的水泡分明是春的气息的透露,它显示了不可遏制的生机,这是对生命的高歌,对生命的礼赞。第二处描写母亲所望到的小路远处景物:金色的菜花,整齐的桑树,水波粼粼的鱼塘。这些都写出春的气息,春天在召唤,生命在呼唤。字里行间留露的正是一种对生活的酷爱,对生命的珍爱。
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是妈妈
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对春景的生动描写
用生活的细节表现深沉的感情
结尾表现出家庭的幸福、温馨
小家伙的话表现他的天真可爱
美点寻踪
散 步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赏析:包含着老人对子女的依赖如同子女幼小时对父母的依赖这样的人生哲理。
散 步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赏析: “世界”这个词是大词小用,突出了中年人的责任,既要赡养老一代,又要抚养下一代 , 肩负着承前启后的重大使命 。
结尾表现家庭美满与温馨
我的母亲
我
我的妻子
我的儿子
妈妈和儿子
妈妈和儿子
祖孙三代
深沉的爱
我对母亲
的关心
妻子对我
的尊重
母亲对孙
子的疼爱
亲情、真情、责任感、使命感
情 感 脉 络
主 题 阐 释
1、亲情、真情、责任感、使命感;
2、沉重的责任,需要尽力背负;
3、幸福的家庭,是美好生命的摇篮;
4、爱护、尊重、体贴:人生的一种责任。
5、文厚在意不在词。
散 步
(小事情)
散步
尊老爱幼
(大主题)
写法小结
小题大做
大词小用
以小见大
分歧、责任重大、
决定、整个世界
1、抓住具有代表性的词语感悟
2、抓住典型生活细节感悟
3、通过叙事中议论或抒情性语句感悟
1、朗读的语气:
温和亲切中含庄重
2、朗读的语调:
平稳、深沉、抒情
3、朗读的语速:
中速略舒缓
拓展延伸:
抒写亲情:
以“亲情” (如:母爱、父爱、家)为话题,写一组排比句或比喻句赞颂亲情。(50字左右)
三、拓展延伸,拥抱亲情
幸福的家庭是美好的温馨的,幸福家
庭的生活细节也渗透着浓浓的亲情,真切
感人的关爱。它不仅在莫怀戚的家中,它
也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家中,在我们每一个
人的心中。
说说你家中的亲情故事
教师心语
亲情不单靠今天课堂上片刻的时间来
体会,它更需要我们用一生的光阴来感悟。
亲情不单是父母无条件的付出,它更应该
是儿女们无言的回报。让我们的家永远洋
溢着亲情,让我们的家永远充满爱!
小结:
这篇文章,使我们懂得了家庭成员之间要互相谦让,互相体贴,互敬互爱,同时我们也要珍爱亲情,珍爱生命!
爸爸、妈妈,那次是我的错……
老爸,你辛苦了……
妈妈,我想对你说……
爸、妈,你们怀里撒娇的孩子也长大了……
亲情是一坛陈年老酒,
甜美醇香;
亲情是一幅传世名画,
精美隽永;
亲情是一首经典老歌,
轻柔温婉;
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明之举
——培根
散 步
新年前三天,收到了儿子由中国人民大学寄来的贺卡。这是他第一次离家在外过新年,所以我和妻子的心里天天都揣着无尽的挂念。可想不到,他还记着给我们贺卡。怀着喜悦的心情,小心翼翼地打开,更令我惊奇的是,精致的贺卡里面,还有一块红色手帕,上面写着:“父爱永铭!”捧在手里,我这个很少落泪的人眼圈湿润了。养儿育女为什么?还有比这更快乐更满足更舒心更自豪的事吗?看着同事们羡慕的目光,我甚至有点情不自禁:“这不是一张贺卡,不是一块手帕,而是儿子的一片孝心。”有了这四个字,20年的养育,20年的栽培,20年的努力,值了。
课外欣赏一
----- 《父亲的心声》
散 步
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但“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
课外欣赏二
------节选自毕淑敏的《孝心无价》
散 步
课堂调查
1、每年过生日的时候,只要爸爸妈妈
在身边,他们是否都为你过了生日?
2、你能准确地说出爸爸妈妈的生日吗?
3、你在爸爸、妈妈生日时,为他们献
上过生日的祝福吗?
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山珍海味,也许是一枚野果一朵小花。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但在“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 ---毕淑敏《孝心无价》
1、真诚行动:
回家为自己的父母、家人做一件事:
捶捶背、洗洗脚、揉揉肩、陪父母散散
步……
2、抒写亲情:
用一段话或一首小诗写写对亲情的感
受。
四、作业
散 步
1、为父母做一件能表达自己心意的事。
2、学习本文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仔细观察,选取一件生活中的小事来表现可贵的亲情。
巩固作业
写一个你亲身经历的亲情片断。
(要求:融情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