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70张PPT。学业考试与评价分析
——以2009年嘉兴市初中毕业生
学业考试科学试卷评析为例桐乡市教育局教研科研室 邱武良
2010.3.一、学业考试概述1.定位初中毕业生科学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在科学学习目标方面所达到的水平。科学学业考试的结果是衡量初中学生是否达到毕业的主要依据。 全面考查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要求的程度。
课标与大纲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的对话学业考试与原来选拔功能较强的中等学校入学考试(简称“中考”)的显著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一种以课程标准为参照的、不过分强调区分性的水平考试。2.指导思想
促进发展
渗透情感
体现本质
联系实际
关注探究
立足基础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考查科学课程中基本的、核心的内容。对科学探究的考查,应以课程标准所设定的基本要求为依据,避免将科学探究分解为生搬硬套的知识和按部就班的程序进行考查的偏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目标,可渗透在科学知识和技能的考查中体现,要避免标签化和形式化。3.考试依据
《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
《学业考试说明》不局限于教材 4. 考试范围以《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所规定的内容为考试的范围,适当删去一些难度较高、难以纸笔测试的、具有城乡差异较大的内容和对学生后续学习相关性不大的内容.
《考试说明》二、试卷结构和有关数据 试卷结构1.内容分布
生命科学 约25%(49分)
物质科学 约65%(132分)
地球、宇宙与空间科学 约10%(19分)
其中设计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约20%(40分)
科学、技术与社会 约5% (10分)试卷包括Ⅰ、Ⅱ两卷,选择题为Ⅰ卷,非选择题为Ⅱ卷。2.题型分布
选择题:约40% (80分)
简答题:约30% (60分)
实验探究题:约15% (30分)
分析计算题:约15% (30分)3.要求分布
a-了解:约50%:100
b-理解:约35%:71
c-应用:约15%:29
4.难度分布
容易题:约70%:138
稍难题:约20%:40
较难题:约10%:22整卷难度系数:0.768三、科学试卷的基本特点题量适中,学生答题时间充裕。试卷在命题立意、试题编制、情景设置等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整卷试题没有繁 、难、偏、旧试题,也没有通过所谓的压轴题来提高区分度,试卷难度适中。(较前几年更接近于0.75)1、? 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与运用,而不是单纯记忆与背诵。
大多数是了解和理解层次的,死记硬背的试题几乎没有,大多数学生经过认真思考、分析都能做出正确的回答。
2、? 突出科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试卷有相当多的题目来源于社会生活,考查学生在实际情景中提取信息,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体会科学就在身边,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让学生更关注身边的生活实际与社会实际,关心科学与技术的发展。
3、? 突出对科学探究过程、方法的考查,体现学科特点。
如试卷中涉及的科学探究的部分步骤、对照实验的设计、实验现象分析等题目,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所提出的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参与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思考,培养学生从整体上认识事物,从科学本质上分析现象和把握规律的能力。 4.加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
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是对传统考试中过分注重对知识与技能考查的一种超越,也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在本卷中很多试题与学生的自身健康发展结合起来。
5.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开放性试题侧重考查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四、典型试题评析 例一、1、4、8、14、17、21、22、24、25、26、28、36等题 4.著名化学家徐光宪获得了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的研究成果使稀土元素的分离变得更加简单。稀土元素包括镧(La)与钇(Y)等17种元素,被称作当代的“工业味精”。镧、钇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A.电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质子数不同 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28.右图是中国海军潜艇今年4月参加海上大阅兵的情景。在“长征6号”潜艇的带领下,“长征3号”等潜艇排成一字形,以相同的速度匀速通过观礼台接受检阅。若以“长征6号”为参照物,“长征3号”是 ▲ (填“运动”或“静止”)的。此时“长征6号”排开水的重力为6×107牛,则它受到的浮力为 ▲ 牛。在潜艇下潜过程中,海水对它的压强将如何变化? ▲ 例二、13、16、19、29、30、31、32、33、34、35等题 33.小明发现他家种植的菊花出现了异常现象,靠近马路一侧的菊花不开花,远离马路一侧的菊花开花。小明观察周围环境后,发现马路边安装了许多路灯。小明和爸爸选择靠近路灯的1株未开花的菊花,晚上用黑色塑料袋套起来,白天取下,观察一段时间,看它是否能开花。
(1)该实验方案的设计基于的假设是 ▲ 。
(2)他们应该选择 ▲ 作为这株菊花的对照组。
(3)他们的实验方法有什么明显不足? ▲ 例三、19、29、33、35等题 19.通过观察和实验可以帮助我们寻找规律,认识事物。下列有关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A.奥斯特实验说明通电导线周围有磁场
B.α粒子轰击原子实验说明原子中心有原子核
C.蚕豆发芽对比实验说明植物有向性
D.黄豆和芝麻混合实验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例四、31、32、33、34、35、37等题 32.某汽车公司组织了一次新车型节油大赛,比赛分两组:第一组使用A型车(排量1.6升),第二组使用B型车(排量2.0升)。A、B型车外观和体积相同,属于同一产品系列。
(1)你认为下列哪些评价方式可以作为比赛评价标准? ▲ (填序号)
①消耗相同体积的汽油,比谁行驶的路程长;
②行驶相同的路程,比谁消耗的汽油体积少;
③行驶相同的路程,比谁用的时间短;
④用“”的比值大小作比较。
(2)下表是三位车手的比赛成绩,第一组比赛中最节油的选手是 ▲ 。(表略)
(3)从本次比赛数据看, ▲ 型车比较节油。
(4)近年来,政府鼓励小排量、限制大排量汽车有什么意义? ▲ 例五、4、21、24、29、32、38等题 29.在今年实验考查中,某同学抽到了有关物质间反应的试题。在实验中他发现了一个问题: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后产生了白色沉淀,再滴加稀硝酸后观察到的现象与预想的不一样,除了产生气泡外,还有不能溶解的物质。
(1)你觉得此时他应如何填写滴加稀硝酸后的实验现象? ▲ (填“沉淀全部溶解,产生气泡”或“沉淀部分溶解,产生气泡”)
(2)事后,他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找到了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由于前一组同学实验后用自来水洗涤试管,而自来水是含有氯离子的,所以沉淀中含有 ▲ (填化学式)不能被稀硝酸溶解。 例六、14、25、27、32等题 25.某乡农技网站上有一份关于雪莲果的种植资料:“雪莲果,适合种植在一定海拔的沙质土壤,喜湿润,喜光照,开花但不结籽,以块根繁殖为主。我乡适合发展种植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凤凰山南坡(图中阴影部分)。”
(1)雪莲果主要以块根繁殖,这属于 ▲ 生殖。
(2)分析嘉兴地区的海拔高度和土壤类型,你认为
嘉兴是否适合引种该水果? ▲ 五、学生答题中的典型错误及其剖析 六、教学反思 七、命题思考 学业考试命题依据《科学课程标准》和《学业考试说明》,强调继承我省前几年中考改革的成果,努力体现新课程理念,全面落实三维目标的要求,力求做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并重,并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命题时,强调以课程标准为基准、以学科的重点内容为核心,对知识与技能进行考查;同时,加强对过程与方法的考查,并通过选材、设问等方式渗透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为了落实“减负”要求,正确引导教学,在命题时,以学生正常学习状态作为把握考试要求的参照点,不考虑学生过度学习的因素,切实将难度降下来,力求难度系数控制在0.75左右。课改前,钱江晚报
坚决把难度降下来,把难度控制在0.7以上。
曾经我省有个别地区的中考难度达到0.28,当100分的试卷平均成绩只有28分时,可想而知对考生心理有多大焦虑。而中考难度下降后,可以让热衷于题海、家教的人感到沮丧,让复习资料和家教失去市场。而难度下降是一个渐进过程,命题不是简单设计。杜绝设置偏题、怪题,要采取形式多样的考试方式,使学生在考试中有展示特长和潜能的机会。 对“知识与技能”的考查应立足于具体的情境,不要简单地停留在知识的再现和记忆上,要避免盲目拔高,强调灵活地运用基本知识进行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命题思想,进一步引导教学,促进学生的有意义学习。1.关注知识与技能以考记忆的试题来降低难度?
→教学上题海战术和学习上的死记硬背
→学生应变能力低下
→不得不考记忆来降低难度? 考基础知识不等于考机械记忆
考基础知识不等于考生活常识
考科学方法不等于考其名称和操作程序
基础考查
第4题:如图是用模型来表示物质间发生的化学反应,图中
分别表示两种元素的原子。则该模型所表示的反应类型属于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19.一位女士由于驾车超速而被警察拦住。警察走过来对她说:“太太,您刚才的车速是60千米每小时!”这位女士反驳说:“不可能的!我才开了7分钟, 还不到一个小时,怎么可能走了60千米呢?”从以上对话可知,这位女士没有理解下面哪个科学概念
A.速度 B.时间
C.路程 D.质量
加强科学探究能力和实验技能的考查。实验题既要考查基本技能,更要考查学生实际的探究能力。探究性试题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提倡在新的情景中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避免将科学探究分解为生搬硬套的知识和按部就班的程序进行考查的偏向。2.关注科学探究能力第32题:用菊花冲泡菊花茶时,某同学发现菊花的花瓣会变成浅绿色。通过查阅资料得知,这是由于花色素发生变化的缘故,并不影响菊花茶的品质。然而该同学又发现用不同的水冲泡时,变色的情况又不同。为研究这一问题,他开展了探究活动。
(1)他按一定的步骤进行了探究实验,其结果如下表:
冲泡菊花的水 变色情况
煮沸的井水(弱碱性) 变浅绿色
煮沸的纯净水中滴有白醋 变浅绿色
煮沸的纯净水 几乎不变色
试分析,实验前该同学建立的假设是 ▲ 。
(2)该同学猜测花瓣变绿快慢还与水温有关,他在进一步实验时设计了下表,请在表中“ ▲”处填上合适的项目。
水温 70℃ 80℃ 90℃ 100℃
▲
例:2009年嘉兴卷第32、33题
有关汽车节油比赛
有关菊花不开花问题 31.人的指甲是不断长长的,但到底是由指甲的哪一部位长长的呢?某同学对此提出假设:“指甲长长可能是由指甲的根部不断长长而形成的”。由此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①在指甲的中轴线上,按图所示涂上指甲油(指甲油比较难以擦去,可以在指甲上保持较长时间)。
②半个月后,观察、测量并分析。
请回答相关问题:
(1)如果该同学的假设是正确的,则应观察到AB间的距离 ▲ (选填“增大”、“不变”或“缩短”)。
(2)对于指甲的生长,你还想研究的
问题是 ▲ 。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努力创设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实际情景,联系实际要注意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对复杂的实际事物将适当简化。
紧密联系社会实际。
紧密联系当地实际。
紧密联系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3.关注实际1.嘉兴南湖经综合治理,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以下属于南湖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是
A.湖中的细菌与真菌 B.照射到湖中的阳光
C.湖中的南湖菱 D.湖中的鲫鱼
26.2009年7月22日上午,嘉兴将能观测到本世纪最重要的一次日全食,届时嘉兴地区将有近6分钟时间完全看不见太阳。这一现象可以证明光是 ▲ 传播的。同学们在观测时一定要使用专用或自制器材,严禁肉眼直接观察,因为人眼中的晶状体相当于 ▲ 镜,会对光线起会聚作用,从而灼伤视网膜。
36.沪杭高速铁路日前正式开工建设,嘉兴一村民的别墅正好位于规划线路上,为了节约拆迁成本,他采用了整体平移的新技术,为“高铁”建设让路,见右图。
(1)平移过程中,用推力为4×106牛的机械推动别墅缓
慢平移了50米,机械对别墅做了多少功?
(2)这幢别墅质量达2×106千克,而地面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不能超过5×105帕,为防止房屋下陷,支承面至少要多大面积?(g=10牛/千克)第24题:“化学工业”是衢州的支柱产业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化工企业的污染治理得到了重视。某工厂甲、乙两车间排放的污水中,各含有Ag+、Na+、C1-、NO3- 4种离子中的2种,并且两车间污水所含离子不相同。若各自单独处理污水会增加除污成本,若将两车间的污水按一定比例混合,除去沉淀后污染程度会大大降低,也提高了效益。试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车间原污水中可能含有的溶质的化学式 ▲ 。
(2)写出产生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 。 35.在科学学习中,我们常利用身边的一些材料,设计一些简单实验来证明或否定某一结论。例如:将铁块挂在弹簧秤下,分别读出铁块在空气中和浸在液体中时弹簧秤的示数,两者之差就是铁块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下面是同学们研究浮力的实验片段:
(1)将铁块悬挂在弹簧秤下,再将铁块分别浸没在水中和酒精中,比较铁块浸没在水中和酒精中受到的浮力大小。这一实验是为了证明浮力的大小跟 ▲ 有关。
(2)小张认为“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的说法是错误的,他设计的实验是“将同一铁块浸没在水中不同深度处,观察弹簧秤的示数。”预计看到弹簧秤的示数 ▲ 。其实,“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的说法,在实验过程中的某个阶段也是正确的,这个阶段是 ▲ 。30.在学校实验室开放时,同学们对手摇发电机非常感兴趣,他们想:发电机产生感应电流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呢?于是他们开展了探究,以下是他们所用的发电机和实验记录表:
(1)根据表格可知,他们准备研究发电机产生感应电流的大小是否与 ▲ 有关。
(2)手摇发电机在发电时将 ▲ 能转化为电能。
(3)他们根据小灯泡的亮度来判断电路中感应电流的大小,像这种用能直接观测的量来显示不易直接观测的量的方法叫“转换法”。下列方法属于“转换法”的是 ▲ (填序号)①根据磁铁吸引大头针的多少来判断磁性的强弱;②根据能否进行新陈代谢来区分生物与非生物;③根据纯净物中元素种类的多少来区分单质与化合物。(4)判断电流大小,除了借助小灯泡观察之外,实验室常用 ▲ 表来测量。试题应较多地选取了现代科技知识、社会热点问题作为问题情景,引发学生关注现代科技的发展,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考查,应结合在具体的科学知识和技能的考查中进行,避免标签化和形式化。 4. 关注STS38.能源是人类社会存在和繁荣的物质基础之一,图甲为近两个多世纪以来,人类能源消耗曲线图,图乙为某燃煤电厂全景图。据图回答:
(1)由图甲可知,自1950年以来,人类能源消耗的情况是 ▲ 。
A.显著增长 B.平稳增长 C.稳中有降 D.显著减少
(2)图乙中的电厂发电功率为1×107千瓦,则该电厂每小时可输出的电能是 ▲ 焦;要维持这样的发电功率,该厂每小时约需燃烧5×106千克煤,这些煤完全燃烧可产生的热量大约是1.5×1014焦,煤燃烧过程中,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可达1.2×106千克,从环保角度分析,这种燃煤电厂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
(3)电厂为了减少有害物质二氧化硫(SO2)的排放,可以用烧碱(NaOH)溶液来吸收,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
努力体现学科特点;积极关注科学思维。
科学课不等于科普讲座。5.关注科学本质 19.通过观察和实验可以帮助我们寻找规律,认识事物。下列有关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A.奥斯特实验说明通电导线周围有磁场
B.α粒子轰击原子实验说明原子中心有原子核
C.蚕豆发芽对比实验说明植物有向性
D.黄豆和芝麻混合实验说明分子间有间隙第20题:图甲是卢瑟福用?粒子轰击原子而产生散射的实验,在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图乙所示的原子核式结构。卢瑟福的这一研究过程是一个
A.建立模型的过程 B.得出结论的过程
C.提出问题的过程 D.验证证据的过程教育无痕 润物无声6.关注情感目标的渗透“口香糖问题”
“妈妈的貂皮大衣”注意体现学科间的综合性,培养学生从整体上认识事物,从科学本质上分析现象和把握规律的能力。7.关注综合性例2008年衢州卷38题开放性试题在试卷中不同程度地出现,无论是形式、内容,还是要求等都更加符合开放性试题的性质。注意把握试题的开放度。 8.关注开放性32.小明同学在今年实验操作考查时,抽到了有关物质鉴别的试题。考查结束后,同学们希望就物质鉴别进行深入探究。在实验室里,老师为他们准备了盐酸、硫酸、氢氧化钙、碳酸钠四种无色溶液,要求同学们从中任选两种溶液,并进行鉴别。如果你是小明,写出你选择的两种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 ;鉴别它们时,可用的试剂是 ▲ 。 小光想替奶奶买一副老花镜,约了几位同学到眼睛店去选购。他看中了一副款式新颖的眼镜,但不知道是老花镜还是近视镜。请你为小光提出一个既不损伤镜片,又能较快作出正确判断的方法,并简要说明你的理由。实际吗?1.生活中处处有变化,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水往低处流 B.铁块变铁丝 C.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D.铁在高温下变成“铁水”
(选项有重复,考查点过于集中)
(选项、考查点过于分散,拼凑而成)
2.农民将人体排出的尿液收集起来,加水后浇在菜地里能加快菜苗的生长。人体尿液的排出不经过的器官是( )(下面的考点与题干关系不大)
A.输尿管 B.膀胱 C.尿道 D.肝脏24.电热器的应用十分广泛,若使用不当很容易发生危险。最近,上海商学院一学生宿舍就因学生违规使用“热得快”而引发火灾。
(下面的考点与题干关系不大)
2069甲乙420700(1)“热得快”是一种电热器,它是利用电流的 工作的。其电热丝是用镍铁合金
制成的,这种合金丝的电阻率大,熔点较 。
(2)现将“热得快”单独接在电路中,电能表原示数如图甲所示,
在“热得快”连续工作30分钟后,电能表示数如图乙所示,
则“热得快”共消耗电能 kW·h 。在小宇的实验中有铁屑、沙子、食盐、木屑各一瓶。小丽是个调皮的女孩,她趁小宇不注意,将这四瓶物质全部倒在一个大瓶里,混在了一起,小宇回来一看生气了,小丽却呵呵一笑,说:“别那么小气嘛,我帮你分开就是了。”她是如何分开的,请说说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哪里?难度“反弹”?
来自于高考?
来自于领导?
来自于学科本身?
学生正常学习发挥最大的效益
学生过度学习降到最低的效益
题海战术、加班加点几乎失去作用
——解放教师
——解放学生
——解放家长
做题很重要,但我认为做题的比例应该在1/2左右,起码不要超过2/3学习时间。应该有1/2的时间来看书,想问题。习题是成功必须要做的事情,但还有习题之外的事情也要做好。
——丘成桐科学教育我们必须接受有限的失望,
但我们决不失去无限的希望 。科学的考试评价:
欢迎你的关注!
需要你的研究!
期待你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