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和表示地形的地图

文档属性

名称 地形和表示地形的地图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9.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0-06-17 20:41:00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地形和表示地形的地图
你能认出这是哪里吗?
我们知道,地球表面高低起伏,有的平坦,有的高峻,有的一望无际,有的层峦叠障,我们把它们统称作地形。那么,地形的类型主要有哪几种?
平原
高原
丘陵
盆地
山地
地形的类型
各种地形的特点
高原
平原
盆地
山地
丘陵
海拔很高,一般在1000到2000米以上,地表起伏不大
海拔在200米以下,地表平坦
四周高,中间低平
海拔和相对高度都很大,坡陡顶尖
相对高度不大,坡缓顶圆
想一想:我们的家乡有哪些地形?这样的地形对家乡的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
世界第一高峰
你认识吗
知道它的成因吗
你知道这些地形的形成原因吗

风、沙
冰川作用
流水

科罗拉多大峡谷
地形的变化
一、内力作用:板块运动、火山、地震等
二、外力作用:风力、流水、沙、冰川等
流水的冲刷使黄土高原变得沟壑纵横、使石灰岩溶蚀形成溶洞、同时携带的泥沙在河流中下游和河口沉积会形成平原和三角洲,
风的吹蚀会形成风蚀城堡
沙的沉积会形成沙漠
冰川的移动作用会形成角峰和冰斗谷
内力作用使地面形成高山、深谷、高原
-----------------------------------------使地面起伏较大
外力作用主要是是削低高山,填平深谷
-----------------------------------------使地表趋于平坦
地球表面的形态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小结:
鞍部
山谷
峭壁
山脊(缓坡)
山脊(陡坡)
山顶
地形部位 等高线分布特点
山顶 等高线呈封闭状态,由外向内。海拔增高
鞍部 两条等高线的凸出部分相对应时
峭壁 等高线重叠处
山脊 等高线向海拔较低处凸出
山谷 等高线向海拔较高处凸出的地方
如何把地形的起伏表示在地图上呢??
等高线呈封闭状态,由外向内。海拔增高
等高线向海拔较低处凸出
等高线向海拔较高处凸出
两条等高线的凸出部分相对应地区
等高线重叠处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规律:等高线较密处表示陡坡,等高线较疏处表示缓坡,等高线为很小封闭曲线处为山峰(中间高)或洼地(中间低).
山区地势陡峭,往往造成公路的坡度比较大,行车不安全。而沿等高线修筑可以使地形相对平坦,减小公路坡度。
陡坡
缓坡
山谷
山脊
同学们想登鸡冠山走哪一条路好呢?
等高线地形图的识别和应用
要动
脑筋噢
1:等高线从低处往高处凸出的地方是( )
A:鞍部 B:峭壁 C:山脊 D:山谷
2:石灰岩地区形成溶洞的原因是( )
A: 火的作用 B:流水的作用
C:风力的作用 D:地震
D
B
3:以下作用中,属于内力作用的是( )
A:风 B:流水 C:火山 D:冰川
C
4:华北平原是由于地壳不断下沉和泥沙不断淤积形成的,这说明地形的形成( )
A:内力作用是主要的 B:外力作用是主要的
C:地壳运动的结果
D:内力和外力共同塑造的结果
5:在降水比较丰富的湿润地区,___________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最大.
D
流水
6: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较大,坡度较陡,峰峦高耸,沟谷幽深的地形是( )
A:平原 B:高原 C:山地 D:盆地
7:造成埃及”狮身人面像”破坏的主要外力是( )
A:风 B:流水 C:冰川 D:海浪
C
A
地球上的各种地形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在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中其实还包含我们人为的因素,为了使我们的地球美丽“健康”,让我们一起爱护地球!